会议资讯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23年度田野考古工作汇报会纪要(二)

摘要: 夏商周考古  高江涛研究员汇报了山西襄汾陶寺遗址2023年度考古新发现。本年度扩大发掘了 2 号夯土基址,新揭露出其东北拐角、北部、西部以及西南拐角,基址平面大体为圆角长方形,面积近 600 平方米。基址基础部分为挖基槽夯筑,现存平面上残留有 4 个柱洞遗迹和 2 个磉墩。基址为陶寺文化早期始建,延续使用至陶寺文化中期,陶寺文化晚期废弃。新发现宫 ...
 夏商周考古 

  高江涛研究员汇报了山西襄汾陶寺遗址2023年度考古新发现。本年度扩大发掘了 2 号夯土基址,新揭露出其东北拐角、北部、西部以及西南拐角,基址平面大体为圆角长方形,面积近 600 平方米。基址基础部分为挖基槽夯筑,现存平面上残留有 4 个柱洞遗迹和 2 个磉墩。基址为陶寺文化早期始建,延续使用至陶寺文化中期,陶寺文化晚期废弃。新发现宫殿使用时期的规整灰坑三处,部分灰坑内填埋完整人骨及狗骨,或为祭祀坑。

  遗址西南沟西村“陶窑”遗迹目前共发现残窑 4 座、操作坑 2 个、窖穴 3 处、石片沟 2 处以及疑似取土坑 2 处。大型操作坑ⅢH18坑壁残留有 1 座陶窑ⅢY3,推测其原因可能是陶器器胚阴晾坑,之后填垫并依周边生土壁建陶窑,成为操作坑,最后废弃成为陶窑窑渣倾倒坑。窑址发掘区东部,发现两处石片沟,坑内堆积大量石片、石块及一些石屑,推测应为石器制作废料和石屑石片集中填埋坑,时代为陶寺文化早期,这在陶寺遗址为首次发现。

  2号夯土基址的发现表明陶寺文化早期已有宫城存在,新发现的祭祀坑使用年代与基址相同,或许有助于推断其性质与功用。沟西手工业作坊区窑址是目前陶寺遗址首次发掘的陶寺文化早期与中期延续使用的窑群,可进一步确定沟西为陶寺遗址的手工业作坊区。这些新发现在整体上加深了对陶寺都邑布局结构的认识,对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早期中国等重大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推动意义。

陶寺遗址平面图及 2023 年发掘地点

石片坑ⅢHG3

  赵海涛副研究员汇报了二里头遗址2023年度发掘主要收获。本年度发掘主要集中于祭祀区西侧区域的北侧道路的西段、祭祀区-宫殿区东侧约270米南北向灰沟和南北向道路、墙垣,以及宫殿区中部5号基址以西区域。

  在祭祀区以西区域的西北侧,发现与宫北路平行的东西向道路,其距宫北路约 330 米。道路南侧发现有疑似红褐色夯土墙。在祭祀区-宫殿区东侧约 270 米处,发现与宫东路大致平行的南北向灰沟、道路和墙垣。灰沟形成于二里头二期,废弃并被填平之后,在其东西两端修建南北向夯土墙垣。在夯土墙垣之间,踩踏形成了南北向道路。路土形成年代为二里头文化三期。道路向南与宫城北路相交。宫殿区中部 5 号基址以西区域发现的夯土、路土的范围较大,其边界仍有待进一步工作。

  二里头中心区已发现的主干道路及其两侧的墙垣,把整个都邑划分为多个网格,形成多网格式布局。新发现表明,宫殿区处在最核心的位置,除宫殿区、作坊区以外的多个区域外侧也以围墙间隔、防护,历年在不同网格内发现等级各异的建筑和墓葬,表明每个网格应属不同的人群。二里头都邑极可能已出现了宫城居中、显贵拱卫、分层规划、分区而居、区外设墙、居葬合一的多网格式布局。这是二里头都邑布局考古中的一项重大突破。

  二里头都邑这样严谨、规整的布局,显示当时有明确、清晰的规划,社会结构层次明显、等级严格,统治格局井然有序,暗示当时有成熟发达的统治制度和模式,是二里头进入王朝国家的最重要标志。

二里头遗址解剖沟剖面(一)

二里头遗址解剖沟剖面(二)

  陈国梁副研究员汇报了偃师商城遗址2023年度田野工作的收获与小城空间格局的探索。本年度对Ⅱ号基址群的东北和西北角、Ⅸ号基址的西南侧和Ⅵ号基址的东南角、Ⅳ号基址的东北角和大(小)城东墙南段拐折处等相关重要遗存进行了局部揭露,为相关遗存分布范围的精准定位提供了支持。在Ⅱ号基址群西北角的西城墙上发现城门 1 处,其北距新西门约 200 米。该门址涵盖小城和大城两个阶段,且分别与其东侧的东西向道路相连接。

  本年度还继续发掘了宫城东、西、南三面的排水沟渠,发现沟渠多与其临近的城内建筑的排水设施相连,其中东侧沟渠分布范围超过宫城南北两侧,且向两端延伸。在西城墙内侧、Ⅱ号基址群的东北和西北角、宫城东南和Ⅳ号基址东北角均发现有与宫城南侧边缘平行的东西向道路。在宫城西部的Ⅱ号基址群东侧、宫城及Ⅳ号基址的东侧均发现有与宫城东西两侧垣墙并行的南北向道路。其中东侧南北向道路外侧还分布有不同阶段的石构和土沟状排水沟。

  Ⅲ号基址群的面貌已基本廓清,包括均匀分布的南北 5 行,每行 15~16 座建筑基址,始建于偃师商城 3 段,废弃于 5 段,为一次规划,一次建设形成,基址群外围没有围垣。

  此外,在与城市格局关系密切的水系分布方面,发现了两条东西向给排水沟渠承继关系的直接证据;通过考古勘探发现了偃师商城遗址小城区域西部南北向排水沟的线索;对Ⅱ号基址群内最北侧部分建筑基址的位置进行了精准定位,探明了Ⅳ号等建筑基址的准确位置。

  本年度的田野工作,初步探明了偃师商城小城区域道路和水系的分布状况,为探索小城城市空间格局和先秦时期都邑的规划与规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Ⅲ号基址群遗迹分布图

宫城东侧排水沟渠(右为北)

  王迪副研究员汇报了洹北商城2023年度考古发掘。本年度对洹北商城宫城内的一号基址东北角进行考古发掘,明确了主殿东端、东耳庑、东庑北部台基范围和柱网结构。主殿形制为东西对称,东耳庑为东西向长条形、中间双木柱墙的双面走廊结构。东耳庑范围内偏西侧开南北向通道,与西耳庑的通道基本对称,结构相似。东庑为外侧双柱墙单面廊结构,与西庑无柱的平台式建筑截然不同。

  发掘表明F1地面以下部分填土分为两层,上层为黄土,下层为黑土。从基槽填土的土质、土色、包含物判断,东耳庑的通道以东、东庑北端的基槽应是一次性挖成。主殿和通道以西的基槽,也可能是一次性挖成。台基的边缘外挖成深浅不一的浅坑,之后填土垫平形成宫殿台基外围的垫土层。在 F1 的东北角,围绕着基槽的直角边缘有一条 打破 F1 基槽的L 形沟槽,内填纯净黄粘土,夯打坚硬。

  在 F1 的东侧,新发现一处地面建筑(F3),其营建步骤大体为:先挖基槽,填土夯打后在基址范围内挖墙槽,墙槽内栽柱起建房屋。地层叠压关系表明,F1的营建年代晚于F3 的废弃时间。

  本年度发掘,进一步补充了对 F1 台基建筑形式、基槽构建方式和地面台基外垫土处理方式的认识。以往钻探认为宫城内的夯土基址应是统一规划建成的。F3 的发现表明,在 F1 等宫室规划营建之前,此地已有宫殿营建,更新了对洹北商城宫城营建、使用过程的认识。

F1 北侧中部基槽填土及垫土

F1 东庑门道形制和倒塌堆积

  李潇檬研究实习员汇报了安阳殷墟王陵区及外围2023年度考古收获。

  钻探王陵区以东武官东地到小营东地的干道路沟向北延伸,北头超过西北冈王陵区北端,长度超过2.1千米。已知有2个路口,北面的第3个路口还待确认。探明王陵区西部西周墓葬75座,还有大面积的灰土。

  发掘第三地点的东围沟(G1)西段、第五地点的西围沟(G2)东段,都有西周早期遗迹打破围沟的现象,确证围沟早于西周早期。其中第五地点的西围沟(G2)东段打破1978年发掘的商代动物坑第五排,确证围沟晚于动物坑,为后来开挖。

  第四地点共清理商代晚期祭祀坑 40座。按坑中人与动物骨骼及其共存情况分为人坑、狗坑、人与狗组合坑、人与狗和羊的组合坑、人与狗和猪的组合坑以及空坑等 6 种,以人与狗组合坑最常见。部分坑中埋藏青铜器、玉器、陶器、骨质器、彩绘织物以及海贝、绿松石、蚌片、螺蛳等。据出土青铜容器、陶器可知,祭祀坑的年代均与小屯 M5(妇好墓)相当。

  钻探、发掘确认东围沟西段内侧一带有大片商代陪葬墓,新探明超过180座(可能包括祭祀坑)。其中第二地点共清理商代陪葬墓 12 座、祭祀坑 14 座。墓葬有棺或棺椁俱全,棺或椁顶有殉人或殉狗;盗坑中可见陶器、玉器残片以及人与动物骨骼、朱砂等。据陶器确认墓葬年代为殷墟四期。这个发现,刷新了以往有关王陵区内部分区的认识。祭祀坑较浅,被墓葬打破,有些坑内埋有人头骨。

  第五地点的西围沟(G2)东段东面揭出商代祭祀坑 25 个,其中大型方形口动物坑 19 个,均为马坑;长方形口坑 6 个,有鹿坑、圣水牛坑两种。其中圣水牛坑为殷墟考古史上第一次发现,以往发现过肢骨。完整的鹿坑以往也极其少见。这些动物坑中有铜铃,可能当时存在有意识驯化的情况。

  总之,这些新发现为研究殷墟西北冈王陵区围沟的结构与年代、祭祀遗存年代、商代气候、商代驯养动物等提供了新资料。

殷墟西北冈王陵区2023年发掘区位置图

殷墟西北冈王陵区第四地点祭祀坑

  席乐助理研究员汇报了殷墟大司空南地2023年度考古收获。本年度继续配合殷墟遗址博物馆地下管线建设进行布方发掘,遗迹年代范围自仰韶文化时代直至近代。

  发现仰韶文化时期一座房址倒塌堆积,平面呈圆形,房内存在大量的红烧土倒塌堆积,内含红烧土、木炭。发现龙山文化时期灰沟、灰坑等遗存。灰沟东西两侧发现有龙山文化时期的遗迹,基本排除作为聚落环壕的可能性。

  殷墟文化时期是该地点最繁荣的时期。发现有房址、窑址、祭祀坑、墓葬等。其中最重要发现是一座中字形大墓(M1190)。墓葬方向为北偏东约10度,墓室长 5.8 米,宽 3.8 米,北墓道长 17.2 米,宽 2.1~2.6 米,南墓道长 6.8 米,宽 1.5~1.7 米。南北墓道均设有多级台阶,供人上下。南墓道南段向东转折,主墓道设在北面,这在殷墟遗址历年发掘中比较少见。该墓曾被多次盗掘,大部分随葬品已经不存,主要发现了小件青铜器、玉器、金器、骨器、蚌器、陶器等,根据陶器的特征判断墓葬年代为殷墟四期早段。

  战国时期遗存主要以墓葬为主,头向多为北向,随葬品有陶器、青铜兵器和铜带钩等,葬俗和随葬品具有战国时期安阳地区常见特征。

  大司空南地文化堆积丰富,遗迹类型多样,龙山文化时期,该地点可能为一处中小型聚落;从殷墟时期的遗存中可观察到当时居民的生产、生活、丧葬行为和一定程度的社会分化;战国时期,大司空南地已成为一片小型墓地。

大司空南地位置图

殷墟四期墓葬M1190

  岳洪彬研究员汇报了河南商丘王庄遗址和宋国故城2023年度发掘收获。

  本年度对王庄遗址的核心区进行了密集钻探,在遗址墓葬区外围发现一座环壕设施,壕沟外围文化层堆积亦较为丰富,遗址四界尚未完全探明,不排除有外壕存在,遗址总面积或可达数十万平方米。遗址Ⅳ区发现集中分布的大汶口墓葬20余座,出土大量玉器、绿松石、石圭等,是此类遗存在商丘地区的首次发现。墓葬年代总体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相当,有多组叠压打破现象。该遗址的发掘对揭示豫东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史前社会礼制、探讨中原与海岱地区考古学文化的交流都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意义。

王庄遗址考古勘探环壕位置图

王庄遗址ⅣM4 正射影像图

  商丘宋国故城遗址本年度主要有两个发掘地点:一是睢阳故城西南角城墙解剖沟TG1;二是睢阳故城南门附近,宋国故城的南城墙。发现了两周至明清时期修建夯土城墙以及不同时期遗迹 119 处,包括灰坑、墓葬、水井、道路、灶址、灰沟,护堤、建筑基址等,按时代可以分为西周、东周、两汉、唐代、两宋、明清六个大的历史时期。

  基本上确定城墙主体为东周时期,其始建年代不晚于西周时期。城墙内侧发现了大量战国中、晚期的墓葬、灰坑,大多打破城内道路及城墙夯土,说明在战国中晚期城邑在一定时间内荒废,或许与宋国迁都以及国灭有关。汉代沿用宋国故城,唐代时期废弃,唐天宝十二年(公元 753 年)之后利用汉代睢阳城东南角建成新城,沿用至两宋时期。

  发掘中还发现一批东周至宋代夯土以及紝木(夹棍)等遗存,为了解商丘先民筑城技术提供了珍贵资料,解剖沟内的发掘工作展示了自两周以来商丘地区不同时期夯土城墙的相互叠压关系,展现了商丘“城摞城”的特点,极大地丰富了宋国故城遗址文化内涵。

发掘地点位置图

修补城墙所用纴木情况

  唐锦琼副研究员汇报了江西樟树国字山战国墓及筑卫城2023年度考古工作新进展。本年度主要对国字山M1外侧的围沟进行解剖,同时试掘了筑卫城南岗和南护城河两个地点。

  通过对M1东侧围沟的发掘,了解到围沟上口较为规整,宽度在6.5~7.5米左右。围沟的剖面呈U型,外侧略陡。围沟深约1.95~3.2米。围沟下部修建较为随意,底部高低不一,甚至留存有上下沟底的台阶。确认了围沟东侧的过道位置。过道平面呈中部窄、两侧宽的亚腰形,是修建围沟时为方便进出特意留出的生土过道,下方原有涵洞,现已坍塌,过道上方留存有厚约10厘米的路土。围沟内堆积可分为淤土层和后期填土两类,遗物主要发现于上层填土内,以陶器和石器为主,还发现有极少数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可辨器形有鬲、罐、鼎、甗等。根据陶片初步推断,围沟的时代在东周时期,应该与国字山 M1同时修建。围沟内堆积具有显著的倒置堆积的特点,在其使用时期,沟内为淤土堆积,由于围沟处于国字山遗址的下方,山上早期的遗址内的堆积随着水土流失而进入围沟内,逐渐将围沟填平。

  在筑卫城南岗遗址发现一大片红烧土遗迹,可能为房址或窑址,有待进一步工作确认。此外对筑卫城南侧城壕进行解剖,现工作正在进行中。

围沟航拍

筑卫城遗址周边的发掘

  王含元助理研究员汇报了河北涞水富位遗址2023年度的发掘。本年度发掘区分为三部分,台地东南部发掘区以商代居址和宋辽金元时期墓葬为主,台地西部、中部发掘区以商代居址为主,在中部还发现有商代墓葬和 1 处夯土基址。

  商代墓葬以竖穴土坑墓居多,墓向皆近东西向,排列有序,普遍随葬典型大坨头文化风格的彩绘陶器,部分彩绘陶与二里冈上层文化因素的陶簋、柄形器同出。墓葬葬俗特点鲜明,有碎器、殉牲和二次葬现象。此外,还发掘4座宋元明时期的墓葬,其中元墓 M3 发现钱币压身现象,此葬俗为北方罕见。

  台地中部近西侧发现一处夯土,应为一建筑的基础部分。目前已揭露部分面积逾 20 平方米,被大坨头文化墓葬和早商偏晚阶段的灰坑打破,年代应不晚于早商时期,夯土的走向和性质尚待进一步明确。这是华北平原北缘地区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夯土遗迹之一。

  本年度的发掘显示,富位遗址应是华北平原北缘地区一处重要的早商时期区域中心性聚落,文化因素复杂,阶段性变化明确,遗址范围及商代遗存分布的西部边界也得到了确认。发掘明确了该地点的主体年代和堆积状况;补充了华北平原北缘地区商代早中期阶段的本地考古学文化资料;填补了大坨头文化墓葬遗存的认知空白,丰富了大坨头文化内涵,也填补了该地区早商与晚商时期之间的文化格局缺环,为讨论商文化向北方的扩张与传播、商文化与本地考古学文化的接触、本地人群构成和社会结构提供了重要线索。

夯土剖面

M5随葬器物组合

  何乐君助理研究员汇报了周原遗址2023年度田野发掘与收获。本年度周原考古队对王家嘴一号建筑基址进行了完整揭露,揭露的建筑基址南北总长 68 米,东西宽 34~37 米,占地面积逾 2500 平方米,由门塾、正堂、东西厢房、前后庭院、后室等部分组成,体量宏大,布局严整,与凤雏甲组建筑颇多相似之处。该建筑的年代上限为京当类型商文化晚期,下限为先周晚期。

  同时,为探索西周时期城垣体系,本年度还在召陈北、礼村南、贺家北、董家北和凤雏西等地点开展工作。召陈北地点接续前两年工作展开进一步发掘,揭露后发掘者认为此处分布着大城东城墙及城门,城门由城台、内外瓮城、南北门道、门塾等部分构成,城墙年代为西周晚期。礼村南地点则发现并揭露了大城西南角,由东西向南墙和南北向西墙垂直交汇而成。墙基夯土下叠压的坑、沟等遗迹,年代多为西周中期;城墙夯土内则包含西周晚期陶片且城墙被西周晚期单位打破。在贺家北地点发掘者较完整地揭露了一段墙垣系统,由夯土墙、道路及壕沟组成,三者自北向南依次平行分布,均为西南-东北走向,中部的道路北缘叠压于夯土墙的墙根处,道路上分布着多条与夯土墙平行的车辙,保存较好。基于目前发掘所掌握的情况,初步判断该段夯土墙年代上限为西周早期,下限为西周晚期。此外,周原考古队还在董家北和凤雏西分别试掘了一段南北向的夯土墙,但仅存墙基部分,宽约20米,年代不晚于西周早期。

  王家嘴建筑群的发现与揭露,填补了周原遗址先周时期大型建筑的空白,不仅对探讨凤雏甲组建筑布局的来源与族属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考察晚商到周初大型院落建筑的布局演变以及探索古公亶父迁岐等具有重要意义。对周原遗址西周大城城垣体系的持续探索,初步明确了大城的范围与年代,深化了西周时期周原城市布局及其变迁的认识。贺家北、董家北和凤雏西等地点新发现的墙垣系统,既为研究西周时期的城防设施提供了新的材料,也更新了关于西周时期周原聚落布局的认识。

周原遗址大城东门平面图

周原遗址贺家北地点东探沟揭露的夯土墙与道路及车辙(上为北)

  付仲杨研究员汇报了丰京大原村制陶遗址2023年度发掘与整理情况。本年度主要在2021年发掘区域的西南进行补充发掘,发现西周陶窑 1 座、灰坑 10 个(含陶窑操作间)、墓葬 3 座、水井1座、沟1条。发现一组“工、居、葬”合一模式的遗迹,Y19、操作间 H136、J5、H132和 H135 以及 M33、M34,形成一个小的独立生产单元,为研究制陶遗址生产流程、功能区划和聚落布局提供了重要资料。M33 葬具为一棺一椁,墓主身份等级较高,可能为制陶生产的管理者。M34为灰坑葬,墓主可能为底层陶工。出土陶器以簋、鬲、罐为主,另有陶丸、骨笄、骨镞等,以及陶垫、圆形陶器、陶纺轮等与制陶相关的工具,为研究西周时期制陶手工业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本次发掘以文化遗产保护为目的,以聚落考古理念为指导,通过多学科结合和精细发掘的方式进行。致力于寻找遗址形成过程、制陶作坊聚落形态、陶工的生产和生活行为等方面的信息,对于如何以聚落考古理念指导手工业遗址考古发掘与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017~2023 年大原村制陶遗址发掘探方分布图

2023 年大原村制陶遗址发掘全景(上为东)

 

作者:中国考古网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资讯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