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文化圣地浮烟山大量远古遗址尚存

摘要:   孙敬明(左)和同事在望留武家村西发掘大象化石。  陶鬶  浮烟山作为潍城西南之标志名山,其山水佳胜且周近地理环境极为优越,从远古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人们环山而居,河流山泉为生产生活多所裨益。平寿国名肇始于夏,而潍坊区域的所谓夏代文化显然与中原地区不同,故其与当地典型龙山文化有密切关系,而龙山文化中后期的大致年代,也已经合于夏代纪年 ...
 
  孙敬明(左)和同事在望留武家村西发掘大象化石。
  陶鬶


  浮烟山作为潍城西南之标志名山,其山水佳胜且周近地理环境极为优越,从远古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人们环山而居,河流山泉为生产生活多所裨益。平寿国名肇始于夏,而潍坊区域的所谓夏代文化显然与中原地区不同,故其与当地典型龙山文化有密切关系,而龙山文化中后期的大致年代,也已经合于夏代纪年。



昌乐境内发现 大量文化遗址

  以浮烟山为核心,再以大约10公里的半径画弧,则在此范围以内,考古发现大量的新石器时代大汶口、龙山文化和商周秦汉以及隋唐宋元的遗址。如昌乐文管所副研究员李学训在著作《昌乐文物》中所说:“如白浪河上游的马宋镇到乔官镇一带,在长9公里、宽5公里的范围内,就有史前文化遗址24处,其中大汶口文化遗址4处,龙山文化遗址20处。最密集的地段从河西遗址南邻的猪河逆流而上,包括申明亭、大河洼、钓鱼台、西级、程家河等遗址,相距平均不过1公里。类似现象在其他小河流域如桂河等均有发现。据统计,在桂河上游五图镇的宇家到观音庙一带,也发现了大汶口和龙山文化遗址6处,而这一带长不过4公里。这些密集的遗址,文化堆积一般较厚,叠压关系复杂,多数包含了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以及较晚的岳石文化和商周等文化遗存。”

  考古发现浮烟山东侧4公里的姚官庄遗址,以及由此北去3公里的武家村后大汶口龙山文化遗址等。由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白浪河水库,库区所在正是白浪河中游,人类生存环境最为优越的区域,而姚官庄遗址就在白浪河西岸,现在已经沉落在水库库核心区之中。从姚官庄遗址的东西区域皆发现后李文化、北辛文化遗存,所以即可推断白浪河流域应该有完整的文化发展链条。



望留发现大象化石 距今约十万年左右

  1979年春,在望留武家村西发现潍坊象(或称“古菱齿象”),属于中更新世晚期。笔者和潍县图书馆文物组杨传德配合协调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金昌柱与技工等进行现场发掘。发掘大象头颅、腿骨、肋骨以及臼齿、门齿等化石,通体重达六吨,门齿分别长3.17、3.09米。清理完毕即运回北京整理。

  事后,因武家划归潍坊市,受当时潍坊市领导委托,笔者和杨传德多次晋京与古脊椎所领导专家协商,最终大象化石安全运回潍坊,庋藏市博物馆城隍庙库房。

  通过研究距今约10万年左右,今白浪河流域呈现河湖沼泽,水流缓慢,水草丰茂,环境极适宜于大象群体生存。如此年代已经属于旧石器时代,人类已经诞生,但是迄今白浪河流域尤其浮烟山一带尚未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存。



姚官庄文化遗址显示 制陶纺织技术已成熟

  经考古发掘的姚官庄龙山文化遗址,考古学界一直将其与日照两城和章丘城子崖相提并论,统称“典型龙山文化”。

  1960年,发掘潍坊市城南10公里姚官庄遗址,位于白浪河西岸、姚官庄村东北约500米处。“遗址东西约450米、南北约350米,总面积达157500平方米。这次发掘1725平方米……发现龙山文化灰坑128个,墓葬12座;周代灰坑29个,陶窑一座和墓葬12座。”发掘的12座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最长的4号墓为2.35米,最宽的10号墓约1米。10号墓出土2件镂刻精美的蛋壳陶杯。个别墓出土石铲、石箭头以及猪、羊的下颚骨等。

  出土的陶器中陶鬶种类和数量都较多,并且形制精美,几乎后来考古发掘的有关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同类器物均没有超过该遗址的。陶鼎数量亦较多,最突出的特点则属于鸟头形的鼎足,不仅常见这种形制的完整陶鼎,而且还出土大量的鸟头形、铲形与三角形的鼎足,这也是该遗址的一大特点。同时大量的陶器盖以雕塑的鸟头为捉钮,还有陶塑人面一件。出土陶埙一件,泥质灰陶,手制外表磨光,圆球形,内空,有一小口,近口一侧有小孔,这是研究潍坊区域音乐历史的资料。另外,在遗址附近采集到大汶口文化的陶鼎和陶背壶各一件。还有,尽管报告未曾提及该遗址商代文化的内涵,但是从其所附图素面褐陶羊乳状袋足鬲、簋、罐,以及簋、罐、罍与盆等均属于典型的商代陶器。

  发掘报告研究指出:“从姚官庄龙山文化的手工业生产状况分析,制陶无疑已是一个独立的手工业生产部门,因为只有拥有技术熟练的陶工,专门从事制陶业,方能制作出像蛋壳陶那样精致的产品和形状多样的生活用具;纺织,在龙山文化中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布纹相比,姚官庄龙山文化遗址中的布纹紧密而纤细,每平方厘米的经纬线可达10-11根,而野店大汶口文化晚期阶段的布纹,其经、纬线每平方厘米只有7-8根。姚官庄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细布纹已与现代农家自织的粗布纹的粗细相似。或可推测这个时期的纺织工具一定有了不少的改进和提高,纺织技术日益成熟……并且在有的龙山文化墓葬,见到一些缺头、断足或残腿的死者,这是否部族之间较频繁的战争造成的呢?

  从上述资料可否说明了龙山文化已经进入军事民主制的氏族社会阶段。那么,氏族的首领集团为了维护本集团的利益,必然要产生相应的统治、控制和奴役氏族成员的工具,到了龙山文化晚期阶段,可能迈入了文明的门栏。

分类: 中文 资讯 文博信息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