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议程

第四学段北大人文讲堂第5讲:丝绸之路上的中外美术交流

摘要: 6月4日下午2:00,北大人文讲堂第5讲在B205元培人文专业教室开讲,主讲专家是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李松教授,讲座主题为:丝绸之路上的中外美术交流。首先李松教授介绍了西方艺术史的发端发展与中国艺术史的研究现状。接着李教授进入正题,开始讲解以敦煌为中心的丝绸之路上的艺术传播与交流。李教授先界定了中国的概念,是以汉族为主体,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政权实体,外国即中国疆界以外的地域。但是文化并没有很清晰的边界,文化是不 ...

6月4日下午2:00,北大人文讲堂第5讲在B205元培人文专业教室开讲,主讲专家是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李松教授,讲座主题为:丝绸之路上的中外美术交流。

 

 

首先李松教授介绍了西方艺术史的发端发展与中国艺术史的研究现状。接着李教授进入正题,开始讲解以敦煌为中心的丝绸之路上的艺术传播与交流。

 

 

李教授先界定了中国的概念,是以汉族为主体,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政权实体,外国即中国疆界以外的地域。但是文化并没有很清晰的边界,文化是不断传播融合的。

 

 

李教授用一幅山水画勾勒出丝绸之路的路线图,然后用汉代中原地区一个普通墓葬中的一件普通陪葬陶俑所体现的西方艺术特质来说明古代的中西文化交流可能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一位画家根据自己的想象创作了一幅敦煌作画的场景,敦煌的艺术创作是民间行为,每个洞窟都会有至少一个赞助人,赞助人的地位和经济实力决定洞窟的规模,赞助人也会要求画师把自己画进去。

 

 

由于都是个人赞助的行为,不同的赞助人的文化背景和兴趣爱好各异,使得敦煌壁画呈现多种文化交相辉映的特色,除了中华文化外,还有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等等。

 

 

李教授以龙门石窟为例介绍了中华文化与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互相融合,然后呈现在同一件艺术作品中。

 

 

李教授认为丝绸之路实际上不是一条路,而是一张网,没有确切的起点,在中原也有多条传播路径,而阿富汗是一个枢纽,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往北通向俄罗斯,往南通向印度,往西通向中东直抵欧洲大陆。

 

 

汉代与古罗马曾经是并立于世的两个超级帝国,古罗马曾经侵犯过中国的西部边疆,被汉军俘虏了数千人,古罗马的军队还计划入侵印度,战争客观上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张骞出使西域本是怀着战争目的去的,目标没有达成,却促成了丝绸之路的打通。西汉大将霍去病的墓与之前的墓葬很不相同,有很多大型石雕,这是张骞出使西域从阿富汗传回来的。

 

 

印度佛教中的释迦摩尼是没有确切形象的,古希腊神话中的神则不一样,神不仅有形象,而且和人一样。文化传播过程中还存在互相借鉴并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的过程。李教授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外来文化的本土化过程。

 

 

 

讲座内容结束后,学生积极地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李教授认真地给予了回答。

 

 

兰天维同学提问。

 

 

彭博同学提问。

 

 

前来旁听的“中国古代文化”课的同学也积极发问。

 

 

李教授耐心解答了学生的提问,并向提问学生赠送了精美的画册。

 

 

讲座结束后,李教授还与附中教师和学生进行了亲切交流。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议程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