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议程
邵晶:石峁与陶寺——比较研究
2022年8月21日,“天下文明:中华文明肇始阶段中原与四方的互动”高端论坛在河南大学明伦校区新行政楼316会议室举办,并通过腾讯会议在线上同步进行。本次论坛由中国历史研究院—河南大学黄河文化研究院、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主办,河南大学黄河文化遗产实验室、河南大学仰韶文化研究院协办,并得到了河南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支持。
“天下文明:中华文明肇始阶段中原与四方的互动”高端论坛专题报告第三场由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付永敢主持。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石峁考古队副队长邵晶作了以“石峁与陶寺——比较研究”为主题的学术报告。
邵晶老师分别从器物比较、“传统”和“习俗”比较、生物考古反映的石峁与陶寺人群的联系等方面对石峁和陶寺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一、器物比较
邵晶老师对石峁和陶寺出土的各类器物进行了细致的对比。在陶器方面,石峁和陶寺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也具有非常明显的相似性,特别是以肥足鬲为代表的一批空三足器,极具地方特色,但是在石峁和陶寺均出现较为普遍;陶鼓和石磬等一类具有特色的器物在石峁和陶寺皆有发现,这也表现了石峁与陶寺间密切的联系。石峁和陶寺都出土有类别相同的铜器,包括铜铃、铜环等,石峁出土的铜铃和陶寺出土的铜铃在样式上是一致的,石峁出土的齿轮状铜环及其与玉璧的组合关系也能在陶寺找到。在打制石器上,石峁遗址是在同时代遗址中发现打制石器数量最多、制作工艺最完备的;石峁的打制石器以石镞石叶等小型石器为主,迄今出土成品数量数以千计,石器原料数以万计,可以说石峁存在着打制石器工业和传统。石峁的这些打制石器在陶寺也有出土,二者间具有可资对比之处。另外,石峁和陶寺在厨刀及厨刀传统、壁画及壁画构建、建筑用瓦等方面都存在着相似性。
二、“传统”和“习俗”比较
石峁遗址发现有明显的使用人头进行奠基的“暴力现象”,这类遗迹在外城东门、皇城台门址都有发现,人头数量从6个到24个不等,以年轻女性为主;这一现象在陶寺遗址也有发现。石峁遗址大型墓葬中往往见有壁龛和殉人现象,殉人多为女性,侧身面向墓主,与殉人相对应的一侧往往存在壁龛,壁龛内多随葬陶器;在陶寺遗址早期墓葬中也存在壁龛和殉人现象。石峁和陶寺在用玉习俗及玉器埋藏背景上也有相似性;由于盗掘严重,石峁遗址墓葬中的用玉方式已难以复原,但是在筑墙时埋藏玉器的现象出现得极为普遍,埋藏玉器数量也较多,这种“藏玉于墙”的习俗也造就了石峁玉器以偏薄的片状为主要器型以及少见或不见玉器纹饰的特征。陶寺遗址也出土较多玉器,以玉钺玉璧为主,在用玉传统上与石峁具有相似性。在门址结构方面,石峁皇城台门址具有外围广场、双墩台、双瓮城的结构,同样的结构出现在了陶寺宫城门址,只不过石峁城址为石墙而陶寺城址为夯土墙。在夯筑形式上,二者都呈现出了小版块夯筑的特点。
三、石峁与陶寺关系蠡测
虽然具备上述的诸多相似性,但是石峁与陶寺之间的关系并不能说已经明朗。邵晶老师认为,陶寺文化早期在石峁文化核心分布范围内的影响,可透过陶鼓、石磬等典型器物窥其一斑,但在目前石峁文化大型墓葬器物组合匮乏的情况下,关于上述两类器物的具体情况有待进一步的考古工作提供资料。囿于材料所限,陶寺中期与石峁遗存的关系尚不具备较高“像素”的分辨率,但从典型陶器的整体面貌来看,邵晶老师倾向于陶寺文化中期以肥足鬲为代表的空三足器是在石峁遗存影响下出现的。及至陶寺文化晚期,石峁和陶寺陶器群面貌相似程度很高,玉牙壁、铜齿环、细石器等特殊器物同时出现,朱绘、彩绘及暴力、殉女现象等风俗习惯两地都有,这些迹象都可说明石峁和陶寺发展至晚期时联系最为紧密,而以上述迹象在两地文化因素中所占的比重来看,似乎是石峁影响陶寺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四、生物考古反映的石峁与陶寺人群的联系
除了以上的一些对比,随着现代生物科技在考古中应用的不断深入,陶寺晚期与石峁遗存的关系已取得一些生物学上的证据。
张雅军等通过对DNA的分析,发现陶寺中晚期墓葬中的人骨和灰坑中的人骨在单倍型的分类上没有差别。而头骨测量特征显示陶寺中晚期灰坑中的人骨与陶寺早期墓葬中出土的人骨形态差异较远。暗示着陶寺早期人群和中晚期的人群可能有不一样的来源。赵春燕等通过锶同位素比值分析显示陶寺文化中晚期墓葬出土的墓主皆为本地人,扰坑和灰坑中外来人占多数。说明陶寺遗址中晚期的先民中,存在很高比例的外来移民。动物骨骼的分析指出,绵羊和黄牛畜牧资源的增加,将陶寺中晚期外来人口的原籍引向西北方向或西北地区。
古DNA的研究成果显示,石峁人群主要起源于陕北地区北地早期人群,石峁文化与陶寺文化有关人群具有较近的母系遗传联系,石峁文化有关人群与中国北方汉族的母系遗传存在联系。
总的来看,虽然目前石峁与陶寺的关系初现端倪,但又不得不面对的是,现在的分析是建立在现有考古工作上的初步分析。石峁与陶寺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考古中空地带”,芦山峁等遗址的发现和后续的进一步研究必然有助于填补这一中空地带。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两地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中空地带的不断缩小,石峁与陶寺的关系必将越来越清晰。
整理人:丰杰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2021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