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议程
赤峰宁城县福峰山辽代墓葬
一、地理环境及发掘概况
2014年6月,宁城县福峰山一座辽代墓葬被盗。为了防止该墓葬被进一步破坏,经上级文物主管部门同意,赤峰市博物馆和宁城县文物局联合组队,于2014年7-10月对该处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清理。
福峰山辽墓位于宁城县甸子镇喇嘛洞村下马场自然村西南、福峰山南坡半山腰一处平缓之地,东北距下马场村775米(图一)。墓地北、东、西三面均有山环绕,东南方向开敞。现地貌为荒山,种植有杨、柳、松、刺槐、山杏等树木(图二)。
二、墓葬形制、壁画与出土随葬品
1.形制与结构
墓葬地表已遭破坏,从清理情况来看,该墓葬在建造时曾开凿了岩石,在圹坑的岩壁上留有开凿痕迹。墓室顶部填土中依地势还抹有一层坡状白灰面,厚度8厘米,应为防水层。墓内底部有大量灰烬,可能系早期被盗后遭火焚烧所致。
图一 福峰山辽墓位置示意图
该墓为多室砖墓,方向102度。全长31.04米,由墓道、天井、墓门、甬道、前室、主室、排水组成(图三)。
墓道 斜坡状土墓道,底部与天井底部相连,长15.8米,两侧墙壁向下斜内收,口宽底窄,上口宽4.2—1.56、底宽2.36—1.56米。墓道壁和墓道底均为生土。墓道内以夹杂碎石块的褐色土全部填实,粘性较大,较坚硬,偶见碎砖块。
图二 墓地地貌
天井 与墓道等宽,进深3米。平底,地面铺砖,左右壁均抹白灰面,绘有壁画。
墓门 砖砌,顶部已坍塌。宽1.72、残存高度4.9米。门上部砖砌及正面雕砖影作仿木结构也已坍塌,只保存左右砖砌斗拱一朵(图四)。
甬道 砖筑,平面呈长方形,连接墓门和前室。长1.7、宽1.64米。地表铺方砖,顶部坍塌。采用侧立砖筑壁,直壁残存最高1.6米。甬道壁抹有白灰面。左右壁靠近墓门处,各用砖砌出一假门形状,宽1.16、高1.4米,并用黑色勾勒出门边框及泡钉,用以代表耳室。
前室 平面呈长方形,进深3.8、宽2.8米。地表铺方砖,顶部及墙壁多已坍塌,底部保留一周木护壁。
图三 福峰山辽墓平剖面图
图四 墓门正视图
主室 砖筑,平面呈八角形。进深6.2米,顶部已坍塌无存。以平卧和侧立砖交替砌法筑壁,直壁高1.56米,其上以平卧砖叠涩内收形成穹窿顶。主室设有木护壁,仅在底部残存一周,且有焚烧痕迹。从残存情况来看,护壁方木长约3米,宽、厚各0.2米,两端分别开阴阳槽相互绞割,形成绞井口,以便相互咬合。主室地面铺方砖,中部铺砖残缺。
排水 采用暗沟,砖砌,宽10、深10厘米,设在铺地砖下,环绕在主室、前室、甬道壁下。主室前部左、右及前室前部东侧各留一长、宽20厘米的明沟口,到墓门外汇成一条,宽26、深20厘米,以石片砌筑,沿天井、墓道西壁通向墓外。
2.壁画
绘于天井东、西壁上,脱落严重,大部分已残缺不全,漫溃不清。
天井东壁 靠墓门处绘一高轮车,通高1.64米,轮高0.94米。车轮黑线勾边,填以赭红色晕染。车上有黄褐色立柱支架车棚,青色棚顶为庑殿式,顶前有凉棚,车棚四周垂挂帷幕。车辕部分残缺。
高轮车前为两侍立,作对话状。内侧为男侍,面向墓道,髡发,眉眼不清,着圆领衫,双手拱于胸前。其余漫溃不清;外侧女侍,仅存部分。瓜子脸,高鼻梁,着直领绛色长衫,腰系带,手中似捧有物,面向墓门恭敬站立,似在倾听男侍吩咐(图五)。
天井西壁 壁画残损严重,大致能辨识出有一长方形高桌,上置一黑色酒坛;靠墓门处有一人,着靴,身边放置一编织器物;高桌的外侧有两人,一人扎巾,立于桌后,另一人似手提物,立于桌侧。
3.随葬品
该墓数遭盗扰焚毁,墓内凌乱不堪,只发现了些许人骨残片和几块铜丝网络残片,墓主人葬式已不清楚。另外,还有被损毁的瓷片、铜饰件、铁器、石墓志残片、经幢残件等混杂于扰土之中,经清理出土的随葬品有瓷器、铜器、石器等。
(1)瓷器 经复原后,可辨认出器型者有25件。
酱釉碗 1件。NFM:47,残。敞口、圆唇,圈足。胎质较粗,呈浅黄色,施酱色釉,内底带涩圈,外壁下腹部及底足无釉。口径22.8、底径8.2、通高8.6、圈足宽0.8、足高0.8厘米(图六,1)。
影青花口盏 1件。NFM:48,残。六曲花式口。口外侈,尖圆唇。斜腹小底,圈足较高稍外撇。胎壁均匀,较薄,底部较厚。胎质洁白细密,釉色白润细腻,白中泛青。口径11.8、通高5.5、底径3、足高1.4厘米(图六,3)。
花口碟 根据形制可分为两型。
图五 壁画
图六 陶、瓷器
A型:3件,均残。NFM:50,六曲花式口。沿较宽外折,敞口,斜壁,浅腹,小圈足。胎质洁白细密,胎壁轻薄,底部较厚,釉色白中泛青。口径10.6、底径3.2、通高2.2厘米(图六,2)。
B型:2件,均残。NFM:53,六曲花瓣形口。平沿稍外折,斜壁,浅腹,平底内凹。胎质洁白细密,胎壁较薄,底部较厚,釉色白润泛青。口径9.4、底径4、通高2厘米(图六,5)。
影青瓷香薰 1件。NFM:54,仅存熏炉残部。杯状,直口,圆唇,平底内收,腹部带有镂孔,下腹有一周齿状装饰。胎质坚硬,胎壁较厚,釉色白中泛青,内壁无釉,露胎。口径5.3、底径4、残高6.3厘米(图六,4)。
灯头 1件。NFM:30,略呈蒜头形,平底,中部有一圆形贯孔,胎质较粗,质地坚硬,施黑褐色釉,底面无釉,露胎。最大径3.6、高2.5、孔径0.75厘米(图六,6)。
围棋子 16枚,完整。圆饼形,瓷土烧制,两面印有宝相花纹,大小略有差异,其中白色14枚,黑色2枚。NFM:38,直径1.9、厚0.4厘米 (图六, 7)。
(2)铜、铁器 21件。
铜泡钉 13件,圆泡状,铸造而成,内侧有一铁方锥形钉。NFM:11,直径5.8、高1.5、壁厚0.3厘米,内侧钉体残断(图七,2)。
铜提梁 1件。NFM:24,呈弓形,中部粗,两端渐细,锈蚀严重,截面呈圆形。长11.5厘米,最大截面0.5厘米(图七,5)。
墓门铜包饰件 1件。NFM:22,用铜片制作,整体略呈横“山”字状,两端宽窄不同,窄端带有“U”形弯曲,边缘均匀分布有泡钉孔17个。长32、宽20—12、厚0.4厘米(图七,1)。
图七 铜、铁器
铜铺首 1件。NFM:23,圆泡状,直径13.3厘米,壁厚0.3厘米,中间有一边长1.6厘米方孔。一环首状钉从方孔中穿过,环首直径3厘米,平面呈瓦楞状;环首内衔一铜环,铜环直径11厘米,截面呈三角形(图七,3)。
小铜泡钉 3件,呈圆形,内侧有一钉,铸造。NFM:28,直径1.2厘米,钉长1.5厘米(图七,7)。
综上所述,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研究当中,电气企业需要针对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进行测试,加强对其日常的维护与管理工作,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此外,电气企业要想提高设备的使用期限,提升设备的运行效率,需要加强对设备设计阶段的管理,选择性价比较高的电气设备元件,提高设备的综合质量。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操作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使其操作具有一定的规范性,不断加大对设备的科技投入,进而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
铁铎 1件。NFM:25,残,铸造,五面体,上小下大,钟状,上面带有环形钮,钮残断,底部边缘有凹曲。最大径8、通高8、壁厚0.6厘米(图七,4)。
铁镞 1件。NFM:26,四棱状,圆铤,锈蚀严重。残长8.1厘米(图七,6)。
(3)建筑构件 8件。
瓦当 兽面纹。根据形制特点可分为两型。
A型:6件。其中5件残,形制相同。正中为兽面,外饰一周连珠纹。NFM:3,直径16.6、边缘宽2.5、当厚1.2厘米(图八,1)。
B型:1件。NFM:6,正中兽面较小。直径14.5、边缘宽3、当厚1.2厘米(图八,2)。
陶贴饰件 1件。NFM:5,三瓣花形。长6.2、厚1.1厘米(图六,8)。
(4)石刻
图八 瓦当
图九 墓志1残块(一)
图一〇 墓志1残块(二)
墓志1,NFM:56,志盖残缺。志石边长111×113厘米,厚17厘米,志文竖排阴刻楷书,书法工整,刻工细致(图九,图一○)。
残存志文: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行徐州大都督府长史上柱国曹国公食邑四千户食实封肆佰户萧公墓志铭并序。
……使中散大夫守殿中监上骑都尉济阴县开国伯食邑七百户赐紫金鱼袋董庠撰。
……北宰相枢密使兼政事令赠魏国王邦家元老社稷重臣职绾钧枢荣分茅……平卢军节度使检校太师开府仪同三司兼侍中驸马都尉赠燕王英威……(绍)宗字惟肖忠勤良佐功臣辽兴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守太……都……以门阀尚于贵主公即驸马晋王之次子也母曰宋国长公(主)……马……左千牛卫上将军讳安之兄公幼而谦和长而倜傥……名……卫将军兼侍御□骁骑尉在襁褓以承荣……骑尉俾环卫以俄迁非亲信而勿授……进……开国男食邑三百户属对日之……团……仆射进封开国子加食邑……宠……阙优恩旌通材而……度……授忠正军……方……署进封……兮……尉深韬佐……加……(何)宠灵加……外……改授北面枢密副使……封……復轸念于遐域求安怀之巨臣改授西北路都招讨使……事……抚军民而康济载更虎节协绾麟……宁军节度……地……九门主签之司考绩可嘉徵庸斯在……同知枢密……颇……广委以同寅亟进崇阶荐持大柄谓幽燕……部旅……禄……实封伍拾户别胥进封安定郡主莅边坊……赐……(食邑)五百户食实封伍拾户凡膺事任富有……实……所授七年冬……归……”
“……上乃特命……认难瘳不忘遗……菊颇众设五都……(薨于)行帐享年四十有八亟……子尽孝尽忠流听民编传……之以其年岁次壬子闰七月……民故齐国王讳杲之孙故中京留守……苦于歼良断发不忘于自誓寤寐克勤于……玄言臂艺名香印传密部庶願拔苦果而……禀训温良检身绍延世之……”
“……戊申……同政事门下平章事……襄事朝夕惟叹于未亡……乐果转恶因而为……”
“……则具……住充足永年……深尘当时有恨……”
图一一 墓志2志盖
图一二 墓志2志石
“……亡念埋玉……谨为铭……”
墓志2,NFM:57,志盖为方形盝顶,边长89、边厚5厘米,盝顶边长45.5厘米、斜刹宽21.8厘米,厚12厘米。顶边有两组双线框,双线框内阴刻缠枝蔓草纹,盝顶正中阴刻楷书“大辽国故北宰相安定公主墓志铭”4行14字。外侧4个斜面上线刻十二生肖像,四角线刻折枝牡丹花(图一一)。志石右下角部分可拼合,字体为阴刻楷书(图一二)。
残存志文:
“……王 安期 撰。……淑媛故谢道韫之聪辨郑
夫人……如新而况出……太史笔积有岁矣今遗孤等请……门下平章事判中京留守三韩郡……绮纨时弗好狎弄王宫侍坐终……祖母平原公主见而异之尤所……训诫承颜趣意如素习老成辈……雨如晦未始少懈清宁中以仪……第二子萧公宁尚之即……勤中馈舅姑虽捐馆伏……妇齿时谓甲世鼎族有寒素……主内辅之力也咸雍易号大均庆……宗亲间但称南梁之贵而后荣然失……屏身婺居蜜炬香檀虔修净供日诵……受菩萨十戒防护牢谨卒无一犯辛……良人冥汉之祐而又妙达佛乘酷……远数百里必徒行迎礼去则亦尔志……深笃驯善将德成就令器治家绝楚抶……至于是哉使□悍牝夺晨蛊室改醮者……三者咸备兹岂诬矣……治命显白瑞相……故北……侍从非……”
经幢残件 NFM:58,青绿色砂岩质。圆形,残存约一半。直径39、厚14厘米,正中带一圆孔,孔径11厘米。侧面用半浮雕手法刻画飞天造像,飞天之间雕有如意云纹(图一三)。
图一三 经幢残件
图一四 伎乐残雕像
伎乐残雕像 1件。NFM:55,为半浮雕造像,怀抱乐器,作弹奏状。青绿色砂岩质,残长11、残宽7厘米(图一四)。
三、结 语
由于该墓葬被盗且破坏严重,很多资料遗失或残缺不全。根据残存的墓志:“(绍)宗字惟肖忠勤良佐功臣辽兴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守太……都……公即驸马晋王之次子也”、“左千牛卫上将军讳安之兄”、“第二子萧公宁尚之”、“(薨于)行帐享年四十有八”等内容,推断此墓为萧宁与安定公主夫妇合葬墓。
另据萧阐墓志①记述:“则先宰相之志文必已具矣……公之叔讳宁,故北宰相,忠亮功臣,武宁军节度使,崇禄大夫,检校太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曹国公。……以贤叔宰相遘疾,咸雍八年三月薨背,公是时泣涕呼天,摧残匐地,附从归櫬往届先茔。因寓泊于马盂山之阳,香台峰之下,备窀穸之事,无暇于朝昏,引追感之怀,不忘于兴寐,御哀敬祭,厚礼送终,克尽情诚,俄萦疾弥,其年闰七月二十五日不幸终于寓泊之所,春秋二十有八。……以其年十月二十七日葬于大定府劝农县宽政乡韩家里西原,附先宰相之茔,礼也”,以及萧阐墓志“……省使中散大夫守殿中监上骑都尉济阴县开国伯食邑七百户赐紫金鱼袋董庠撰”可知,上述墓志与福峰山辽墓墓志为同一人撰写。该墓残存志文“以其年岁次壬子闰七月……”,应是下葬时间,故福峰山辽墓的年代应为辽道宗咸雍八年(1072年)。
关于萧宁,秦晋国大长公主墓志中有记述:“子一人:绍宗(匹里),……孙三人:长曰永,崇德宫汉儿渤海都部署、彰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傅……;次曰宁,忠正军节度使、检校尚书、左仆射;次曰安,房州观察使、检校兵部尚书。……曾孙二人:长曰蒲打,次尚幼。……”②在萧阐之兄萧闛墓志③中记述为:“有叔二人,长讳宁,见任北宰相,忠亮功臣,武宁军节度使,徐宿等州观察处置等使,崇禄大夫,检校太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行徐州大都督府长史,上柱国,曹国公。”由上可知,该墓男性墓主人萧宁就是萧继远与秦晋国大长公主的孙子、萧绍宗的次子,在辽代后期属于有权势、有影响的人物,卒年四十八岁。
关于“安定公主”,因志文中涉及的墓主人名、生卒纪年均缺失,史书中也没有记述,详情有待考证。
综合上述内容认为,福峰山辽墓与已经发掘清理的秦晋国大长公主墓、萧阐墓、萧闛墓等属于同一家族墓地。
注 释
① 1992年在宁城县头道营子乡岳家杖子村小桦树沟发掘出土,现藏于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
②郑绍宗《契丹秦晋国大长公主墓志铭》,《考古》1962年8期。
③1993年宁城县头道营子乡埋王沟出土,现藏于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