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皈家堡遗址发掘报告
原作者: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院,盐源县文物管理所 |
来自: 四川省考古学会 |
发布时间:2025-1-6 21:30 |
查看: 531 | 发布者: gogoyy |
摘要: 皈家堡遗址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南部盐源县润盐镇杨柳桥村二组杨柳河西岸的二级台地之上,面积30000平方米。该遗址于2015年发现,2016~2019年进行了四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计2504平方米,遗迹计有房址24座、灰坑212个、灰沟9条、器物坑4个、竖穴土坑墓14个、瓮棺葬1个、特殊遗迹20个和大量柱洞,并出土大量遗物。 ... ...
皈家堡遗址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南部盐源县润盐镇杨柳桥村二组杨柳河西岸的二级台地之上,面积30000平方米。该遗址于2015年发现,2016~2019年进行了四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计2504平方米,遗迹计有房址24座、灰坑212个、灰沟9条、器物坑4个、竖穴土坑墓14个、瓮棺葬1个、特殊遗迹20个和大量柱洞,并出土大量遗物。
本报告是对皈家堡遗址四次发掘资料全面而系统的整理,分年度按单位全面介绍。结合地层学和类型学及碳-14测年与相关研究,将该遗址统一分为四期,以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为主体,另有少量青铜时代和历史时期遗存。第一、二期遗存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第一期遗存时代为距今5000~4500年,与甘青地区新石器文化有着密切关联;第二期遗存时代为距今4500~3700年,具有鲜明的地域与时代特征,属于金沙江中游新石器文化圈典型代表;第三期遗存为青铜时代遗存,时代为距今3300~2700年,属于高坡文化范畴;第四期遗存为南诏和大理国时期遗存,部分遗存可能延续至元末明初。
皈家堡遗址的发掘与研究填补了盐源盆地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空白,将盐源盆地人类活动的历史上溯至距今5000年前。皈家堡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不仅与中国西北地区的新石器文化有渊源关系,而且与云南西部地区的新石器文化也有密切的联系。皈家堡遗址的发掘与研究拓展了金沙江中游新石器文化圈的内涵与外延;对认识中国西北与西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互动与人群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凸显了“西南走廊”在南北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为“西南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史前基础。青铜时代和历史时期遗存的发现,为盐源盆地青铜时代和唐宋时期的历史与社会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
《皈家堡遗址发掘报告》(全三册)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院
盐源县文物管理所
文物出版社
2024年9月
精装 16开
定价:1080元
《皈家堡遗址发掘报告》(全三册)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院
盐源县文物管理所
文物出版社
2024年9月
精装 16开
定价:10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