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前沿

康家石门子岩画:探究西王母文化符号

摘要:   八月的天山,景致美轮美奂,隐藏在天山腹地的康家石门子岩画遗址再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在岩石上刻画图案是人类的古老行为之一,在我国境内,年代最早的岩画可追溯至新石器时期。岩画的表现题材多样,但均与生活密切相关,古人将生活中最熟悉的形象或场景,以刻画的形式在岩石上再现出来,成为瞬间的永恒,因而是当之无愧的人类生活档案。  当巨幅的岩画作品展现面前,我们在赞叹、欣赏之余,是否能读懂这门“古老的语言”?读懂古人 ...
  八月的天山,景致美轮美奂,隐藏在天山腹地的康家石门子岩画遗址再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在岩石上刻画图案是人类的古老行为之一,在我国境内,年代最早的岩画可追溯至新石器时期。岩画的表现题材多样,但均与生活密切相关,古人将生活中最熟悉的形象或场景,以刻画的形式在岩石上再现出来,成为瞬间的永恒,因而是当之无愧的人类生活档案。

  当巨幅的岩画作品展现面前,我们在赞叹、欣赏之余,是否能读懂这门“古老的语言”?读懂古人这一行为背后的情感与理念?

  学术认识不断深入

  康家石门子岩画位于新疆呼图壁县西南部山区,海拔1570米,东北直线距离58公里,距今年代大致为3500—3000年。据说,当地牧民一直都知道岩画的存在,但它真正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并引起学界关注,是在30年前。1987年,时任新疆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的王炳华在偶然得知呼图壁县南山中有岩画的信息后,即前往考察,并随之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他研究发现,这是一处以生殖崇拜为主题的岩画。

  近十几年来,西北大学文保中心刘成教授带领团队,通过观察打磨工艺与刻画手法,以及精细绘制岩画全面线图,认为岩画早期题材的主体人物并非生殖崇拜,而是纯粹的舞蹈场面,带有男性特征的形象为后续时代添加。岩画整体上可以分为第一、第二两期。

  在三维数据的支持下,刘成发现了岩画中大量的添加人物打破原有岩画人物的现象,打破与被打破人物特征都有所不同。他明确提出,生殖崇拜内容是在岩画的第二个时期形成的。

  自去年起,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巫新华带领的团队,再一次对岩画展开了深入研究,绘制出了岩画分布范围与图形全景,并推测这里很有可能是西王母文化的起源地。

  女性崇拜主题突出

  康家石门子岩画刻于一座侏罗纪晚期丹霞地貌山体南面的底部岩壁上,该山体高达200米,山势陡峻,峭壁如削。由于自然的侵蚀,岩体表面形成了许多纵横的凸凹。远远望去,山体仿若一座直入云霄的堡垒,而那些竖向节理又恰如通天树干,给人一种神秘和庄严之感。可以想见,在这座山上进行刻画,是古人的慎重选择。

  据长期在新疆地区工作的呼图壁县岩画保护与研究中心研究员覃大海回忆,他1988年第一次看到岩画时,感到“非常震撼”。这是欧亚草原独一无二的青铜时代大规模的摩崖石刻。

  在东西宽约12.5米、距地面1.85—8米的岩面上,清晰可辨的刻画图像有292个,其中绝大部分为人的形象,还有部分动物形象。有趣的是,这么多的人物形象几乎都在做同一个动作——跳舞,舞姿优美、肢体舒展,呈现出一种集体“手舞足蹈”的效果,十分活泼生动,那种欢乐而庄重的气氛似乎要穿透岩石,扑面而来。

  岩画中,最为突出、最具有震撼力的是上区的七个具有女性特征的图形。这几个人像雕刻精细、线条流畅、比例协调、姿态优美,而且布局讲究,画面整洁疏朗。因而,这是体现特定历史时段、特定人群思想观念的“作品”,是刻意布局的大规模古代精神场所,其表现的对象与主题均为女性。

  巫新华认为,康家石门子岩画是经过不同的时间段延续多次刻凿而形成的一幅“巨作”,以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集大成地记录了史前“康家石门子岩画刻凿时段”的天山游牧人群的思想、信仰与追求。这幅“巨作”的起先主题应是对女性的赞美与崇拜。她们沟通天地、护佑人类和丰产万物。此后,经历过多次的“创作”、各图形的糅合,出现了具有生殖崇拜内容的图案添加。

  文化传播影响深远

  学者经对比发现,四川盐源出土的青铜枝形器与康家石门子岩画女神形象有承续关系。

  盐源青铜枝形器顶部是一对头部相对的双兽,其身体上的折线三角心平行与岩画中的大型动物十分相似,而且枝形器因有骑手形象,可以明确判定对兽为对马,这又与岩画中七位女神之间的两处对马神图像相呼应。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周志清认为,枝形器是太阳崇拜的孑遗,是生死交通的媒介。康家石门子岩画中人物造型和主题同四川西南部盐源地区青铜枝形器上的人物造型有着诸多相近之处,表现主题与南方岩画部分元素有相通之处。

  巫新华认为,康家石门子岩画曾于春秋战国时期传播到四川西南部地区和云贵一带,并直接影响了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青铜枝形器的出现。而盐源青铜枝形器则是中国西南地区汉魏时期风行一时的西王母主题青铜摇钱树来源,天山康家石门子岩画女神崇拜文化是这一文化交流现象的源头。因而,天山康家石门子岩画有可能是中国西王母文化的起源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陈进国认为,文献上的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之装扮,系一个氏族长兼巫师的身份,即上古的巫君合一形象。康家石门子岩画中的司巫形象,很可能是早期部落社会司巫祭天神的场景的真实反映,是巫君合体的西王母崇拜的早期源流之一。

  开展跨学科深入合作

  8月2—5日,来自考古学、宗教学、民族学、历史学等相关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新疆呼图壁县康家石门子岩画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考察,同时进行了多场学术讨论,并达成如下共识。

  第一,康家石门子岩画是青铜时代极为宝贵的人类物质文化遗产,是“古丝绸之路”天山道典型性的远古宗教文化圣地,是古代欧亚大陆多元文明双向交流的关键性节点,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考古价值,其背后的神秘图像符号召唤我们更多地关注新疆地区丰富的多元文化和历史地位。

  第二,康家石门子岩画是中国青铜时代规模最大的“巫君(王)合一”崇拜遗迹,保存着相当完整的欧亚大陆太阳神崇拜、双马神崇拜、女神崇拜的文化元素,与中国西南横断山区的青铜枝形器具有相当吻合的文化同源关系,是沟通天山道与西南藏彝走廊古代多元文明交流和族群互动的重要桥梁。

  第三,康家石门子岩画所展现的集体性、规模性的巫舞形态,是《山海经》等中国古文献及各地考古发现的西王母人物造型的重要文化原型,对中国古代特别是西南地区的西王母信仰观念的变迁具有深远的影响。学界对康家石门子岩画与西王母起源的关系,应开展更为深入的跨学科合作研究。

  第四,凸居于昆仑山的西王母形象是考古出土的摇钱树上的关键母题,它是西汉以来的中华文明吸纳、融合欧亚文明的成果之一,同时也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欧亚草原和边地半月形地带的青铜文明主动融入华夏化进程的缩影。以康家石门子岩画为代表的北方、西北、西南等地区的古廊道,为我们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打开了一扇门。

  第五,康家石门子岩画的多元文化密码尚未完全向世人开启,如生殖崇拜母题只是不同时代的岩画主题的部分文化元素,不能代表康家石门子岩画所潜藏的其他更为关键的中西文明交流的意义。社会各界人士应该对如何传承这份人类古文化遗产达成广泛共识,特别是要做好考古挖掘规划和文化保护规划,从而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新的历史与文化建设的方向。

  (原文刊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8月17日第7版)

分类: 中文 研究 研究前沿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