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阿旃陀石窟群——这座印度最美的石窟让敦煌都自卑

摘要: 大约200年前,英国军官狩猎时闯入阿旃陀石窟群,留下到此一游的题字,无意中揭开了印度艺术史上辉煌的一页。大约200年前,马德拉斯军团的一队英国士兵进入深山中猎虎时,闯入印度中部奥兰加巴德北部湮没已久的阿旃陀石窟群。一位军官在某支提窟(第10窟,“支提”意为“塔”)的石柱上留下了到此一游的题记:“约翰·史密斯,第二十八骑兵队,1819年4月28日。”阿旃陀第10窟建于公元前1世纪,石窟的形制和外观基本模仿当时的地面木 ...

大约200年前,英国军官狩猎时闯入阿旃陀石窟群,留下到此一游的题字,无意中揭开了印度艺术史上辉煌的一页。

大约200年前,马德拉斯军团的一队英国士兵进入深山中猎虎时,闯入印度中部奥兰加巴德北部湮没已久的阿旃陀石窟群。一位军官在某支提窟(第10窟,“支提”意为“塔”)的石柱上留下了到此一游的题记:“约翰·史密斯,第二十八骑兵队,1819年4月28日。

阿旃陀第10窟建于公元前1世纪,石窟的形制和外观基本模仿当时的地面木结构建筑

第10窟外壁的龛像,为公元5世纪末期添凿

今天看来,这个英国人颇有些鉴赏力。因为阿旃陀第10窟虽然规模不大、朴实无华,却是全部29座石窟中年代最古的一座。它和相邻的9、12和13窟都开凿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2世纪之间。当时佛教大兴,中印度的德干高原上掀起了开凿石窟寺的热潮。

英国人没有料到的是,这个偶然发现居然改写了印度乃至全世界的古代艺术史。

从公元2世纪下半叶开始,在中印度,佛教的发展陷入低潮。直到公元460年,诃梨西那(Harisena)成为伐卡陀迦(Vakataka)王朝的统治者后,情况才发生改变。作为古印度最伟大的帝王之一,诃梨西那统一了中印度;作为虔敬的佛教徒,他推动了佛教的再兴。很快,空寂已久的山谷中又响起斧凿之声。

第16窟内景

第4窟的主龛外雕刻了六尊立佛,反映了当时日渐兴起的七佛信仰

公元462年,诃梨西那在阿旃陀开窟造像,今天最为华美的第1窟就是他的功德。随后,大臣、高僧和土邦的君主们纷纷效仿。和早期民间开凿的四座石窟不同,新开的窟寺都是皇家和权贵们营建的,其规模和等级与老窟间有着天壤之别。

其时,北方的笈多王朝已经江河日下,而盛极一时的伐卡陀迦王朝却将庞大的国家财力投入到热忱的石窟营建之中。由此,笈多王朝所开启的印度艺术的黄金时代被推至了巅峰。

第11窟内景

第11窟主龛内的释迦说法像。其最初的设计是一座佛塔,中途改为营造佛像。这表明,在中印度,崇拜佛像的风气是从5世纪后半叶开始的

可惜,成败兴衰悬于一人,转变只发生在一夕之间。

公元477年,诃梨西那离世,强大的王朝瞬间风崩离析。翌年,战争又起,石窟的开凿已难以为继。公元480年的年末,不知因何原因,阿旃陀本地的僧侣和信众突然全数逃离。

今天,石窟留下的许多证据都表明,工程是突然停止的。所以,除了少数几座洞窟大致完成,其余都是没有完工的半成品。即便如此,这个未及完成的艺术杰作,也已足够的惊世骇俗了。

这座石窟一直未完成,还可以看到顶部开凿的石头痕迹

这座石窟只开凿了一半。早期佛教的僧侣们就是这样先在悬崖上挖一个洞,然后从里向外,从上向下一点一点把石头凿出来,留下佛堂,再在四壁和天花板上绘画

壁画是阿旃陀石窟中最为人们瞩目的艺术,被认为是印度古代壁画的重要代表。画面上出现的大量的现实生活场景,说明为宗教服务的绘画艺术,已出现世俗化倾向。画中所描绘的众多的妇女形象,体态丰满,姿态优雅,形象高贵典雅,反映了印度古典艺术的美学思想。

阿旃陀石窟中的壁画

阿旃陀石窟的壁画依时代风格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早期壁画构图多为横幅长条形,人物造型、表现技法较之同时代的其他遗迹中的佛教艺术,有明显的进步。中期壁画正值笈多王朝文化艺术的鼎盛时期,画面构图壮阔繁密,色彩典丽,人物描绘手法精细,其中对妇女的描绘,均风姿绰约,艳丽动人。到了晚期,壁画创作在艺术上更臻完善。此时壁画构图宏大庄重,色彩典丽,画面景物立体感强,人物装饰更加华美,为阿旃陀石窟壁画艺术的最佳者。

阿旃陀石窟的雕刻和壁画艺术,对以后印度的美术创作产生了巨大作用,而且随着佛教的传播,对其他国家的美术亦有很大影响。

第1窟龛门右侧的观音菩萨像,是阿旃陀壁画的代表作

第10窟窟内廊柱之上的说法图

公元7世纪前半叶,中国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曾记载:“摩诃剌侘国”(马哈拉斯特拉)的“阿折罗伽蓝”:“基于幽谷,高堂邃宇,疏崖枕峰,重阁层台,背岩面壑”,“精舍四周雕镂石壁,作如来在昔修菩萨行诸因地事。证圣果之祯祥,入寂灭之灵运,巨细无遗,备尽镌镂。伽蓝门外南北左右,各一石象。闻之土俗曰:此象时大声吼,地为震动。

玄奘描述的地理环境、建筑结构和雕刻题材均与阿旃陀石窟相符,而今在阿旃陀石窟第16窟门外左右果真各有一头石雕的大象。因此目前多数学者同意比定阿折罗伽蓝阿旃陀石窟。遗憾的是玄奘的记载仅仅提及建筑和雕刻,对壁画却只字未提。

第19窟是一座支提窟,虽然延续了佛塔崇拜的传统,但塔的正面开佛龛,侧面出现胁侍菩萨,体现了大乘佛教的信仰

第26窟是一座塔堂窟,由高僧Buddhabhadra主持开凿

但玄奘真的去过阿旃陀吗?

越来越多的学者分析认为:首先,《大唐西域记》中所记载的阿折罗大伽蓝和阿旃陀的现状相去甚远。其次,阿旃陀石窟内并没有公元480年以后继续开凿和修缮的痕迹。也就是说,石窟被彻底地废弃和遗忘了。如果此说可信,那么,玄奘法师于公元637年的那次游历是不可能访问过阿旃陀的。不过学界对此也一直有争论。

因为石窟内的壁画见光会加速老化,所以不能让阳光直射,也禁止使用闪光灯,只提供微弱的灯光照明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