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预告
会议资讯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可持续发展:第三届黄山对话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名录遗产可持续发展
第三届黄山对话会
2015年9月,联合国大会193个成员国一致通过了《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议程概述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和169个相关目标。SDG旨在为各国提供明确指导和目标,帮助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采取相应的行动,以应对全球性挑战。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通过和实施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一项普遍承诺;因此,可持续发展目标将世界各国团结起来,为人类和地球做出积极改变。
作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UNESCO名录遗产(即世界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和UNESCO世界地质公园)是人类文明以及各类地理、生物和生态地球系统发展的重要记录载体。它们有助于世界各国探索可持续性发展道路,以实现和谐发展,进而实现人类的共同愿望,以及自然环境和文化的传承。UNESCO自然科学部门在《UNESCO2018-2021年计划与预算》(39 C/5)中提出了预期成果7:“成员国将UNESCO名录遗产开发为环境、经济和社会三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包容性和综合性示范遗产地。”同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部门提出了预期成果1:“成员国,尤其是通过有效执行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能够对物质遗产进行划定、保护、监测和可持续管理。”
UNESCO名录遗产的环境、社会和经济属性可为相关项目和计划的设计和执行提供基础,使这些遗产地能够对上述预期成果起到促进作用,并对更加广泛、依赖于国际合作的2030年发展议程提供支持。通过灵活应用多平台、多波段和多模式遥感技术反映出的几何和光谱特征来对遗产地的物理、化学、生物、生态和社会特征进行解读,有助于我们发现这些遗产地其他方面的独特、突出和有价值的特征。因此,在通过可持续方式对这些遗产进行识别、监测和保护方面,遥感技术蕴含着巨大的潜力。
UNESCO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及其主办机构——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RADI)将携手UNESCO世界遗产中心、人与生物圈计划秘书处以及UNESCO世界地质公园计划秘书处在中国安徽省黄山市举办两年一次的“黄山对话会”。黄山市是黄山及黄山风景区的所在地。黄山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被同时指定为世界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以及未来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地区。“黄山对话会”旨在借鉴过往经验并加强科学技术在地理空间规划方面的未来作用,从而帮助识别、命名、保护、监测、管理和可持续开发UNESCO名录遗产地及其所属地区。
第三届UNESCO名录遗产和可持续发展黄山对话会的主题为:“UNESCO名录遗产助力可持续发展”。来自UNESCO、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和其他相关国际组织的科学家和遗产地管理者将共聚一堂,分享他们在以下5个专题的知识和经验,包括“UNESCO名录遗产的监测技术与方法”、“UNESCO名录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与防范”、“三边对话叙发展”、“名录遗产可持续旅游”和“一带一路名录遗产合作与发展”。此外本次对话会还将邀请国际知名专家做主旨报告。我希望,与会人员能够开诚布公地交流彼此的观点、知识、教训和经验,找到新的方法和结成可持续合作关系,来探讨UNESCO名录遗产如何支持和帮助实施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实现我在前面提到的,UNESCO文化部门和自然科学部门提出的两个2018-2021预期成果。
我期待2018年10月31日在黄山市欢迎各位的到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主任
郭华东 院士
会议时间
2018年10月31日-11月3日
会议地点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国际大酒店
会议主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可持续发展
会议目的
建立国际对话平台,增进世界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和世界地质公园(统称为“UNESCO名录遗产”)政策制定者、决策者、管理者和专家学者之间的国际合作,交流和分享在名录遗产保护和管理方面的经验,同时探讨空间技术在保护、管理名录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指导单位
中国科学院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
国家文物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主办单位
UNESCO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UNESCO世界遗产中心
UNESCO人与生物圈计划秘书处
UNESCO世界地质公园计划秘书处
承办单位
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
协办单位
MAB中国委员会
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办公室
国际数字地球学会
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国际项目办公室
CAS-TWAS空间减灾卓越中心
数字“一带一路”遗产工作组
大会主席
郭华东 中国科学院院士 HIST主任
孔晓宏 黄山市人民政府市长 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主任
组委会联合主席
洪天华 HIST常务副主任 秘书长
N. Ishwaran 世界遗产专家 HIST访问教授
黄林沐 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执行主任
会议日程
10月31日
报到注册
11月01日
开幕式及主旨报告
专题1:名录遗产的监测技术与方法
负责人 陈富龙研究员
专题2:名录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与防范
负责人 韩群力教授
11月02日
专题3:三边对话叙发展
负责人 吕舟教授 N. Ishwaran教授
专题4:名录遗产可持续旅游
负责人 张朝枝教授
专题5:一带一路名录遗产合作与发展
负责人:王心源研究员
闭幕式
11月03日
游览黄山 / 花山谜窟
会议网站
huangshandialogue3.csp.escience.cn
会议注册
所有参会代表均需在会议网站上注册,会议注册费1000元人民币。
联系方式
王萌 HIST业务主管
电邮:wangmeng02@radi.ac.cn
电话:010-82178911
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
简称“HIST”,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设立的第一个基于空间技术的国际机构,依托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以下简称“遥感地球所”)建设,旨在利用中国科学院在空间技术应用方面的优势,为教科文组织及其成员国在世界遗产、生物圈保护区和世界地质公园的监测、保护与管理方面提供技术支持。
为加强世界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和世界地质公园之间的交流,推动空间技术在UNESCO名录遗产保护中的应用,HIST联合遥感地球所、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人与生物圈计划、世界地质公园网络等,每两年举办一次黄山对话会。黄山对话会举办地点常设在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双遗产所在地——黄山市举行,由黄山风景区管委会承办,五大连池风景区管委会等协办。
第一届黄山对话会
2014年5月,第一届UNESCO名录遗产与可持续发展黄山对话会在黄山召开,主题为“空间技术在世界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和世界地质公园保护和管理中的作用”,共有来自UNESCO总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等国际组织及五大洲各相关国家世界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和世界地质公园的决策者、管理者和科研工作者约200人参加了对话会。与会者分享经验,商谈合作,了解新技术。这是UNESCO成立以来,首次成功举办此类会议,意义重大。对话会通过了《黄山宣言》,号召各国加强合作,分享经验,大力推广空间技术在名录遗产保护和管理中的应用,同时决定每2年举行一次黄山对话会。
第二届黄山对话会
为落实《黄山宣言》,第二届黄山对话会于2016年9月12-14日召开,主题为“UNESCO名录遗产·气候变化·空间技术”,旨在探讨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发挥空间技术在名录遗产保护和管理中的作用。UNESCO世界遗产中心、人与生物圈秘书处和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执行局的代表及UNESCO相关成员国名录遗产的代表参加了对话会;国内方面,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国土资源部和中国科学院等主管部门的代表及中国境内的世界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和世界地质公园的代表也参加了会议。在第一届黄山对话会的基础上,第二届黄山对话会为与会者提供了更深入的交流平台。会议通过了《黄山倡议》,号召与会代表切实加强合作,制定国际合作行动计划,将倡议落实到具体行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