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议程

第二次中国与南亚佛教考古国际学术会议

摘要: 第二次中国与南亚佛教考古国际学术会议2016-11-24中国社科院/北大美术遗产2016年11月26日(星期六)8:30-9:30开幕仪式主持人:朱岩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考古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王巍先生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崇峰先生致辞(北京大学教授兼佛教考古学会秘书长)桑贾伊·加格先生、李裕群先生:2015会议论文集《南亚与中国佛教寺院》首发式2016年11月26日(星期六)9:40-12:00主题I:佛教考古新 ...

2016-11-24 中国社科院/北大 美术遗产


2016年11月26日(星期六)8:30-9:30

开幕仪式

主持人:朱岩石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汉唐考古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王巍先生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李崇峰先生致辞(北京大学教授兼佛教考古学会秘书长)

桑贾伊·加格先生、李裕群先生:2015会议论文集《南亚与中国佛教寺院》首发式

 

2016年11月26日(星期六)9:40-12:00

主题I:佛教考古新发现

主持人:达亚·迪萨纳亚克、八木春生

 

1.段晴(北京大学)

佉卢文木牍所见汉文化的影响


2.李裕群(中国社会科学院)

吐峪沟石窟沟西区高台窟群考古发掘


3.刘建军(云冈石窟研究院)

云冈石窟窟前遗址的初步研究:以典型洞窟为例


4.朱岩石(中国社会科学院)

邺城遗址核桃园北齐佛塔基址发掘与研究


5.李澜(龙门石窟研究院)

龙门石窟东山万佛沟区考古报告工作汇报


开放讨论

 

2016年11月26日(星期六)13:30-17:30

主题II:伽蓝与石窟

主持人:李裕群、M·阿什拉夫汗

 

1.宾度(斯里兰卡考古理事会)

基于《文殊师利所说住宅论》对斯里兰卡早期佛教建筑的考古学调查


2.萨斯妮·阿马拉塞克拉(斯里兰卡佛教与巴利语大学)

佛教禅修寺院


3.李崇峰(北京大学)

因岩结构与邻岩构宇:石窟寺外观的初步考察


4.赵莉(新疆龟兹研究院)

龟兹石窟涅槃造像题材调查与研究


5.李静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炳灵寺169窟西秦图像反映的犍陀罗文化因素东传情况


6.八木春生(筑波大学)

中国8世纪初(武则天、中宗、睿宗时期)佛教造像所见印度佛教美术的影响


7.罗世平(中央美术学院)

山西石窟中的新样文殊造像


8.陈晶鑫(浙江大学)

以圆觉洞与千佛寨石窟为例浅谈安岳石窟分期


9.霍巍/张长虹(四川大学/故宫博物院)

阿里石窟壁画的分期


开放讨论

 

2016年11月27日(星期日)9:00-12:00

主题III:经典与形象

主持人:桑贾伊·加格、龚国强

 

1.达亚·迪萨纳亚克(斯里兰卡南亚区域联盟)

斯里兰卡南亚区域联盟


2.M·纳西姆(白沙瓦大学)

犍陀罗一种尚未破译文字的故事


3.王邦维(北京大学)

《大唐西域记》与佛教考古


4.崔中慧(香港大学)

初期佛经之译传:以几件早期写本《大方广佛华严经》为主


5.朱天舒(澳门大学)

中国佛教艺术中的神王图像的再探讨


6.陈悦新(北京联合大学)

佛教造像艺术的汉化


开放讨论

 

2016年11月27日(星期日)13:30-16:30

主题IV:模式与交流

主持人:M·纳西姆汗、李崇峰

 

1.魏正中(北京大学)修行之道

从库车克孜尔石窟考古重建仪轨


2.基兰·S·西迪基(卡拉奇大学)

犍陀罗和云冈佛教艺术中的金刚力士雕塑


3.衣丽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

重新定义云冈12窟


4.彭明浩(中国社会科学院)

龙门奉先寺大卢舍那像龛唐代的补凿与改建


5.钱国祥(中国社会科学院)

5至7世纪中韩佛寺木塔的比较研究


6.龚国强(中国社会科学院)

略论中世纪东亚佛教中心的唐长安城


开放讨论

 

2016年11月27日(星期日)16:30-17:00

闭幕仪式

主持人:杭侃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教授

 

M·纳西姆汗先生致辞(白沙瓦大学教授兼《犍陀罗研究》主编)

李岩松先生致辞(北京大学副校长、研究员)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