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鄂豫皖边区兵工厂旧址

摘要: 鄂豫皖边区兵工厂旧址.1929年.新县.近现代文物.新增.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鄂豫皖边区兵工厂旧址.1929年.新县.近现代文物.新增.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鄂豫皖边区兵工厂旧址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新县陈店乡高湾村佛尔寺。

     

历史背景
初创时期:1928年,为适应武装斗争需要,党和红军在柴山保(今新县陈店乡)初创了军事工业,由铁匠出身的党员串联铁匠、铜匠、银匠组成修械小组,为红军修理枪支,制造大刀、长矛和“撇把枪”。
兵工厂成立:1930年1月1日,鄂豫边区特委将郭家河乡麻布、陡山河乡陈冲等几个修械所集中起来,迁往柴山保佛尔寺,命名为“鄂豫边区军事委员会兵工厂”。4月,改名为“鄂豫皖边区军事委员会兵工厂”,全厂共有职工60多人。
发展与迁移:1931年4月,厂址由佛尔寺迁到檀树岗附近的熊家咀,并在红安、光山、麻城、陂孝北县境设立了四个分厂。1932年4月,总厂又由熊家咀迁到柴山保王湾。1932年7月,因国民党军队发动第四次“围剿”,兵工厂奉命解散,工人分散参加游击队。
生产贡献:兵工厂在艰苦条件下,生产了大量武器装备,包括撇把子枪3500余支、汉阳造步枪800余支,以及子弹、大刀、长矛等。这些武器为红军粉碎敌人“围剿”和扩大根据地发挥了巨大作用。
地理位置与建筑特点
位置:旧址位于新县陈店乡高湾村佛尔寺,四面环山,门前一片开阔地,古木参天。
建筑结构:原为砖木结构的寺庙建筑,座北朝南,前后两排各5间房屋,与东西两侧耳房构成四合大院。前排房屋曾为机修车间,后排房屋为造枪车间,两侧耳房为工人住房。
现存的后排房屋为青砖灰瓦建筑,长约21米,进深约11米,室内用16根木柱支撑,地面铺设青方砖。1933年,前排房屋被敌烧毁,现存后排5间青砖灰瓦建筑。

      

文化价值
红色教育基地:鄂豫皖军委兵工厂旧址是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试枪树”:寺院前有一棵高大的银杏树,又称“试枪树”,工人们曾用此树作为校枪的“靶子”,树上弹痕累累,但依然枝繁叶茂。
鄂豫皖边区兵工厂旧址见证了革命先辈们在艰苦条件下为革命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是重要的红色文化遗产。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新县,近现代文物,新增,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最新评论


分类信息

关键词:新县

关键词:近现代文物

关键词:新增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