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刘碑寺石碑(含唐代石塔)
摘要: 刘碑寺石碑(含唐代石塔).北齐.登封县.石刻及其他.新增.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刘碑寺石碑(含唐代石塔).北齐.登封县.石刻及其他.新增.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刘碑寺石碑
位置与历史:刘碑寺石碑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大冶镇西刘碑村,是北齐天保八年(557年)豫州刺史刘碑集刘姓家族筹资刻立的造像碑,故名“刘碑寺”。
建筑与布局:寺内原建碑楼和寺院早已损坏,现存建筑多系清末重修,面积1000多平方米。寺内有山门、客堂、关帝庙、六祖殿、佛祖殿、火神殿、老君殿等建筑。
石碑特点:
尺寸与结构:造像碑通高3.98米,碑高3.18米,宽1.44米,厚0.5米,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
雕刻内容:碑首雕有盘龙6条,中间尖拱龛内雕1佛、2弟子、2菩萨。碑身造像左右3列,上下4层,雕人物64个,狮子3对以及莲花、山石、菩提树等。碑阴上部雕刻佛像7尊,供养人18躯,下刻造像碑记,正书,共42行,行13字。
艺术价值:该碑是中原文化北齐石雕艺术的典型代表作品,展示了北齐时期浮雕与线雕及绘画的高超水平,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
唐代石塔
位置与历史:唐代石塔原位于刘碑寺六祖殿前,建于唐开元十年(722年),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拆毁。
结构与特点:
尺寸与形状:塔高5米,正方形,青石结构,共分五层,层层有佛。
雕刻内容:最下层面南刻一龛,高0.67米,宽0.5米,深0.3米,内北壁刻佛一尊。塔座桃花瓣环雕四周。
保护与现状
保护级别:刘碑寺石碑于1963年6月20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状:寺内建筑多为清末重修,部分佛像在1964年建校时被毁。唐代石塔在1966年被拆毁,现存的刘碑寺石碑保存较为完整,但部分造像已遭破坏。
刘碑寺石碑及唐代石塔不仅是研究中国古代佛教艺术和建筑的重要实物见证,也是中原地区北朝时期艺术风格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