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司令部旧址
摘要: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司令部旧址.1928年.新县.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新增.河南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司令部旧址.1928年.新县.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新增.河南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司令部旧址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新县陈店乡河南湾村东侧,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旧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不仅是革命历史的见证地,也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
历史背景
1927年11月,黄麻起义受挫后,鄂东特委和鄂东军领导人吴光浩、戴克敏、曹学楷等集合突围出城的工农革命军战士,编成一支72人的队伍,转战到黄陂木兰山开展游击活动。1928年3月,根据湖北省委指示,鄂东军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吴光浩任军长,戴克敏任党代表,汪奠川任参谋长。同年,七军因木兰山地区敌情严重,转移到光山柴山保(今新县陈店乡)一带,司令部就驻扎在河南湾村的水口寺。
水口寺与清水塘会议
司令部旧址原名“水口寺”,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寺庙,坐西朝东,共有房屋8间,前后两排与南北厢房构成一个天井院,占地面积123平方米。1928年6月2日,七军领导人在水口寺附近的观音堂(对外称清水塘)召开了清水塘会议,决定开辟柴山保,创立根据地。这次会议是鄂豫皖地区最早实践“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重要会议。
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清水塘会议后,七军在柴山保地区开展了一系列艰苦的斗争,逐渐建立起鄂豫皖边区第一块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这一根据地的建立,为后来鄂豫皖苏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柴山保地区地处鄂豫两省交界,地形险要,物产丰富,群众革命热情高涨,成为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空隙地带。
旧址保护与现状
1986年11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将该旧址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和1996年,旧址分别进行了维修和局部拣修,目前保存完好。如今,这里不仅是革命历史的见证地,也是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