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李馆地道战旧址

摘要: 李馆地道战旧址.1940年.民权县.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新增.河南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馆地道战旧址.1940年.民权县.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新增.河南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馆地道战旧址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北关镇李馆村,是抗日战争时期李馆村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保存力量、打击敌人而开挖的地道战遗址。以下是关于李馆地道战旧址的详细介绍:

历史背景
开挖时间:李馆地道始建于1940年。
战略意义:地道以李馆村为中心,南连任庄等5村,东沿黄河故堤直通汤水口,北与山东曹县10余个村庄相连,构成了连接豫鲁两省、绵延25公里的“地下长城”。它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打击敌人的重要基地。

地道结构
规模与布局:地道全长约25公里,高1.7米,宽1米,可容纳1.4万余人。地道内设有洞口、气眼、密室、转盘、枪眼、陷阱、卡口等设施。
功能分区:地道内有供人出入的洞口、流通空气的气眼、召开会议和保存武器的密室,还有可以打击敌人的转盘、枪眼和陷阱,以及防止敌人烟熏和放毒的卡口。

遗址现状
现存遗迹:1958年,因建设水库,李馆村全部搬迁堤南,地道被水淹没而淤塞,现存李馆地道100余米及壮志台、血水井等遗迹。
保护级别:1986年,李馆地道战旧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5月,被河南省发改委等部门公布为河南省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历史事件
抗日战争:李馆地道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1944年冬,日军偷袭驻扎在李馆的八路军时,八路军利用地道拉响预先埋设的地雷,炸死炸伤几十个日伪军。
解放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当地中共武装力量还利用李馆地道成功转移了李先念、魏凤楼等军事将领。
旅游与教育意义
红色旅游:李馆地道战旧址是河南省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李馆地道战旧址成为对青少年和广大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李馆地道战旧址,1940年,民权县,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新增,河南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最新评论


分类信息

关键词:1940年

关键词:民权县

关键词: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关键词:新增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