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寺沟造像碑
摘要: 寺沟造像碑.北魏.偃师县.石窟寺及石刻.新增.河南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寺沟造像碑.北魏.偃师县.石窟寺及石刻.新增.河南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寺沟造像碑是北魏时期的重要文物,现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以下是关于寺沟造像碑的详细介绍:
基本信息
寺沟造像碑原位于洛阳城东36公里处偃师市山化乡寺沟村孟家祠堂,现收藏于偃师博物馆。造像碑通高307厘米,宽108厘米,厚28厘米。碑首有六龙环绕,正中雕有佛龛,龛内雕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两侧有飞天。
造像布局
寺沟造像碑的碑身分为三层,上层和中层各有三个佛龛,下层为一个大佛龛。每个佛龛内均雕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且每个佛龛的帷帐龛楣都十分精美。碑身两侧还雕刻有8个飞天,飞天的姿态优美,线条流畅。碑的背面雕刻有文殊维摩对坐像,中间的圣树云气翻腾,整体布局繁复精美。
艺术价值
寺沟造像碑的雕刻技艺精湛,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碑首的六龙环绕图案,展现了北魏时期雕刻艺术的高超水平。佛龛内的造像姿态各异,线条流畅,体现了当时佛教艺术的成熟与精湛。特别是碑身两侧的飞天,姿态飘逸,线条优美,展现了北魏时期雕刻艺术的独特风格。此外,碑的背面雕刻的文殊维摩对坐像,秀骨清风,展现了北魏时期佛教艺术的高超技艺。
历史背景与文化意义
寺沟造像碑是北魏时期佛教艺术的典型代表,反映了当时佛教在河洛地区的传播和影响。从其雕刻风格和布局来看,寺沟造像碑融合了北魏和北齐的艺术特点,是魏齐之交的产物。它不仅展示了北魏时期石刻艺术的高超水平,还为研究南北朝时期的佛教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保存情况
寺沟造像碑原位于寺沟村孟家祠堂,后因文物保护的需要,被移至偃师博物馆保存。目前,造像碑保存较为完好,但由于年代久远,下层佛龛损坏较为严重。偃师博物馆为造像碑提供了良好的保存环境,确保其免受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