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福王府石狮
福王府石狮
史料记载,福王府是明朝万历皇帝第三子朱常洵的藩王府,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明神宗朱翊钧封其子朱常洵为福王,并御批38万两白银,在洛阳建造福王府。
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福王就藩洛阳。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李自成率兵攻占洛阳,焚烧了福王府外宫及四周门楼。清军占领洛阳后,将福王府内宫修建为河南府衙署。民国时期,河南省政府二度在此办公。抗日战争时,福王府内宫一度成为国民政府驻地,1940年2月,福王府内宫被日寇飞机炸毁。福王府从此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仅存那对放置在内宫正门口的汉白玉石狮。
根据查阅资料、走访周边群众,考古工作人员发现这对汉白玉石狮基本上没有过大幅度移动,并且由于石狮本身的重量原因,历史上搬迁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

2005年5月,老城东大街一户居民在房屋拆迁重建中,于地下1.5米处发现一尊汉白玉彩绘石狮。该石狮质地和雕刻风格与如今青年宫广场上的两尊石狮及福王府其他出土器物的质地和雕刻风格一致,因此,可以推测该石狮也是明代福王府遗物。如今,它被陈列于洛阳民俗博物馆。
老城区文物普查队队员介绍,2019年,为配合地铁一号线青年宫广场站施工,我市考古人员对福王府遗址展开试发掘,发现了刻有龙形浮雕的陛阶石,一条长约120米、宽20多米的南北向大道,一条暗渠及大面积的建筑遗迹,据此确认这里就是明福王府遗址所在地。这也进一步证实了青年宫广场上的这对汉白玉石狮确为明代福王府遗物。
试掘期间,考古人员将福王府石狮整体搬迁,本着“最小干预”原则,针对石狮存在的缺失、开裂、风化等病害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2022年,福王府石狮、陛阶石被放置回青年宫广场,并通过亭子、透明钢化玻璃栈道进行保护、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