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净影寺石塔及古碑刻

摘要: 净影寺石塔及古碑刻.北魏至清.修武县西村乡影寺村.石窟寺及石刻.新增.河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净影寺石塔及古碑刻.北魏至清.修武县西村乡影寺村.石窟寺及石刻.新增.河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净影寺,古称贤谷寺、景净寺,位于河南焦作市修武县。宋以后始名净影寺,历史上又有宝岩寺、金灯寺、金门寺等多种称呼。此处是我国佛教史上的释义高祖、隋代佛学三大师之一——慧远法师的出家学法及归骨之地。其后历代多有高僧在此修行,五代时著名画家荆浩,金代时最著名的诗人元好问和文学家赵秉文也都曾在此隐居。
净影寺在2016年被评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对象,石塔与古碑刻等一同被纳入保护范畴。
净影寺保存着10余块古碑,上面记载了许多关于净影寺历史传承、人文景观等方面的内容。《重修青莲寺下院古净影寺碑记》为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所立,是现存有关净影寺来历的较早实物资料。《重修青莲下院净影寺碑》立于大清咸丰九年岁次己未九月初九日(公元1859年),记述了净影寺以及黄龙洞神庙的历史、神迹、重修原由等基本情况。

净影寺是中国佛教史上净土宗初祖慧远的出家学法及归骨之地,寺内石塔及古碑刻是佛教在当地长久传播与发展的见证,反映了当时佛教的兴盛以及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净影寺的石塔及古碑刻为研究当地及中国古代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可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和补充,有助于还原净影寺的历史发展脉络,填补某些历史时期和事件记载的空白。从碑刻的纪年、内容等能了解到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宗教政策等,如通过重修碑记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稳定程度、人们对宗教的支持力度等。
石塔及古碑刻承载着净影寺的历史文化记忆,是当地文化的重要象征,见证了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延续,能够增强当地民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也为后人了解和研究当地的历史文化提供了直观、珍贵的素材。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石窟寺及石刻,北魏至清,新增,第七批

最新评论


分类信息

关键词:石窟寺及石刻

关键词:新增

关键词:第七批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