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十大考古”深度解读 | 施劲松:商周时期文化格局和历史发展进程的新认识
摘要: 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华文明进一步从多元走向一体。2024年,夏商周考古取得丰硕成果,有4项商周时期的项目入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湖北黄陂的盘龙城是长江边的一座城址。盘龙城在早商时期接受了中原的青铜器制造技术,出现了长江流域最早的青铜文化,由此开启整个长江流域的青铜时代。过去我们看到的这个重要遗址,由突出于湖 ...
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华文明进一步从多元走向一体。2024年,夏商周考古取得丰硕成果,有4项商周时期的项目入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湖北黄陂的盘龙城是长江边的一座城址。盘龙城在早商时期接受了中原的青铜器制造技术,出现了长江流域最早的青铜文化,由此开启整个长江流域的青铜时代。过去我们看到的这个重要遗址,由突出于湖泊中的陆地组成,地名中的“嘴”“湾”正反映出水陆相间的地貌。近年来考古学家在盘龙城周边水域进行水下钻探,重建遗址的古代景观,得知很多如今在水下的区域,当时为人们的重要活动区域,这不仅让我们认识到历史上长江的水文变化,更让我们看到一个完整得多的遗址的全貌。在盘龙城的工作,还揭示出城与聚落的发展和变迁。遗址最南部的王家嘴有二里头文化的遗存,结合遗址外的同时期遗存,可知二里头文化曾影响至此。商代早期,聚落的中心北移,遗址中心出现了城,东边的李家嘴有大型墓葬,西边的小嘴是新发现的青铜手工业作坊区。中商时期,聚落中心继续北移至杨家湾一带,在那里新发现了大型建筑和墓葬,更重要的是在杨家湾临水的北坡上新发现东西长达650米的大型石构建筑,这在长江流域为首次发现。过去我们对盘龙城的年代有所认识,现在则进一步获知整个城市聚落的发展与变迁。学界一般认为盘龙城是商人为获取长江中下游的铜矿资源而修筑的据点,但从盘龙城的三个阶段看,这座城在不同时期或许有不同的作用。比如第二阶段盘龙城能自己生产铜器,第三阶段的石构遗址或许表明这座城又有了新的功能。盘龙城的新发现将进一步揭示出这个区域的文化和社会格局。
陕西宝鸡周原遗址的考古工作也取得了重要突破。长期以来,学界视周原为西周的都城,近年在周原发现的内容丰富的甲骨卜辞证明了这一点。与对商代都邑的认知程度不同,过去我们并不清楚西周都城是什么样的,正是近年来周原的考古发现让我们首次认识到西周都城的结构、面貌、形态。新发现的宫城、小城和大城三重城邑,是对周原作为都城的整体面貌和形态的填补空白的重大发现。就具体的遗存而言,考古学家完整揭露了宫城南门和大城东门,丰富了西周都城的重要细节。过去在周原发现的青铜器、房址等重要遗存,现今也可以纳入到新发现的城址中。周原的宫城和小城建于商周之际,大城建于西周晚期,这引发出对另一个西周都邑类遗址的认识,那就是西安的丰镐。丰镐也是西周的都城,丰镐与周原是什么关系,这是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周原还有一项重大发现,即两座先周时期的大型夯土建筑,表明周原也是先周的都邑。先周文化是学界探索多年的重大学术课题,周原遗址的新发现将极大地推进我们对先周文化的探究。
今年入选的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也是西周时期的都邑性遗址。西周王朝建立后进行分封,各封国的都邑情况不明。琉璃河是燕国的都城,考古学家在此进行了多年的发掘与研究,至2024年终于有了重大收获。近年来琉璃河的考古工作主要在两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第一个方面是在琉璃河新发现了一系列重要遗存,包括外城壕、外城墙、内城壕、内城墙、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小型房址、大型水井、贵族墓葬、平民墓地等,新出土大量带铭文青铜器、陶范、刻辞卜骨与卜甲、原始瓷器,以及带瓦钉的板瓦等高等级的建筑材料。第二个方面是因这些发现而获得的新认识。目前已知琉璃河有内外两重城墙,城址规模达百万平方米。内城内有高等级建筑群和大型水井,分布有燕侯家族墓地,在外城有平民墓地。这是我们首次了解到的西周封国的都城形态,以及琉璃河燕国都城的建设与使用历史。考古学家还利用人类全基因组高分辨率亲缘关系鉴定的方法,从墓地中辨识出一组四代家族树,展现出利用新技术研究墓葬排列方式、古代家族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广阔前景。
安徽淮南武王墩1号墓是十大发现中唯一的墓葬项目。对于考古大发现而言,如果一座墓葬入选,那一定是因其规模巨大、并有丰富的遗物一次性集中出土。武王墩1号墓正是如此。这座楚考烈王熊元的墓葬有占地150万平方米的陵园,内有大型陪葬墓、车马坑和祭祀坑。墓葬有覆斗形封土,方形墓坑边长达51米,其内有结构完整的九室和棺椁,均由方木和薄板构筑而成。墓室的构筑工艺和方式多样,椁木上有大量墨书文字,记录了椁木方位、分室名称和编号等。墓室建造本身就是一项浩大、精密的工程。从武王墩1号墓中发掘出土了1万余件遗物,包括基本完整的礼乐器组合、木俑、漆木器、玉器、卜甲,还有大量的动植物遗存等。这些遗物构成了一个巨大而丰富的资料库、信息库。为了更好地保护、提取这些信息,在发掘期间还同步建设了科技考古实验室、文物保护实验室和库房等。在目前发现的数万座楚墓中,武王墩1号墓是唯一的王陵。墓中的资料将让我们更为全面地认识楚国的丧葬制度、楚国东迁后的历史文化、列国之间的关系,以及东周时的艺术史、音乐史。
以上四项考古大发现,都是经过多年发掘和多学科协作研究才取得的成果,它们极大地加深了我们对商周时期文化格局和历史发展进程的认识。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