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红山古国的兴衰
摘要: 书名:红山古国的兴衰作者:李新伟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25年9月定价:98.00内容简介本书是对辽西地区史前社会独特的进化道路的长时段个案研究。红山社会的出现和突然衰落是整个研究的重心所在。聚落考古分析涉及家户、社群和区域三个层级。对于家户层次和社群的研究以发掘过的典型聚落的资料为基础。区域层次的研究主要依靠在内蒙古敖汉旗蚌 ...
书名:红山古国的兴衰
作者:李新伟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年9月
定价:98.00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辽西地区史前社会独特的进化道路的长时段个案研究。红山社会的出现和突然衰落是整个研究的重心所在。
聚落考古分析涉及家户、社群和区域三个层级。对于家户层次和社群的研究以发掘过的典型聚落的资料为基础。区域层次的研究主要依靠在内蒙古敖汉旗蚌河下游和老虎山河上游的调查资料,还将参考赤峰地区调查资料。
本书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叙述。辽西地区目前确定的最早的新石器文化为兴隆洼文化,其后经过赵宝沟文化的过渡,在红山文化时期达到顶峰,而在小河沿文化时期突然衰落。
在最后一章,对整个辽西地区的文明化进程作出归纳,并与其同时期的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中期、长江下游的凌家滩文化和崧泽文化以及中原地区的庙底沟文化做对比,以凸显本地区发展道路的独特性。
本研究亦想说明史前中国的各文化区既是“中国相互作用圈”的一员,又有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各地区的独特性和互动共同决定着每个地区文明化进程的兴衰,而且也许前者的作用更大。
目 录
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总体进程(代总序) 赵辉
序 刘莉
第一章 “第三个怪圈”:研究背景回顾
第一节“大一统怪圈”
第二节“第二个怪圈”
第三节 “第三个怪圈”
第二章 理论和方法
第一节 进化论:单线和多线
第二节 酋邦研究的回顾
第三节 酋邦的考古学研究方法
第三章 研究回顾
第一节 自然环境
第二节 研究回顾
第三节 蚌河和老虎山河调查
第四节 研究思路
第四章 家户内的仪式:兴隆洼文化
第一节 文化特征
第二节 基本经济形态
第三节 家户分析
第四节 社区分析
第五节 区域聚落形态
第六节 资料分析
第七节 小结
第五章 社群仪式:赵宝沟文化
第一节 基本文化特征
第二节 经济基础
第三节 家户分析
第四节 社区分析
第五节 区域聚落形态
第六节 资料分析
第七节 小结
第六章 圣地仪式(一):红山文化社会复杂化的发展
第一节 基本文化特征
第二节 经济基础
第三节 红山时期聚落形态
第四节 仪式景观
第五节 专业化生产
第六节 “酋邦级”社会的形成
第七节 小结
第七章 圣地仪式(二):红山文化社会的超自然取向
第一节 红山新意识形态的形成
第二节 红山农业经济规模
第三节 红山社会复杂化的形成
第四节 红山社会上层的领导策略
第五节 小结
第八章 从超自然到世俗:红山社会复杂化的衰落
第一节 文化面貌和经济基础的变化
第二节 社会复杂化的变化
第三节 意识形态的变化
第四节 红山复杂社会的衰落
第五节 小结
第九章 “中国相互作用圈”视角下的辽西地区
第一节 辽西地区的独特文明化进程
第二节 打破“第三个怪圈”:中国史前社会复杂化的不同轨迹
第三节 “多元”与“一体”的统一
参考文献
后记(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