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 考古2023|科技考古:科技赋能,考古新知

考古学有两把手铲,一把是实际使用的手铲,一把是象征意义的手铲。前者是田野考古发掘的必备工具,后者是分析检测考古遗存潜信息的科技手段。科学技术提供的新手段、新工具应用于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和研究,提高了考古工作发现和分析能力,提升了考古学研究的精度,拓宽了考古学研究的领域。如今,在中国的考古学学科分类体系中,科技考古已列为考古学的 ...

• 尤悦 于建军等 | 早期铁器时代游牧人群用马策略初探——以新疆喀拉苏墓地M15随葬马匹的动物考古学研究为例

来源:《西域研究》2017年第4期早期铁器时代游牧人群用马策略初探——以新疆喀拉苏墓地M15随葬马匹的动物考古学研究为例尤悦 于建军 陈相龙 李悦内容提要:本文对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喀拉苏墓地M15随葬马匹进行研究,利用动物考古学的方法复原马的年龄、性别,对不同部位的骨骼的表面异常现象进行分析。据此探讨古代人类选择随葬马匹的策略,探寻古代人 ...

• 碳、氮稳定同位素所见新疆喀拉苏墓地的葬马习俗

来源:《西域研究》2017年第4期碳、氮稳定同位素所见新疆喀拉苏墓地的葬马习俗陈相龙 于建军 尤悦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新疆哈巴河县喀拉苏墓地出土人与动物骨骼进行碳、氮稳定同位素检测,分析了喀拉苏先民的生业经济状况,并在复原家马饲养方式基础上结合性别、年龄及其病理现象等研究结果,集中讨论了早期铁器时代墓葬M15殉马牺牲所反映的文化内涵。作者 ...

• 河北张家口白庙墓地东周人群华夏化的生业经济基础

  摘要:东周时期,北方长城沿线农牧兼营人群在秦、赵、燕等列国的冲击下,部分被中原农耕文明浸润并逐渐同化,成为华夏族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深入认识北方长城沿线农牧兼营者华夏化的过程,本研究以冀北山地张家口地区为主要研究区域,以白庙墓地出土人骨为研究对象,重建了白庙先民的食物结构,综合分析了白庙先民的生业经济与文化面貌之间的关系, ...

• 陈相龙|从生业到技术:广域王权国家的诞生

公元前二千纪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早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阶段,也是农业起源以来东亚地区生业与技术变革最为剧烈的历史时期。强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以此为视角对人类社会进行审视,生业经济的变革、技术水平的提升,不仅可以为人类生存、社会发展提供更丰富的基础资源,还会对文化演进与社会变迁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公 ...

• 陈相龙:科技考古助推中国考古学新发展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考古学界针对“中国考古学向何处去”产生了激烈讨论。其中,如何看待自然科学的作用是这一讨论的重要内容。按照夏鼐的定义,考古学是一门利用实物遗存研究古代社会的历史科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范畴,其研究对象是反映古代人类活动的实物遗存,不只限于古代器物,还包括人类居住及其他活动的遗迹和反映古代人类活动的自然物。遗存的 ...

• 科技考古 | 陈相龙:青铜时代世界体系视角下早期中国的生业经济

公元前三千纪前后,近东地区起源的冶铜术、麦类作物、家养黄牛、绵羊和山羊等开始在欧亚大陆大范围传播,并于公元前2500~前2000年前后广泛传布于黄河流域,这一跨欧亚大陆的文化交流现象被安德鲁·谢拉特概括为青铜时代世界体系。由于青铜时代世界体系的出现与中国新石器时代末期至青铜时代早期的大范围文化兴替几乎同时发生,因此外来文化因素之于中华文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