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追根溯源——印度石窟寺的建造与特征

李翎 | 追根溯源——印度石窟寺的建造与特征原创文 ˉ 李 翎美术大观杂志2025年04月30日 20:50辽宁追根溯源——印度石窟寺的建造与特征文ˉ李 翎【内容摘要】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的印度石窟寺,是中国石窟建造的源头。中国石窟的类型与功能深受印度影响,同时也不断地进行着中国化的改造。但是对于哪里变了、为什么改变,这些问题只有追根溯源才能发现、提出 ...

• 唐代粟特族裔会稽康氏家族考论

龙成松丨唐代粟特族裔会稽康氏家族考论龙成松,1987年生,贵州盘县人,文学博士。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中文系讲师,从事汉唐文学研究。内容摘要:会稽康氏是活跃于唐代前期一支特殊地方士族,他们源于中亚粟特胡人。至盛唐前后,以康希铣家族为代表的会稽康氏,在社会、文化的影响力达到了最盛,成为新生会稽士族之重要代表,由此形成了“会稽康 ...

• 从支提拱到列龛:佛塔中国化的一个侧面

陈晓露 | 从支提拱到列龛:佛塔中国化的一个侧面陈晓露西域研究2025年03月20日 19:10新疆来源:《西域研究》2025年第1期从支提拱到列龛:佛塔中国化的一个侧面陈晓露内容提要最早的佛龛为尖楣圆拱形制,源自印度的支提拱。早期佛教艺术中用支提拱来表现建筑,并逐渐具有容纳神圣物的含义,但尚不是佛龛。犍陀罗艺术开始在拱下安置佛像,出现了真正的佛龛。 ...

• 哈萨克斯坦伊塞克古冢年代探讨

王禹夫 潘玲|哈萨克斯坦伊塞克古冢年代探讨王禹夫 潘玲西域研究2025年03月17日 12:05新疆来源:《西域研究》2025年第1期哈萨克斯坦伊塞克古冢年代探讨王禹夫 潘玲内容提要学界对伊塞克古冢的断代一直存有争议。伊塞克古冢金箔片饰有錾压出的平行条纹,形象有大角羊、抽象化的鸟头,这些特征与马家塬墓地早期遗存的同类器物相同;伊塞克古冢带翼大角羊 ...

• 关于新疆史前时期考古学文化命名的思考

邵会秋 | 关于新疆史前时期考古学文化命名的思考原创邵会秋西域研究2025年02月10日 12:12新疆来源:《西域研究》2025年第1期关于新疆史前时期考古学文化命名的思考邵会秋内容提要新疆史前时期考古学文化研究起步较晚,对于考古学文化这一基础研究也相对滞后,目前还存在很多文化的空白点,考古学文化命名问题也较为突出。这些问题不仅阻碍了新疆地区考古学 ...

• 唐代婚嫁鼓励政策在西州的实施——以《唐开元六年(718)高昌县潘寺尼如金析聘礼辩辞》为中心

《吐鲁番出土文书补编》中新补诉讼文书《唐开元六年(718)高昌县潘寺尼如金析聘礼辩辞》是正式辩辞的草稿,事主如金与前夫陈瓌就其成婚时高昌县地方政府发放的聘礼的归属问题发生纠纷。高昌县提供聘礼的依据,是贞观元年发布的《令有司劝勉庶人婚聘及时诏》。在现存史料中,这一政策实际执行的记载十分有限,此件文书是目前几乎唯一的资料。开元年间,西 ...

• 汉简所见西域都护副职演变考——兼论西汉宣、元之际的西域经营

邱文杰|汉简所见西域都护副职演变考——兼论西汉宣、元之际的西域经营原创邱文杰西域研究2025年02月24日 13:46新疆来源:《西域研究》2025年第1期汉简所见西域都护副职演变考——兼论西汉宣、元之际的西域经营邱文杰内容提要西汉宣帝神爵二年,郑吉就任使都护西域骑都尉,成为首任西域都护。但由于制度草创,都护副职仍为其此前担任使护鄯善以西校尉时所 ...

• 德藏六份吐鲁番蒙古文行政文书再研究

曲强︱德藏六份吐鲁番蒙古文行政文书再研究原创曲强西域研究2025年03月25日 13:42新疆来源:《西域研究》2025年第1期德藏六份吐鲁番蒙古文行政文书再研究曲 强内容提要20世纪初德国考察队在吐鲁番等地区收集了一批古文书,其中包括六件较为完整的蒙古文行政文书,属察合台汗国至东察合台汗国时期。这六份文书涉及吐鲁番地区土地和水域的分配、管理及税收, ...

• 胡汉民与斯坦因第四次新疆考察

王冀青 | 胡汉民与斯坦因第四次新疆考察原创王冀青西域研究2025年03月04日 12:28新疆来源:《西域研究》2025年第1期胡汉民与斯坦因第四次新疆考察王冀青内容提要斯坦因于1930年4~5月前往南京,主要目的是获取国民政府为其第四次新疆考察发放中国护照,次要目的是争取国民政府高官给新疆省政府主席金树仁写允许其考察的推荐信。在英国驻华公使蓝普森的引荐 ...

• 唐代吕休璟家族新考——以《吕志本墓志》为中心

吴正浩 | 唐代吕休璟家族新考——以《吕志本墓志》为中心原创吴正浩西域研究2025年03月12日 19:46新疆来源:《西域研究》2025年第1期唐代吕休璟家族新考——以《吕志本墓志》为中心吴正浩内容提要本文据蒲城县博物馆藏《吕志本墓志》,对唐代名将吕休璟家族世系做了新的考订。《吕志本墓志》记:吕休璟父为吕志本,祖为吕孝嗣,曾祖为吕绍宗。《元和姓纂》 ...

• 汉代西北丝绸之路的鼠害

王子今 | 汉代西北丝绸之路的鼠害原创王子今西域研究2025年01月27日 10:01新疆来源:《西域研究》2025年第1期汉代西北丝绸之路的鼠害王子今内容提要汉代西北方向的草原丝绸之路沿途,与其他水草条件适宜的地区同样,多有鼠类生存。鼠的繁殖与活动对屯垦和交通都造成危害。汉代遗址鼠洞发现的丝绸残片,是相关现象的文物证明。鼠患严重威胁谷仓粮食储备的安 ...

• 边疆考古研究(第36辑)

【新书介绍】边疆考古研究(第36辑)中国考古网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2025年04月28日 19:55北京基本信息:编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年12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4年12月印次:1ISBN:9787030804259内容简介: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 ...

• 百年敦煌学正青春

【河西史地】郑炳林丨百年敦煌学正青春玉门市博物馆玉门历史文物2025年04月29日 18:32甘肃郑炳林 兰州大学萃英学者一级教授,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著有《敦煌历史地理》《敦煌碑铭赞辑释(增订本)》《敦煌通史·两汉卷》等。上海天文馆“敦煌星空”主题展上的器乐演奏。(2023年12月21日摄)新华社发2023年7月 ...

• 安徽寿县南朱家大圩战国墓出土青铜器的材质与铅资源分析

摘要:寿县南朱家大圩墓地出土的部分青铜器具有较为鲜明的战国早中期时代特征,东津M15出土兵器为锡青铜材质,铅同位素比值多为南岭型;小宋家台子M58出土礼容器为铅锡青铜,铅料呈现中原铅与南岭铅混熔并用的特征。西圈与南朱家大圩出土金属器共同展现了下蔡故城铸铜技术与资源的历时变迁,反映江淮西部地区在金属广域流通网络中的枢纽地位。 ...

• AI 技术在田野考古中应用展望

AI 辅助田野考古发掘(AI 生成) 在大数据技术驱动全球变革的当下,生成式预训练模型(GPT、DeepSeek等)的突破性发展正引领人工智能技术进入质变阶段。这场由算法革新与算力跃升共同推动的智能革命,正在重构人类社会的生产范式与生活图景。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指数报告》预测,世界顶尖AI系统在特定领域的认知能力将于2025年底超越人类专家水平。国际 ...

• 《史记》与秦汉时代

《史记》与秦汉时代作者: 王子今出版社: 中华书局装帧: 平装ISBN: 9787101170849

• 走遍世界寻国宝

走遍世界寻国宝作者: 常青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装帧: 平装ISBN: 9787521774849

• 吃的中国史

吃的中国史 作者:张良仁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品方:北京贝贝特出版年: 2025-4页数: 288定价: 68.00装帧: 平装ISBN: 9787559880116内容简介 透过美食看历史南京大学考古教授、200万粉博主张良仁,一本书带你读懂舌尖上的万年中国史!一本围绕吃的百科全书~☆张良仁教授:考古界最懂美食,美食界最懂考古,更适合中国读者体质的“孤独美食家”。☆两年 ...

• 征服密码-亚欧强盛的六大要素

征服密码-亚欧强盛的六大要素 作者:张良仁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品方:大方副标题: 亚欧强盛的六大要素出版年: 2025-5页数: 318定价: 98元装帧: 平装ISBN: 9787521774917内容简介本书从考古学出发,结合历史学、语言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贾雷德·戴蒙德在《枪炮、病菌与钢铁》中提出的核心问题——亚欧大陆的文明何以在全球历史中占据主导 ...

• 世间神祇:中古以降山西寺观与墓葬中的图像-中古以降山西寺观与墓葬中的图像

世间神祇:中古以降山西寺观与墓葬中的图像-中古以降山西寺观与墓葬中的图像 作者:陈曾路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标题: 中古以降山西寺观与墓葬中的图像出版年: 2023-7定价: 180.00装帧: 平装ISBN: 9787558625145内容简介中古以降,随着商品经济的活跃,市井文化兴起,宗教理念发生巨大变化,宗教实践在积极回应民众祈愿的现实需求下交流互鉴、融合共 ...

• 山西北朝墓葬壁画图像叙事研究

山西北朝墓葬壁画图像叙事研究作者: 常晓君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装帧: 平装ISBN: 9787519057558

• 造像、仪式与地方集体记忆大足南山摩崖造像艺术研究

本书稿借助艺术史、考古学、宗教史与地方社会区域史等不同视角,将“层累”造成的南山渐次剥离,以期在动态的历史文化变迁中,综合考察其产生、接受与转变的过程。为宋代南方地区造像和美术史提供重要研究视角。以往研究对象集中于魏晋时期造像碑,区域以北方和关中地区为主。宋代之后,由于经济重心的南移、地方社会的兴起、造像活动以家庭式展开,使得造 ...

• 浅析山西兴县麻子塔元代墓葬壁画保护修复

浅析山西兴县麻子塔元代墓葬壁画保护修复原创郭建文博中国2023年05月31日 15:01北京壁画,顾名思义就是在墙壁上作的画,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它实际上是作为建筑物的一部分,有的存在于石窟或崖壁,有的存在于寺观,有的存在于墓室。古代人一般在绘画之前,先选好壁画的支撑体,再在支撑体上作地仗。壁画的支撑体一般分三类:土体、石质和砖 ...

• 科技如何让沉寂千年的文物“活”起来?听文物保护领域的代表怎么说……

4月28日,国新办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围绕“加强文物保护 传承中华文明”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副部长宋淑霞表示,我国文物数字化成果丰硕,敦煌研究院推出“文化+科技”传播业态,如“飞天”专题游览线路等,实现“窟内文物窟外看”。每经记者 周逸斐每经编辑 陈星4月28日,国新办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 ...

• 我国西北地区出土鸡鸣枕及其文化意涵研究

黄婷婷 魏文斌|我国西北地区出土鸡鸣枕及其文化意涵研究原创黄婷婷 魏文斌西域研究2025年04月21日 13:21新疆来源:《西域研究》2025年第2期我国西北地区出土鸡鸣枕及其文化意涵研究黄婷婷 魏文斌内容提要鸡鸣枕是样式上融合了鸡元素的肖形枕,常见于我国西北地区汉唐墓葬中。目前所见汉唐鸡鸣枕造型多为鸡首相背的双头鸡,其样式来源于中国传统设计双 ...

• 新出唐墓志所见西域史事二题

樊波 李举纲 | 新出唐墓志所见西域史事二题原创樊波 李举纲西域研究2025年04月16日 13:27新疆来源:《西域研究》2009年第4期新出唐墓志所见西域史事二题樊波 李举纲内容提要本文结合史籍和碑刻材料对《程处侠墓志》、《柳宝积墓志》中涉及西域的人物及鹰娑川之战、焉耆之战进行了考证。唐《程处侠墓志》和《柳宝积墓志》近年于西安周边出土,笔者有幸见到 ...

• 一起考个古

本书以幽默的漫画风格、与时俱进的漫画语言、小巧精致的图书形式展现了贵州8个获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的遗址挖掘成果。具体分为史前时期、商周秦汉 、魏晋宋元明三个板块,以历史时间为顺序,以遗址典型特征及典型文物为着笔点进行描绘,以生动接地气的语言、贴近目标读者的漫画风格,向读者勾勒出贵州历史脉络。 ...

• 盘龙城遗址商代灰坑的土壤微形态观察

盘龙城遗址商代灰坑的土壤微形态观察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2025年04月27日 19:17北京以下文章来源于江汉考古,作者李春霞等江汉考古.《江汉考古》;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课题组秘书处;湖北省考古发现与研究。摘要:本研究对盘龙城遗址王家嘴、杨家湾北坡两个地点灰坑内堆积进行了土壤微形态观察。通过薄片观察,我们确定研究涉及的灰坑均为倾倒废弃 ...

• 周原地区商周时期聚落形态初探

周原地区商周时期聚落形态初探郭士嘉 等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2025年04月01日 21:42北京摘要:周原地区商周时期聚落形态,是研究区域政治地理结构等重大学术问题的重要基础。文章以最新的系统调查与发掘成果为基础,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参考地形地貌和出土青铜器等因素,由点变面,将周原地区商周时期的聚落形态变迁分为先周早中期、先周晚期和西周时 ...

• 王莽时期铸钱研究

徐龙国:王莽时期铸钱研究徐龙国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2023年03月02日 17:14北京本文所说的王莽时期铸钱,是指王莽居摄和篡汉期间(公元6~23年)由官方铸钱作坊、用正版钱范进行的铸钱活动。王莽当政时期,先后进行了四次币制改革。第一次,居摄二年(公元7年),新创一刀平五千、栔刀五百、大泉五十,新币与西汉五铢并行。第二次,始建国元年(公元 ...

相关分类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