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货品易代——古丝路的衰落与新商道的开端

货品易代——古丝路的衰落与新商道的开端郭卫东 著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年 2023-10  定价 148.00元ISBN 978-7-3013-4520-7作者简介郭卫东,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的教研工作,特别瞩目于16世纪至19世纪中国与西方关系史的研究。在此领域的主要著作有:《不平等条约与近代中国》《中土基督》《转折——以早期中英关系和南京条约 ...

• 唐代东部天山廊道军城研究

唐代东部天山廊道军城研究王玉平 著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年 2023-10  定价 78.00元ISBN 978-7-208-18303-2作者简介王玉平,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西域史地,主要从事新疆地方史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省部级课题2项,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中 ...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殡葬文化遗产名录和谱系(国外部分·北亚卷)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殡葬文化遗产名录和谱系(国外部分·北亚卷)魏坚孙危 主编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年 2023-5  定价 168.00元ISBN 978-7-5228-0695-2主编简介魏坚,历史学博士。现任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边疆考古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考古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岩画学会副会长、中国考古学 ...

• 《西域研究》2024年第1期目录

2024年第1期目录及内容提要2024年第1期专题论文王炳华:高昌三题杜海:北朝粟特和氏家族考辨李大伟:丝绸之路上的唐代入华波斯国大酋长阿罗憾新探高人雄:一份幸存的清末新疆义学经费请销呈报管窥闫存庭:略论抗战时期新疆的一县一机运动考古与文物胡兴军:新疆尉犁县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出土勋告文书初步研究郑丽颖 〔俄〕米哈伊尔·德米特里耶维奇·布 ...

• 丝绸之路上的贵霜帝国

贵霜帝国是公元1-3世纪前后出现于中亚和印度西北部的古国,一般认为它是由月氏五翕侯之一的贵霜翕侯丘就却所建。由于材料的缺乏,有关贵霜帝国的研究主要靠考古发掘。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亚历山大·坎宁汉、约翰·马歇尔等学者先后在塔克西拉、查尔萨达等地发现贵霜时期的遗存。这些遗存多位于现今巴基斯坦和印度,学者们便将贵霜历史纳入古代印度历 ...

• 贵霜王朝的终结

来源:《西域研究》2014年第3期贵霜王朝的终结余太山内容提要本文讨论了贵霜帝国灭亡的时间、过程,以及所谓“贵霜—萨珊”政权的一些问题,指出了若干可能性。一一般认为,贵霜朝之亡始于萨珊朝之入侵,时值贵霜王Vāsudeva一世(206/209~240或194/197~228年)在位。可能在Vāsudeva一世去世之后,贵霜国分裂为东西两部,西部(巴克特里亚等地)终于沦 ...

• 中国茶在波斯、阿拉伯地区的早期传播

来源:“西北大学伊朗研究”微信公众号中国茶在波斯、阿拉伯地区的早期传播陈春晓关 键 词 茶;西传;波斯、阿拉伯;蒙元时期作者简介陈春晓,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项目来源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波斯文《迹象与生命》译注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

• 16-17世纪中西舆图中的哈萨克信息

通过研究1542年威德地图、1562年詹金森地图、1570年奥特里乌斯地图等西方地图的背景、内容及版本等,文章呈现了早期哈萨克知识经由俄罗斯传入西欧的过程;进而考察和比较1570年奥特里乌斯地图与1602年利玛窦地图、1648年布劳地图与1674年南怀仁地图这些具有传承关系的中西舆图,理清了哈萨克知识由欧洲传入中国的历程。同时在三位哈萨克斯坦学者研究基础上 ...

• 洛阳新出土唐代景教徒花献及其妻安氏墓志初探

来源:《西域研究》2014年第2期洛阳新出土唐代景教徒花献及其妻安氏墓志初探毛阳光内容提要洛阳新出土的花献墓志揭示了唐代后期洛阳一个家庭的景教信仰以及洛阳景教徒的生活点滴。花献及其家庭既信仰景教,同时又遵循汉地儒家的行为规范,体现出中古洛阳多元文化的影响。花献及其妻安氏的墓志由僧人文简撰写,反映了当时洛阳佛教与景教之间的关系。在对中 ...

• 河北灵寿西木佛商周遗址考古收获—发现商代晚期的车马坑

诚征巡展单位,携手宣传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点击图片,查看详情)编辑|张小筑 实习编辑 |王雨莹复审|冯朝晖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投稿邮箱:wenbozhongguo@163.com ...

• 二〇二〇年五道沟森林铁路考古调查简报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图一 考古调查五道沟森林铁路老黑河北分布图(一)一号干线一号干线为最长的一条干线,北端位于漫江镇北的山坡上,铁路线沿漫江北岸的山坡向东南方向延伸,方向大致与漫江相同。由于修建504国道及周边人民生产生活活动,此段路基已大部分消失,通过现场调查,仅发现三段较短路基段。根据史料记载此处应有高丽河子站和漫江站,通过调查发现 ...

• 甘肃武山木梯寺石窟调查简报

文/孙晓峰 臧全红2004年5月,为配合甘肃省文物局开展的甘肃省境内中小石窟调查工作,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中小石窟调查组对木梯寺石窟进行了为期18天的调查活动。该石窟1972年被武山县革命委员会公布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9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已成功申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将调查情况陈述如下。木梯寺石窟位 ...

• 延安市宝塔区石窑石窟调查简报

延安市宝塔区石窑石窟调查简报杨 军¹白晓龙²(1.洛川县博物馆,陕西 洛川727400;2.延安市文物研究所,陕西 延安716000)【关键词】陕西延安;石窑石窟;佛教造像;宋金时期【摘 要】石窑石窟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镇石窑村北,由两窟组成,时代为北宋晚期至金初期。造像题材主要有文殊、普贤菩萨,地藏菩萨、十王像,释迦涅槃图、佛塔,十六罗汉 ...

• 甘肃武威塔儿湾西夏遗址调查简报

甘肃武威塔儿湾西夏遗址调查简报于光建黎大祥内容提要:武威塔儿湾遗址是西夏时期的一处瓷窑遗址。本文在对该遗址进行介绍的基础之上,重对2008年9月对该遗址调查时所发现的西夏流通货币、瓷器以及石磙予以概述,这对于进一步了解该遗址的属性和西夏社会经济提供了重要依据。关键词:塔儿湾西夏瓷窑货币2008年8月,为配合凉州区杂木寺水电站工程施工。由武 ...

• 四川安岳县茗山寺石窟调查简报

概况 四川安岳县现存古代石刻造像 200余处,是省内造像遗存分布最集中的地区。茗山寺石窟位于安岳县东部石羊镇顶新乡民乐村附近的虎头山巅,西距县城 50余公里,东面毗邻重庆大足区茗山寺又名虎头寺,寺中乾隆六十年(1795 年)碑文记载:“茗山寺自岷山蜿蜒而来,层峦耸翠,俨如猛虎状,故曰虎头寺。”由于地理位置和形势的突出,茗山寺至今保持有旺盛 ...

• 洛阳唐豆卢恕墓发掘简报

2006年12月,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原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在配合郑西铁路客运南站项目工程考古工作中,清理唐代豆卢氏家族成员墓3座,其中编号为C7M3066(简称M3066)墓主为唐平原郡开国公豆卢恕。墓葬位置位于洛阳市洛龙区洛阳龙门站内,南依龙门西山。现将豆卢恕墓发掘情况简报如下。图一:墓葬位置图图二:唐豆卢恕墓平剖面图一、墓葬形制豆卢恕墓为长 ...

• 河南巩义二纸厂唐墓发掘简报

1995年5月,巩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在伊洛河与陇海铁路交界处的巩义二纸厂抢救性清理了两座唐墓。其中M1出土器物可分为神器类、侍俑类、家用类、器皿类四种,神器类器物中不见镇墓兽、武士俑等,却出土墓龙、地吞、观风鸟这三种在河南极其罕见的具有神器性质的器物。兹将M1简报于下。图一:巩义二纸厂唐墓位置图一 、墓葬形制M1发掘资料在文管所迁址过程中遗 ...

• 江苏溧阳子午墩土墩墓D1发掘简报

江苏溧阳子午墩土墩墓D1发掘简报关键词:子午墩 土墩墓 春秋时期 一墩多墓 向心形结构子午墩土墩墓位于江苏省溧阳市上兴镇子午墩村西侧,包括三座土墩,呈鼎足状分布,由北向南分别编号D1、D2、D3(图一)。为配合上兴工业园区基本建设,2018年3月—2019年4月,南京博物院对其中编号为D1的土墩墓进行了考古发掘。现将主要收获简报如下。D1位于D2西北约30米 ...

• 江西景德镇东河流域考古调查简报

作者:王怡苹 (华侨大学)东河是位于江西景德镇市东北浮梁县境内的昌江支流,是古代景德镇制瓷业所需原料的主要来源地,至今在东河流域还保留着丰富的古代瓷土矿开采、淘选和输送的遗存。其中,景德镇市瑶里镇高岭村高岭土矿遗址 2001年还与景德镇湖田窑一起,被列为第五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鉴于东河流域在景德镇陶瓷考古中具有重要意义,过去的调查还存在 ...

• 西安高楼村唐代墓葬清理简报

西安高樓村唐代墓葬清理簡報杭德州 唐金裕 程守申 王生紀 伍新華 方國锦王去非陝西省文物管理委員会今年三月在西安东郊高樓村發掘了四号与三号兩座唐代墓葬,兩墓都是南北向,一四号墓爲豎井墓道帶甬道的土洞墓,墓室平面成長方形,長三.六〇米,寬二.八〇米,深六.八〇米。北壁中部向外凸出呈弧線形,靠西壁有磚砌的棺床,床寬一.三〇米。床有兩付骨架,一付巳被擾 ...

• 宝鸡和西安附近的考古发掘简报

寶鷄和西安附近考古發掘簡報吴汝祚胡谦盈考古研究所陝西考古調查發掘隊考古研究所陝西考古調查發掘隊1954年春,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石興邦、白萬玉、吳汝柞、胡謙盈,以及北京大學實習同學楊建芳、徐連城,由北京出發赴西安工作。4月下旬,北京大學實習同學吳榮曾、俞偉超、黃展岳,也相繼到達參加工作。發掘時,有西北文物淸理隊的同志們參加工作。發掘的主要 ...

• 西安北郊方新村汉墓第二次发掘简报

西安北郊方新村汉墓第二次发掘简报程林泉,倪志俊,杨军凯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1992年10月至12月,西安市未央区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北郊方新村住宅小区再次基建时,发现汉墓6座,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在基建单位配合下进行了清理,现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6座汉墓按其形制可分为竖穴墓道洞室墓和斜坡墓道洞室墓两大类。第一类,竖穴墓道洞室墓,共5座,按其形制可分为二型。 ...

• 西安北郊青门汉墓发掘简报

西安北郊青门汉墓发掘简报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青门汉墓位于西安北郊枣园南岭南坡的青门村北侧。1993年3月,西安市市政开发公司在青门小区基建时,发现汉代墓葬群,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对其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共清理汉墓10座,现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10座汉墓按其形制可分成两大类。第一类,竖穴墓道洞室墓,共7座,按其形制分为二型。A型,墓道和墓室等宽, ...

• 新疆呼图壁石门子墓地发掘简报

新疆呼图壁石门子墓地发掘简报张玉忠 文康 艾克拜尔 张凤祝 于英俊 刘玉生 外力 叶青 张元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摘要:2008年7月,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雀尔沟镇雀尔沟村东南、呼图壁河两岸的石门子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本次共发掘疑似古代墓葬的石堆和石圈56座, 其中可确定为墓葬的有36座, 其余20座不见遗迹、遗物。墓葬墓室形制 ...

• 尚书王崇庆墓完工报告

尚书王崇庆墓完工报告一、过程简述2012/5/23 在濮阳县城关镇吉村南,当地村民在取土时发现一座明代古墓葬。2012/5/24 上午,濮阳市文物部门相关专家到现场实地考察,经研究论证,形成了初步的发掘议案。2012/5/25 市文物所集中人力开始制订考古发掘方案。2012/5/28 省文物管理局、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以及省古建所考古专家组一行前来工地视察指导工作。2012/5 ...

• 河南省濮阳市铁丘遗址2014年发掘简报

河南省濮阳市铁丘遗址2014年发掘简报首都师范大学濮阳市文物保护管理所铁丘遗址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西南约5公里的王助乡铁丘村东的铁丘路旁,东临马颊河,西濒汉代以前的黄河故道(图一)。遗址原高出周围地表3~4米,后几经农业平整土地,现残高0.5米左右,大部分为农田所覆盖。20世纪80年代河南省文物考古工作者曾对该遗址进行过调查。2012年5月和2013年7月 ...

• 1988年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掘简报

1988年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掘简报濮阳西水坡遗址考古队濮阳西水坡遗址,是濮阳市文物部门在配合引黄供水指挥部修建调节池时发现的。1987年5至11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濮阳市文管会、博物馆、文物队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一次发掘。当8月份在T137发现第一组蚌图,即M45墓室正中的人骨架及东西两侧用蚌壳摆塑的龙虎图案后,认为前所未见,意义重大,于是上报了 ...

• 六安市田野考古发掘简报——徐集镇黄巷村古墓葬

近年来,在市文旅局的领导下,在省考古所的指导下,六安市文物保护中心坚守职责,严格按照田野考古工作流程,出色地完成了田野墓葬的抢救性清理发掘工作。仅2021年清理各类墓葬30余座,主要集中在裕安区、金安区和叶集区,时代有六朝、宋代以及明代等不同时期,出土了一批有价值的文物,丰富了我市的文物馆藏。现将有关考古发掘资料予以发布,以期帮助大家 ...

• 临潼唐庆山寺舍利塔基精室清理记

临潼唐庆山寺舍利塔基精室清理记赵康民临潼县博物馆一九八五年五月五日中午,县属新丰砖瓦厂在该厂南原取土制砖,在距地表六米深处发现一座砖砌券室。代王镇姜原村几个群众争挖古砖,拆毁了券顶,相继从中取出“上方舍利塔记”碑、线雕石门、三彩护法狮子、释迦如来舍利宝帐和陶瓷文物等七十七件。代王镇政府非常重视这一发现,对现场和出土文物的保护作了周密 ...

• 陕西临潼汉新丰遗址调查

陕西临潼汉新丰遗址调查林泊摘要:正 汉新丰是西汉初刘邦为其父修建的宫邸,同时置县。修建时新丰完全是按刘邦故里沛之丰邑所建,并于高祖十年太上皇崩后将所建宫邸之地——当年秦之骊邑,正式更名为新丰。汉新丰遗址位于陕西省临潼县新丰镇西南2.5公里处的沙河村南。遗址东到沙河扬水站东50米,西至柿园村东,南距新丰塬约100米,北到沙河村中南排群众住宅门前 ...

• ​论战国秦陵对秦始皇陵的影响

论战国秦陵对秦始皇陵的影响梁 云 段旭颖(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内容提要:秦始皇陵园形制结构的来源,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问题。近年的考古发现表明战国秦陵对秦始皇陵有直接影响,如南北向纵长方形陵园形状、回字型双重陵园结构、覆斗形封土形制、东西向亚字型墓形、外藏制度。当然,作为第一个大一统帝国陵园,秦始皇陵的创新也很突出,包括陵寝、门阙 ...

• 永泰公主墓出土彩绘骑马俑的科技研究

【作者简介】付文斌、侯鲜婷、白璐、荆海燕,陕西历史博物馆。【摘要】本文采用超景深显微镜、分光测色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扫描电镜能谱仪和显微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仪等对永泰公主墓出土的28件彩绘骑马俑进行科技分析,获取其颜料的保存现状、颜料组成和结构、胎体及内部金属芯的组成等方面的信息。分析结果表明:骑马俑的彩绘颜料主要为赤铁矿、朱砂和 ...

• 甘青地区史前时期筒状臂饰初步研究

一、发现概况与分类A类 单体类。为筒状臂饰的主要类型,整体呈直筒状,横截面为圆形。依材质差异又可分为三类。Ac类 石质。鸳鸯池M127出土1件,戴在墓主人右臂上。白云石,通体磨光,在破裂处两侧有10个对称分布的圆形小孔,以作穿补后使用。长16、直径8.7厘米(图一,7)。宗日M247:7(图一,3)、阳山M60:27(图一,4)、柳湾M619:16(图一,5)、 ...

• 湖北钟祥肖家冲墓地M8、M9发掘简报

肖家冲墓地位于湖北省钟祥市长滩镇与旧口镇结合部,东邻汉北河,北距G42沪渝高速1公里。墓地主要分布于肖家冲岗地上,该岗地呈西北—东南走向,长900、宽200米,面积达18万平方米。岗地地势起伏较大,岗顶高于周围农田20米。墓地中心点地理坐标为北纬31°0′16.54″,东经112°42′21.19″,平均海拔高度为46~62米(图一;封三,1)。一、M8M8地表残存封土 ...

• 郑州历史地理探索

郑州地处中原,历史文化悠久,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地理文化遗产。《郑州历史地理探索》一书共由五部分组成,围绕郑州古代河湖水系演变、郑州古都与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郑州古城的选址变迁与中国商业文明、郑州古代关隘与交通路线、郑州黄帝与黄河文化发展、郑州行政区划变迁等郑州历史地理问题进行了全面、综合的探索与研究。本书将郑州及其城 ...

• 《大众考古》2024年01月目录

《大众考古》2024年01月刊目录/contents01 卷首语 对新一年考古学的期待08 考古资讯12 考古快照 江苏常州温阡路遗址14 考古快照 江西鄱阳鄱江门遗址18 “考古”百议重大发现 Discovery20 起飞的琼鸟 象泉河上游曲龙村遗址的考古新发现文 图 / 格桑央啦 席琳 于春28 寿春城遗址考古的新进展文 图 / 张义中 张钟云石窟寺考古 Grottoes43 四川安岳石窟玄应高 ...

• 贺云翱:对新一年考古学的期待

对新一年考古学的期待贺云翱本文刊登于《大众考古》2024年01月刊考古学是一门以地下发现的实物资料研究人类历史与文化的现代科学。大量的考古学成果表明,考古学揭示了无数过去未知的历史事实与事件,填补了大量的学术与知识空白,为社会贡献了浩瀚的考古遗产,展现了强大的科学力量。2023年已经过去,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对考古学又有新的期待。我们期待考 ...

• 巴基斯坦信德:米尔布尔哈斯佛塔考古发掘简报1909年

米尔布尔哈斯佛塔,是位于巴基斯坦信德省米尔布尔哈斯考古遗址内发现的一座古老的佛寺古塔,1910 年之前完成了考古挖掘工作。这座大型砖砌残佛塔出土了多件佛造像,这些佛造像现在陈列于世界主要博物馆中。米尔布尔哈斯佛塔遗址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在挖掘过程中还发现了历史悠久的阿拉伯硬币,这导致 Derryl MacLean 等学者提出,佛教在信德省蓬勃发展 ...

• 《南方文物》2023年第6期

大道中国良渚文化太阳主神与冠徽(特约专稿) 宋建良渚文明社会中的玉石手工业——以家庭副业式作坊生产为例(特约专稿) 曹峻心路历程 薪火相传寻找逝去文明 再现昔日辉煌——安家瑶先生访谈录(特约专稿) 安家瑶 安家瑗特别关注:茶·世界主持人:王光尧宣化辽墓备茶壁画所见饮茶方式的再思考 王照宇卤壶小考 董彦卿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茶叶书写——茶 ...

• 人类学学报2021年第1期

封面简介:生活在距今约700 年前的中国西藏日喀则拉托唐古墓地的人群网络聚类为两个单倍群,即M9a1a1c1b1a(右上) 和A17(左下)。M9a1a1c1b1a 呈放射状,且中心与外围人群序列上存在较少的突变,呈现出了此单倍群以西藏拉托唐古墓地(红色)和古代尼泊尔(绿色)个体为放射中心,在短时间内人口扩散的信号,且对于现代M9a1a1c1b1a 西藏居民(粉色)及周 ...

• 人类学学报2021年第2期

封面简介:2007 年发掘的河北临城补要村遗址唐代土洞墓M15 为男女两个体合葬墓。两个体人骨上下叠放在一起,均已成年。下层个体为中老年男性,头骨偏离正常解剖位置。其右侧顶、枕骨上有约10 cm 长的砍痕,与右侧人字缝垂直。砍痕两端分别位于顶骨和枕骨上,并在顶骨、枕骨上形成骨裂。砍痕贯穿整个颅骨骨壁,是造成该个体死亡的直接原因。上层个体为中老 ...

• 人类学学报2021年第3期|目次及摘要

本期目次学科交叉带来人类起源与演化研究的新活力和创新突破高星中国古人类活动遗址形成过程研究的进展与思考裴树文泥河湾盆地板井子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形成过程任进成,王法岗,李锋,杨庆江,陈福友,高星早、中更新世中国古人类年代序列与区域演化特征陆莹,孙雪峰,王社江,鹿化煜早-中更新世中国古人类演化及其与气候环境的关系杨石霞,裴树文,邓成龙 ...

• 人类学学报2021年第4期

封面简介:我们将锤击法剥片的石核假想为正方体,在上面标示出剥片面数量、剥片角及片疤方向的状况,勾勒出旧石器时代早期石制品的系列剥片模型,从而对石制品分类提出了一个全视角的方案。此分类系统基于石核的技术特点而总结,减少了形态类型学的影响,客观地体现了石核的开发组织模式(图中正方体代表石核,内部的长方形代表片疤,黑色三角形代表片疤方 ...

• 人类学学报2021年第5期

封面简介:洪河遗址位于齐齐哈尔市西南约45 km处,与昂昂溪五福遗址隔嫩江相望。洪河遗址除发现有陶器、石制品和青铜器等外,还出土了大量骨器。此图片是该遗址出土的具有代表性的装饰品骨器,包括臂钏、镯、甲片、簪、佩饰和刻纹股骨,经刻划、磨光加工成型,制作精美,体现了该遗址先民的手工业水平和审美认知,为进一步探索昂昂溪文化的内涵和生业经济 ...

• 人类学学报2022年第1期

封面设计:许勇本期目录研究论文新疆吐鲁番加依墓地的母婴合葬现象王安琦,张雯欣,邹梓宁,王龙,张全新疆吐鲁番加依墓地位于吐鲁番市亚尔乡加依村南3 公里的戈壁台地上,其年代大致在青铜- 早期铁器时代。本文结合人类骨骼考古学、死亡考古学与临床医学的方法,对其中4 例疑似的母婴合葬墓(M31、M70、M222、M224)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墓葬中遗骸的生物学 ...

• 人类学学报2021年第6期

封面简介:四川简阳龙垭遗址以手镐、大型石刀、重型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与不太规则的手斧、薄刃斧为石器组合,显示古人类具备剥取并加工大石片成石器的能力。封面图示的两件标本是典型的以大石片为毛坯制作而成的大型石刀;该类器物体态厚重,加工相对简单,把手区域局部经过修理以利于抓握。该遗址的石器工业具有南方旧石器时代主工业的鲜明特征(详见 ...

• 云南鹤庆蝙蝠洞旧石器遗址2019年度发掘报告

《人类学学报》2023,Vol. 42,Issue (04): 503-513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3.0024阮齐军1,2,刘建辉1,叶荣波3,邵庆丰4,杨森5,周建威5,华春湧5,孙健5,张小玫6,罗兴荣61.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昆明650118;2.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3.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昆明650091;4.南 ...

• 吉林省和龙大洞旧石器遗址2010年发掘报告

《人类学学报》2023,Vol. 42,Issue (05): 651-666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3.0051徐 廷1,赵海龙2,顾聆博31. 辽宁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沈阳110136;2.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石家庄050024;3.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春130000摘要:和龙大洞遗址位于吉林省和龙市崇善镇大洞村以北约500 m的图们江左岸第3级阶地,地理坐标43°5′20.4″N、128° ...

• 2014年山西下川遗址富益河圪梁地点3号探方的发掘报告

《人类学学报》2023,Vol. 42,Issue (05): 638-650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3.0023杜水生1,张婷1,任海云21.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875;2.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030001摘要:2014年夏季,我们对下川遗址的富益河圪梁地点北部进行了发掘,本文对其3号探方(QX2014-T3)的发掘成果进行了报道。T3的面积为6 m2,出土石制品1036件;其中,183件 ...

• 重庆市西北涪江流域旧石器考古调查

《人类学学报》2023,Vol. 42,Issue (06): 815-826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3.0057贺存定1,张瑾1,高磊2,贺欣熠1,李大地21.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西安710127;2.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庆 400015摘要:2022年3-4月,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西北大学文化遗 ...

• 四川资阳人遗址出土的骨锥

《人类学学报》2023,Vol. 42,Issue (01): 1-14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3.0020张乐1,吴秀杰1,张双权1,21.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100044;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摘要:四川资阳人遗址因人类头骨化石的发现而备受关注,但该遗址1951年出土的唯一一件有机质工具——骨锥却鲜 ...

• 云南省耿马佛洞地遗址发掘简报

《人类学学报》2023,Vol. 42,Issue (01): 122-128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2.0062高峰1,杨石霞2,3,4,周新郢2,3,4,阮齐军1,浣发祥2,3,4,何林珊1,邱开卫5,杨博5,王益人6,杨庆江2,4,王建2,4,沈慧2,3,赵克良2,3,4,李小强2,3,41.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昆明650118;2.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 ...

• 山西太原唐代马绶夫妇墓发掘简报

一 墓葬位置二 墓葬形制三 葬具与人骨四 随葬器物五 结语领队常一民发掘人员龙真、刘伟伟、丁志姣金晓彤、李爱民、李彦鑫绘图金晓彤摄影金晓彤、姬凌飞拓片龙真人骨鉴定侯侃文物保护刘俊、卢超执笔丁志姣、刘伟伟附记本文在撰写过程中得到裴静蓉、常一民研究员的指导,特此致谢。图文丨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晋阳古城研究所原文刊于《中原文物》2023 ...

• 河南偃师高龙东汉墓发掘简报

原文发表于《文物》,2023年第8期,51-60页一 M19M19原有封土,地表部分现已破坏殆尽。钻探显示耕土层下残留封土平面近圆形,直径约20米,未发掘。甬道 位于墓道西端,平底,直壁,拱形顶。长1.58、宽1.55、残高1.32米。底砖南北向错缝平铺,壁砖顺向错缝平砌,券顶坍塌,为横向券。甬道东端紧邻砖封门,内有石门,仅存门柱及门槛,门槛厚0.34米。门槛两侧 ...

• 辽宁朝阳木营遗址一号窑址发掘简报

摘要:木营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慕容村西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规模较大、延续时间长、遗存丰富。2021 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木营遗址进行了首次考古发掘,其中一号窑址(2021CMY1)是目前东北地区发掘的第一座龙窑。窑址保存较好,遗物器形较为单一,以碗为主,少有钵、罐,应为金元时期的小型民间瓷窑。木营遗址一号窑址的发掘证 ...

• 北京延庆岔道城翼城及护城墩遗址考古发掘简报

摘 要:北京延庆岔道城翼城及护城墩遗址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岔道村,处于古代“太行八陉”中军都陉(关沟)北口附近。2018年5月8日—10月11日,为了配合“延庆长城岔道城北侧1-6号烽火台及边墙抢险加固工程”项目实施,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进行了勘探、发掘工作。勘探发现南翼城1道,发掘清理护城墩6座,北翼城1道。这次考古工作对认识长城修筑结构和工 ...

• 古浪县高家滩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简报

  高家滩古文化遗址在古浪县东部的裴家营公社老城生产队东南约2华里处。南临长林山,西傍马莲沟,东面不远即为齐家台子沟(图一),遗址现作农田,属缓坡状台地,面积南北长300、东西宽150米。1980年秋,武威地区文化馆文物组对该遗址进行了调查并作了试掘,发掘面积20平方米,现将试掘情况简报于后:图一 高家滩遗址位置图一、地 层 情 况  遗址 ...

• 甘肃古浪县老城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简报

  老城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古浪县裴家营公社老城大队的南边,东接高家滩,西邻一条古河道,南靠昌灵山,北距长城约5华里。遗址分布在昌灵山北麓的台地上(图一)。其范围相当大,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200米,总面积达20万平方米左右。  1980年8月,武威地区博物馆对此遗址进行了试掘,共开5×5m的探方8个。现将情况简述如下:图一 老城遗址位置示 ...

• 武威元墓清理简报

1998年6月25日,甘肃武威永昌镇刘沛村村民在平田整地时发现一座古代墓葬。武威市文体局和市博物馆接到报告后立即派工作人员赶赴现场,对已遭破坏的墓葬进行了清理发掘。经清理发现,该墓为元代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的墓葬。现将清理结果公布如下:一、墓葬形制该墓为八角形砖塔式结构墓,规模较小,棺椁俱全。墓距地表0.5米。塔高约1米,塔内面积约1.7平 ...

• 2014年故宫南大库探沟清理及出土瓷器整理简报

编者按:宫殿考古、官营陶瓷手工业考古和海外考古是故宫考古的主要领域,《2014年故宫南大库探沟清理及出土瓷器整理简报》《拉斯海马酋长国朱尔法遗址出土中国瓷器的初步研究》正是这方面的典型成果。南大库整理简报为御用瓷器生产、使用、组织与管理制度等研究提供了新材料,也是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考古的重要发现。朱尔法遗址出土中国瓷器的研究,探讨了 ...

• 浙江余姚市施岙遗址古稻田遗存发掘简报:第二期稻田

浙江余姚市施岙遗址古稻田遗存发掘简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原载《考古》2023年第5期)链接:浙江余姚市施岙遗址古稻田遗存发掘简报:第一期稻田三、第二期稻田(一)遗迹包括第7层和第8层稻田,其中第8层稻田可分为8A与8B两层。已出现较完备的田埂、河道、灌排水口组成的稻田系统(图一一)。东区因地势 ...

• 寻找最早的秦

关中平原,汧渭之会北风呼啸,大雪纷飞……雪雾中依稀有忙碌的人影这种天气,谁在旷野?为了追寻秦在关中的第一处都邑——“汧渭之会”西北大学梁云教授和他的团队奋战在宝鸡魏家崖考古工地(2010年,梁云在李崖遗址发掘现场)梁云与秦文化“结缘”,始于他1995年读研期间赴三门峡整理秦墓资料。上世纪80年代三门峡文物工作队发掘了上千座秦墓资料,堆放在 ...

• 西安北郊万达广场汉代砖椁墓发掘简报

张翔宇刘汉兴苗保胜张世杰高博王凤娥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摘要:2013年5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北郊太华路与风城一路延伸线交叉口东北处配合万达广场基建工程中,发掘了10座汉墓,其中有5座为竖穴土圹砖椁墓,大部分带有小龛,个别土圹内积沙。随葬品较丰富,M16、M18各出土一套石磐,M24出土10件釉陶壶及1套铁铠甲,其他墓葬出土有铜投壶、铁戟、 ...

• 西安北郊大明宫万达广场汉墓发掘的主要收获

2012年4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北郊配合大明宫万达广场基建工程中,发掘了15座汉墓,这批汉墓中大多规模宏大,虽多经盗扰,但仍出土一批珍贵文物,尤其是M5出土的11件原始瓷器异常珍贵,为西安地区汉代墓葬与汉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墓葬形制,15座墓葬形制可分为三大类,即竖穴土圹砖椁墓、竖穴墓道洞室墓和斜坡墓道洞室墓。M3、M7为竖穴 ...

• 重庆市大渡口区大树林墓地考古工作收获

大树林墓地位于重庆市大渡口区跳磴镇。墓地的东南方向紧靠成渝铁路,西南方向与巴南区中坝岛隔江相望。墓地位于当地村民的葡萄园内,分布面积约300平方米。2011年6月,该墓地由重庆市大渡口区文物管理所(以下称文管所)进行文物调查时发现。2012年4月,当地村民在葡萄园进行道路施工时,暴露墓地内砖室墓1座。2012年5~6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现为重 ...

• 《敦煌研究》2023年第5期(总第201期)目录

【敦煌文献】对两份敦煌残历日用二十八宿作注的检验——兼论BD16365《具注日历》的年代……………………………………………邓文宽(1)《真言要诀》卷次篇第与作者新论…………………………………………………… 郑阿财(8)唐代艺术、文学和讲唱表演的宝贵证据——再谈发现于莫高窟藏经洞的《降魔变文画卷》………………………………巫鸿(20)PT1249藏文 ...

• 《敦煌研究》2023年第6期(总第202期)目录

【石窟考古与艺术】 榆林窟第39窟回鹘供养人研究………………………………………………陈菊霞刘宏梅(1) 敦煌石窟长袖舞图像流变考……………………………………………………汪雪朱建军(12) 敦煌祁家湾西凉画像砖题材布局及影响…………………………………………………李琴(21) 8—12世纪拉达克地区的石刻造像及其历史意蕴…………………………… ...

• 《文物春秋》2023年第6期目录

研究与探索扶风强家村窖藏器恒簋盖铭新释——从西周世官的特殊现象考察New Explaination of Inscriptions on the Heng Gui Cover from Qiangjiacun Hoard in Fufeng:According to the Special Phenomenon of Hereditary Officialism of Western Zhou……叶先闯(Ye Xianchuang)‍‍‍‍‍‍临淄齐故城出土燕侯脮磬及有关问题Relevant Issues

• 《文博》2021年第3期

发现与研究1 河南辉县赵庄西晋墓发掘简报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2006年8月至2007年1月,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南省辉县市赵庄墓地进行了发掘,清理了一批汉至清代墓葬。其中西晋墓4 座,形制上有竖穴土坑墓和斜坡墓道土洞墓,出土了一批陶、铁、铜器(含铜钱),其中M127墓壁有“元康五年”题刻 ...

• 《文博》2021年第2期

发现与研究1 陕西宝鸡西秦村汉墓发掘简报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宝鸡市考古研究所 陈仓区博物馆2020年3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在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西秦村发掘了5座西汉初期墓葬。这5座墓葬形制、规模接近,保存完整,随葬器物位置明确、组合清晰,部分陶器所施彩绘较为精美。这批汉墓的发现,为研究宝鸡地区西汉初期普通平民的物质生活及丧葬习俗提供了实 ...

• 《文博》2021年第6期

《文博》创刊于1984年,是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的文物考古及博物馆研究的学术期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扩展版)、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学术声誉、拥有多层次的读者群体。《文博》以保护、研究和宣传人类文化遗产为宗旨,关注国内外考古与文物新发现,广纳学术和艺术百川,提倡人文关怀,致力 ...

• 《文博》2021年第5期

《文博》创刊于1984年,是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的考古学类双月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扩展版)、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学术声誉、拥有多层次的读者群体。《文博》以保护、研究和宣传人类文化遗产为宗旨,关注国内外考古与文物新发现,广纳学术和艺术百川,提倡人文关怀,致力于推动学术交流与 ...

• 《文博》2021年第4期

发现与研究陕西西安唐韦旷夫妇墓发掘简报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韦旷为京兆韦氏逍遥公房家族成员之一,其墓葬 2014 年发现于西安市南郊上塔坡村北。墓葬保存基本完好,出土器物丰富。据墓志可知,韦旷以门荫入仕,初授登州司仓参军事,未至任所, 丁母忧而罢,服闕后,授豫州郾城县丞,以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六月十五日卒于官舍,春秋四十九。韦旷夫人为 ...

• 《文博》2022年第6期

《文博》创刊于1984年,是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的文物考古及博物馆研究的学术期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扩展版)、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学术声誉、拥有多层次的读者群体。《文博》以保护、研究和宣传人类文化遗产为宗旨,关注国内外考古与文物新发现,广纳学术和艺术百川,提倡人文关怀,致力 ...

• 《文博》2022年第5期

《文博》创刊于1984年,是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的文物考古及博物馆研究的学术期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扩展版)、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学术声誉、拥有多层次的读者群体。《文博》以保护、研究和宣传人类文化遗产为宗旨,关注国内外考古与文物新发现,广纳学术和艺术百川,提倡人文关怀,致力 ...

• 《文博》2022年第4期

《文博》创刊于1984年,是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的文物考古及博物馆研究的学术期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扩展版)、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学术声誉、拥有多层次的读者群体。《文博》以保护、研究和宣传人类文化遗产为宗旨,关注国内外考古与文物新发现,广纳学术和艺术百川,提倡人文关怀,致力 ...

• 《文博》2022年第3期

《文博》创刊于1984年,是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的文物考古及博物馆研究的学术期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扩展版)、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学术声誉、拥有多层次的读者群体。《文博》以保护、研究和宣传人类文化遗产为宗旨,关注国内外考古与文物新发现,广纳学术和艺术百川,提倡人文关怀,致力 ...

• 《文博》2022年第2期

《文博》创刊于1984年,是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的文物考古及博物馆研究的学术期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扩展版)、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学术声誉、拥有多层次的读者群体。《文博》以保护、研究和宣传人类文化遗产为宗旨,关注国内外考古与文物新发现,广纳学术和艺术百川,提倡人文关怀,致力 ...

• 《文博》2022年第1期

《文博》创刊于1984年,是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的文物考古及博物馆研究的学术期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扩展版)、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学术声誉、拥有多层次的读者群体。《文博》以保护、研究和宣传人类文化遗产为宗旨,关注国内外考古与文物新发现,广纳学术和艺术百川,提倡人文关怀,致力 ...

• 《文博》2023年第3期

《文博》创刊于1984年,是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的文物考古及博物馆研究的学术期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扩展版)、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学术声誉、拥有多层次的读者群体。《文博》以保护、研究和宣传人类文化遗产为宗旨,关注国内外考古与文物新发现,广纳学术和艺术百川,提倡人文关怀,致力 ...

• 《文博》2023年第2期

《文博》创刊于1984年,是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的文物考古及博物馆研究的学术期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扩展版)、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学术声誉、拥有多层次的读者群体。《文博》以保护、研究和宣传人类文化遗产为宗旨,关注国内外考古与文物新发现,广纳学术和艺术百川,提倡人文关怀,致力 ...

• 《文博》2023年第1期

隋唐长安城东北角夹城及十王宅遗址2022年度发掘简报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 摘要:隋唐长安城东北角夹城及十王宅遗址位于隋唐长安城遗址东北部。2022年5月至12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区域内十王宅东坊墙、东坊墙与夹城墙之间的道路、北坊墙与外郭城北城墙之间的唐代地面、外郭城北城墙进行了主动性发掘,清 ...

• 《文博》2023年第5期

《文博》创刊于1984年,是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的文物考古及博物馆研究的学术期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扩展版)、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学术声誉、拥有多层次的读者群体。《文博》以保护、研究和宣传人类文化遗产为宗旨,关注国内外考古与文物新发现,广纳学术和艺术百川,提倡人文关怀,致力 ...

• 《文博》2023年第6期

《文博》创刊于1984年,是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的文物考古及博物馆研究的学术期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扩展版)、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学术声誉、拥有多层次的读者群体。《文博》以保护、研究和宣传人类文化遗产为宗旨,关注国内外考古与文物新发现,广纳学术和艺术百川,提倡人文关怀,致力 ...

• 文物保护||丝绸类文物制品色彩读取的研究进展

摘要:文物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丝绸类文物制品的色彩获得与表达对于文物修复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色彩的表征体系基础理论出发,梳理丝绸类文物制品色彩获取过程中的难点,着重探究给予表征体系建立的色彩获取方法与技术,比较色卡比对法、分光光度计法、多光谱图像技术和数码图像技术之间的差异性与适用性。从应用实践来看,在丝绸类文物制品 ...

• 考古界:山西西吴壁遗址商代墓地为研究商代礼制源流提供直接证据

▲墓地航拍图2004年,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单位开展运城盆地东部区域系统调查时发现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该遗址是一处包含夏商冶铸遗物的重要遗址,为理解夏商王朝的崛起与控制、开发、利用中条山铜矿资源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2022年,考古人员在该遗址东部开展考古发掘工作,揭露出仰韶、龙山、二里头、二里岗及周、汉等时期的文化遗存,其中以商 ...

• 《中原文物》2023年第6期目录

2023年第5期双月刊(总第233期)考古发现偃师商城遗址第Ⅲ号建筑基址群2021~2023年发掘简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4安阳殷墟陶家营遗址M30发掘简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曹操高陵管理委员会/21河南安阳县中东孟商代墓葬发掘简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2 ...

• 奥维互动地图在考古中的应用

奥维互动地图在考古中的应用文 图 / 张洁 许今 王莹本文刊登于《大众考古》2023年11月刊奥维互动地图(以下简称“奥维”)是由北京元生华网软件有限公司开发的一款跨平台专业地理规划设计软件,内置天地图、天地图影像、四维地球电子地图、四维地球卫星影像图、四维地球日新图和世纪空间卫星影像图等,并可对这些地图进行及时更新,用户还可以自行添加其他 ...

• 遗产保护理论|价值凝练与价值呈现——从中国土司遗址申遗看考古学理论方法新变化

2015年7月4日,以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和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为代表的中国土司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考古工作参与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的一次成功实践。申遗的成功,不仅为新时代考古学的发展拓展了新方向,也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描绘出新蓝图。一、考古学在土司遗址申遗中的作用(一)土司制度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

• 石峁遗址志

▲《石峁遗址志》方志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石峁遗址志》日前在陕西西安召开出版座谈会,与会嘉宾对书籍给予了高度评价。本书将作为石峁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辅助文本,协助石峁遗址这一重要文明符号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石峁遗址在考古界的影响巨大,被称为“石破天惊的考古发现”,其考古工作为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及早期聚落形态演变等提供了全新的 ...

• 王子奇:宋代城镇考古的发现与研究(下)

历史考古青年论集(第一辑)专辑《文物、文献与文化——历史考古青年论集(第一辑)》(王煜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10月出版)为2015年5月于四川大学召开的“历史考古青年论坛(第一届)”学术会议的成果之一,收录了历史时期考古领域中21名青年学者的论文,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意义。本公众号特用专辑的形式将其中的文章逐一推送,以飨学界。如需进 ...

• 芳林新叶——历史考古青年论集(第二辑)

基本信息:主编:陈晓露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9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9年9月印次:1ISBN:9787532593286内容简介:  本书为“历史时期考古青年论坛(第二届)”文集。该论坛由陈晓露、王煜、赵俊杰三位青年学者发起,旨在举办国内历史时期考古领域青年学者研讨的高端平台。论坛两年一届,2015年已成功举办第一届,并受到国内外专家学 ...

• 《青阳瑞木——历史考古青年论集》第四辑

基本信息:主编:张剑葳 彭明浩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年11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3年11月印次:1ISBN:9787573209450内容简介:本文集为“历史时期考古青年论坛(第四届)”文集。该论坛由王煜、陈晓露、赵俊杰三位青年学者发起,旨在举办国内历史时期考古领域青年学者研讨的高端平台。论坛为两年一届,已成功举办三届,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 ...

• 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出土鋬指金杯考——兼谈吐谷浑与粟特的商贸关系

在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中出土了一件鋬指金杯。本文通过将其与唐、粟特艺术中的同类器物进行比较,认为它可能是一件7世纪的粟特输入品,反映了吐谷浑同粟特之间密切的商贸往来。这样的发现在当时并非孤例,共同验证了吐谷浑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由此也进一步证明,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是吐蕃时期青藏高原东部十分普遍的文化现象 ...

• 李零:“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上的文字和动物图案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是近年来引人注目的考古发现。该物是1995年10月出土于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汉代精绝国遗址)的一座夫妻合葬墓(编号为95MNIM8)。

• 一封家书背后的社会史——关于日本天理图书馆藏黑水城元代书信的考察

来源:《西域研究》2023年第4期一封家书背后的社会史——关于日本天理图书馆藏黑水城元代书信的考察杜立晖 张良内容提要:日本天理图书馆所藏的一封黑水城元代家书,是目前所知保存最为完整的元代书信原件。由此发现,元代家书的书写虽遵循家书的“规范”,但又多有灵活的处理。元代亦集乃路的日用商品中有一大部分是贩运自甘州路,元后期亦集乃路商团的出 ...

• 红烧土遗址保护技术研究初探

遍布我国境内的考古遗址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数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这些遗址中有些残留有人类用火痕迹的过火红烧土文物,是传统土遗址中的特殊类型,留存久远,分布广泛,类型众多,是研究中华民族建筑史的重要实物见证。为了保护文化遗产,我们国家在建国后投入文物保护和科技研究的力量逐渐加大,尤其是党的 ...

• 【新书】海上丝绸之路:全球联系、区域节点与地方特性

海上丝绸之路是最重要的一个全球海洋网络,比陆路更广泛地将世界各区域连接起来。借助最近20年考古发现的新数据和 GIS建模等新技术,作者证明了早期全球海洋贸易的存在——从建筑到美食,从语言到服装,亚洲内部以及亚洲与其他大洲之间就已存在联系。本书对这一全球交流的范围和局限提出了新的见解,并展示出人与货的远距离流通和在区域网络中的位置,以及 ...

相关分类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