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丝绸之路石窟艺术丛书——瓜州东千佛洞·第5窟
丝绸之路石窟艺术丛书——瓜州东千佛洞·第5窟 作者:郑炳林 /魏迎春出版社: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年: 2023-8页数: 304定价: 418装帧: 精装ISBN: 9787574502130内容简介本书将现存的洞窟中的壁画、造像收录书中。全书为中英文双语,每册先总体介绍相应雕凿年代的洞窟情况;再用大量图版从多角度全面展现东千佛洞的外貌及洞窟中保存下来的壁画、窟龛、造像。本 ...
丝绸之路石窟艺术丛书——瓜州东千佛洞·第5窟 作者:郑炳林 /魏迎春出版社: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年: 2023-8页数: 304定价: 418装帧: 精装ISBN: 9787574502130内容简介本书将现存的洞窟中的壁画、造像收录书中。全书为中英文双语,每册先总体介绍相应雕凿年代的洞窟情况;再用大量图版从多角度全面展现东千佛洞的外貌及洞窟中保存下来的壁画、窟龛、造像。本 ...
丝绸之路石窟艺术丛书——瓜州东千佛洞·第7窟 作者:郑炳林出版社: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年: 2023-8页数: 320定价: 428.00装帧: 精装ISBN: 9787574502147内容简介本书将现存的洞窟中的壁画、造像收录书中。全书为中英文双语,每册先总体介绍相应雕凿年代的洞窟情况;再用大量图版从多角度全面展现东千佛洞的外貌及洞窟中保存下来的壁画、窟龛、造像。本卷以西 ...
丝绸之路石窟艺术丛书-瓜州东干佛洞(第2窟) 作者:郑炳林 /李宏伟 /张景峰 /魏迎春出版社:安徽美术出版社副标题: 瓜州东干佛洞(第2窟)出版年: 2023-8页数: 396定价: 448.00元装帧: 精装ISBN: 9787574502116内容简介《瓜州东千佛洞》为《丝绸之路石窟艺术丛书》第二批,千佛洞位于今甘肃省瓜州县桥子乡南峡谷两岸,属于敦煌石窟群,为区别于鸣沙山西端的 ...
河北省革命旧址调查报告页数: 308ISBN: 9787030757012内容简介河北省有着光荣革命历史和优良革命传统,革命文物涵盖全省,内容丰富、类型多样、价值高、影响大。近年来,河北省文物与古建筑保护研究院组成专门调查组对河北省范围内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进行调研工作,在河北省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基础上,全面梳理河北地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 ...
贾湖出土绿松石 作者:杨玉璋出版社:科学出版社页数: 259ISBN: 9787030765840
晋城郝匠金墓 作者: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出版社:三晋出版社ISBN: 9787203126331
科学出版社97870307381722023.3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天津市蓟州区盘山全境摩崖石刻的实地田野踏查,在获取手资料的基础上,力图真实记录盘山摩崖石刻的分布情况和保存现状,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历代盘山史料分别对石刻加以著述著录,介绍盘山摩崖石刻所包含的历史信息,以期厘清历代盘山摩崖石刻的发展脉络,并优选限度彰显其价值。本书可供古学 ...
徐州西汉楚王墓塞石的开凿与封填耿建军内容提要:塞石主要见于西汉诸侯王陵基中的大型横穴式崖洞墓的甬道中。徐州西汉楚王墓中使用的塞石较大。这些塞石主要是从专门的采石场集中开采、加工、验收,然后将加工好的塞石按一定顺序放置到位。甬道中使用的大型塞石是重要的防盗设施,是古代陵墓建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手工技术的重要资料。关键 ...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年12月定价:860.00元(全二册)识别购买目 录内容简介本报告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就遗址的地理位置及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背景、历史沿革、考古背景、项目的缘起和工作经过及本报告的编写体例进行相关说明。第二、三章遗迹遗物介绍,探方地层和遗迹及出土器物进行分别描述。第四章根据层位关系、器物演变特征和 ...
雄安新区近现代不可移动文物调查研究报告 作者: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冯立新 /毛保中出版社:科学出版社页数: 172ISBN: 9787030767790
慈润山河-义县奉国寺 作者:辽宁义县奉国寺管理处主编 /《中国建筑文化遗产》编辑部承编副标题: 义县奉国寺出版年: 2017-4页数: 104定价: 48装帧: 平装ISBN: 9787561858134
义县奉国寺大雄殿建筑彩画调查与研究 作者:白鑫出版社: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年: 2013-1页数: 128定价: 78装帧: 平装ISBN: 9787538665208
佛国墨影-巩县石窟寺拓片萃编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副标题: 巩县石窟寺拓片萃编出版年: 2014-11定价: 398.00元装帧: 精装ISBN: 9787534781957
日本爱知县净圆寺所藏民国佛教珍稀资料 作者:王颂出版社:中国书店出版年: 2022-3装帧: 平装ISBN: 9787514930375
义县奉国寺 作者:天津大学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年: 2008.7页数: 203定价: 248.00元装帧: 精:8开本丛书:中国传统建筑经典丛书ISBN: 9787561826911内容简介 就中国建筑历史而言,自中唐至北宋末年约三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所遗存至今的23座木构建筑堪称为最可珍贵的中古时期建筑文化遗产,而辽代建筑显然占据着其中大部分的和重要的篇幅——山西应县佛宫寺 ...
义县奉国寺(全二册) 作者:辽宁省文物保护中心 /义县文物保管所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年: 2011-1页数: 627定价: 900.00元丛书:中国古代建筑ISBN: 9787501030798内容简介《义县奉国寺(套装上下册)》以近年来最新的实地测绘为基础,4位论文作者分别从历史文献梳理、实测数据采集与分析、建筑设计手法与理念等方面,对义县奉国寺大雄殿建筑艺术等课题做了全 ...
摘要:本文通过对寨沟遗址新发掘商代墓葬及以往相关资料的分析,对陕北商代墓葬的分类、等级、墓葬特征及陕北晚商社会结构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目前可知陕北商代墓葬近百座,分为带墓道墓葬和竖穴土圹墓两类,依墓葬形制、规模和随葬品状况可划分为三个等级,显示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陕北高原地区的商代晚期墓葬呈现出明显的等级分化和社会复杂化现象 ...
全程参与“圣杯屿”元代沉船发掘的陈浩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位置发现“圣杯屿”沉船后,2014 年,福建水下考古工作队开展了初次调查,用一周左右的时间确定了沉船位置,测量出基础数据,定位后采集了一些文物标本,并对船体的保存状况有了一定了解。据陈浩介绍,水下考古工作队于 2016 年、2021 年又对“圣杯屿”沉船进行了两次重点调查,明确了遗址的保 ...
隋大兴城是中国古代为数不多的面向一统进程而全新规划,并成功付诸政治实践的都城(表1)。其营建过程、形制决策和规划手法必然受到一统过程和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的重要影响。本文试图以隋初大兴城营造以及围绕其进行的一系列空间建构为中心,考察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与都城规划的关系,探讨隋大兴如何以“自我作古,另创新格”的空间形态,回应南 ...
内容摘要:敦煌文献保藏有来源于长安及周边地区寺院的写本,写本生成的过程揭示出时人对长安新知的需求动向,也为追索长安佛教史事提供了背景信息。S.5257展现海云到达律学背景深厚的终南山云居寺抄得戒律相关文本,又在参与花萼楼对御论衡的道氤处获取《东夏显正略记》,最终生成写本传至敦煌的过程。敦煌藏尉迟宝琳写经则体现唐初长安官员延伸至长安南郊 ...
起飞的琼鸟象泉河上游曲龙村遗址的考古新发现文 图 / 格桑央啦 席琳 于春本文刊登于《大众考古》2024年01月刊曲龙村遗址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达巴乡,是象泉河上游地区一个重要的人类聚居地点。2015年以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西北大学、阿里地区文物局、札达县文物局等多家单位组成联合考古调查队,在曲龙村遗址进行了数次考 ...
三星村遗址位于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朱林镇东南约7公里处(图一),地处茅山和长荡湖之间,周边水网密布。2023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联合考古队对遗址进行了新一轮的考古发掘。发掘工作从4月开始,截至目前,揭示出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宋代和明清时期遗迹570余座,其中墓葬345座、灰坑210座、房址12座、壕沟1条、陶窑1座、水井1座。出土陶、玉、石、铜、 ...
文章来源原文刊登于《紫禁城》2021年第12期。全文如下:阿特拉克上游河谷(upper Atrak valley)位于伊朗东北部,阿拉达格(Aladagh)山脉和科佩达格(Kopetdagh)山脉之间。在历史上,该河谷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路段,是古代旅行者从美索不达米亚、伊朗中部前往伊朗东部的马什哈德市(Mashhad,伊朗第二大城市),或者穿越科佩达格山脉,前往土库曼斯坦的首都阿什 ...
红山文化是中国东北地区最著名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之一,也是在东北亚洲地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一支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对中国文明起源和早期社会发展进程及商周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文化主体分布范围在内蒙古东南部和辽宁西部地区,其年代为距今6500~5000年。 ...
一、墓葬形制两座墓葬位于发掘区域的东北部,并穴排列。M14居西,M15居东,均为南北向带墓道砖室墓,砖规格为长36、宽18、厚6厘米。(一)M14墓向185°。墓葬全长19.68米,为带墓道砖洞室墓。墓道位于墓室以南,为长斜坡土坑式,壁面和底面较为规整,长12.04、宽1.08米,最深处距现地表2.82米。墓室包括墓门、甬道、主室三部分,整体以条砖砌筑,包括墙砖 ...
《从考古发现看公元前二千纪东西方 文化的碰撞与交流》李老师以河南渑池仰韶村的发掘对现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引进为出发点,以早期中国石器文明的考古物证来讨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随后李老师又以新疆等地出土的彩陶等器具,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焉不拉克墓地出土的彩陶来讨论我国西北地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地缘环境因素和中介作用,并且有力的论证了早期东 ...
2021年5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北杜街道成任村东南发掘了一处东汉家族墓地,在编号为M3105的墓葬主墓室西北角地面上发现了两尊金铜佛像。同时,在编号为M3109墓葬中出土的朱书陶罐上,有铭文纪年为“延熹元年十一月廿四日”,也就是公元158年。因此,这两尊佛像是中国目前为止出土的最早的金铜佛像,这对于研究中国早期佛教的传播进程有 ...
图一M1平、剖视图二、二号墓(M2)M2位于M1西侧约85米处,为砖室墓,墓向22°,由墓坑和砖室等组成,被破坏较严重。墓坑形制与砖室基本相同,南北向,平面呈“凸”字形,略大于砖室,残长约3.2、宽约1.65米。砖室平面呈“凸”字形,残长3.2、宽1.1~1.35米,由封门墙、甬道和墓室三部分组成。封门墙砌于甬道口外,以长方砖三顺一丁砌成,由外至内共有2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