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原文物》2023年第4期目录
2023年第4期双月刊(总第232期)考古发现成都大邑县高山古城孙家堰地点调查试掘简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4郑州固城东周城址勘探与发掘简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12唐宦官刘弘规及夫人李氏墓发掘简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河南荥阳明代张学夫妇合葬墓发掘简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30考古研究山东济南榆林遗址炭化植物遗存的考古学观察/郭荣臻 朱 ...
2023年第4期双月刊(总第232期)考古发现成都大邑县高山古城孙家堰地点调查试掘简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4郑州固城东周城址勘探与发掘简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12唐宦官刘弘规及夫人李氏墓发掘简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河南荥阳明代张学夫妇合葬墓发掘简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30考古研究山东济南榆林遗址炭化植物遗存的考古学观察/郭荣臻 朱 ...
前言1.本目录收录湖北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的发掘资料;2.一个遗址原则上仅收录一份代表性文献,少量遗址搜集两份或多份,因此近年来重启发掘的遗址或长时间工作而陆续刊布资料的遗址所收文献以经典为主;3.收录文献以报告和简报为主,若出版报告,则不收录简报,若尚未刊出报告或简报,则尽量用《中国文物报》或《中国重要考古发现》上的简讯代替,少量没有出 ...
中原文物2022.4【点击购书】《中原文物》编辑部 编辑出版考古发现洛阳瀍河区西周墓C3M521发掘简报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4郑州荥阳槐林墓地汉墓M98发掘简报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荥阳市文物保护管理中心 /9驻马店上蔡明顺阳王朱有烜墓发掘简报 /彭爱杰 /16考古与文物研究模仿与化形:史前玉器与动物崇拜探索 /鞠荣坤 /67西安米家崖遗址出土骨 ...
2023年第3期双月刊(总第231期)考古发现江西靖安老虎墩遗址2009—2011年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发掘简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考古系 靖安县博物馆/4河南泌阳宋庄西汉窑址群发掘简报/驻马店市博物馆/24西安长安区西魏北周墓发掘简报/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28考古研究江西靖安老虎墩新石器时代文化遗 ...
2023年第5期双月刊(总第233期)考古发现偃师商城遗址第Ⅲ号建筑基址群2021~2023年发掘简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4安阳殷墟陶家营遗址M30发掘简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曹操高陵管理委员会/21河南安阳县中东孟商代墓葬发掘简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2 ...
2021年第5期双月刊(总第221期)考古发现三门峡庙底沟遗址庙底沟文化H770发掘简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04山西临汾桃园遗址F1发掘简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临汾市文物考古工作站 襄汾县文化和旅游局/15河南宜阳苏羊遗址下村区发掘简报/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23仰韶文化发现100周年专题河南地区仰韶文 ...
来源:《西域研究》2022年第4期15~17世纪撒马尔罕的中国风格建筑“瓷厅”小考吾斯曼江·亚库甫内容提要: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6世纪察合台文史籍《巴布尔回忆录》记载了帖木儿王朝兀鲁伯在撒马尔罕修建的具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两层方形楼——瓷厅,佐证了明代绢本《丝路山水地图》的相关记载。该楼及大厅所用建材均来自中国,修建于1 ...
来源:“中国历史研究院”微信公众号掐丝珐琅三狮戏球纹鼎式炉 局部(图源:故宫博物院)狮子(在科学语言中,学名为:Panthera leo;在后来成为世界主流语言的英文中,为Lion),主要生活在欧洲东南、非洲、中东、南亚地区。自然狮子转化为文化的狮子形象,从原始时代就开始了,泰勒在《原始文化》中说“非洲关于人狮……的神话特别丰富”。在早期文明中, ...
来源:《西域研究》2023年第3期从考古发现看东方教会在中亚和高昌回鹘地区的传播牛汝极内容提要:从635年阿罗本经中亚呼罗珊、河中和七河地区来中国传教,直到元朝结束,美索不达米亚的东方教会及其东叙利亚基督教在中国传教大约经历了700年,其间有中断。在中亚和高昌回鹘地区的突厥、回鹘和粟特基督徒保持着东方教会在礼拜仪式上使用叙利亚语的传统,在 ...
《西域研究》2016年第3期目录及全文链接点击文章标题查看全文专题论文孟宪实 | 略论折冲府的“承直马”——以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为中心丁俊 | 于阗镇守军征税系统初探乜小红 | 试论回鹘文契约的前后期之分康鹏 |《马卫集书》中的契丹语词“Sh.rghūr(汉人)”李强 纪宗安 | 清与坎巨提宗藩关系中的几个问题鲁靖康 魏亚儒 | 清代边疆政区设置的变通与调适 ...
·点击文章题目,查阅全文链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苗普生:正本清源,正确阐明新疆历史——新中国成立70年来新疆历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丝绸之路与文明互动杨巨平:传闻还是史实——汉史记载中有关西域希腊化国家与城市的信息李潇:帕提亚“众王之王”钱币的起源、发展及影响〔英〕彼得·斯图尔特(Peter Stewart)著 王坤霞 译 张禾 审校:从营盘到犍陀 ...
··点击文章题目,查看全文链接专题论文赵海霞 孟楠:从自在到自觉:近代新疆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之路许序雅:中亚“弭秣贺”“钵息德城”补考马子木:乾隆中叶清朝藩属政策在西帕米尔的施行——以乾隆三十三年巴达克山请援为中心汉代西域研究孙闻博:《史记》所见“匈奴西域”考——兼论《史记·大宛列传》的撰作特征刘志平:从《焦氏易林》看汉代人的 ...
来源:《西域研究》2019年第4期新疆北部旧石器时代遗存的年代及相关问题仪明洁内容提要新疆北部地区发现的打制石器遗存丰富,尤其是近年来的考古工作中出土的石制品,技术特征鲜明,包括以通天洞遗址为代表的莫斯特技术遗存,以骆驼石遗址为代表的石叶技术遗存及一批地表采集的细石叶技术遗存等,三类遗存的发现,有助于我们解答尼安德特人的扩散、中国旧 ...
西域研究2023年第4期目录及内容提要专题论文田卫疆|唯物史观指导下的新疆历史叙事构建卜凯悦|元代亦集乃路平章把都帖木儿家族入明事迹考论杜立晖 张良|一封家书背后的社会史——关于日本天理图书馆藏黑水城元代书信的考察西域治理研究张晓非|元成宗时期西域军政机构设立始末张小李|清朝国家祭祀体系之下的新疆官方祭祀体系设置与新疆治理王力|清朝 ...
来源:《西域研究》2015年第2期百年来汉代戍卒研究综述——以汉简为中心林献忠内容提要戍卒是汉代社会比较特殊的群体,对汉代社会的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1914年《流沙坠简》发表以来,学者对戍卒群体的研究不断深入,研究成果颇丰,研究的角度和方法多样。戍卒这一社会群体许多方面尚未得到充分认识和了解。我们以为戍卒这一社会群体的特征,戍卒群体与汉 ...
来源:《西域研究》2015年第2期内容提要本文是首篇从设计和制作角度来研究新疆吐鲁番洋海墓地出土裤子的报告。在该墓地M21和M157两座墓葬中,均发现有羊毛裤(残),碳十四年代为公元前13~前10世纪之间,早于广为人知的斯基泰同类出土文物,而这一阶段正是中亚东部的游牧方式向外传播时期。运用服装设计的相关方式方法,我们对两条裤子的结构进行了细致分 ...
来源:《西域研究》2015年第2期清代新疆伊犁通乌什道——从达瓦齐逃遁路线谈起王启明内容提要本文考证出达瓦奇的逃遁路线实为清代文献记载中的“地界八城之中,为南北相通第一津要”的伊犁通乌什道,并就这条道路在清代的使用及废弃等情况做了初步的探讨。一、达瓦齐逃遁路线有关达瓦齐从格登山向南翻越山岭逃遁的路线,因文献记载模糊甚至有歧,今人著作 ...
《西域研究》2015年第2期目录及全文链接/点击文章题目,可跳转阅读全文/专题论文谢绍鹢|汉代西北边郡代管边外事务试析鲁靖康|清代哈密办事大臣设置时间考辨邢蕾|社会治理视阈下《回疆则例》的立法考察苏奎俊|满洲八旗驻防新疆及其人口变化历史地理王守春|新疆孔雀名物考与孔雀河名的由来王启明|清代新疆伊犁通乌什道——从达瓦齐逃遁路线谈起丝绸之 ...
来源:《西域研究》2015年第4期天树下娜娜女神的宣言——新疆洛浦县山普鲁出土毛毯系列研究之一段晴内容提要本文从叙述逻辑角度入手,发现两幅史诗毛毯实际上巧妙地运用了《吉尔伽美什、恩基都以及冥界》的叙述逻辑。而跟随吉尔伽美什的求助之旅,我们先后与希腊神话的赫尔墨斯、冥府之王和王后不期而遇,又邂逅了赫菲斯托斯,甚至目睹了阿芙洛狄特情系战 ...
来源:《西域研究》2015年第4期叶尔羌河上游通巴尔蒂斯坦的道路内容提要从叶尔羌河上游支流克勒青河河谷出发,有两条通往巴尔蒂斯坦的道路。一条越穆斯塔格山口,通往巴尔蒂斯坦的希格尔河谷,进而可通往克什米尔谷地。另一条道路经锡亚琴冰川,可通巴尔蒂斯坦的哈伯罗谷地,这也是唐将封常清讨伐大勃律时所走之道。本文援引多种中外文资料,对这两条路线 ...
出刊百期西域史研究笔谈编者按:随着对外学术交流的深入,如何在保持中国传统史学研究特色,发挥传统史学研究优长的同时,开阔视野,借鉴不同学术理论、研究方法,加强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增强问题意识,深化西域史历史研究,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期刊物是《西域研究》杂志出版的第100期。编辑部特邀请了部分国内西域史研究方面的专家,以笔谈的形式,就此问 ...
刘正寅,男,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族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民族志文献与西域民族史研究1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了大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族志文献。这些涵盖各个历史时期的民族记述是探讨中国民族史的宝贵资料。早在先秦文献中即已出现了有关民族的记述。甲骨文、金文、《诗》、《书》 ...
出刊百期西域史研究笔谈编者按:随着对外学术交流的深入,如何在保持中国传统史学研究特色,发挥传统史学研究优长的同时,开阔视野,借鉴不同学术理论、研究方法,加强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增强问题意识,深化西域史历史研究,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期刊物是《西域研究》杂志出版的第100期。编辑部特邀请了部分国内西域史研究方面的专家,以笔谈的形式,就此问 ...
出刊百期西域史研究笔谈编者按:随着对外学术交流的深入,如何在保持中国传统史学研究特色,发挥传统史学研究优长的同时,开阔视野,借鉴不同学术理论、研究方法,加强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增强问题意识,深化西域史历史研究,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期刊物是《西域研究》杂志出版的第100期。编辑部特邀请了部分国内西域史研究方面的专家,以笔谈的形式,就此问 ...
来源:《西域研究》2015年第3期新疆库木吐喇石窟的题记、题刻和榜题台来提·乌布力库木吐喇石窟是龟兹地区的第二大石窟群,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西北确尔塔格山山口的东崖壁上,开凿于4~11世纪。它以绚丽的“汉风”壁画著称于世,保存有婆罗谜文、汉文、突厥文、回鹘文、察合台文等多种文字题记。汉文题记、题刻和榜题包涵重要历史信息,是研究龟兹 ...
《西域研究》2015年第3期目录及全文链接点击文章题目,可跳转阅读全文龟兹研究荣新江:近年对龟兹石窟题记的调查与相关研究台来提·乌布力:新疆库木吐喇石窟的题记、题刻和榜题新疆龟兹研究院等:新疆库木吐喇窟群区第50窟主室正壁龛内题记荻原裕敏:试论库木吐喇第50窟主室正壁佛龛千佛图像的程序庆昭蓉:从tuñe一词看龟兹佛教之香华供养专题论文刘国防 ...
·点击文章标题,查看全文链接西域史研究笔谈王炳华:加强考古研究 深入认识西域文明荣新江:加强西域地区的丝绸之路研究孟宪实:中原与西域——西域研究若干思考华涛:民族史与民族学(人类学)的对话互动及其对西域研究的意义刘正寅:多语种民族志文献与西域民族研究王希隆:关于西域史研究的几点认识苗普生:求实 创新 实践——学术杂志的活力之源专 ...
来源:《西域研究》2015年第4期公元前3至前1千纪中国和中亚地区的尖顶冠形符号韩建业内容提要公元前3千纪中叶至前1千纪初期,在中国西北地区和中亚地区陶器上有一种尖顶冠形符号,这种符号在中亚出现较早且渊源有自,而在中国则是稍晚突然出现,故推测很可能存在从西而东的传播发展过程。公元前3千纪中叶至前1千纪初期,在中国和中亚地区存在一种尖顶冠形 ...
来源:“考古”微信公众号,原文刊于《北方文物》2022年第4期〔内容提要〕地处欧亚草原东部的蒙古高原是游牧经济分布的主要地区之一,对这些传统游牧经济状态的分析,会极大地促进史前游牧考古研究的深入开展。一直以来,游牧业始终是高原的主要经济形态。千百年来,牧民根据自然资源来决定其游牧的具体方式。这种传统的游牧方式是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游 ...
来源:“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唐北庭龙兴寺碑再考——以李征旧藏“唐金满城残碑”缀合拓片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摘要:北庭龙兴寺残碑是研究西域佛教的珍贵出土文献,历来受到学者的重视,然而由于其残破过甚,很难进行深入研究。新疆师范大学黄文弼研究中心所藏考古学家李征先生的遗物中,见有“唐金满县残碑”文件夹,内系 ...
来源:《西域研究》2018年第3期古丝路上的国际商城——高昌“末胡营”考陈国灿 吾迈尔·卡德尔内容提要本文考证了吐鲁番新出“末胡营”文书属高昌王国早期王室文书,“末胡营”是专供商胡居住和交易的市场,它是古丝路上进行国际贸易的商城,也是西域商胡进行祆教活动的场所,其遗址就在高昌故城东北面的巴达木村。在新疆博物馆2009年征集的一批文书中, ...
2020 年 01月刊 总第 79期目录卷首语世界遗产中应当建立“人类灾难遗产”体系 贺云翱考古资讯考古快照“考古”百议考古人传奇 Legend史汀史翠普与泥炭沼泽“四叠层”—文图/何文竞考古学史 History小河墓地与新疆青铜时代考古的发端—文 图 /杨雅洁世界上最早的城市—文图/陈仲丹考古笔记 Notes一壶浊酒喜相逢 考古所见濉溪明清酿酒的历史—文图/陈超丝路 ...
来源:《西域研究》2019年第2期内容提要本文据今西安长安区出土唐《戎进墓志》,钩沉原为“上源西域”人的戎氏家族,于南朝刘宋、南齐时,经“河南道”迁徙至长江中下游一带,仕于梁朝。后又北迁至东魏为吏,经梁、东魏、北齐、北周、隋、唐等六朝,最后定居唐京师长安万年县乐游乡,展现出一个入华西域胡人家族的活动轨迹。一近得见坊间唐《戎进墓志》及 ...
来源:《西域研究》2018年第4期德藏吐鲁番道教文献叙录郜同麟内容提要在德国国家图书馆、德国印度艺术博物馆收藏的吐鲁番文书中有十余件道教文献,本文为这些文献做了叙录,详加校勘,对其内容做了考索,并纠正了前人研究中的一些谬误。这些道教文献包括《本际经》《度人经》《升玄经》《明真科》等,其中有一件道教斋仪文献可能是现存唯一一件涂炭斋斋仪 ...
来源:“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微信公众号原文刊于《考古学集刊》第27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引用请据原刊。内容提要:考古学文化的时空关系与可能对应的人群的客观存在是史前考古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而古遗传学等多学科的应用,为考古学提供了全方位的证据链。新疆小河文化一直颇受关注,最新的古遗传学研究又提出了新的观点。回顾以往的 ...
来源:“林业史”微信公众号摘要人类在认识、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与植物建立起相互依存、协同演化的生态关系和文化、情感上的精神联系,并由此创造出的以植物为客体的文化,是为植物文化。新疆地区史前墓葬中发现的植物遗存和植物纹饰,以草木之躯承 载人类的精神寄托,将草木的自然属性与古人的生命哲学相融揉,是西域先民将人与植物的关系付诸文化的表现 ...
来源:《西域研究》2017年第2期2015~2016年新疆考古收获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新疆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新疆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域。2015~2016年,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实施,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及内地相关高校和研究机构,主要配合基本建设及为解决新疆考古重大学术问 ...
来源:《西域研究》2017年第2期新疆尉犁县咸水泉古城的发现与初步认识胡兴军 何丽萍2017年1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尉犁县文管所、博物馆对孔雀河下游进行了考古调查,新发现古城址1座,汉晋时期墓地3处。由于古城地处荒漠,附近无行政乡村,依自然地名咸水泉将这座古城址命名为咸水泉古城。2017年2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
来源:《西域研究》2023年第2期试析小河文化的来源与形成黄海波 井中伟内容提要:小河文化是新疆地区早期青铜文化之一,其来源问题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系统梳理与小河文化有关的材料后认为,小河文化来源于草原地带,文化形成过程较为漫长,小河文化的先民作为欧亚草原迁徙人群的一支,在东进的过程中吸收了辛塔什塔文化、彼得罗夫卡文化的因素 ...
来源:《西域研究》2023年第2期新疆出土早期绿松石制品研究先怡衡 樊静怡 杨莉萍 于春梁云 段朝玮 李延祥内容提要绿松石是早期中原文化的重要象征物之一,新疆是东西文化交流的前沿地带,研究新疆早期绿松石文物,可为探究我国早期边疆与中原的文化交流提供新的视角。本文系统梳理新疆早期绿松石器的出土情况,发现新疆地区绿松石器从开始出现到衰落,和中 ...
来源:《西域研究》2023年第2期新疆疏附阿克塔拉遗址群2021~2022年考古发掘收获与初步认识曹凯 马鹏 曲梦圆内容提要阿克塔拉遗址群由38处独立遗址点组成。2021~2022年,在其中的6个遗址点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大量的灰坑、火膛、灰堆、灰沟、灶、活动面等,出土陶器、铜器、石器、骨器、铜矿石、铜炼渣等遗物百余件。基本确认了阿克塔拉遗址群是塔里木 ...
来源:《西域研究》2023年第2期2022年唐朝墩古城遗址考古工作的主要收获任冠魏坚内容提要2022年唐朝墩古城遗址考古工作中,发现并清理出景教寺院外围的部分围墙,在南墙西端和中部发现2处门道,在寺院内东侧生活区清理出包括居住、储藏、生产等功能的多间房屋,增进了对景教寺院布局结构和营建历程的认识。发掘中出土了生活用具、生产工具、饰品、宗教物品 ...
来源:《西域研究》2017年第1期新疆洛浦县比孜里墓地考古新收获胡兴军 阿里甫比孜里墓地位于洛浦县山普拉乡比孜里村东南侧的二级、三级台地上。2016年3~4月,为配合墨玉县至和田市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获得了一批重要考古资料。墓地北距洛浦县城22公里,东北距山普拉墓地约16公里,地处玉龙喀什河谷东岸。墓地中心 ...
来源:《西域研究》2017年第1期蒙元时期鸦儿看的疆域与交通罗 帅内容提要鸦儿看是蒙元时期塔里木盆地南道的重要城镇之一,位于今莎车县城附近。其名最早见于1027年到访哥疾宁王朝的一个东方使团的报道,后为马卫集转录。鸦儿看可能出现于10世纪晚期,最初是喀喇汗王朝与于阗战争中的一处军事据点。在喀喇汗王朝早期,鸦儿看城迅速发展,成为从喀什噶尔至沙 ...
··点击文章标题,查看全文链接专题论文景凯旋 | 汉语“种族”词义的变迁凌文超 | 吐鲁番出土《秀才对策文》与西凉立国之策罗帅 | 蒙元时期鸦儿看的疆域与交通赵卫宾 | 回疆东四城伯克遣使投清史事考——兼谈雍正即位初年的西域经略观丝绸之路与东西方交流王坤霞 杨巨平 | 流动的世界:《厄立特里亚航海记》中的海上贸易庞霄骁 | 贵霜帝国的城市与丝绸之 ...
来源:《西域研究》2017年第1期新疆双河市泉水沟青铜时代遗存的发现及初步认识韩建业 陈晓露2016年7月6日至9月1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考古队,对新疆双河市泉水沟、博乐都木都厄布得格两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并对附近地区的铜矿和其他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图1)。在泉水沟遗址发现具有特色的青铜时代文化遗存,在都木都厄布得格遗址发现早 ...
中国古代建筑是构成中国特色考古学的重要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①。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其基础在于中国特色。众所周知,中国近现代考古学源于西方,经过中国数辈学人的不懈努力,在以物质史料实证中 ...
文章转自公众号:古籍祆教研究中文书目(一)(按作者姓氏拉丁拼音顺序排列)阿合买提江·艾海提------《西域拜火习俗的文化理解》,《西域研究》2001年第3期,页95-101。阿米娜译,法兰兹·格瑞内(Frantz Grenet,按:即葛乐耐)著------《法国-乌兹别克考古队在古代撒马尔干遗址阿弗拉西阿卜(Afrasiab)发掘的主要成果》,《法国汉学》丛书编辑委员会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年:2020-10页数:307定价:108.00元装帧:平装ISBN:9787100184144主编简介: 余太山,男,江苏无锡人,汉族,1945年7月生于上海。无党派。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毕业。此后任职历史所,1993年起为研究员,曾任中外关系史研究室主任。专治古代中亚史、中外关系史。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李锦绣, 1965年9月生于河北 ...
《欧亚学刊》是不定期、连续性的学术刊物,一般一年两辑。凡属内陆欧亚历史文化研究范畴的专题(或资料)的研究论文,其内容充实,有一定广度、深度,均在收辑之列。每辑约35万字左右。2011年开始由我馆出版,目前出版至第12辑。本辑收入文章包括内陆欧亚历史、地理、文献以及书评等各方面。收录文章如下:阿凡纳谢沃文化研究、帕提亚波斯帝国与希腊—巴克 ...
目 录孫危、狄冬梅丨俄語“墓葬”一詞的深度理解及相關問題研究王尹辰、馬健丨阿凡納謝沃文化研究余太山丨帕提亞波斯帝國與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陳三平丨從“老虎”論及老子的神格化——漢語專名伊朗化的個案温旭丨元代汪古部統治家族史拾零巴哈提·依加漢丨清文獻所記“哈薩克西部”再議張峰峰丨布魯特遊牧民與浩罕汗國關係再考阿拉騰奥其爾丨由俄語ям ...
基本信息:编著:李伯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年10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3年10月印次:1ISBN:9787573208606内容简介:本书系李伯谦先生二十余年间为八十多部图书所作序跋之结集,这些图书包括重要考古报告、专业研究著作、资料集成性图录、经典学术文集等。李先生所撰写的序跋,或阐明该成果在学术领域的重要意义,或围绕书稿内容提出自 ...
新书推介XINSHUTUI JIE推荐书目《吐鲁番盆地考古发掘编号整理研究》作者:李亚栋、仵 婷出版社:甘肃文化出版社推荐语由青海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李亚栋博士和研究生院仵婷博士合著的《吐鲁番盆地考古发掘编号整理研究》一书于近日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该书为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部长杨富学研究员主持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出版项目第三辑成果之一。全书 ...
第二十二辑 (科学出版社,2017年 3月出版)栏目 篇名 作者 首页码考古研究 安徽固镇县南城孜遗址陶器制作工艺探究 梅圆圆 1 商周时期曾、举关系及相关问题初探 陈树祥 14 试论安徽寿县出土的兽首形铜饰 张义中 徐凤芹 24 巢湖北山头一号汉墓主人为刘安母亲辨 陈立柱 36 西方视野下17、18世纪中国外销瓷研究综述 李雅淳 45考古学史 安徽东至 ...
第二十三辑 (科学出版社,2018年 12月出版)栏目 篇名 作者 首页码考古研究 浅析中国南方旧石器时代砾石工业传统 董哲 1 安徽马鞍山江东地区青铜文化试析 叶润清 9 从蔡侯产剑“”释读看吴越式剑和矛的同源关系 胡嘉麟 17 伯多父壶的年代与国别 黄锦前 26 扬州地区西汉墓葬出土漆器与楚漆器比较研究 刘松林 33 西安地区汉墓考古报告编写的里程碑 ...
第二十一辑 (科学出版社,2015年 10月出版)栏目 篇名 作者 首页码考古研究 中国的勒瓦娄哇技术 董哲 1 中国史前彩绘石钺初步研究 刘文强 10 凌家滩玉龙和玉虎首璜的创作原型初探 黄华强 黄华明 64 凌家滩遗址出土玉璜分类研究 徐凤芹 74 钟离国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朱华东 84 战国秦汉漆奁胎骨刍议---兼谈漆器胎骨的演变 刘芳芳 94 皖西地区中小型 ...
第二十辑 (科学出版社,2013年 8月出版)栏目 篇名 作者 首页码考古研究 从膨胀到萎缩:“青莲岗文化”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徐峰 1 史前房屋废弃过程试析---以关中和河南西部地区史前房址为例 慕占雄 10 繁昌地区先秦文化遗存综述 汪发志 20 桐城先秦文化及相关问题试析 叶润清 36 辽阳汉魏晋墓葬壁画渊源研究 陈 超 43 巢湖汉墓骆驼形席镇与凸瓣纹 ...
第十九辑 (科学出版社,2012年 9月出版)栏目 篇名 作者 首页码考古研究 史前“八角星纹”原型探析 徐峰 1 初论史前彩绘石刀的发展 刘文强 11 蚌埠双墩一号墓的文化“潜信息” 金锐 周群 钱仁发 22 潜山彰法山、彭家岭战国至西汉墓群略述 李丁生 30 汉画像“鸟啄鱼”图像述论 刘立光 33考古发现 安徽淮南市山南地区先秦遗址调查简报 ...
第十八辑 (科学出版社,2011年 8月出版)栏目 篇名 作者 首页码考古学研究 磨制石器研究的量化测量指标探索 黄可佳 1 殷周“”族铜器整理与研究 王长丰 15 试论扬州出土的西汉中小型墓葬特点及与楚文化的关系 刘松林 22 马鞍山当涂“天子坟”墓主身份考——兼论吴景帝孙休定陵的葬地 栗中斌 31 六安出土“脩相思”铭汉镜及相关问题 杨玉彬 黄海燕 ...
第十七辑 (科学出版社,2010年 9月出版)栏目 篇名 作者 首页码考古学研究 论秦简“日夕分”为地平方位数据 武家璧 1 巫与文明 林明昊 12 改革开放以来皖北地区考古收获和意义 张莉 王吉怀 20 以薛家岗早期墓葬出土的陶鬶为例---兼谈马家浜至崧泽早期长江中下游鬶的源流 十工 35 试论洹北商城的布局、年代和性质 侯卫东 47 越族文化习俗初论 董忠 ...
第十六辑 (黄山书社,2009年 9月出版)栏目 篇名 作者 首页码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建所五十周年纪念专栏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建所50周年庆典活动纪要 1 国家文物局贺信 2 安徽省人民政府方宁秘书长讲话 3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张忠培先生祝辞 5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巍所长祝辞 7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赵辉院长祝辞 8 安徽省文物 ...
第十五辑 (黄山书社,2007年 12 月出版)栏目 篇名 作者 首页码江淮地区文明化进程学术研讨会专栏 江淮地区文明化进程学术研讨会在合肥召开 1 国家文物局张柏副局长讲话 2 安徽省委宣传部黄传新副部长讲话 4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严文明先生讲话 6 双墩文化属于夷夏并立的夷族是形成汉族的最早来源与文明求源新思考 黄盛璋 10 安徽淮河流域 ...
第十四辑 (黄山书社,2005年 12 月出版)栏目 篇名 作者 首页码考古与古文化研究 试析淮河中游地区的双墩遗址与双墩文化 阚绪杭 1 探索中国史前文明的源头---读玉凌家滩 石建城 张敬国 8 安徽含山县凌家滩遗址新石器玉石文化探源 牛敬荣 张敬国等 14 皖江区域考古的意义 朔知 19 庙底沟文化的时空结构 戴向明 26 蒙城县尉迟寺遗址古生态环境与相关 ...
第十三辑 (黄山书社,2001年 12 月出版)栏目 篇名 作者 首页码考古与古文化研究 涂山与淮河流域的历史文明 李学勤 1 对《安徽广德旧石器的两个问题》一文的商榷 韩立刚 3 江淮地区的原始农业与文明形成的关系 杨立新 7 从史前聚落的发展看古代文明的起源 王吉怀 14 浅论中国史前玉器的历史地位 张宏明 李静 21 凌家滩聚落与玉器文明 张敬国 28 良 ...
第十二辑 (黄山书社,2000年 1 月出版)栏目 篇名 作者 首页码 迎千禧 奔龙年 本刊编辑部 1考古与古文化研究 20世纪下半期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进展和展望 张忠培 2 中国文明起源的探索 严文明 7 安徽地区史前玉器的发现与研究 杨立新 14 哲学的变化与考古学的发展 朔知 25 谈蚌埠双墩遗址器底刻划中所反映的养蚕业 徐大立 33 对淮南市新石器 ...
第十一辑 (黄山书社,1998年 10 月出版)栏目 篇名 作者 首页码 团结奋进 继往开来 本刊编辑部 1考古与古文化研究 水阳江旧石器地点群的考古发掘与研究 房迎三 2 五河县古菱齿象化石与旧石器的发现及其重要意义 叶润清 韩立刚 10 谈石山子古文化遗存 贾庆元 12 安徽新石器时代出土玉器研究 张敬国 18 从皖北大汶口文化看黄淮文明的历史进程 王吉怀 ...
第十辑 (中国古陶瓷研究会95年会论文集 黄山书社,1995年 9月出版)栏目 篇名 作者 首页码 群贤毕至 盛会今宵 周心田 1 寿州窑瓷器釉色的科研成果 胡悦谦 2 唐寿州窑黄釉瓷器 林淑钦 李广宁 陈数榆 王昌燧 河西学 铃木捻 井上嘉 7 皖南四处青瓷窑址的初步调查 阚绪杭 10 试论包拯家族墓出土瓷器窑口及相关问题 吴兴汉 28 “宣州官窑”探微 谢小成 35 宣 ...
第九辑 (黄山书社,1994年 11月出版)栏目 篇名 作者 首页码考古与古文化研究 中国旧石器考古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张森水 1 薛家岗遗址和北阴阳营遗址的关系以及有关问题的探讨 吴汝祚 15 近年来安徽淮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的主要收获 张敬国 25 湖北省黄梅县塞墩遗址动物考古学研究 韩立刚 31 浅谈城背溪文化遗存 卢德佩 53 石台、含山出土刻有日 ...
第八辑 (黄山书社,1993年 10月出版)栏目 篇名 作者 首页码 根深叶茂 本固枝荣 张柏 1 安徽省文物考古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曹建昭 2考古与古文化研究 安徽旧石器时代考古发现、研究与展望 韩立刚 4 皖北地区新石器文化遗存及其性质 吴家安 梁中合 王吉怀 17 含山玉龟玉片补考 王育成 28 萧县金寨史前遗址小议 吴汝祚 37 “玉器时代”说商榷 高一龙 ...
第七辑 (黄山书社,1991年 12 月出版)栏目 篇名 作者 首页码 苏鲁豫皖考古座谈会纪要 本刊编辑部 1光辉历程 继往开来 充分发挥革命文物特有的宣传教育作用 朱世力 37 王稼祥和《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 徐则浩 40 皖西苏区党的建设 王传厚 46 奋战鄂豫皖疆场的红军高级指挥员——王平章烈士 周祥璧 陈世明 51 皖西北革命根据地货币史略 汪本初 53 ...
第6辑 (黄山书社,1990年 10月出版)栏目 篇名 作者 首页码和县猿人化石发现十周年纪念 和县猿人化石在我国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纪念和县猿人化石发现十周年 吴汝康 1 八十年代长江流域古人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黄万波 顾玉珉 3 和县、周口店和爪哇直立人头骨的比较 张银运 5 长阳人化石地质时代的讨论及其与安徽古人类的比较 许春华 11 巢湖 ...
第5辑 (黄山书社,1989年 9 月出版)栏目 篇名 作者 首页码 回顾与展望--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 本刊编辑部 1祝贺苏秉琦先生八十寿秩 巨大的贡献 和煦的春晖--祝贺秉琦师从事考古研究五十五年 高广仁 邵望平 13 在前辈开创的中国考古学的科学道路上前进 王步毅 李国梁 19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十年纪念 国家文物局致安徽省文物考古 ...
第4辑 (黄山书社,1988年 11 月出版)栏目 篇名 作者 首页码 而立之年的思考 本刊编辑部 1 和县、巢县人类化石研究综述 方笃生 3 安徽宁国县河沥溪镇发现的旧石器 房迎三 11 建国以来安徽发现的第四纪哺乳动物及相关问题的探讨 韩立刚 21 安徽巢县猫儿洞哺乳动物群 郑龙亭 35 论薛家岗文化 刘和惠 47 关于薛家岗文化几个问题的探讨 高一龙 55 安徽江淮地 ...
第3辑 (黄山书社,1988年 9 月出版)栏目 篇名 作者 首页码考古与文物研究 安徽近年石器时代考古 陆勤毅 1 论新石器时代经济重心的迁移 孙瑞宁 6 略论江淮地区夏商周文化分期及族属 张敬国 15 二里头遗址墓葬浅析 缪雅娟 张忠伏 21 略论我国南方商周青铜器及其特色 彭适凡 35 从考古资料看西周社会经济的发展 杨亚长 42 安徽屯溪西周墓族属问题刍议 ...
第2辑(1986年12月)栏目 篇名 作者 首页码 怀宁黄龙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简报 许闻 1 安徽肥东、肥西古文化遗址调查 张敬国 5 寿县双桥战国墓调查 寿县博物馆 11 潜山县彰法山清理一座战国墓 余本爱 14 怀远县唐集汉墓发掘简报 杨鸠霞 嵇培君 15 凤台县南金三座西晋墓 胡欣民 18 广德县双河乡长安村西晋墓清理报告 广德县文化局 25 霍山县下符桥宋代黑瓷窑 ...
《文物研究》是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辑的集刊,自1985年创刊以来,到2021年经过了36年发展历程,目前共出版了23辑(第24辑待出版),发表了大量文物考古资料和研究论文。
栏目 篇名 作者 首页码 加强文物研究工作 推动考古事业发展---代发刊词 刘景龙 1 太湖县王家墩遗址试掘 高一龙 3 肥东县古城吴大墩遗址试掘简报 张敬国 贾庆元 14 宿松县黄鳝嘴遗址发掘简介 贾庆元 阚绪杭 姚中亮 36 屯溪下林塘遗址试掘简报 杨德标 42 凤台县谢郢古墓清理 张彩娟 杨立新 46 申论契文“雉众”为陈师说 王贵民 49 钟攠钟隧新考 李京华 56 ...
《文物科技研究》是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科技研究是一部关于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的学术系列出版物,主要刊登国内外文物保护理论与方法研究、应用技术研究、保护工程技术研究的成果,以推动我国文物保护科学和应用技术研究的发展。 ...
中原文化研究杂志社成立于2013年,是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下属二级机构,主要编辑出版学术理论期刊《中原文化研究》(双月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5669,国内统一刊号:CN41-1426/C,邮发代号:36-15。本刊秉持科学理性、兼容并包的文化精神,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原文化资源,开展系统理论研究,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密切关注中国文化建设及世界文化发展的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考古百年真实还是传奇?——渤海国“紫瓷盆”问题……彭善国略论耀州窑瓷器的外销 ……陈宁宁定州开元寺塔石刻题名中的北宋厢军和乡兵——定州开元寺塔北宋石刻军人题名研究之二……贾敏峰文物介绍与研究Li BaocaiSinging the Red Melody,Promoting Li Dazhao Spirit:The Important Role in Patriotic Education of Li Daz ...
基本信息:总主编:王国平编者: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年10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3年10月印次:1ISBN:9787554024416内容简介:《良渚考古发掘史料集成》是由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主编的一部良渚文化(1930-2014)田野考古的资料汇编集,集中呈现良渚遗址发现、发掘过程及考古成果的丛书。项目自2016年立项,历 ...
白马明代窑址群位于广东省惠东县白盆珠镇,坐落于莲花山脉西段、西枝江腹地的丘陵谷地之中,白马明代窑址群的考古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5年6月,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省文管会”)在惠阳地区的白马山西侧发现了3处出土古代青釉划花瓷片的窑址。1960年7月,省文管会与华南师范学院历史系(以下简称“华师历史系”)对上述地点进行了复查和 ...
来源:《西域研究》2015年第2期新疆孔雀名物考与孔雀河名的由来王守春内容提要《魏书·西域传》记载龟兹国有“孔雀”,《西域图志》记载塔里木盆地有“鹦鹉”,实际上,它们既非孔雀,也非鹦鹉,而是被当地居民称为“Kum-tuche”的鸟,在现代鸟类分类系统中属于雀形目鸭科中的几种鸟。其中有的鸟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还曾与塔里木盆地的民俗文化有密切关系 ...
来源:“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微信公众号新疆尉犁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出土唐《横岭烽状上通海镇为楼兰路截踪事》文书胡兴军 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雀河烽燧群中的一座。2019~2021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主动性考古发掘,发现唐代纸质文书、木简883件,内容涉及军事 ...
专题:亚洲文明研究丝绸之路视野下亚洲文明交流新探/葛承雍“琉璃之路”与朝鲜半岛、日本出土的玻璃器/赵永馆藏文物研究国博藏传清太祖太宗手书文书考/姜舜源国博藏梁启超重要信札四通解析/单凌寒舆服研究中国古代“软马鞍”及相关问题/李云河“襜褕”考/王方书画研究文物的形成:以苏仁山作品为中心/黎丽明《畏庐遗迹》与林纾艺术风格初探/王少羽 ...
本期目录考古学研究西安唐故燕国太夫人李氏墓及相关问题/郭昕 朱连华江苏泰州唐代佛教石经幢考释/郭正军四川安岳云峰寺新发现“地藏十王变”及相关问题/张亮古代史与文物研究女儿爱作男装样——唐代的男装女子/朱笛唐《拓拔驮布墓志》——党项拓拔氏源于鲜卑新证/段志凌 吕永前故宫藏日本江户“金漆花鸟琴”初探/刘岐荣艺术史研究南宋李生《潇湘卧游 ...
考古学研究汉代墓葬中的铺钱现象/刘尊志洛阳汉墓中的陶案及其礼仪功能/魏镇北魏六镇防线的空间分析/周杨十六国北朝墓葬出土鼓吹俑的类型与分期/董雪迎古代史与文物研究秦阴阳御弄封泥与苑囿略论/李超河南武陟出土西汉铜镶玉璧/周长明 赵慧钦 韩长松错金银抱鱼铜带钩的年代与内涵/苏奎艺术史研究铃木敬《〈林泉高致集·画记〉与郭熙》评述/牛国栋罗 ...
考古研究2020-2021年周原遗址西周城址考古简报/周原考古队周原与镐京——关于西周王朝的都城/曹大志青铜器研究商周酒器的再认识——以觚、爵、觯为例/李零陕西梁带村芮国墓地出土青铜器工艺特征的科学分析/姜婷婷、孙思敖、李建西、张蓓、邵安定、刘思哲、孙秉君、凌雪随州义地岗枣树林墓地M190出土青铜器与锡器的科技分析/胡毅捷、 胡涛 、陈虎、陈 ...
考古研究陕西咸阳北杜镇北朱村唐墓发掘简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大同智家堡唐代纪年砖室墓发掘简报/大同市考古研究所浙江绍兴兰亭棋盘山唐墓发掘简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绍兴市柯桥区博物馆墓志碑帖研究《隋炀帝墓志》校理/刘刚 汪华龙 张今 左骏 薛炳宏墓志所见安禄山时期洛阳中都称谓探析/毛阳光从安西到神策军——西安碑林博物馆藏《唐李景倩 ...
考古研究山东沂南岸堤二村大汶口文化墓葬发掘报告/张子晓山西芮城东庄村和西王村遗址再分期及相关问题研究/马龙再论河北任丘哑叭庄遗址龙山时期遗存及相关问题/赵江运青铜器研究三星堆埋藏坑的组合铜器——三星堆神庙中沟通人神的供奉器具/孙华灼灼其华:西周青铜器纹饰中的花冠鸟/柳扬格姬簋铭研究/严志斌 谢尧亭舆图研究清嘉庆初年丰北大工合龙过 ...
【本期看点推荐】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2020年、2021年、2022年发掘简报关于西吴壁遗址西吴壁遗址位于山西省绛县古绛镇西吴壁村南,地处绛山与涑水河之间的缓坡地带上,南距中条山约6千米。2004年,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单位开展运城盆地东部区域系统调查时发现该遗址,知悉其为一处包含夏商冶铸遗物的重要遗址。2018-2021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创刊于1979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哲学与人文科学期刊。《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主要设有古史新证、考古快讯、文物研究等栏目。《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主要刊载内容为注重反映中国国内外中国古代史研究、考古研究和文物研究的最新成果等。 ...
主办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出版周期:月刊ISSN:2095-1639CN:10-1005/K出版地:北京市语种:中文;开本:16开创刊时间:1979北大核心CSSCI扩展版考古研究重庆万州天生城宋代遗址2019年度发掘简报方刚 ;杨鹏强 ;唐勇 ;岳宗英 ;颜泽林 ;李力 ;王道新 ;文朝安 ;王贵平 ;侯广平 ;刘伟龙 ;董少清 ;古莉莎 ;李凤 ;马晓娇 ;张振山 ;王铭 ;牟丹 ;蔡远富;6-28南京明 ...
(感谢中古史研究公众号提供。内容如有出入者,以实物为准,转载注明出处)
2021年第2期双月刊(总第218期)主管单位:河南博物院主办单位:河南博物院编辑出版:《中原文物》编辑部地址:郑州市农业路8号邮政编码:450002E-mail:zywwbm@163.com电话:0371-63511062刊数:双月刊出版日期:2021年4月20日印刷:河南瑞之光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国内发行:郑州市邮政局报刊发行局订购处:全国各地邮政局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
2021年第1期双月刊(总第217期)主管单位:河南博物院主办单位:河南博物院编辑出版:《中原文物》编辑部地址:郑州市农业路8号邮政编码:450002E-mail:zywwbm@163.com电话:0371-63511062刊数:双月刊出版日期:2021年2月20日印刷:河南瑞之光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国内发行:郑州市邮政局报刊发行局订购处:全国各地邮政局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
第五期遗产保护理论乡村遗产阐释的历史文化主题框架建构与应用初探赵晓梅内容提要:遗产阐释是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教育资源的科学手段,可以实现文化遗产的利用、传承。针对我国乡村遗产阐释对象零乱、地方特色缺乏、历史文化内涵挖掘不足、文化主体表达缺位等问题,乡村遗产阐释要坚持面向公众教育的原则,以乡村聚落的生态、文化、社会意义为经,以 ...
夏时期,经历了一个由龙山时代方国林立、万邦自治到二里头王国统一中原、引领九州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在文化格局、生业经济和社会结构等方面都有体现,整体呈现出夏时期“诸夏一体到九州攸同”的进程。本文试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对这个历史过程简述如下。1. 文化格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龙山文化晚期:龙山时代黄河流域“万邦林立”。至2200BC左右,一场突然的 ...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主办《南方文物》编辑部 编辑目 录大道中国“最早中国”之我见(特约专稿) 杜金鹏探索之旅 主持人:周广明江西清江盆地古人类遗址分布与环境关系分析 贾玉连 郭耀强 万智巍 李姮莹 章鸣汉魏洛阳城视野下白马寺的历史考古研究 郭晓涛试论长沙窑瓷器外销的阶段性 郭志委考古发现 主持人:徐长青江西省金溪县石岭山遗址考古调查简报 江 ...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主办《南方文物》编辑部 编辑目 录文博讲坛中国公共考古的新趋势和新思考(特约专稿) 乔玉心路历程 薪火相传 主持人:周广明博大会通 知行合一——贺云翱先生访谈录(特约专稿) 贺云翱 肖宇 黄督军考古发现福建平潭岛新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存及初步研究 周振宇 范雪春 羊泽林 王晓阳江苏扬州西陈庄西汉许横墓发掘简报 江苏扬州市文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