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文物2020.6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主办《南方文物》编辑部 编辑目 录大道中国中国学派考古学的基本内容(特约专稿) 李新伟中国史前治水文明初探(特约专稿) 刘建国文博讲坛关于史学价值与意义的几点认识(特约专稿) 徐良高考古学的生命源泉——田野考古实习三题(特约专稿) 许永杰考古学如何重建过去的思考(特约专稿) 陈胜前无角度、不(非)学术——对考古学学 ...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主办《南方文物》编辑部 编辑目 录大道中国中国学派考古学的基本内容(特约专稿) 李新伟中国史前治水文明初探(特约专稿) 刘建国文博讲坛关于史学价值与意义的几点认识(特约专稿) 徐良高考古学的生命源泉——田野考古实习三题(特约专稿) 许永杰考古学如何重建过去的思考(特约专稿) 陈胜前无角度、不(非)学术——对考古学学 ...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主办《南方文物》编辑部 编辑目 录大道中国曙光之城——从天文考古学看陶寺城址的择向与历法(特约专稿) 曹慧奇文博讲坛中国考古科技史及几点思考(特约专稿) 潜伟西周时期鄂东南铜矿业初步观察(特约专稿) 陈树祥 王定兴心路历程 薪火相传 主持人:周广明宝岛觅遗珠 玉海探古史——臧振华、邓淑苹夫妇访谈录(特约专稿) 臧振华 ...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主办《南方文物》编辑部 编辑目 录大道中国绿松石、海贝与红玛瑙——公元前2000年前后的地域间交流(特约专稿) 秦小丽 1文博讲坛中国新石器时代石器工业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兼及郑州地区仰韶文化石器研究的若干问题(特约专稿) 吴超明 宋国定 18“夏”遗存认知推定的学史综理(特约专稿) 许宏 35三代文明 主持人:许宏 徐良高垣 ...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主办《南方文物》编辑部 编辑目 录大道中国解读良渚文明:中国早期国家形态特征及其研究路径(特约专稿) 陈雍国家社会象征图形符号系统理论框架——国家社会象征图形符号系统考古研究之一(特约专稿) 何努 武钰娟中国最早城市体系研究(一)(特约专稿) 郭立新 郭静云文博讲坛中国考古学百年历程(特约专稿) 朱乃诚中国南方旧石 ...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主办《南方文物》编辑部 编辑目 录大道中国解读良渚文明:中国早期国家形态特征及其研究路径(特约专稿) 陈雍国家社会象征图形符号系统理论框架——国家社会象征图形符号系统考古研究之一(特约专稿) 何努 武钰娟中国最早城市体系研究(一)(特约专稿) 郭立新 郭静云文博讲坛中国考古学百年历程(特约专稿) 朱乃诚中国南方旧石 ...
在现代社会,对博物馆来讲,仅仅做好收藏、研究是不够的,必须要进一步把收藏和研究的成果转化为教育和公共服务。这要求博物馆管理者和策展人不断创新管理思路,通过不断思考,不断推动博物馆展览、教育活动、讲解、媒体推送等推介方式的新形式,以满足观众需求和社会要求,实现博物馆社会教育使命的综合性。《吉光借羽:博物馆藏品推介路径研究》以山东博 ...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主办《南方文物》编辑部 编辑目 录大道中国二里头国家社会象征图形符号系统——国家社会象征图形符号系统考古研究之三(特约专稿) 黄磊 何努文博讲坛以科学的态度发掘遗存,以人文的精神敬畏遗产——对考古学学科性质和中国考古学学科发展的思考之三(特约专稿)宋江宁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古代埃及的宴饮场景概述( ...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主办《南方文物》编辑部 编辑目 录大道中国两周时期“中国”国家认同观念的探索——国家社会象征图形符号系统考古研究之四(特约专稿) 何努龙山化:从中国到中南半岛(特约专稿) 陈洪波 管葳再论中国的早期骨器(特约专稿) 曲彤丽陈宥成文博讲坛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历史、问题与趋势(一)(特约专稿) 吴卫红 辛宇探索符合 ...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主办《南方文物》编辑部 编辑目 录大道中国中国上古太阳鸟神话的起源与发展——从古蜀文化太阳崇拜相关文物说起(特约专稿) 孙华 黎婉欣文博讲坛精耕细作——姚河塬城址田野考古工作理念探讨(特约专稿) 马强中国考古的国际化分析——从中外考古期刊论文数据出发(特约专稿) 韦璇 李英华 娄文台 李婷 杨濡僖 陈晓颖心路历程 薪火 ...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主办《南方文物》编辑部 编辑目 录大道中国论中国早期都邑的形成过程 张国硕都与邑——多重视角下偃师商城遗址的探究(下)(特约专稿) 陈国梁石峁与二里头:试论夏代首末都(特约专稿) 易华文博讲坛马克思主义的范式 兰德尔·H.麦圭尔(Randall H.McGuire)著 陈胜前 译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理论概念的考古视角新思考 何努经典重读 主 ...
故宫博物院院刊主办单位:故宫博物院创刊时间:1958年 出版周期:月刊期刊简介《故宫博物院院刊》是由故宫博物院主办的学术性刊物,它反映了故宫博物院的专家学者们学术研究的成果和水平,并致力于以发表国内最高水平的宫廷历史、文物研究成果为己任。本刊本属于社科类刊物,但随着近年来多学科研究的渗透和互动,也发表一部分自然科学或人文与自然科学结 ...
期刊名:《南方文物》主管单位:江西省文化厅主办单位: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创刊时间:1962年出版周期:季刊简介:《南方文物》杂志立足南方,面向东南亚,本期刊主要刊登我国南方地区考古调查、发掘报告及文物博事业研究论文,交流南方及东南亚地区文博工作信息,注重资料性、学术性,以“物”征史、校史和补史。本期目录篇 名作 者大道中国“围子”的中 ...
期刊名:《南方文物》主管单位:江西省文化厅主办单位: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创刊时间:1962年出版周期:季刊简介:《南方文物》杂志立足南方,面向东南亚,本期刊主要刊登我国南方地区考古调查、发掘报告及文物博事业研究论文,交流南方及东南亚地区文博工作信息,注重资料性、学术性,以“物”征史、校史和补史。本期目录篇 名作 者大道中国“围子”的中 ...
《南方文物》编辑部 编辑
2022年第4期目录大道中国 两周时期东南诸越探赜(特约专稿) 张敏多元一体格局下百越集团中原化进程研究论纲(特约专稿) 赵东升浅谈先秦天文历法与《周易》“乾卦”及“五行”的关系——以“二月二龙抬头”为例(特约专稿) 曹慧奇文博讲坛中国动物考古学的思考与研究(特约专稿) 袁靖欧美生物考古学的进展与思考(特约专稿) 贝丽姿(Elizabeth Berger ...
第2期目录大道中国庙底沟化与二里头化:考古所见华夏族群与华夏传统的形成与演进(特约专稿) 曹兵武文博讲坛汉长安城考古的收获、进展与思考(特约专稿) 徐龙国中国考古百年视野下的汉代画像石研究(特约专稿) 杨爱国湖南汉代考古概述(特约专稿) 高成林心路历程 薪火相传 主持人:周广明学术创新无止境,只把新知当旧学——杜金鹏访谈录(特约专稿) ...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主办《南方文物》编辑部 编辑目 录大道中国中华文明特征与特质再思考(特约专稿) 何努“功”的文明史纪念:公共工程营造与早期国家的出现(特约专稿) 王子今文博讲坛准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历史、问题与趋势(三)(特约专稿) 吴卫红 辛宇以权达变:《考古学研究工作十二年远景规划草案》的落实与执行——中国考古学发展规划研 ...
《南方文物》创刊于1962年,是由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管、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的考古类期刊。《南方文物》主要栏目有调查与发掘、研究与探索、文物与历史、青铜艺术、陶瓷文化、古代建筑、文物鉴赏等。《南方文物》是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9—2020)来源期刊(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2014年版、2017年版) ...
摘 要:形制规整的铜量,是探讨楚国量制的重要对象。本文通过对安徽寿县、淮南、凤台出土的4件战国铜量形制、尺度、容量的对照研究,初步推断这些铜量很可能是按内腔直径5寸、深5寸的标准进行设计制造的,它们的标准量值应为楚制93.75立方寸,约合今1156毫升。出土的楚国铜量中,有一类与现代计量使用的量杯形制比较接近,器身为圆筒式,平底,器身一侧有 ...
来源:《西域研究》2016年第3期新疆沙湾县大鹿角湾墓群的考古收获张杰 白雪怀为配合沙湾县大鹿角湾景区服务区的项目建设,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景区施工范围内急需发掘、清理的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2014年9~10月、2015年6~7月发掘古墓葬69座。大鹿角湾墓群位于沙湾县博尔通古乡西南部的鹿角湾草场,地处天山山脉北麓的山前坡地,海拔较高,接近雪线 ...
· 70(总 670)· 西亚史前印章记录系统的发展和演变 马欢欢 杨建华 关键词:两河流域 印章 印纹块 哈拉夫现象 欧贝德现象 KEYWORDS: Mesopotamia Seals Sealings Halaf Phenomenon Ubaid Phenomenon ABSTRACT: The seals and sealing system in West Asia experienced three developing stages. In the second half of t
来源:《西域研究》2015年第2期新疆哈密市柳树沟遗址和墓地的考古发掘王永强 张杰柳树沟遗址和墓地位于新疆哈密市柳树沟乡亚喀敦村东北约1千米处,地处天山山脉南麓柳树沟出山口东侧的山前坡地上(见图1)。坡地较陡,表面为一层黑色角砾石,有少量耐寒植物生长。2013年6~11月,为配合哈密市柳树沟水库施工建设,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及考古学研究中心和 ...
来源:《西域研究》2023年第4期敦煌新出土《隋鄯善郡司马张毅墓志》考释——敦煌相关金石整理研究之三马振颖 黄瑞娜内容提要敦煌新出土的隋大业八年(612)《鄯善郡司马张毅墓志》,是敦煌地区现存为数不多的隋代墓志之一。该墓志为考古发掘出土,墓志内容涉及北朝至隋时期敦煌张氏家族、西域历史、府兵制等诸多内容,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志主有可能为隋 ...
来源:《西域研究》2016年第1期新疆巴里坤东黑沟遗址石筑高台、石围建筑与墓葬关系研究李雪欣 钟燕丽内容提要本文通过梳理东黑沟遗址III、IV区内石筑高台、石围建筑和墓葬等遗迹的形制结构和出土器物,结合碳十四数据、周边的考古学文化的对比,对各类遗迹的年代和文化性质进行了分析,认为IV区石筑高台、石围建筑属南湾类型,III区石围建筑以及东黑沟墓 ...
来源:《西域研究》2016年第1期小河墓地出土人类遗骸的母系遗传多样性研究李春香 周慧内容提要小河墓地是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最为重要的青铜时期文化遗存之一,对解读新疆青铜时期文化起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新疆小河墓地出土的古代人类遗骸进行了线粒体DNA分析,以期从分子遗传学角度来探讨新疆小河墓地人群的母系起源。线粒体DNA分析结果表明小河 ...
· 《西域研究》2016年第1期目录及全文链接 ·专题论文裴成国 |论高昌国的骑射之风张玉兴 |职役抑或军职:西域文书所见唐代的“城局”靳煜 |乾隆年间三次西域测绘再分析赵卫宾 |清与哈萨克汗国的首次交往——兼议使臣满泰生平赵海霞 |论清代新疆民族迁徙及其对民族关系的影响考古与文物李春香 周慧|小河墓地出土人类遗骸的母系遗传多样性研究肖小勇 |新疆 ...
来源:《西域研究》2016年第4期甘肃岷县占旗遗址出土寺洼文化铜器的初步科学分析王璐梅建军 陈坤龙 韩翀飞 马智全 陈国科内容提要:本文对甘肃岷县占旗遗址出土的30件铜器进行了科学分析研究,初步探讨了该遗址出土铜器的技术特征:材质以铜锡铅三元合金为主,铅含量普遍较高;制作工艺以铸造为主,少量器物为锻制而成。这一特征与陇南地区早期齐家文化的 ...
来源:《西域研究》2016年第4期阿凡纳羡沃考古文化与孔雀河青铜时代考古遗存内容提要近些年,太多的文章宣称,孔雀河近年发现、发掘的青铜时代古墓沟、小河遗存,与俄罗斯南西伯利亚境内的阿凡纳羡沃考古文化存在关联,受其影响、得其传承。阿凡纳羡沃考古文化遗存,是俄罗斯学者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工作成果,是公元前3000年后期至公元前2000年间的考古 ...
《西域研究》2016年第4期目录及全文链接·点击文章标题,查看全文链接丝绸之路契约研究陈国灿|对敦煌吐蕃文契约文书断代的思考薛艳丽 王祥伟|西域借贷契约中的债务偿还方式丁君涛|清末民初吐鲁番葡萄地价的变化——以尼牙子家族地契为中心赵超|略论清末吐鲁番地区以谷付息的土地典当——对吐峪沟所出清光绪十七年“当卖葡萄园契”的探讨专题论文陈浩|登利 ...
《西域研究》2016年第2期目录及全文链接专题论文苗普生 |匈奴统治西域述论李元晖 |“约”与西汉的民族政策吴勇 田小红 穆桂金 |楼兰地区新发现汉印考释吴福环 |清末至民国外国人笔下的喀什噶尔刘子凡 |黄文弼与顾颉刚——民国时期新疆考古与边疆研究的交汇丝绸之路与蒙元西域荣新江 |真实还是传说——马可·波罗笔下的于阗陈春晓 |忽推哈敦与伊利汗国前期 ...
来源:《西域研究》2016年第2期黄文弼与顾颉刚——民国时期新疆考古与边疆研究的交汇刘子凡内容提要黄文弼与顾颉刚是北京大学哲学门同学。毕业后,两人先后留在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工作。黄文弼参加西北科学考察团,从事新疆考古。黄文弼的工作促使顾颉刚开始关注并介绍中国的西北考察成果。顾颉刚之后创办《禹贡》半月刊、禹贡学会,以推动边疆研究。黄 ...
一、从考古新发现看北匈奴西迁 在考古学上划分南、北匈奴文化当以公元48年为准,以大漠南北地理为界。分裂以后的北匈奴最初并没有离开本土,其文化传统与早先一脉相承不可能骤然发生变化。只有当其脱离本土,踏上西去之路,不断与当地土著文化发生冲突、接触和融合的时候,其文化面貌才会与早期匈奴文化逐渐发生分化。所以考古遗存所反映的北匈奴文化当 ...
《边疆考古研究》ResearchofChina'sFrontierArchaeology(半年刊)2002年创刊,是学术刊物,创办以来,至今已连续出版10辑,在国内外学术界形成了一定影响,并于2008年、2012年连续两次入选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集刊。为及时刊发田野考古新材料,反映考古学研究新成果,2012年起,《边疆考古研究》将由原来每年一辑增加为两辑,在侧重边疆考 ...
《故宫博物院院刊》是由文化和旅游部主管、故宫博物院主办的人文类学术期刊,以立足于实证基础上的文博和明清宫廷史研究为主要特色。长期以来,刊物坚持以党的出版方针为指导,坚持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自觉维护学术的严肃性和诚信。《院刊》创刊于1958年,1958和1960年出版两期后即停刊。1979年复刊为季刊,经过多年发展,2019年 ...
《人类学学报》创刊于1982年,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期刊 。栏目设置《人类学学报》主要设有学术论文、发掘报告、研究简报、综述、书刊评介、消息与动态等栏目。报道内容《人类学学报》主要报道人类和灵长类的形态、生理、生态以及起源和进化的研究;有关古人类和旧石器考古遗址的发掘报告;古人类的生活环境 ...
《水下考古第2辑》是202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中文名水下考古第2辑作 者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出版时间2020年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ISBN9787532598243类 别历史类图书开 本16 开装 帧平装-胶订内容简介《水下考古》是该中心主办的面向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的专业性辑刊,本书为其*辑。收录学术论文14篇,其中既有水下考古发掘的工作 ...
《水下考古(第一辑)》是201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书 名水下考古作 者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12月ISBN9787532587773 内容简介本书是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的专业性辑刊的第一辑,收录学术论文15篇。理论与方法栏目中,宋建忠先生在《历史、考古与水下考古— ...
《水下考古(第一辑)》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辽金历史与考古》(年刊),创刊于2009年,是由辽宁省博物馆及其主管的辽宁省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会编辑出版的学术性论文集。征稿内容:1.辽金遗迹的田野考古调查及发掘报告、简报。2.相关辽金文物的研究、科技保护及修复、复制等。3.与契丹女真史研究、辽金文物考古相关的学术论文。4.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书目介绍、简讯等。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年:2020-12页数:360定价:198.00元装帧:平装ISBN:9787030664877编者简介辽宁省博物馆;辽宁省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会。内容简介本书涉及考古发现与研究、历史研究、文物研究、碑志研究、书评等5个栏目,刊登辽金史研究原创性学术论文33篇。其中,考古发现与研究论文6篇,包括辽代墓葬考古发掘简报、辽金墓制与城址研究等;历史研 ...
《文博学刊》是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管,广东省博物馆和广东省文化馆主办的文博类学术刊物。 《文博学刊》为季刊,国际标准大16开本,全彩印刷,国内公开发行,每期48元,全年定价192元。
《文博学刊》2021年第1期(总第13期)考古前沿专题:广州汉墓考古新材料主持人:易西兵广州市胸科医院西汉墓M48的发掘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内容提要:2017年4—8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广州市胸科医院工地内发现了一批古墓葬,其中M48保存较为完整,出土遗物较为丰富,是一座具有岭南地区典型特征的西汉中期墓葬,该墓葬为研究岭南地区西汉中期墓葬形 ...
发现与研究1 新疆若羌县瓦石峡墓地考古发掘简报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2016年10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新疆巴州若羌县瓦石峡镇南10公里处的沙漠中抢救性发掘墓葬4座,形制可分为竖穴土坑墓、竖穴独木棺墓两种,分属两个时代,初步推测为汉晋时期楼兰国至鄯善国的遗存。瓦石峡墓地地处丝绸之路南道要冲,从墓葬出土遗物反映出此期中西文化交流频繁,丝绸之路 ...
封面设计:许勇封面简介:图中展示的是出土自湖南临澧县伞顶盖遗址的手斧。年代距今约9.6万年,具有“中国式”手斧的一些常见技术要素与形态特征,即以尺寸、形态合适的砾石为毛坯,直接加工;两侧刃缘多呈弯曲的锯齿形,缺少精致的平直化修理过程;器身少见通体削薄;近端手握部位保留砾石面。这些特征反映了中国手斧人群因地制宜的原料利用策略和环境适 ...
犍陀罗艺术是多种文明互动融合的产物,古希腊元素即为其中之一。然而当地的希腊艺术并非地中海世界古典艺术的单纯延续和再生,而是呈现出一种新的表现形式。本文以贵霜钱币背面图像为线索,以希腊神提喀和赫拉克勒斯两位神祇在贵霜时期的图像演变和重组为例,作为这一复杂过程的剖面,从而探讨希腊-巴克特里亚和印度-希腊王国的古典因素如何被纳入犍陀罗艺 ...
编者:侯宁彬ISBN:9787560442556单价:168.0出版年月:2018-09出版社:西北大学出版社币制:CNY图书分类:文化教育目录世界遗产视野下的秦陵秦俑研究近五年秦文字研究述评东周至晋赠赠制度的变化南宫家族姓氏问题研究输丹之路——秦始皇与巴寡妇清读近刊曾器散记上各鼎再考秦式镩的发现与渊源探析秦漆扁壶二十枚秦封泥的地名再读“拄剑将军俑”误判校正“ ...
唐研究(第十七卷)-中古碑志与社会文化专号作者:荣新江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副标题: 中古碑志与社会文化专号出版年: 2011-12页数: 625定价: 78.00元装帧: 平装丛书:唐研究ISBN: 9787301199237内容简介唐研究·第17卷:中古碑志与社会文化研究专号,ISBN:9787301199237,作者:荣新江 主编唐研究(第十七卷)的创作者荣新江作者 目录代前言中古碑誌研究 ...
唐研究(第十五卷)-“長安學”研究專號作者:荣新江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副标题: “長安學”研究專號出版年: 2009-12页数: 688定价: 78.00元装帧: 平装丛书:唐研究ISBN: 9787301163825内容简介《唐研究(第15卷•长安学研究专号)》由美国罗杰伟先生创办的唐研究基金会资助,每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一卷,论文和书评以中文为主,也将包括英文论文和书评。 ...
《唐研究》是荣新江教授主编的大型学术年刊。《唐研究》以唐代及相关时代的研究为主,内容包括历史、地理、美术、考古、语言、文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传统学术问题。其特色是论文之外,发表新史料、书评和学术信息。 ... ...
第二期东南论坛长三角博物馆协同发展机制研究郑 奕内容提要:近年来我国在一系列顶层设计中,明确了配合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重大战略,统筹不同地域博物馆发展,加强场馆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目前,构建沪苏浙皖逾千座博物馆的协同发展机制,一方面将使文旅融合成为长三角一体化的先导,并发挥博物馆的“流量担当”作用;另一方面将整体提升区域内博物馆公 ...
《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是敦煌研究院主办的中文学术期刊(季刊),于2022年创刊。本刊重点围绕国内外石窟寺、土遗址、科技考古等方向的基础研究和实践应用,刊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果,旨在倡导理论结合实践,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学术交流,竭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惠赐佳作。本刊栏目《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目前主要设 ...
第四期东南论坛变革环境下博物馆关键性认知的最大公约数——ICOM 2019年京都大会以来博物馆定义修订的回溯安来顺内容提要:博物馆定义修订并非专业语汇本身研究的进化,而是新时空条件下博物馆生态的反射。以此为基本出发点,有必要从内外部环境变化、研究方法论重建、热难点问题讨论、关键性共识形成、决策机制改革等方面,回溯ICOM 2019年京都大会以来博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是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为基础,以秦始皇陵遗址公园(骊山园)为依托的一座大型遗址博物院;也是以秦始皇帝陵及其众多陪葬坑为主体,基于考古遗址本体及其环境的保护与展示,融合了教育、科研、游览、休闲等多项功能的公共文化空间。 ... ...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安岳石窟研究院摘要:长沙市五一广场位于湘江东岸,距湘江直线距离约1千米。2014年10月,为配合城市基本建设,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工地进行了考古勘探及发掘,发掘的遗迹包括古井、涵渠、明代夯土台基等。古井中时代较早的为战国古井,晚的为明清古井。古井中出土了一批元代龙泉窑瓷器,器型包括碟、碗、盘等。这批瓷器器型多样 ...
《四川文物》2019年第4期 目录调查与发掘 青海民和县喇家遗址公园排水管道建设区域2015年度发掘简报/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喇家遗址博物馆(5)重庆市万州区晒网坝遗址糖坊墓群东汉墓M11发掘简报/山东博物馆山东大学博物馆(20)四川德阳市旌阳区孝泉镇发现宋代“孝街”遗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旌阳区文物管理 ...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昌都市文物保护研究所摘要:在2021年开展的全国石窟寺(石刻)专项调查工作中,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芒康县文化局以及昌都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组成的调查小组对地处西藏东部的芒康县境内的3处摩崖造像进行了调查与记录。3处摩崖造像分别位于芒康县纳西乡觉龙村、帮达乡然堆村境内,共发现11尊造像,通过比较造像特征,确认其中 ...
第三期东南论坛加强“四位一体”的博物馆传播利用体系建设陆建松内容提要:从收藏、研究、阐释到传播利用,四者构成了博物馆文物传播利用的完整体系,即“四位一体”。其中,收藏、研究和阐释是传播利用的基础,而传播利用则是收藏、研究和阐释的目的,即“前后贯通”。我国博物馆文物合理利用不足、文物不能“活起来”,究其原因是收藏、研究和阐释的基础 ...
《东南文化》杂志是由南京博物院主办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于1985年创刊,目前被录入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等。 《东南文化》于2009年改版后,定位于中国大陆东南及港、澳、台地区乃至日、韩等东亚诸国文化遗产的探索、研究、保护、展示与利用等,凸显文化遗产地位,彰显东南地域特色。 ...
基本信息:《西南文物考古》第一辑主编:白九江出版社:巴蜀书社出版时间:2023年8月第1版定价:68.00ISBN:978-7-5531-2037-9内容简介:《西南文物考古》是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文物考古类学术集刊,暂定一年两辑。本辑为创刊第一辑,共收录考古发掘报告、研究论文等12篇,内容涉及考古发现、巴蜀文化研究、西南民族考古、 ...
《西南文物考古》是由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文物考古类学术集刊,暂定一年两期。集刊植根重庆,立足西南,面向全国,主要征集西南考古、文物保护、历史文化方面的简报或报告、论文。本刊拟设考古发现、西南民族考古、史前考古、聚落考古、山地考古、手工业考古、石窟寺考古、边疆考古、科技考古以及巴蜀文化研究、西南夷研究 ...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重庆考古官坝遗址考古发掘项目是由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和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申报并完成的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于2023年10月26日通过重庆市文物局的验收。一、遗址概况(一)地理位置官坝遗址位于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酉阳县”)李溪镇官坝村,小地名为官陵。遗址地处山前台地,西南侧紧靠山体,该山俗称“火石 ...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22年第5期与大家见面了。本期共刊载论文16篇,包括研究报告、工作简报、综述及论坛,另有科技信息2篇。在第5期,我们选取其中的三篇论文进行推荐:《上海青浦福泉山遗址出土崧泽至良渚时期玉器的材质特征与玉料来源》从材质出发对福泉山遗址出土玉器开展科学分析,探讨先民的选材观及用玉特色,总结福泉山地区 ...
第32卷第4期 2020年8月2020年第4期CONTENTS 研究报告 传统西藏壁画表面涂层材质与工艺研究1 |张化冰,王小伟,苏伯民,华亮,李开福,乔兆广, 谈翔,张瑞四川广汉龙居寺中殿壁画制作材料与工艺研究8 |赵凡,王冲,陈尔新,张秉坚北齐徐显秀墓壁画颜料的科学分析16|员雅丽,王江土遗址表层加固微波设备的研发26 |张金风, 周霄, ...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23年第1期出版了。本期共刊载研究报告12篇,工作简报2篇,论坛、知识介绍、科技信息各1篇。内容涵盖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新材料研究、历史文化遗址的病害分析与保护方法、革命文物的科技研究等。《基于明胶微球的新型彩绘文物保护材料的可行性分析与预实验研究》一文针对有机高分子材料与彩绘类文物兼容性差且耐候 ...
2023年第35卷第2期NO.01研究报告标题:明清转边手卷镶接工艺探究——以《明仿米芾行书明道观壁记卷》为例作者:沈骅摘要:手卷是最早出现的中国传统装裱形式,在历经从晋至清的千余年发展后,形成了撞边手卷、套边手卷和转边手卷三种经典样式,其中转边手卷又可分为挖嵌式与镶接式两种工艺。流传至今的清代至民国时期的转边手卷大多为更节省绢料的镶接式装裱 ...
2023年第35卷第3期NO.01研究报告标题:基于ATP生物发光法的文物霉变检测与应用研究作者:覃丹,马征,谭博文,陈美均,刘家路,刘华成,唐欢摘要:为研究判定ATP(adenosine triphosphate,三磷酸腺苷)生物发光法在文物表面霉菌污染检测中应用可行性、科学性及适用性,利用ATP生物发光法对文物表面50种霉菌的生物发光值进行检测;构建了7种常见霉菌及其混合菌 ...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23年第5期出版了。本期共刊载研究报告8篇,工作简报4篇,综述、论坛各2篇。本期,我们选取其中的4篇论文进行推荐:《“长江口二号”沉船出水青花瓷中的污染物研究》利用多种分析检测方法,对“长江口二号”沉船出水的3件青花瓷中的污染物进行了科学分析,并对污染物形成机理进行探讨。研究成果对今后出水瓷器的 ...
《文博》创刊于1984年,是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的文物考古及博物馆研究的学术期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扩展版)、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学术声誉、拥有多层次的读者群体。《文博》以保护、研究和宣传人类文化遗产为宗旨,关注国内外考古与文物新发现,广纳学术和艺术百川,提倡人文关怀,致力 ...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23年第4期出版了。本期共刊载论文20篇,研究报告10篇,工作简报5篇,综述2篇,论坛2篇,知识介绍1篇。我们选取其中的3篇先行推介,欢迎读者在本期微信中阅读。《汉代砖瓦窑的建造使用及数值模拟》一文创新性地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古代窑炉,文章以河南省焦作市苏蔺村汉代窑址Y6和洛阳东周王城十一号窑为例展开 ...
摘要:春秋战国以来砖瓦窑业趋于繁荣成熟,建筑材料需求量的增多促使出现了大量砖瓦窑,汉代是砖瓦窑结构趋于成熟和稳定的重要时期,因此研究汉代砖瓦窑的功能结构变化关系对揭示中国古代窑炉结构的发展脉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前人对汉代砖瓦窑的结构变化研究基础上,使用计算流体软件FLUENT模拟砖瓦窑内流场和温度场,以河南省焦作市苏蔺村汉代窑址 ...
出版社:四川民族出版社本书以中国本土兴盛的苯教文化视为青藏高原东部古代文明的典型代表,对苯教的原始文化内涵与属性、历史分期以及苯教在青藏高原考古材料、岩画和民间苯教文献中的传承方式和发展历史进行了研究。其中,着重对民间苯教传承者"莱格神主"及其主持的各种宗教仪式的结构与种类、苯教朵术师"嘉贡则楚杰"的历史原型、民间苯教《夏当文献》的 ...
基本信息:编著: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年11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3年11月印次:1ISBN:9787030760463内容简介:本书是水洞沟联合考古队针对宁夏水洞沟遗址第5轮(2003—2007)和第6轮考古发掘(2013—2022)成果用英文所发表的部分论文的译集。根据研究主题,分 ...
目录发现与研究从秦咸阳到汉长安的城制重叠(上) 王学理偃师二里头遗址市场蠡测 李久昌从秦简《日书》看战国时期的相宅术 杜林渊探寻“有形”与“无形”的空间——记泾阳文庙北周佛道造像碑白 文尹夏清明代南阳藩王唐王朱桱圹志及相关问题 任义玲探索和争鸣梁带村的考古新发现与古芮国——一个基于文献的考察史党社 田 静话说玉耳杯——“觞”、“羽觞” ...
目录发现与研究周原遗址刘家墓地西周墓葬的清理周原博物馆红色官窑--- 延安时期新华陶瓷厂瓷器研究 任万雄 刘 蓉 任锦瑞漫谈古代七夕文物的文化价值 刘明杉师法天地,行以载道 ---从几个考古新发现解读中国古代车马设计观 薛 娟“陈仓”现身青铜甗徐彩霞“文化遗产日”专题盛世珍宝现 文明续新篇 ——宝鸡农民保护文物纪事 刘宏斌陕西梁带村考古现场直播的 ...
目 录发现与研究淮安运河村战国墓的木雕鼓车王厚宇 赵海涛商周建筑艺术崛起的启示陈馨 陈全方◇鼎铭文考释吴镇烽西周甲骨(作堇)版初释 彭曦唐张萱(捣练图)及其相关问题陈继春志丹马头山真身坐化彩绘泥塑制作材料及工艺探讨 杨秋颖争鸣《乾陵神道鸵鸟为射侯说》驳正 韩伟关于细颈瓶刘夫德 李凯古建纵横陕西古塔的类型、特征与发展历程(下) 赵克礼浅 ...
目 录发现与研究韩城芮国考一一从梁带村发现谈起 王晖 谢伟峰甘肃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出土文物及相关问题探讨 李永平宜阳鼎跋 史党社附:宜阳鼎回归记 田静凤翔博物馆藏黎元洪墨迹考述 巩宝生 王周应争鸣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大夏胜光二年铭施文造像真伪辨考(上) 孙迪中国史前“祖”考释王建华搏物馆天地陈列形式设计中营造历史氛围的实践探索 刘彦博西安 ...
《文博》为文博考古类学术期刊,陕西省一级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文博》创刊于1984年,在国内外享有学术声誉和拥有多层次的读者群。《文博》创刊于1984年 ,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陕西省一级期刊,在国内外享有学术声誉和拥有多层次的读者群。常设栏目有:发现与研究、探索和争鸣、博物馆天地、遗产保护、文保科技、史迹考述、艺术探幽、宗教视 ...
中国文化遗产是中国文物报社主办,被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收录,是国家级期刊。中国文化遗产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主办单位:中国文物报社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发行周期: ...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是中国文物学会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收录,是国家级期刊。中国文物科学研究具有把握国家政策与引领行业规范、总结学术成就及推动学科建设的地位与作用,在文博界和文化艺术界有较大的影响。主办单位:国家文物局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发行周期:季刊收录情况:知网 维普 万方 ... ... ...
于2004年创刊,最初由中华书局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联合协办,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基金会、中国民俗摄影协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代表处支持的中国第一份全面、系统、深入的遗产行业类杂志。主办单位:中华书局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发行周期:月刊收录情况:知网 维普 万方 ...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办刊宗旨:刊载覆盖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双重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保护与利用的政策法规、科学技术、先进理念、问题剖析、创新方法等,传播国内外遗产保护先进理念与技术,总结推广各类遗产保护的经验,提升我国遗产保护与利用水平。主办单位: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发行周期:月刊收录情况:知网 维普 万方 . ...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主编:李大龙刊期:季刊国内刊号:CN11-2795/K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主办的中国边疆研究领域的唯一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举凡边疆与疆域理论、历代疆域沿革、历代边疆治理、边疆民族、边疆历史地理、边疆开发与文化、近代边界沿革、与周边地区关系、海疆研究等与边疆研究相关论文均属本刊的适用范围。 ...
古代文明研究通讯创刊于1999年,季刊。 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是一个跨学科的、以古代文明研究为中心的学术机构。本中心编印的《古代文明研究通讯》除了及时报道中心的学术活动外,还刊载以下内容的稿件:国内外与古代文明相关的考古发掘简讯、国内外古代文明研究动态讯息、与古代文明研究相关的论文以及与古代文明相关的书刊评介。 主办单位 ...
目 录⊙庞 纬:公元1世纪北印度洋奴隶贸易丛考——以《厄立特里亚海周航志》为中心中国先秦史⊙唐英杰 董雨康:卜辞所见滳水与早期商先公踪迹考论⊙白嘉慧:商周时期丙族的族属及相关问题探研⊙姚草鲜:宜侯夨簋中“宜”非江南吴国新考⊙王 强:睡虎地秦简《马禖》新探⊙张 帆:出土兵学文献所见古史构建考论东亚历史文化⊙秦 丽:试论元朝与高丽的官方史 ...
《古代文明(第17卷)》是202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内容简介《古代文明》由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所编,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是以研究中国考古学为主的实体学术机构,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则是为了更充分地发挥跨学科的综合优势,打破学科界限所成立的。文稿内容以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相关的学术 ...
《古代文明(第16卷)》是一本202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内容简介《古代文明》是由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于2002年联合主办的大型学术辑刊,文稿内容以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相关的学术论文为主(包括考古、历史、艺术史、科技史、思想史等诸多方面),该学术辑刊的出版及时地反映*新的研究成果,进一步促进古代文 ...
内容简介《古代文明(第11卷)》收录了豫西晋西南地区龙山时代文化研究、藁城台西遗址聚落结构的初步研究、铜器窖藏所见周原遗址贵族家族变迁、北方地区东周乐钟编列与埋藏规律研究、三门峡秦人墓研究、周家台秦代病方竹简研究、两汉诸侯王墓杵臼初探、苏鲁豫皖邻近地区汉代石椁墓的分区与分期研究等十六篇文章。研究成果所涉及的内容较广,既有对考古学文 ...
《古代文明(第15卷)》目录及摘要信息来源:“纸上考古”微信公众号古代文明(第15卷)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中心 编定价:118元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7月ISBN:9787573200082本馆索书号:K220.3-55/1(15)01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石器调查简报马宁 于建军 王幼平 何嘉宁本文介绍了新疆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2019年石器调查7个地点 ...
《古代文明(第14卷)》目录及摘要信息来源:“纸上考古”微信公众号古代文明(第14卷)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 编定价:88元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ISBN 9787532595846目 录新疆阿勒泰地区2017-2018年石器调查报告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大甸子墓地社会结构的再探讨——基于K- ...
《古代文明(第13卷)》目录 新世纪头十年浙江先秦时期考古的新进展 ………………………………… 郑建明 (1 ) 论先秦礼器中的漆器传统 …………………………………………………… 卢 一 (28 ) 从华南所见有领璧环看夏商礼制南渐 ……………………………………… 张强禄 (57 ) 试论郑州城垣形态及相关河道 ...
《古代文明(第10卷)》目录目录良师教诲 风范长存——深切缅怀邹衡先生 陈振裕;1-4邹衡先生与八里桥遗址 陈旭;5-8我与邹衡先生 李文杰;9-17夏商周考古学文化体系与范式的建构者——邹衡先生 徐良高;18-26一本考古学文集的年代意义 段宏振;27-30淇县考古二三事 张渭莲;31-33考古学的“中国梦” 董琦;34-38二里头M3及随葬绿松石龙形器的考古背景分析 许宏;3 ...
《古代文明(第12卷)》目录良渚文化微观聚落研究 郭明建(1)中国早期铃形器———以新石器时代至二里岗文化的陶铃和铜铃为例 陈国梁(28)“族徽”内涵与商代的国家结构 曹大志(71)晚商“族墓地”再检视 郜向平(123)周原遗址黄堆墓地分析 雷兴山 蔡宁(132)匜鼎研究 田伟(144)新见考释 田率(157)晋南与鄂东豫西地区两周时期的地名重名 ...
《古代文明(第8卷)》目录目录泥河湾盆地细石器技术、年代及相关问题 王幼平;1-15初期仰韶文化研究 韩建业;16-35马家窑文化的分期、分布、来源及其与周边文化的关系 丁见祥;36-87渤海南岸地区商周时期盐业遗址群结构研究——兼论制盐业的生产组织 燕生东;88-137周原遗址西周时期人群构成情况研究——以墓葬材料为中心 马赛;138-162楚墓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
《古代文明(第9卷)》目录目录东下冯“圆形建筑基址”的用途 田建文;1-6从盐业考古新发现看《管子·轻重》篇 燕生东;7-25(弓鱼)国铜器生产体系研究 近藤晴香;26-54应用X射线成像对晋侯墓地出土青铜器铸造工艺的研究 胡东波;吕淑贤;55-81辨识东胡遗存 韩嘉谷;82-101侯马铸铜遗址研究三题 常怀颖;102-131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周易》的复原与卦序研究 ...
《古代文明(第7卷)》目录目录裴李岗文化墓葬随葬品研究 张弛;魏尼;1-20彩陶“西阴纹”细说 王仁湘;21-36“海生不浪类型”文化过程论 戴向明;37-71大甸子墓地陶器上的“特殊彩绘” 顾问;72-108西周时期晋国墓葬所见性别差异初探 林永昌;109-158从邓家湾与肖家屋脊发现图像文字说起 王树明;刘红英;159-177商周时期合葬墓的考察 张明东;178-188周原遗址商时 ...
《古代文明(第6卷)》目录目录MIS3阶段的气候环境与古人类活动 夏正楷;王幼平;刘德成;曲彤丽;1-11再论大汶口文化向龙山文化的过渡 孙波;12-33中心与外围:湖南新石器文化进程的区域考察 郭伟民;34-82陶寺中期观象台实地模拟观测资料初步分析 何驽;83-115湘西濮文化的考古学钩沉 柴焕波;116-134中国数字的产生与文字的起源 葛英会;135-154■簋年代及相关问 ...
《古代文明(第4卷)》目录目录福泉山墓地研究 秦岭;1-35三星堆、金沙一类“奇异”玉器构图来源、内涵、定名及相关问题研究 顾问;37-63“越式鼎”研究初步 向桃初;65-104秦墓等级序列及相关问题探讨 梁云;105-129略论秦代与西汉的陵寝 张卫星;131-139秦汉墓葬天井述略 侯宁彬;141-148论汉代的因山为陵 李银德;149-163西汉楚王陵墓形制研究 周保平;刘照建;1 ...
《古代文明(第3卷)》目录目录垣曲盆地古城东关史前聚落之变迁——史前聚落个案分析 佟伟华;1-14庙底沟文化的聚落与社会 戴向明;15-39史前房屋布局变化的比较及其意义 杨建华;阿瑟·罗恩;40-53陶寺文化谱系研究综论 何驽;54-86礼制遗存与礼乐文化的起源 许宏;87-101豫西—晋南地区华夏文明形成过程的环境背景研究 夏正楷;102-114黄河流域先秦陶窑研究 张 ...
《古代文明(第2卷)》目录目录考古学关于中国文明起源问题的研究 赵辉;1-12大汶口文化的社会发展进程研究 栾丰实;13-52良渚文化的遗址群 中村慎一;刘恒武;53-64内蒙古中南部史前石城的初步分析 魏峻;65-83略论中国铜石并用时代社会发展的一般趋势和不同模式 韩建业;84-96大甸子墓地初析 郭大顺;97-113“大一”古义及相关问题 饶宗颐;114-120山西临汾下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