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六至七世纪中国相关粟特人墓葬出土乐舞图像研究

图一 史君墓石椁门图像摹本(采自杨军凯文)显然,石椁门两边的八个正在演奏的乐伎,与窗棂左右四名侍者一样,都是下面相对的两位人首身鸟足祭司正在举行拜火仪式的组成部分,也为仪式奏乐的天堂上的乐伎或乐神。这种类似的乐舞图像在安伽墓内石门楣上也有体现。(2)在棺椁北壁大致以建筑的廊柱为界,有宽窄不同的五幅相对独立的浮雕画面,依次编号为N1、N2 ...

• “互织”的绚丽——萨珊时期波斯毯与中国织毯技术交流研究

· 中国出版政府奖获奖期刊· 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纺织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T2)· SCOPUS收录期刊1 萨珊王朝时期的波斯毯从阿契美尼德王朝(Achaemenid,公元前550—前330年)起,波斯人就已发明了手工编织毯,在公元前400年左右,古希腊历史学家色诺芬(Xenophon)在他的《长征记》中首次提到了波斯毯。早期的波斯毯是上层社会的统治者和 ...

• 萨珊波斯与大唐王朝友好交往的活化石——唐睿宗桥陵石翁仲身份考

质疑甄别和考证确认唐睿宗桥陵石翁仲身份,旨在深入研究萨珊波斯与大唐王朝的欧罗巴诸国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复原大唐王朝与中亚、西亚和欧洲诸国交往历史真实之现场。在梳理桥陵勘探发掘简报、调查勘察简报和国外相关文献资料基础上,结合桥陵陵园遗址与陵园石刻现状,甄别唐睿宗桥陵石翁仲身份,揭示出萨珊波斯与大唐王朝长期友好往来,远比目前人们已知 ...

• 郭丹彤、王晗:波斯统治时期的埃及王权形象

贝希斯敦铭文(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内容摘要 波斯帝国对埃及的征服与统治,是埃及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本文根据原始文献和考古资料,从波斯统治者、埃及官僚、埃及平民这三个视角出发,解析波斯王权在埃及的形象。其中波斯皇帝在统治埃及时仍自视为波斯皇帝,埃及官吏则多以法老的形象来理解波斯皇帝的形象,埃及平民则很难把握对他们而言颇具抽象 ...

• 西亚历史上的塞尔柱人

塞尔柱人为部族名,公元一千年左右,西突厥人的一支在酋长塞尔柱率领下从中亚迁到锡尔河下游,并南下据有波斯大部分。1055年西进占领巴格达,迫使阿拉伯帝国哈里发授予苏丹称号,接着控制了阿拉伯帝国的朝政。然后,继续向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红海东岸扩张。到十一世纪末达于极盛。疆域东起印度兴都库什山,西达地中海,成为当时西亚一大帝 ...

• 凯扬传统与萨珊帝国的宇宙观——基于晚期萨珊帝国对外战略的考察(502—628年)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对波斯和罗马史料的考察,证明琐罗亚斯德教宇宙观念在萨珊波斯对罗马帝国采取军事征伐战略中的重要推动作用。萨珊帝国对东罗马帝国的征伐促进了“伊朗帝国”从内到外各项制度机构在6世纪期间走向空前的扩张。琐罗亚斯德教文献所反映的萨珊波斯人对天下世界的呈现方式并不仅仅是对6—7世纪中东政治现实的被动反映,更主动推动着当时现实 ...

• 王朝观念、家族血脉与历史书写——萨珊帝国的起源背景与王朝合法性构建

作者:龙沛来源:“西域研究”微信公众号原文刊载于《西域研究》2023年第1期萨珊王朝银币(图源:上海博物馆)萨珊帝国(Sasanian Empire,224~651年)是古代晚期伊朗文明的高峰和集大成者,其建立者一般被认为是帕提亚时代统治波斯故地的本土贵族。进入公元3世纪初时,发源于波斯故地的波斯王公独立称王,并在218~224年的数年时间内颠覆前宗主帕提亚帝 ...

• 唐代任官山西的波斯景教徒李素父子

作为中古时期多民族互动、交流以及族群活动的重要区域之一,山西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地位值得关注。近年来的考古发掘,更是大大推进了学界和普通民众对于这一方面的认知。隋朝虞弘墓志铭及棺床的出土,多面向展示了活动于山西的中亚民族的实况。今天同样利用考古材料,向大家介绍中古时期在山西活动的另一个重要的族群——信奉景教的波斯家庭。1980年,西 ...

• 我国历史文献中伊朗国家形象探析——以安息、萨珊为中心的考察

关 键 词安息王朝;萨珊王朝;伊朗;国家形象;他者作者简介邢文海,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西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冀开运,西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教授。项目来源本文系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国别史研究专项“伊朗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构建与治理研究”、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当代伊朗波斯湾战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伊朗,古称安息、波斯。中 ...

• 荣新江 | 唐代长安的一个波斯景教家族

原题一个入仕唐朝的波斯景教家族唐朝是古代中国与西方交往的盛期,与波斯的往来也十分频繁。然而,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所收集的详尽资料表明,波斯人入仕唐朝者,除《唐书·波斯传》所记之王族卑路斯及其子泥涅师师外,只有阿罗憾和李元谅二人而已,既使加上五十年代西安发现的苏谅妻马氏墓志所记的苏谅,比起印度、粟特以及海东诸国,也还是要少得 ...

• 一个入居唐朝扬州的波斯家族

“引言:我很幸运,比较早地就认识了蔡鸿生先生,承蒙他的厚爱,每有著作出版,则寄一册给我。我每得大著,如获至宝,盥手拜读,不忍释卷。我的入华粟特人系列研究,蔡先生的《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无疑起到指南作用;我后来有机会前往俄罗斯调查斯卡奇科夫藏书,蔡先生的《俄罗斯馆纪事》则是行笈必备之书。每次到广州,都找机会请教,有时候在永芳堂, ...

• 波斯与中国:两种文化在唐朝的交融

荣新江,北大历史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主任萨珊波斯(224-651年)和唐朝(618-907年)是分别位于西亚和东亚的两大帝国。中国与萨珊波斯的交往史应当上溯到公元五世纪中叶。文/荣新江一、引言  在他们为《唐朝的概观》(Perspectives on the Tang)一书所写的引言中,杜希德(Denis Twitchett)和芮沃寿(Authur F.Wrig ...

• 中外交流:波斯萨珊

卷首语汉唐考古研究中存在两条主要线索,其一是探讨中国文明自身的变化、发展与前进历程;其二则是探索中外文明之间的交流、融合与互动。往期我们以第一条主线为出发点,呈现了汉唐考古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不过,中国文明从来都不是封闭的,早在殷商时期,青铜器中就已有了欧亚草原文明的一些元素。秦汉以后,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就更加丰富而多元了,既有商 ...

• 雷闻:龙角仙都 ——一个唐代宗教圣地的塑造与转型

魏晉南北朝石刻與歷史研究作者简介雷闻,1972年1月生,陕西省旬阳县人。200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隋唐政治制度、礼制与宗教史、敦煌吐鲁番学,曾参与天一阁藏明钞本《天圣令》及新获吐鲁番文书的整理与研究。主要代表作是:《郊庙之外——隋唐国家祭祀与宗教》(三联书店 ...

• 器行天下——唐代昭义军镇的窑业

◎转载自:望野博物馆————————————————本号除特别标注外,资料皆来自互联网,版权属于原作者(机构),仅用于学术分享。※隋唐五代史|学闻分享●除特别标注外,『唐史学闻』所有文章皆为互联网搜集,著作权、版权归作者或版权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删除。●欢迎诸位提供和隋唐五代史有关的资讯。 ...

• 东亚世界形成史论

◎书 名:东亚世界形成史论(新版)作 者:韩昇ISBN:978-7-108-07449-2定 价:98元(精装)页 数:488————————————————本号除特别标注外,资料皆来自互联网,版权属于原作者(机构),仅用于学术分享。※隋唐五代史|学闻分享资讯来源:中国唐史学会目 录第一编 总 论第一章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对外关系理 ...

• 札记|陈朝阳:洛阳新出土唐代宰相崔涣墓志考释

﹀洛阳新出土唐代宰相崔涣墓志考释文 /陈朝阳洛阳理工学院副教授包伟民、刘后滨主编:《唐宋历史评论》第十三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近年洛阳新出两方墓志,墓志由洛阳私人收藏,拓片见毛阳光主编《洛阳流散唐代墓志汇编三集》,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23,第348、443页;张应桥《隋唐崔氏家族墓志疏证》,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2,第449页。墓志主 ...

• 隋唐宾礼探故 | 尹承

摘 要传统中国的宾礼至隋唐始成为王朝外交文化的一部分,它是皇帝专门迎接、接见与宴会蕃国主与使者的仪式。此前中古时期,宾礼按照儒家经义分为了两条线索,其一对象仅为诸侯,其二则含廷臣。隋唐延续了北朝的传统,隋初有附庸的梁国为其诸侯,至唐则以宾礼待“四夷”。《开元礼》规定了宾礼的范围与仪式,其文本定型于隋开皇初,各篇大都整体来自古礼的 ...

• 自1988年来隋唐五代的城市研究文献综述

自1988年来隋唐五代的城市研究文献综述作者方建勇(浙江键能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余姚,浙江 315400)摘要:据笔者不完全统计,自1996年以来共录得隋唐五代的城市研究文献65篇,本文按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和图书分类列出文献名称与提要,以供学界参考查询之用。关键词:隋唐 五代 城市研究 文献综述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author is not entirely s ...

• 2018年隋唐五代考古研究综述

本年度,本领域发表和出版的考古简报、论文、专刊报告等有170余篇(部)。都城遗址考古主要探寻东西两京的城门、市场、里坊、宅邸、池坝等城市功能性建筑遗迹。地方重要商业城市扬州和益州城址继续扩大发掘面积和范围。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性城镇遗址、边塞遗址被发现和揭露出来,从而改变了长期以来都城和主要城巿遗址独占考古版面的现象。陵墓考古由于 ...

• 陈玮 | 从六胡州到河阳:新出唐粟特裔武将石磨咄墓志研究

转载自: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原刊《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3年第4期,注释略去,引用请参照原文。新出《石磨咄墓志》记载了唐代突厥化粟特人石磨咄的家族世系、仕宦经历。石磨咄曾祖石恒裕为六胡州中的丽州都督,祖父石希昂任朔方军节度副使,父石奉超生活于开元、天宝年间。石磨咄于唐代宗时期从军,曾参与朔方军的边境作战。河阳镇成立后,石磨咄转投河阳军 ...

• 奥斯曼-土耳其研究-学术史的回顾与展望

奥斯曼-土耳其研究-学术史的回顾与展望 作者:昝涛 主编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副标题: 学术史的回顾与展望出版年: 2022-8-1页数: 350定价: 68.00元装帧: 精装丛书:北京大学海上丝路与区域历史研究丛书ISBN: 9787214273475内容简介 世界格局的迅速变化和欧亚大陆地缘政治的涛动,日益凸显了土耳其的特殊地位。在区域与国别研究方兴未艾的今天,我们更深刻地 ...

• 【新书介绍】豫见东非 中肯考古:博戈里亚湖遗址石制品研究

基本信息:编著: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市考古研究院、肯尼亚国家博物馆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年10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4年10月印次:1ISBN:9787501085255内容简介:本书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市考古研究院、肯尼亚国家博物馆编著,是中国-肯尼亚旧石器联合考古项目的成果。中肯旧石器联合考古项目自2017年实施,目前,已在博戈 ...

• 丧礼知识传统与礼俗秩序建构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ISBN:9787522719436内容简介本书首置绪论,详细阐明研究问题的提出、选题目的和价值、相关学术史、资料系统和使用方法、研究方法,以及所用的主要概念和用语的说明。第一章,通过梳理与分析《仪礼》《家礼》,以及国家礼典、日用类书、家谱、礼生礼书、道士科仪中有关丧礼的撰述,呈现丧礼知识传统形成的逻辑与形态多样的传承脉 ...

• 《云南史料丛刊》(修订版)

《云南史料丛刊》

• 浙江景宁畲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

作者简介贾兴荣,女,博士研究生,讲师,烟台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秘书,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自2017年以来,发表CSSCI 5篇。绪论一自然地理三人文生态五交往历史一经济交往三社会调解第三章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二信仰共存四文化资本与消费一族际通婚三社会关系五公共空间和个人空间的起落一立体并育的认同体系第六章民族交往交流交 ...

• 耶路撒冷以东:一部巴以边界的民族志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学者在中东世界进行田野作业而完成的民族志发轫之作,全面描述和讨论了“在边界上”的耶路撒冷社会。沿着地缘-生命政治的理论路径,本书兼顾不同逻辑、不同主体、不同层次的表述方式,将巴以冲突放回到真实的日常生活世界去考察,描述并揭示出家族、国家在“耶路撒冷以东”的本来面貌以及持续经历治理化的复杂过程,力图清晰详实地呈 ...

• 江南近代城镇地图萃编

近日,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历史地理、城市地图学研究的钟翀教授编著的《江南近代城镇地图萃编》由上海书店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编集220余幅珍稀古旧城镇地图,涉及近代以来“八府一州”的63座江南中心城镇,为读者提供了解读江南水乡城镇的历史精描图卷。在新书首发暨出版座谈会上,该书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投放市场的首批 ...

• 日本藏中国古代石刻拓本著录辑目

日本藏中国古代石刻拓本著录辑目(全2册)王连龙 编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9月出版/498.00元10月30日—11月13日限时5折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序·一赵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金石摹拓技术,是长期以来中国独有的文化技能。由于中国创造了造纸技术,所制作纸张适于摹拓,故早在汉代晚期就出现了摹拓石刻碑版的现象。被法国人伯希 ...

相关分类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