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秦简牍合集(叁)周家台秦墓简牍·岳山秦墓木牍

秦简牍合集(叁) 作者:陈伟主编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年: 2014-12定价: 378.00元装帧: 精装丛书:秦简牍合集ISBN: 9787307132757内容简介《合集》是对早期出版的7批秦简牍资料系统地进行再整理,分4卷6册,即卷一《睡虎地秦墓简牍》(上中下三册)、卷二《龙岗秦墓简牍·郝家坪秦墓木牍》、卷三《周家台秦墓简牍·岳山秦墓木牍》、卷四《放马滩秦墓简 ...

• 秦简牍合集(壹)睡虎地秦墓简牍

秦简牍合集(壹) 作者:陈伟 主编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年: 2014-12页数: 1347定价: 1968.00元装帧: 精装丛书:秦简牍合集ISBN: 9787307140011内容简介《合集》是对早期出版的7批秦简牍资料系统地进行再整理,分4卷6册,即卷一《睡虎地秦墓简牍》(上中下三册)、卷二《龙岗秦墓简牍·郝家坪秦墓木牍》、卷三《周家台秦墓简牍·岳山秦墓木牍》、卷四《 ...

• 秦汉墓葬出土简牍的考古学考察

秦汉墓葬出土的文字资料以简牍为大宗。随葬简牍是这一历史时段的葬俗之一。从目前的考古发现看,这种习俗虽上承战国,不过埋藏简牍的方式、简牍编册形式、性质和内容等已发生变化。汉承秦制,但这方面的葬俗也有不同特色。以往学者就此作过大量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不过整体而言系统探研不多,缺少对简牍随葬方式的专门讨论。就墓葬考古而言,江汉地区是出 ...

• 《丝路文化研究》第七辑

作者简介赖永海,1949年生,福建漳州人,哲学博士。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丝路文化研究》主编。著有《中国佛性论》《佛学与儒学》《中国佛教文化论》等。主编:赖永海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22年11月定价:92元ISBN:9787100216012刊物简介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和中国天楹文化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丝 ...

• 《丝路文明》第七辑

主编简介刘进宝,1961年生,甘肃兰州人。浙江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亚与丝路文明研究中心主任,《丝路文明》主编。兼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敦煌学与丝绸之路研究会会长等。主要从事敦煌学、丝绸之路暨西北史地、隋唐五代史等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图书信息 ...

•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第十辑

作者简介沙武田,1973年生,甘肃会宁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导,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丝绸之路研究集刊》主编,主要从事敦煌学、佛教石窟考古、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研究。主编:沙武田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年9月定价:198元ISBN:978-7-5228-2058-3刊物简介《丝绸之路研究集刊》由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历史博 ...

• 沙武田丨丝路文明研究新视野

作者简介沙武田,1973年生,甘肃会宁人,历史学博士(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导,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丝绸之路研究集刊》主编,主要从事敦煌学、佛教石窟考古、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研究。发表日期:2023年10月31日“中亚与丝路文明研究丛书”:刘进宝主编、甘肃教育出版社《丝绸之路研究集刊》由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历史博物馆 ...

• 凝视三星堆:四川考古新发现

1986年,三星堆两个祭祀坑的发现“一醒惊天下”;2001年,金沙遗址发掘引人注目;自2019年秋,三星堆新发现六座祭祀坑,再次引起世人关注。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的纵目面具、大立人像、大型神树、黄金面具等造型生动,极具地域特色;出土的青铜尊、青铜罍、玉璋、玉琮等,从造型到制作技术均来源于黄河、长江流域其他区域,成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起源发展、 ...

• 荣新江:掀开敦煌文献研究新的一页——《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文献》前言

中古史中心|荐读荣新江主编《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文献》敦煌文献系统性保护整理出版工程,是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主持,中国学术界、文化界、出版界共同推进实施的一项重大文化工程。《敦煌文献全集》作为其中的重点项目,旨在以高清全彩方式高水平集成刊布、高质量系统整理散藏世界各地的敦煌文献。本书为《敦煌文献全集》之一种,是法国国家图 ...

•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第九辑):粟特研究专号

书名:丝绸之路研究集刊(第九辑):粟特研究专号【点击购书】作者: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编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年8月定价:198.00目 录先秦至西汉初期的敦煌与河西 郑炳林 001月氏在西迁前的活动范围及其在东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兼论张家川马家塬文化的性质 张德芳014 ...

• 岩画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以旧石器时代晚期洞穴岩画研究为例

全文阅读岩画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以旧石器时代晚期洞穴岩画研究为例作者:张亚莎 张晓霞 中央民族大学;原文刊于:《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

• 唐信州刺史薛府君墓所见幽营二州薛氏

全文阅读唐信州刺史薛府君墓所见幽营二州薛氏(作者:卢亚辉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北方文物》2023年第5期)

• 跳出“辽西中心论”:辽西地区新石器文化起源新视角

  熟悉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和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学者大多了解在20世纪50-60年代曾经流行一种“中原中心论”,即认为新石器文化和文明最早起源于中原地区;中原地区在新石器时代各个阶段都处于文化发展领先的位置;周边地区和中原地区出现相同或相似的文化因素,往往被认为是中原向周边传播的结果。到70-80年代,在周边地区考古新发现、陶器类型学断代方法 ...

• 汉代陂池水田模型的分布与传播探析

全文阅读汉代陂池水田模型的分布与传播探析作者:李春蕾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硕士研究生;刘兴林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原文刊于《农业考古》2023年第3期

• 沈百鸣|多元互动视角下的关中盆地与夏文化的诞生

  距今约5000年前,伴随着全球性的气候突变,我国温暖湿润的气候与环境开始恶化,各地区考古学文化发生了持续衰落的现象。这一过程中,长江中下游区域首当其冲,良渚文化传统逐渐消失,随后山东及黄淮地区的文化南移,岭南、浙闽沿海地区文化北上,黄河中游地区亦受到一定影响。这一广泛的文化衰落和变迁现象持续至距今4500年前后,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

• 郑岩 | 重读北齐娄叡墓壁画

  摘 要:山西太原北齐娄叡墓壁画既是从北魏平城时代开始建立的一套新图像系统发展的结果,又是一组富有艺术个性的作品,对于探索美术考古研究与传统绘画史写作相融合的可能性与具体方法,有着重要价值。从其墓道特殊的结构可推定壁画的施工方法,建立起名家画稿与壁画之间的联系;从壁画风格还可窥见这一时期绘画“感神通灵”观念在艺术实践中的具体表 ...

• 玉器工艺技术研究:概念、方法与探索

全文阅读:玉器工艺技术研究:概念、方法与探索作者:温雅棣(西北工业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原文刊于:《考古学集刊》 第28集

• 金沙祭祀区出土青铜容器的类别、年代及文化背景

全文阅读金沙祭祀区出土青铜容器的类别、年代及文化背景作者:张昌平(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原文刊于:《中原文物》2023年第3期

• 晋制与君统——魏晋南北朝陵墓制度的流变

全文阅读晋制与君统——魏晋南北朝陵墓制度的流变作者:韦正(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付龙腾(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原文刊于:《考古与文物》2023年第4期

• 神禾原战国秦陵墓出土涂色算筹初识

全文阅读神禾原战国秦陵墓出土涂色算筹初识作者:郭妍利(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振飞(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原文刊于:《考古与文物》 2023年第3期

• 海岱地区商周时期农业复杂化的植物考古观察

全文阅读海岱地区商周时期农业复杂化的植物考古观察作者:郭荣臻(中国国家博物馆);靳桂云(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原文刊于:《东南文化》 2023年 第5期

• 盐源县文管所藏“秦代篆书铜锭”为新莽衡杆考

全文阅读盐源县文管所藏“秦代篆书铜锭”为新莽衡杆考作者:周志清,左志强(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补琦(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原文刊于:《四川文物》 2023年 第5期

• 轺车新考

全文阅读轺车新考作者:赵化成(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原文刊于:《中国美术研究》 2022年 第4期

• 缅怀尹达先生忆往事

全文阅读缅怀尹达先生忆往事作者:谢保成(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原文刊于:《中国史研究动态》 2023年 第4期

• 动物踩踏与“假工具”:木垒县细石器遗址采集石制品的埋藏学分析

全文阅读动物踩踏与“假工具”:木垒县细石器遗址采集石制品的埋藏学分析作者:冯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黄奋 于建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张晓钰(木垒县博物馆);何嘉宁(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原文刊于:《北方文物》 2023年 第5期 ...

• 江西靖安老虎墩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初步研究

全文阅读江西靖安老虎墩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初步研究作者:崔涛(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徐长青(江西省博物馆)原文刊于:《中原文物》 2023年 第3期

• 浅析商、西周铜木复合胎漆器——兼谈釦器及其起源问题

全文阅读浅析商、西周铜木复合胎漆器——兼谈釦器及其起源问题作者:蒋迎春(保利艺术博物馆)原文刊于:《四川文物》2023年第5期

• 新疆塔里木盆地小河文化溯源及文化交流与互动研究

全文阅读新疆塔里木盆地小河文化溯源及文化交流与互动研究(作者:李文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年第2期)

• 和龙大洞遗址黑曜岩石片的功能研究

------------------------------------------------------------------------全文阅读和龙大洞遗址黑曜岩石片的功能研究(作者:李尧 陈虹 宁钰欣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徐廷 浙大城市学院;原文刊于《文物季刊》2023年第2期)

• 河南荥阳官庄遗址陶范物源及制作工艺分析

------------------------------------------------------------------------全文阅读河南荥阳官庄遗址陶范物源及制作工艺分析(作者:陈博 尹邵君 许俊杰 郜向平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原文刊于《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23年第3期)

• 郑韩故城铸铁陶范表面处理技术分析

------------------------------------------------------------------------全文阅读郑韩故城铸铁陶范表面处理技术分析(作者:王淡春 安徽博物院、安徽大学历史学院,罗武干 中国科学院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系,张飞燕 故宫博物院,蔡全法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原文刊于《文博》2023年第4期) ...

• 从福建南山遗址水稻植硅体遗存看水稻在东南地区的利用历史

全文阅读从福建南山遗址水稻植硅体遗存看水稻在东南地区的利用历史(作者:陈秋荷 武警警官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李昭 暨南大学历史学系,马永超 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四川大学考古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周振宇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杨晓燕 兰州大学 ...

• 两件秦代铅钡玻璃腐蚀特征研究

------------------------------------------------------------------------全文阅读两件秦代铅钡玻璃腐蚀特征研究(作者:王颖竹 首都博物馆,王婕 故宫博物院,马清林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孙伟刚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原文刊于《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23年第1期) ...

• 山东古代居民骨化甲状软骨的观测

全文阅读山东古代居民骨化甲状软骨的观测(作者:赵永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孙田璐 杨张翘楚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王子孟 刘文涛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曾雯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原文刊于《人类学学报》2023年第2期) ...

• 早期秦人的农业实践探索——以甘谷毛家坪遗址植物遗存研究为例

-----------------------------------------------------------------------全文阅读早期秦人的农业实践探索——以甘谷毛家坪遗址植物遗存研究为例(作者:刘嘉祺 杨瑞琛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赵兆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赵志军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农业考古》2023年第1期) ...

• 西藏阿里象泉河上游早期金属时代的生业经济与区域互动:来自故如甲木与曲踏的证据

------------------------------------------------------------------------全文阅读西藏阿里象泉河上游早期金属时代的生业经济与区域互动:来自故如甲木与曲踏的证据(作者:陈相龙 张雅军 仝涛 张旭 王明辉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李林辉 赤列次仁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原文刊于《考古》2023年第4期) ...

• 甘肃礼县出土扁球形附耳鼎的浑铸与水平分型技术——兼论技术对造型设计的影响

全文阅读甘肃礼县出土扁球形附耳鼎的浑铸与水平分型技术——兼论技术对造型设计的影响(作者:刘彦琪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原文刊于《四川文物》2023年第2期)

• 河北康保县兴隆遗址2018~2019年植物遗存浮选结果及分析

------------------------------------------------------------------------全文阅读河北康保县兴隆遗址2018~2019年植物遗存浮选结果及分析(作者:邱振威 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吴小红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郭明建 暨南大学历史学系,王刚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原文刊于《考古》2023年第1期) ...

• 殷墟王裕口南地出土磨石研究

------------------------------------------------------------------------全文阅读殷墟王裕口南地出土磨石研究(作者:杨宽 赵俊杰 安阳师范学院考古系,何毓灵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农业考古》2022年第3期)

• 周、楚之间:湖北随州庙台子遗址农作物遗存研究

全文阅读周、楚之间:湖北随州庙台子遗址农作物遗存研究(作者:唐丽雅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郭长江 张博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许稼枢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赵志军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农业考古》2022年第3期)

• 龙山至二里岗文化时期河东盐池分布范围研究

------------------------------------------------------------------------全文阅读龙山至二里岗文化时期河东盐池分布范围研究(作者:姜湾 田伟 中国国家博物馆;原文刊于《中原文物》2023年第1期)

• 渤海南岸地区早期盐业生产原料、淋卤和煮盐工具问题

全文阅读渤海南岸地区早期盐业生产原料、淋卤和煮盐工具问题(作者:张小嫚 燕生东 山东师范大学;原文刊于《盐业史研究》2023年1期)

• 汉代荆州南部(郴州地区)铜器分析及所见汉代铜工业相关问题

全文阅读汉代荆州南部(郴州地区)铜器分析及所见汉代铜工业相关问题(作者:林永昌 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历史系,罗胜强 郴州市博物館;原文刊于:《南方文物》2023年第3期)

• 石家河史前聚落的多尺度地貌背景分析

全文阅读石家河史前聚落的多尺度地貌背景分析作者:艾 亮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技史与气象文明研究院);毛龙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方 勤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王 辉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南方文物》2023年第4期 ...

• 关于殷墟(大邑商)都城布局研究的新思考——以2021-2022年殷墟洹河北岸地区的考古收获为例

  河南安阳市的殷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王朝后期都城遗址,面积达30平方千米。1899年来,殷墟因出土甲骨文而闻名于世。殷墟考古开始于1928年,是中国最早开展考古工作的遗址之一,工作已历90多年。工作历时之长、发掘次数之多、发现的地下遗存之丰富、研究之深入,在中国古代遗址中居于前列。殷墟也成为中国考古圣地。 ...

• 周原与镐京——关于西周王朝的都城

内容提要:周原是规模最大、遗存最丰富的西周遗址,近年在遗址核心区域又确认了形状方正、规划严谨、规模庞大的城址。周原即金文中的“周”和“宗周”,是西周王朝的首都。金文中的京即镐京,是关中东部的重要城邑和交通枢纽,也是周王的游猎地,但武王以后已不是都城。将镐京误认为西周首都始于战国时期,可能出自在同一地区立都的秦人。西周王朝的首都号 ...

• 赵化成 | 轺车新考

摘要:汉代“轺车”形制如何?学界多依东汉刘熙《释名·释车》:“轺车,轺,遥也,远也,四向远望之车也。”说辞,将汉画中常见的一种四面无遮蔽且带有伞盖的马车称之为“轺车”。但详阅相关文献及细审汉画车马出行图像后,发现“轺车”与“安车”皆为无遮蔽的“四向远望”之马车。在汉代,“轺车”为立乘的轻小之车,多属低等级之乘用车,而“安车”为坐 ...

• 何利群 | 东亚地区早期佛教寺院布局及演变

五世纪之后,东亚各国的文化交流日渐频繁,在中国内地敷扬甚广的佛教通过多途径传播至朝鲜半岛,并经由百济影响到日本列岛。寺院作为佛教僧侣从事法事活动和日常修行的场所,伴随着佛教的流传,在各地先后建立起来。由于历史、环境及人文诸多原因,朝鲜半岛和日本现存许多五至八世纪的佛教寺院,有关佛寺的探讨不断推陈出新。而作为东亚佛教寺院源头的中国 ...

• 思想的考古学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道路上都曾活跃过形形色色的人物、各式各样的思想、林林总总的理论。彼此切磋、互动、争鸣、融合,如此循环往复,构成了错综复杂的学术史风景。考古学的发展道路,也可视作诸多考古人思想付诸实践之路。《思想的考古学》是一本以考古人物和学术史为主题的论文集。一共收录论文21篇,分为“人物与思想”、“探索与争鸣”、“回访与怀念” ...

• 稻作文明的摇篮:河姆渡文化考古文粹

基本信息:编者: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   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博物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年9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3年9月印次:1ISBN:9787501081707内容简介: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南方地区一支重要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考古学文化,距今约7000~5300年。以1973年发现的河姆渡遗址命名,主要分布于浙江东北部的宁 ...

• 贾笑冰 王轩龙:“中国文化直根系”的考古学新解——兼谈牛河梁遗址的考古新发现

作者:贾笑冰 王轩龙来源:“考古黑龙江”微信公众号原文刊载于《北方文物》2023年第4期牛河梁遗址中心大墓一、红山文化与“中国文化直根系”红山文化的研究与学术界对中国文明起源的讨论息息相关,二者互相影响、相互促进。燕山南北长城地带的主体位于长城以北,是历史上的农牧交错地带,也是常常被历史记载所忽略的边陲之地,这也影响到史前考古学领域, ...

• 郑炳林丨先秦至西汉初期的敦煌与河西

作者简介郑炳林,1956年生,陕西黄陵人。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萃英学者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敦煌学辑刊》主编。主要从事敦煌学、西北史地研究,承担国家项目20余项,出版专著10余部。对于汉武帝取得河西、设置敦煌郡之前的敦煌归属和居民以及建置沿革,虽然历史文献有零星的记载,但学术界仍然没有进行全面的梳理。敦煌文献P.4640《阴处士碑》记 ...

• 南海Ⅰ号南宋沉船出水玻璃制品研究

南海Ⅰ号南宋沉船是目前水下考古发现年代较早、保存较为完整的海上贸易商船,已清理器物逾6万件,包含陶瓷器、金属器、漆木器、竹器、石器等。其中大量形状、颜色各异的玻璃制品,对研究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具有重要价值。宋代玻璃制造技术以及产品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此时鲜有对玻璃制品系统的论述和记载,现代人对于宋代玻璃制造技术及发展情况的研 ...

• 营国城郭 井井有序——二里头都邑布局考古的重大进展与意义

作者:赵海涛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微信公众号原文刊载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5期二里头都城遗址布局结构一、布局考古的主要历程二里头遗址位于洛阳盆地中东部的伊洛河故道北沿,地处现洛阳市偃师区翟镇二里头、圪当头、四角楼和北许村之间。遗址中最瞩目的发现为公元前1750年至公元前1530年间的二里头文化时期遗存。 ...

• 追寻并共享人类遗失的文明——近年中国考古重要进展及人类文明交流互鉴

-----------------------------------------------------------------------全文阅读追寻并共享人类遗失的文明——近年中国考古重要进展及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作者:曹兵武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刘畅 乔振祺 人民画报社;原文刊于《南方文物》2023年第1期)

• 原生新石器社会走了多远——论中国史前复杂社会的三次区域性兴衰

-------------------------------------------------------------------------全文阅读原生新石器社会走了多远——论中国史前复杂社会的三次区域性兴衰(作者:张弛 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原文刊于《文物》2023年第6期)

• 云冈石窟第6窟佛传故事雕刻再研究

全文阅读云冈石窟第6窟佛传故事雕刻再研究(作者:常青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原文发表于《美术研究》2023年第2期)

• 医学考古学视野下的商周军事医疗救治初探

全文阅读医学考古学视野下的商周军事医疗救治初探(作者:赵丛苍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西北大学医学考古学研究中心;曾丽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祁翔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原文刊于《考古与文物》2022年第4期)

• 文化因素分析方法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基于考古资料和考古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具有多层次的特点(图一)。总的来说,以田野考古为基础的考古学研究是基本层次,将田野考古调查、发掘的资料做纯考古学层面的研究,总的目的是研究考古学文化。然后上升到第二层次即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这是跨学科的综合研究,需要运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多重证据和手段,使用基于自然科学研究建立的模型; ...

• 甄器尚象:夏代文明之光——二里头遗址陶器中的夏文化信息

 二里头文化是中原地区文化面貌高度统一的考古学文化,它的出现,结束了这一区域不同考古学文化类型并存的格局。二里头遗址坐落于洛阳盆地,遗址内既有大型宫殿基址、手工业作坊和祭祀遗存的集中发现,也有精美青铜器、玉器及陶礼器的大量出土,具有明显的早期都城性质。遗址发掘者赵海涛指出:“二里头都城主要是通过主干道路划分出规整的功能区,在这个 ...

• 有关夏的三个误解

  围绕夏的研究一直非常火热,主题学术会议、讲座、出版等不胜枚举。互联网上的相关讨论也颇为热烈,但其中存在一些误解。这些误解的根源在于,考古学研究乃至更大范围的学术研究没有将问题分析透彻、解释清楚。归纳来说,有三个误解尤为明显,深感有必要提出并加以讨论。误解一:中华文明是从夏朝开始的,夏的有无关系到中华文明历史的长短  这是一个 ...

• “中国文化直根系”的考古学新解——兼谈牛河梁遗址的考古新发现

------------------------------------------------------------------------全文阅读“中国文化直根系”的考古学新解——兼谈牛河梁遗址的考古新发现(作者:贾笑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轩龙 朝阳市牛河梁遗址管理处;原文刊于《北方文物》2023年第4期)

• 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

图①:湖南玉蟾岩遗址出土的陶釜。图②:黑龙江小南山遗址出土的玉环。图③:龙山文化中的蛋壳黑陶高柄杯。图④:唐代掐丝团花纹金杯。图⑤:汉代织锦护臂。图⑥:西汉错金铜博山炉。以上图片均为郭物提供  核心阅读  大量考古发现揭示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也说明中华民族是人类历史中具有突出创新性的民族,“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理念贯穿在 ...

• 辽宁建平县马鞍桥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与认识

全文阅读辽宁建平县马鞍桥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与认识作者:樊圣英,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辽宁省文物保护中心);刘超,朝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李波,建平县博物馆;原文刊于《北方文物》2023年第4期

• 试论崧泽文化与良渚文化的界缘问题

全文阅读试论崧泽文化与良渚文化的界缘问题(作者:郭梦雨 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原文刊于《东南文化》2023年第1期)

• 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存与海上丝绸之路关系的几点思考

全文阅读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存与海上丝绸之路关系的几点思考(作者:吴敬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原文刊于:《边疆考古研究》第32辑)

• 中国史学演变与时代的互动

全文阅读中国史学演变与时代的互动作者:徐良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南方文物》2023年 第4期

• 中国考古发掘执照制度的发展

  1930年前,中国尚未建立明确的发掘制度,对盗掘、非法出口等行为有一定法规限制。1930年《古物保存法》首次规定了考古发掘的报批手续与发掘执照制度,虽因时局动荡未能有效实施,但相关制度仍影响到了后世的考古发掘的法律条文与原则,为考古发掘工作奠定基础。考古发掘执照制度的发展完善,代表着我国考古工作的不断规范,保障了文化遗产的合法性和安 ...

• 李伯谦 | 耗时二十余年的一部考古学巨著——评《三门峡虢国墓》(第二卷)

  《三门峡虢国墓(第二卷)》 编著: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出版时间:2023年9月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虢国曾是辉煌于2800年前西周时期的重要姬姓诸侯国之一。周武王灭商之后,封周文王之弟虢仲、虢叔于东西二虢。东虢在河南荥阳,春秋初年被郑国所灭。西虢在陕西宝鸡,于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纪中期)东迁至三门峡及山西南部一带,灭焦国,建都上阳城 ...

• 文化初造,文明破晓——读陈洪波《岭南地区新石器化过程的考古学研究》

《岭南地区新石器化过程的考古学研究》 作者:陈洪波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10月  陈洪波教授发来《岭南地区新石器化过程的考古学研究》书稿,嘱我作序。我对新石器考古近乎隔行隔山,万分推脱不得,只好答应写篇读后记。即便如此,仍然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深恐为方家见笑,更辜负洪波教授一番好意。不过,这部著作的基础是2017年度国 ...

• 俯察江汉大地,剖析治水文明——读《江汉平原史前治水文明》

江汉平原史前治水文明》作者:刘建国 彭小军 陶洋 向其芳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年8月  从女娲补天、愚公移山,到精卫填海、大禹治水,中国古代流传至今的神话故事大都以人类与自然环境的顽强斗争作为主题。当古代社会面临自然环境恶化或极端的气象事件时,先民们通过补天、移山、填海、治水等手段,不断适应和改造自然,使文明之火得 ...

• 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2021·三门峡)会志(全2册)

基本信息:编著:中国考古学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河南省文物局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年10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3年10月印次:1ISBN:9787030766632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2021年在三门峡召开的“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的全面记录与总结 ...

• 金声玉振:郭店楚墓竹简出土三十周年研究文选

基本信息:主编:陈伟 李天虹 编: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荆门市博物馆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年10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3年10月印次:1ISBN:9787307240261内容简介:  1993年,湖北省荆门市博物馆对郭店一号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了一大批楚简,是研究古文字学与先秦文献学、学术史、思想史无比珍贵的资料,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最重要 ...

• 洛阳西汉画像空心砖发现与研究

基本信息:编著:洛阳市考古研究院主编:赵晓军 徐婵菲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年9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3年9月印次:1ISBN:9787573208309内容简介:  画像空心砖墓是汉代墓葬中一种重要类型,是研究汉代历史、生活和艺术珍贵资料。洛阳是汉代画像空心砖墓的主要发现和分布地区。洛阳画像空心砖大多发现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均为盗掘出土 ...

• 《甲骨文與殷商史》(新十三輯)

基本信息:主编:宋镇豪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年7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3年7月印次:1ISBN:9787573207319作者简介:  宋镇豪,男,1949年生,江苏江阴人。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主要从事甲骨学、古文字学和中国上古史研究,主要论著有《夏商社会生活史》《中国春秋战国习俗史》《中国饮食史·夏商卷》《 ...

• 青瓷白马兼山海:惠东县白马窑址群区域系统调查

基本信息:编著: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年9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3年9月印次:ISBN:9787030762740内容简介:  白马窑位于广东省惠东县白盆珠镇。作为明代著名的外销瓷窑场之一,白马窑是研究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商品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实物资料。  该窑址群于20世纪50年代被发现,至今 ...

• 三代考古(十)

基本信息: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 编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年10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3年10月印次:1ISBN:9787030766137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编辑的关于三代及其相关考古研究的论文集。第十集包括考古新资料,都邑探索,墓葬、城址与人群,手工业与重要遗物,天文与祭祀, ...

• 孙英刚:唐朝的五大特点

如果我们穿越回唐朝,站在长安的天街上,会如何看待这个时代和这个文明呢?直观的感受恐怕会与我们作为后人用倒放电影式的概括不同。在中国数千年文明史中,唐朝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甚至被描述为中国的黄金时代。桥水基金的创始人达里奥(Ray Dalio)精于用历史周期做投资决策,在他看来,唐朝是中国文明的一个高峰,而之后的宋文明,虽然精致,却是一个 ...

• 佛教和亚洲宗教中的仪式与物质性

2023年6月13日至15日,普林斯顿大学举办了“佛教和亚洲宗教仪式及物质性”国际学术研讨会。该会议由普林斯顿大学太史文教授和莱斯大学黄士珊教授组织,共有来自亚洲、欧洲和北美的二十一位学者参加并发表论文,由台湾地区“中研院”刘淑芬教授做专题演讲。会议还邀请了二十位博士生参与讨论。会议分为五个小组讨论,并由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Laurel Kendall ...

• 郑重|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现藏何处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十六回本,通称乾隆甲戌脂评本,是研究《红楼梦》重要资料。甲戌本为胡适旧藏,1函4册,扉页上有胡适手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后有胡适、刘铨福、俞平伯等人题跋。本文讲述了甲戌本背后的历史文献价值及如何归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故事。研究《红楼梦》的学者都无法绕过脂砚斋,研究脂砚斋的人又无法绕过《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

• 苏轼与王诜《烟江叠嶂图》

北宋画家王诜乃名门之后,雅好文艺,尤擅书画,因于苏轼交好,受乌台诗案连累,与苏轼双双迁谪边荒,七年多没能见到面。神宗死后,变法派倒台,苏轼重新得到起用,两人才得以再见。久别重逢后的苏轼和王诜二人又一起唱和赋诗,重启宋代文士的艺文生活。其中,王诜的名作《烟江叠嶂图》其后题跋留下了苏轼和王诜的诗词唱和,引为佳话。本文节选自《宋风成韵 ...

• 陌生人马可:意大利与中国的古今丝路

“行走丝路的意大利商人群像追逐亚细亚的丝路贸易图景威尼斯与热那亚的海上双城记东西方古老文明的交往故事”01—本书概况《陌生人马可:意大利与中国的古今丝路》编者:邱捷、夏沃著者:〔意大利〕苏尔迪 等译者:邱捷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品方:我思Cogito出版时间:2021年6月页数:320页开本:16开装帧:平装定价:88.00元ISBN:978-7-5598-356 ...

• 柔然传奇

“北魏时期的北朝民歌《木兰辞》,描述的正是当时鲜卑人建立的北魏王朝与北方蒙古草原上的柔然人建立的第三个草原帝国——柔然帝国进行一系列战争的故事。作为草原民族,柔然并不像匈奴、鲜卑和突厥那样众所周知,但却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的发展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这本《柔然传奇》将为你揭秘神秘的草原民族——柔然。”01—本书概况《柔然传奇》作者: ...

• 五胡史纲

“《五胡史纲》是赵丕承先生历时30年撰写的一部五胡十六国专史,此作填补了史籍的阙如,也填补了我国五胡十六国时期断代史研究上的一段空白。本书记述共涉及五胡十六国时期22个共存或兴替的政权,内容极为详尽,大部分研究成果是过去所没有的。”01—本书概况《五胡史纲》作者:赵丕承出版社:三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6月装帧:精装定价:680.00元(全 ...

• 丝路遗迹

“丝绸之路是横跨欧亚大陆的超大型文化遗产,是涉及了半个地球的人类文明与文化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亦可谓是迄今为止全球规模最大的、内涵最丰富、同时也是最具世界意义的文化遗产。《丝路遗迹》丛书分为总论、城镇、交通、生产、宗教、墓葬6方面7卷展开,对基于文化遗产理论的丝绸之路研究进行了详细论述,展开诸如丝绸之路作为文化线路遗产的概念 ...

• 遗托邦世界遗产与现代性

本书以“遗托邦”表达与世界遗产关联在一起的乌托邦式预期,从阿布辛贝神庙等世界遗产出发,通过三个视角探讨了过去在当下的多重含义:对事实的认知、叙事的美、伦理的需求。书中反对危机理论,并将其作为一种当代社会性批判的怀旧表达。作者 Jes Wienberg将现代性视为相互矛盾的叙事集合,并在技术进步与新近理念之下进行了再阐释。书中对《世界遗产公约 ...

• 中国古代宫殿

书名:中国古代宫殿作者:傅熹年 著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9月ISBN:978-7-112-25241-1定价:98元【内容简介】宫殿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重要载体,本书作者借助考古发现、文献考证、图像对比等手段,按照时间顺序,通过对我国从夏商周、春秋战国至明清,包括渤海上京、辽、金等少数民族政权在内的中国古代宫殿的组群布局、规模、宫院 ...

• 西海长云:6—8世纪的丝绸之路青海道

从展览到图书珍贵文物聚焦鲜为人知的吐谷浑历史文化长约一米的彩色长卷展现吐谷浑人的风俗场景荣新江、韩建华、仝涛、陈国科、霍巍、赵丰等学者撰文讲述丝绸之路青海道的故事西海长云:6—8世纪的丝绸之路青海道赵 丰主编陆芳芳 副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23年6月内容简介丝绸之路青海道开拓甚早,但其繁盛则在吐谷浑时期。公元4世纪初,鲜卑族慕容吐谷浑率部 ...

• 沉船与新加坡海洋史

2021年6月16日,新加坡国家文物局宣布位于新加坡东部航道的两艘沉船的考古发掘工作圆满结束。这是新加坡水域内规模最大的一次,由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考古部门历时六年完成。本书记录了这两起沉船事故,并辅以有关新加坡航海史的文章,从14世纪的“淡马锡”到18世纪末国家贸易的兴起。这两艘沉船提出了重新思考新加坡与全球相连的历史的挑战,而 ...

• 六朝历史与考古青年学者交流会论文集(2016-2020)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年:2023-7页数:620定价:99.80元装帧:平装ISBN:9787305258947编者简介:陆帅,1987年生,江苏南京人。历史学博士,201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国历史系。现为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历史地理学。刘萃峰,1990年生,安徽颍上人。历史学博士,201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国历史系。现为安徽师范大学历 ...

• 四川古建筑调查报告集(第二卷)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编著的《四川古建筑调查报告集(第二卷)》共收录7处寺庙,均位于川北地区,建造年代自元代至清代早期,不仅包括四川现存最早的10座元代建筑中的3座,还包括代表时代转型的明初、清初建筑2座。在经过大量艰辛的前期工作,包括爬梳史料、走访调查、科学测绘、三维扫描、红外摄影等后,调查者从建筑的形制、题记、加工痕迹一点点还原出了 ...

• 中原早期青铜时代——聚落与礼器专题研究

基本信息: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河南省夏文化研究中心 编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年9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3年9月印次:1ISBN:9787030764768内容简介:  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岗文化是中国青铜时代的核心文化,它们的初兴和扩展奠定了高度发达、独具特色的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基础,在中国文明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

• 孙瑜:石窟寺图像及文物是印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重要史料

日前,我市部分文史专家赴甘肃考察调研,探访了河西的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等石窟寺,山西大同大学教授孙瑜特别关注其中的“二佛并坐”造像,她认为,敦煌石窟和麦积山石窟“二佛并坐”造像,明显是“云冈模式”的西传,是文化交流互鉴的实证,石窟寺图像及文物也是印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重要史料。  石窟寺作为佛教文化场所,三世纪由印度传入中国,经 ...

• 从嘎仙洞、盛乐、平城到洛阳——拓跋鲜卑迁徙和发展历程

摘要拓跋鲜卑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的一支,从大兴安岭嘎仙洞出发,经历"九难八阻",一步步地逐 渐向外走来,经历了最重要的发展时期:盛乐时代、平城时代和洛阳时代,完成了从原始部落联盟向封建制的转变, 从而使拓跋鲜卑从偏居一隅落后的少数民族,不断发展壮大,建立北魏王朝,结束了混乱割据的十六国时代,使中 国历史进入南北对峙的时代——南北朝 ...

• 历代正史“经营西域人物事迹”撰述资鉴

历代正史“经营西域人物事迹”撰述资鉴 作者:马晓娟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年: 2018-3页数: 208定价: 89.00元装帧: 平装ISBN: 9787520112819内容简介本书所界定之正史范围包括二十四史与《清史稿》。本书即选取其中关于“经营西域人物事迹”的撰述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分期:“西汉为正史‘经营西域人物事迹’撰述形成期”;“魏晋至隋唐为正史 ...

• 中国国家地理2007年10月总564期-塞北西域珍藏版

中国国家地理2007年10月总564期-塞北西域珍藏版作者:单之蔷出版社: 中国国家地理副标题: 塞北西域珍藏版出版年: 2007-10-7页数: 366定价: 16.00元装帧: 平装ISBN: 9786337200719中国国家地理2007年10月总564期的创作者单之蔷作者 “绿量”与“森林覆盖率”作者: 单之蔷封面选择江南曾经是塞北?江南的湿润与富足有赖于青藏高原所赐予的季风气候。西北干旱 ...

• 西域文学与文化论丛(第1辑)

西域文学与文化论丛(第1辑)出版社:学苑出版社出版年: 2012-7页数: 286定价: 55.00元ISBN: 9787507740622内容简介西域文学与文化论丛·第1辑,ISBN:9787507740622,作者:周珊,朱玉麟 主编内容提要:本书内容包括中古时期吐鲁番地区汉文文学的传播与接受——以吐鲁番出土文书为中心;新出吐鲁番文献中的古诗习字残片研究等。 ... ...

• 秘境西域-新疆之悬疑与浪漫

秘境西域-新疆之悬疑与浪漫作者:张晖出版社: 第1版 (2005年7月1日)副标题: 新疆之悬疑与浪漫出版年: 2005-7页数: 162定价: 28.0装帧: 平装ISBN: 9787801877680内容简介如今在新疆戈壁荒漠中依然屹立着楼兰、米兰、高昌、交河等故城;在沙漠深处埋藏着饱经历史沧桑的古代城邦遗址——尼雅、喀拉墩;在古丝路沿线上散步着大量闪烁着人类思想光辉的佛教艺术胜 ...

• 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

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1 作者:金雅声 /赵德安 /沙木 主编 /西北民族大学 /上海古籍出版社 /英国国家图书馆 编纂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年: 2011-1页数: 190定价: 2200.00ISBN: 9787532557745内容简介《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1》介绍1906年英国探险队从敦煌莫高窟掠取的8-11世纪西藏“前弘期”的古藏文社会历史和宗教写本文献。 ...

• 西域民族文化图典

西域民族文化图典【作 者】郭晓东著【形态项】 902【出版项】 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 2014.02【ISBN号】978-7-5469-4774-7【中图法分类号】K892.445;K280.45【原书定价】1280.00【主题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介绍-新疆-少数民族-民族文化-介绍-新疆【参考文献格式】 郭晓东著. 西域民族文化图典. 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2014.02.内容提要 ...

相关分类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