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文明起源・中国国家起源与古代地理环境的关系

双鹿篦战国 (楚国)长6.5、宽5厘米2000年湖北荆州天星观2号墓出土湖北省荆州市博物馆藏木胎。梳柄透雕对称的奔鹿,双鹿肥硕,呈倒立交叉的形态。图片及文字说明摘自:《长江流域古代美术(史前至东汉)漆木器》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中国国家起源与古代地理环境的关系——评高光晶著中国国家起源》马世之、张德水,《史学月刊》1990年第5期第111~113页本文 ...

• 重庆市潼南区牌坊坡汉代墓群发掘收获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牌坊坡墓群位于重庆市潼南区双江镇丁沟村八社,地处涪江右岸及其支流磨溪河北岸名为牌坊坡的山包上。墓群东南距双江镇约5公里,北为经济林,南面坡下为磨溪河,东临涪江,西为丁沟村民居(图一)。图一牌坊坡墓群位置示意图2016年4月,因村民取土,在牌坊坡上发现东汉砖室墓一座,该墓墓壁近券顶处发现多块车马出行图画像砖。2019年,牌 ...

• 蒙古国艾尔根敖包墓葬呈现中国北方鲜卑文化特征

央视新闻客户端 | 作者 周培培 田云华2023年,中蒙联合考古项目在蒙古国艾尔根敖包墓地取得突破性进展。考古发现,墓地有中国北方鲜卑文化的显著特征,丰富了国际对中国北方鲜卑民族迁徙和文化的认识。艾尔根敖包墓地,坐落于蒙古国中北部,是一片包含近百座墓葬的重要遗址,分为三个区域。自2018年开始,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与蒙古国国家博物 ...

• 三门峡虢国墓地M2010的清理

三门峡虢国墓地M2010的清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

• 安徽南陵铁拐宋墓发掘简报

安徽南陵铁拐宋墓发掘简报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陵县文物管理所原载《文物》2016年第12期2014年6~9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南陵县文物管理所对在基本建设过程中发现的两座宋代灌浆墓(编号14NTM1、14NTM2,以下简称M1、M2)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墓葬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弋(yì)江镇铁拐村铁拐组西北约800米处,南侧约30米有一溪流自西北至东南转 ...

• 重庆彭水郁山盐厂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重庆考古一、遗址概况彭水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北接湖北省,南邻贵州省,地处四川盆地东南大娄山和武陵山两大山系交汇的盆缘山地,乌江由南向北纵贯全境。郁山镇位于彭水县东北部,距县城约39千米,东有伏牛山,北有严家山,南有凤凰山,西系郁山河谷地区,郁江河贯穿全境,自镇东北而来,中井河、后灶河在镇东汇入郁江,折向西南,至 ...

• 石峁遗址与陶寺遗址的比较研究

陶寺观象台俯视(资料图片)

• 咸阳崔家村汉墓发掘简报

咸阳崔家村汉墓发掘简报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摘要:2013年11月至12月,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配合恒兴公司电容汽车动力电池生产项目的基础建设中,清理了一批古代墓葬,其中两座规模较大,形制较典型,为研究汉代墓葬形制补充了新的资料。关键词:咸阳 墓葬 汉代2013年11月至12月,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秦都区双照街办崔家村以北,旅游路北侧(图一), ...

• 2004年度沈阳石台子山城高句丽墓葬发掘简报

2004年度沈阳石台子山城高句丽墓葬发掘简报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原载《北方文物》2006年第2期)2003年7月至10月,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沈阳石台子高句丽山城附近一批被基建及盗墓活动所破坏的石砌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初步确定这批墓葬为高句丽时期墓葬①。2004年4月至7月,为进一步了解沈阳石台子山城的文化内涵,确定山城墓葬区的分布情况,我们又 ...

• 隋汾阳宫新考

汾阳宫是隋炀帝时所建避暑离宫之一,不仅炀帝曾两次亲临,而且也发生过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宫在唐初已废,后无重建,今仅存遗址。位于今山西省宁武县的汾阳宫遗址,在2019年10月被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学界已有研究汾阳宫的一些成果。如杨鸿年的《隋唐宫廷建筑考》引用《隋图经》《隋书》《资治通鉴》等资料,扼要介绍汾阳宫 ...

• 山西襄垣隋代浩喆墓

山西襄垣隋代浩喆(zhé)墓襄垣县文物博物馆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原载《文物》2004年10期2001年11月,山西省襄垣县煤运公司在家属楼建设过程中发现一座古代墓葬。县文博馆工作人员闻讯赶到时,墓顶已被破坏。经观察,这是一座前后室砖墓,后室已经在早年被盗,遂通知建设方停工并做了抢救清理。墓葬编号 2001M49, 现将清理情况简报如下 。一、墓葬形制墓葬位 ...

• 苏鲁黄海沿岸地区史前至商周时期的石椁墓研究

江苏和山东两省的黄海沿岸地区(以下简称“苏鲁黄海沿岸地区”)作为海岱历史文化区〔1〕的东部边缘地带,在新石器时代乃至夏商时期,其历史发展进程和文化面貌总体上说与海岱中心地区是基本一致的。就墓葬类型而言,同样都是流行竖穴土坑墓以及竖穴土圹木棺墓或木椁墓,此为学界所熟知。但苏鲁沿海地带还存在一种在竖穴土圹中用石头构筑椁室并用石板或石块加以 ...

• 重庆市武隆区关口西汉一号墓

点击蓝字,等你关注一、工作概况关口西汉一号墓位于重庆市武隆区江口镇乌江腹地,属于天子坟遗址的一部分。天子坟遗址系重庆乌江白马航电枢纽工程建设受洪水影响的文物点之一,属白马航电枢纽工程重点考古发掘点。天子坟遗址内涵丰富,历年出土有汉至六朝时期石阙、石辟邪等残件,“长孙无忌”衣冠冢也处于遗址范围内。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3年3月至今, ...

• 黄岩沙埠窑址群考古发掘的主要收获与认识

2018年至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台州市黄岩区博物馆和北京大学等单位联合对沙埠窑进行了主动性考古调查与发掘,取得了重要收获。相关考古成果对于探索北宋中晚期越窑、龙泉窑、定窑、耀州窑等窑口的技术交流与传播具有重要价值。黄岩沙埠窑址群考古发掘的主要收获与认识谢西营sdfd台州地处东海之滨,北接宁波,南邻温州,西邻丽水、金华。台州地区的瓷 ...

• 文明起源・1991年以来中国文明起源研究述评

着衣彩绘木俑战国(楚国)高59.5厘米1982年湖北江陵马山出土湖北省荆州市博物馆藏马山出土彩绘木俑共4件,均用整木雕成,高矮、大小、体态、容貌、服饰等基本相近。木俑无手脚,身着单衣,下裳,腰间用丝线束缝。耳、鼻、嘴雕出,头顶、鬓角、眉、眼墨绘,双唇朱绘。《长江流域古代美术(史前至东汉)漆木器》转载自《中国文明起源研究要览》文物出版社2003 ...

• 天门石家河城址及水利系统的考古收获

(本文完整版请查《江汉考古》2023年第1期)审核:方 勤

• 文明起源・中国文明起源探索的回顾与思考

彩绘木俑战国(楚国)高66.7厘米1995年湖北江陵纪南城出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俑作侍立的姿态,双手交握于胸前,神态恭谨。面部的耳、鼻、嘴为雕制,头发、眉眼墨绘。身上用黑色和红彩描绘出服饰以及佩带的璧、璜、珠等串饰。《长江流域古代美术(史前至东汉)漆木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 编 ...

• 海岱考古大家谈 | 崔大庸:城市考古与文物保护的情怀和担当

走上考古之路,奠定田野考古基础如果说怎么走上考古这条道,我觉得和大多数的考古学者都是一样的。当时在报考大学的时候,觉得考古也是历史的一个部分,而且考古和历史都是比较冷门的专业,懵懵懂懂就报上了。我报的第一志愿就是考古,后来就被山东大学考古专业录取了。我们第一学期是和历史专业一块儿上大课,历史系包括中国史、考古、世界史三个专业,一 ...

• 何以文明:中美洲地区文明起源的争论

  作者:李新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20世纪30年代,英国考古学家柴尔德将文明概念引入考古学研究中,并于1950年发表《城市革命》一文,以城市的出现作为文明形成的重要标志,提出早期城市的十条标准,内容大致包括:大规模人口的高密度集中、居民成分与功能的分化、剩余产品的集中、大型公共建筑的兴建、统治阶级的出现、记录系统和文 ...

• 金寿福:古埃及文明的起源及其特征

古埃及文明的起源及其特征  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人在智力、物质条件、社会组织、文化机制等方面达到一定高度以后的阶段被称为文明时期。文明不仅标志着人在与自然的互动中取得的进步,也指社会的差异化结构,意味着其成员价值取向及衡量标准的形成。在此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掌握统治权的精英阶层,他们借助文字和艺术运作权力把自己的政治意识系统 ...

• 北齐东安王娄睿墓:骑马吹俑、吹奏乐俑

丙.骑马吹俑 2件(600~601)。标本601,通高32厘米,马高25厘米。头戴三棱形垂裙长帽,白色广额丰颐长圆形脸,浓眉大眼,高鼻,闭嘴。身穿白色圆领窄长袖内衣,外罩淡红色左衽圆领短袖短襦,腰间束黑色革带,足穿镶红边黑色高靿靴。右手似高高地托起长角,左手半握拳在嘴边,全身稍稍地向左后方倾斜,似专心致志地在高举长角,鼓腹劲吹。枣红坐骑,红络头 ...

• 金中都城格局复原的回顾与展望

金中都城格局复原的回顾与展望——摘自《金中都(2019~2020)城墙遗址考古发掘报告》格局复原是城市考古的重要内容之一。就金中都城而言,由于被现代城市叠压,考古工作受限,局部复原细节尚没有定论,但整体结构已基本形成并大致定型。根据相关史料记载、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状况,结合一系列金中都城图的绘制,从研究方法上,可以清晰再现金中都城格局 ...

• 赣南地区汉墓的初步研究

作者|钟庆禄(江西赣州市博物馆副研究馆)原文发表于:《怀化学院学报》2023年第42卷第2期,总第46-59页【摘要】历代墓葬风格与特征的产生、发展、成熟与消失,都会受到精神和现实多重因素的干扰和制约。在国家丧葬礼制思想的主宰下,赣南地区汉墓呈现出明显的时代共性特征。同时,又因受到当地独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画像砖表现形态、丧葬风俗习 ...

• 论早期南方风格青铜矛——兼及早期青铜铍

内容提要:青铜矛及铍首先出现在早商盘龙城墓葬,常形与异形皆有,异形矛可称为“南方风格矛”。新干大洋洲器群承其绪,结合盘龙城矛和铍铸造出了新南方风格矛,其形式和工艺可能结合了中原短剑,影响了瓯海杨府山“短剑”,故杨府山器应是异形南方风格矛。杨府山矛再演变出黄岩小人尖、长兴雉城出土短剑及屯溪弈棋出土铜剑,年代已进入春秋晚期,因此,学 ...

• 专题|大型沉船考古资产整理的探索——以“南海I号”沉船为例

原文刊载于《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3年第2期大型沉船考古资产整理的探索——以“南海I号”沉船为例肖达顺1,2(1.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080;2.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广东 珠海 519000)摘要:“南海I号”沉船船舱内的船货清理完成后,将面临沉船本体及巨量文物标本的考古整理、发表以及为日后保护和展示工作。然而,从 ...

• 七星墩遗址2022年度考古发掘收获与初步认识

作为“考古中国•长江中游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支撑点之一,七星墩遗址2022年度考古工作在获得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批准后(考执字2022第151号),于2022年9月开始田野发掘工作,结束于2023年7月,历时11个月。该年度发掘区域主要位于内城北部,布设5×5米探方26个,实际发掘面积576平方米。另外在城外东南部布设5×5米探方8个,实际发掘面积171平方米 ...

• 荆州郢城遗址秦汉木构建筑遗存及其复原研究

考古发现的秦汉木构遗存,除地下棺椁外,地上遗存并不多见。木构桥梁方面,战国至秦汉长安渭桥群中有厨城门一号桥(西汉中至东汉初)、四号桥(战国晚期)、洛城门桥(西汉中至东汉初),还有咸阳沙河一号古桥(西汉初)、泬水一号古桥(西汉)、二号古桥(秦汉),以及成都金沙廊桥遗存(东汉),此外荆州纪南城南城垣水门遗址中的木构遗存也可能是梁桥; ...

• 福州市园中明墓

2008年3月25日,在鼓山镇园中村谭下自然村施工现场发现一座古墓。福州市文物考古工作队组织开展抢救性清理。墓葬形制该墓为长方形四圹券顶砖室墓,坐西南朝东北,方向50°。墓外长3.25、宽4.05、通高1.3米。墓顶用三合土夯筑六层,每层厚约5厘米。 ...

• 《考古》2024年第4期目录

2024年《考古》第4期(总679期)目录●调查与发掘贵州贵安新区岩孔村招果洞遗址2020年发掘简报……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3)四川西昌市五星村李家湾遗址2017年发掘简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庆师范大学,山地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西昌市文物管理所(21)山东曲阜市鲁国故城坊 ...

相关分类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