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回顾安西百年文物考古史 ——(1900—2000)贺安西县博物馆成立十周年

回顾安西百年文物考古史 ——(1900—2000)贺安西县博物馆成立十周年李春元  2000年4月9日,是安西县博物馆成立10周年的日子,笔者作为该馆创始人之一,心潮起伏,浮想联翩。百年来,安西文物考古工作的历史发展过程,有耻辱、有艰辛、有欣慰、有荣幸。安西地处甘肃河西走廊西端,东邻玉门,南北连肃北,西邻敦煌、新疆,地域辽阔(总面积24182平方公里) ...

• 甘肃民勤县境内汉长城发现记

甘肃民勤县境内汉长城发现记李并成武威市长城文化保护研究中心2022年01月13日 17:52甘肃贯穿河西走廊地区的汉长城始筑于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这条长城今天留存状况如何?总的来说,在河西西部的敦煌等市、县境内遗迹较清晰,而在河西东部地区却大段损毁,尤其是在今民勤县境内遗迹更难寻觅。于是有学者认为民勤的汉长 ...

• 民国时期至20世纪末吐谷浑墓葬文物研究概况

民国时期至20世纪末吐谷浑墓葬文物研究概况凉州文化研究2024年05月07日 18:13甘肃一、民国时期1915年弘化公主墓志出土后,引起当地有识之士的重视。他们将出土的唐代吐谷浑墓志移至今武威文庙保存收藏,进行保护研究和展出,通过出土的文物墓志铭、唐三彩马、白釉瓷樽等实物,对民众进行历史文化教育。民国十四年(1925年)春,北京大学陈万里与美国考古队 ...

• 武威新出唐代墓志三种

武威考古第二十二期 || 武威新出唐代墓志三种武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2023年05月11日 15:52甘肃武 威 新 出 唐 代 墓 志 三 种近年来,唐代墓志大量出土,如甘肃酒泉就曾出土三方唐代墓志(范晓东《新出唐李礼墓志释略》,《档案》2017年第1期,第50-53页;王锋朝、马振颖、赵世金《酒泉市博物馆新入藏两方唐代墓志浅释》,《敦煌学辑刊》2019年第3期,第183 ...

• 武威青嘴喇嘛湾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

武威考古 第十四期 || 武威青嘴喇嘛湾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武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2023年01月28日 15:03甘肃青嘴喇嘛湾位于武威市城南15公里的祁连山麓。这里有冰沟、大水两河发源于山中,向东流去,形成了两道河湾,中间隔一道山梁,北湾即青嘴,南湾即喇嘛。唐代吐谷浑王族慕容氏墓葬群就分布在两湾的一个个小山岗上(图一)。从民国初年以来,这里先后发现 ...

• 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发掘简报

武威考古 第十七期 || 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发掘简报武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2023年02月16日 18:00甘肃磨嘴子汉墓群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新华乡磨嘴子村,20世纪50-90年代,在此进行过数次大规模发掘,共发掘清理西汉至东汉时期墓葬近百座,出土王杖诏书令册简等重要文物。2005年11月,武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磨嘴子村的一座山坡上,抢救性地清理了一座被雨水冲刷而 ...

• 甘肃武威十六国墓葬清理记

武威考古 第十三期 || 甘肃武威十六国墓葬清理记武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2023年01月18日 11:17甘肃1986年9月、甘肃武威煤矿机械厂在基建中发现一座砖室墓。市文管会随即派人前去清理。现将情况简报于下。一、墓葬结构墓葬为砖室结构,由墓道、墓门、甬道和前、后室组成。墓道斜坡式,原长度不详,实际挖掘4米,宽1.3米。墓门向东,宽0.9、高1米,上砌照墙,长 ...

• 关中地区十六国墓葬分布研究

刘呆运 赵海燕|关中地区十六国墓葬分布研究刘呆运 赵海燕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2023年09月27日 17:23北京摘要:关中地区十六国时期墓葬已发掘46处200余座,主要集中在长安城西北的咸阳石安原及南郊少陵原一带。这些茔地是以都城及居住地为中心集中分布,单点或多点成组出现;尤其是中、小型家族墓地占据了族群墓茔的大宗,个别族群茔地前后延续三百余年, ...

• 陕西西安洪庆原十六国梁猛墓发掘简报

陕西西安洪庆原十六国梁猛墓发掘简报考古2019年01月25日 12:062011年11月26日,接群众举报,西安市灞桥区洪庆街道办纺织工业新园在基建施工过程中,于地表下12.4米处挖掘出大量彩绘陶俑。11月26日至29日,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该墓进行抢救性发掘,编号M1(图一)。M1虽遭破坏,但仍出土彩绘陶俑、日用模型明器、瓷器、铜器、银器等大量随葬器物。现 ...

• 河北磁县讲武城镇十六国时期窑址调查与发掘简报

朱岩石 何利群 沈丽华 黄盼 | 河北磁县讲武城镇十六国时期窑址调查与发掘简报北朝考古2025年04月15日 12:14山西2005~2007年,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磁县段项目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工作队在讲武城镇孟庄村西南部发掘了1座东魏北齐时期墓葬(2005JCJM63,以下简称M63)。该墓位于邺城遗址西北约6.85公里处。墓葬封土下发现了2座早于东 ...

• 洛阳城市考古保护利用案例探析

城市是人类社会走向成熟和文明的重要标志,对城市的古今发展历程进行研究是深度剖析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部分。在近代考古学诞生之始,城市考古即是考古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世界范围内对于人类文明演变的探究均与城市考古相关。我国良渚古城、二里头遗址、郑州商城、安阳殷墟、两周时期诸多城址、汉唐长安城、隋唐洛阳城、北宋开封城、元明清北京城等城市考古 ...

• 骆驼墩文化羊角形陶器盖初探

在太湖西部地区的骆驼墩文化遗址中,发现一类造型别具一格又极具地方特色的陶器盖,由羊角形盖钮、圆形盖盘及锥形突三部分组成。本文将其命名为羊角形陶器盖(以下简称羊角器盖)。以往羊角器盖虽偶有报道,但出土数量较少,且形制较为单一,缺乏专文探究。近年来,随着江苏地区宜兴西溪、溧阳秦堂山和东滩头等遗址考古工作的推进,不同形制的羊角器盖相继 ...

• 南越王墓出土的玉器

2200多年前,赵佗在任龙川令6年后,重病的任嚣召他前往接任南海郡尉,提出立国以隔绝中原战火。赵佗建立南越国,称南越王,锐意经营南越67年,两度对汉朝称臣。 赵佗(左)与陆贾雕像 公元前137年,年逾百岁的赵佗老死,孙子赵胡继位。是年,大汉帝国已建国70年,西汉人口从开国初年的1700多万增至3700多万,国力强盛。南越国太子婴齐作为人质入朝。后婴 ...

• 关于青铜刻刀在青铜器上錾刻铭文的可行性研究

摘要:文章分析了不同锡(Sn)含量的青铜刻刀(12%、16%、20%、23%、26%、30%)在青铜板(含锡12%)上的刻铭试验,发现其均能刻铭成功,差异体现在刻铭的效果和刻刀的磨损上,含锡20%的刻刀刻字效果明显且刻刀持久耐用,低于此值的刻刀出现卷刃,高于此值的刻刀出现磨平或崩刃,且刻字效果不太理想。随着含锡量的增加,青铜的硬度先升后降,在加入铅(Pb) ...

• 关于青铜刻刀在青铜器上錾刻铭文的可行性研究

摘要:文章分析了不同锡(Sn)含量的青铜刻刀(12%、16%、20%、23%、26%、30%)在青铜板(含锡12%)上的刻铭试验,发现其均能刻铭成功,差异体现在刻铭的效果和刻刀的磨损上,含锡20%的刻刀刻字效果明显且刻刀持久耐用,低于此值的刻刀出现卷刃,高于此值的刻刀出现磨平或崩刃,且刻字效果不太理想。随着含锡量的增加,青铜的硬度先升后降,在加入铅(Pb) ...

• 云南建水窑遗址湖广窑区发掘收获及相关问题

建水窑是云南地区最重要的陶瓷窑场之一。由于云南地区钴矿丰富,而建水窑青花瓷又与元明时期景德镇青花瓷有颇多相似之处,因此既往涉及建水窑的研究往往聚焦于元明时期青花瓷的创烧及发展问题。实际上,近年来陶瓷研究的学术进展表明,建水窑的特色不只限于青花瓷产品,其时空坐标特殊、产品种类丰富,值得反复推敲。从地理空间来看,建水地处红河北岸、西 ...

• 赵宝沟文化陶尊形器相关问题再探讨

作为东北文化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底筒形罐始终是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陶器的主流,赵宝沟文化自然也不例外,这是区域内诸文化共有的特征。在赵宝沟文化陶器群中,最具个性的器类无疑是尊形器。这类器物不但制作考究,形制复杂,而且器表多装饰精美怪异的灵物图案,因而格外引人注目。关于其所蕴含的思想文化内涵,郭大顺先生等早已给出了精妙的解读,此不赘 ...

• 唐代粟特地区仿铸币的功能与意义

李昂|唐代粟特地区仿铸币的功能与意义李昂兰台挥麈2025年04月08日 20:01江苏摘要:20世纪考古发现了唐代粟特片治肯特地区有仿铸币生产的作坊遗址,该地区出土的粟特仿铸币为工匠内部通用货币,但唐代粟特仿铸币的功能与意义不止于此。公元7世纪开始,中亚的粟特地区对唐朝开元通宝钱币进行了仿铸生产,在钱币的形制上经历了模仿和本土化的过程。粟特地区 ...

• 商丘柘城邵园汉墓发掘简报

商丘柘城邵园汉墓发掘简报原创中原文物 2025年04月09日 11:37河南邵园汉墓位于河南省商丘柘城县西郊邵园村内,西距工业路 440 米,北距学府大道95米,西北侧紧邻邵园村小学,地势较高。北纬34°4′35″,东经 115°17′19″,海拔高度 47.2 米。2013 年与柘城故城一起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一) 1980 年,村民在高地挖土时发现该墓,并上报给柘 ...

• 北京大学考古100年·考古专业70年

全屏【新书介绍】北京大学考古100年·考古专业70年中国考古网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2025年03月13日 20:04北京基本信息:编著: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年11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4年11月印次:1ISBN:9787501085897内容简介:本书稿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庆举办的“北京大学考古10 ...

• 湖北沙洋罗家湾墓地发掘简报

湖北沙洋罗家湾墓地发掘简报考古2025年04月10日 08:54湖北湖北沙洋罗家湾墓地发掘简报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沙洋县文管所荆门市博物馆(原载《江汉考古》2018年第4期)摘要:罗家湾墓地位于湖北省沙洋县后港镇殷集村,北京联合大学等单位于2016年10月、2018年1月发掘了其中两座规模较大的墓葬,出土随葬器物60余件。从器物特征及墓 ...

• 中国边疆考古学术体系的建构

2024年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历史上的边疆治理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把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工作的主线,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加强边疆史和边疆治理相关的多学科研究,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边疆学知识体系;深化边疆治理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推出更多具有影响力、说服力的研究 ...

• 中国低温铅釉陶起源研究的若干问题

内容提要:中国低温釉陶的起源问题在中国古代陶瓷史、中西交通和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相关研究过程中,实物资料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随着考古资料的不断积累,中国低温铅釉陶“战国起源说”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可,战国时期的齐地也已成为探讨该问题最为重要的区域。中国低温铅釉陶起源问题的后续研究中,包括陶瓷手工业、青铜冶铸业 ...

• 史前时期环中国海玉器文化的海洋之路

摘要:据目前的资料,亚洲“北地中海”是玉器起源及海洋交流最早的区域,距今9000—7000年间,日本海两岸玉器面貌极为统一,表明存在明确的海洋交流。日本海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及高纬度温差使得人类借以海冰、洋流互通成为可能。东中国海与北部的交流除沿海岸的航行及岛屿的连接外,距今7000年前可能存在长江下游与日本列岛的直接互动。亚洲“南地中海”玉 ...

• 江苏地区两周时期的农作物结构及其区域差异考察

内容提要:农业生产是江苏地区两周时期社会经济的重要来源,农作物组合从商晚期的稻、粟、黍发展至西周时期的稻、粟、黍、小麦、大麦和大豆,其中粟和小麦两类旱地作物在部分聚落中都出现了强势发展的趋势。北部徐海地区两周时期存在着旱作农业和稻旱兼作两种模式,前者以庙台子遗址为代表,后者分别以东聂墩和万北遗址为代表,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以旱作为 ...

• 二里头遗址Ⅻ区制陶作坊遗存发掘简报

二里头遗址Ⅻ区制陶作坊遗存发掘简报原创张飞 赵海涛江汉考古2025年04月01日 11:30湖北摘要:二里头遗址Ⅻ区2021年的发掘揭露了龙山至二里头文化两个时期的文化遗存,二里头文化时期发现了陶窑、灰坑、水井,陶坯、残次陶片、窑壁、制陶工具等大量与制陶生产有关的遗迹、遗物。通过本次发掘,基本可以确定Ⅻ区存在一处规模较大的制陶作坊,生产年代从二里 ...

• 湖北武汉郭元咀遗址G8发掘简报

湖北武汉郭元咀遗址G8发掘简报原创程小锋 丁淑娇等江汉考古2025年04月03日 10:05湖北摘要: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湖北武汉郭元咀遗址进行第二次考古发掘,重点清理了灰烬沟G8。G8出土了大量铸铜遗物,包括坩埚壁、陶范和陶鼓风管等,其年代大致相当于洹北花园庄晚期至大司空一期,其性质是处理冶铸活动废弃物的场所,与铸铜 ...

• 《江汉考古》2025年第1期目录

《江汉考古》2025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原创江汉考古编辑部江汉考古2025年03月14日 16:57湖北目录5 二里头遗址Ⅻ区制陶作坊遗存发掘简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23 安徽肥东刘墩遗址夏商时期遗存发掘简报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肥东县文物管理所 32 湖北武汉郭元咀遗址G8发掘简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黄陂区文物管理所 45陶 ...

• 丝绸之路上的葡萄酒

书讯 | 惠源:《丝绸之路上的葡萄酒》丝路博闻丝路博闻2025年03月25日 07:28上海丝路博闻学术讲座公益分享平台491篇原创内容公众号作者:惠源出版: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年11月内容简介本书以“葡萄酒”为中心,从文化传播的角度讨论东西方交流视野下各类酒及相关问题,并利用独特的历史视角和比较方法,梳理了大量海内外史料中散杂的葡萄酒文化知 ...

• 宋金时期中原北方地区砖室墓研究

【新书介绍】宋金时期中原北方地区砖室墓研究中国考古网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2025年03月28日 17:27北京基本信息:编著:张保卿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年12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4年12月印次:1ISBN:9787522744810内容简介:本书以宋金时期中原北方地区砖室墓为主题,力图在梳理、归纳各墓葬文化区和不同时段砖室墓发展的基础上 ...

• 隆德沙塘北塬遗址考古发掘报告

【新书介绍】隆德沙塘北塬遗址考古发掘报告中国考古网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2025年03月20日 18:23北京基本信息:编著: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隆德县文物管理所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年12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4年12月印次:1ISBN:9787501086016内容简介:本书全面系统地公布了沙塘北塬遗址历年考古发掘资料,包括遗址的发掘概 ...

• 南方民族考古(第二十辑):四川大学考古学专业创建六十周年(1960~2020)纪念专辑

新书|南方民族考古(第二十辑):四川大学考古学专业创建六十周年(1960~2020)纪念专辑考古书店2020年10月29日 12:36书名:南方民族考古(第二十辑)作者:四川大学博物馆四川大学考古学系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编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10月定价:158.00内容简介本辑收录学术论文27篇,涉及史前考古、商周考古、西南考古、宗教考古、科技考古 ...

• 南方民族考古(第二十八辑)

【新书介绍】南方民族考古(第二十八辑)中国考古网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2025年03月24日 19:09北京基本信息:编著:四川大学博物馆 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年10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4年10月印次:1ISBN:9787030801821内容简介:《南方民族考古》创刊于1987年,《南方民族考古》(第二十八辑 ...

• 《中原文物》2024年第6期目录

《中原文物》2024年第6期目录河南博物院2025年01月08日 17:03河南2024年第6期双月刊(总第240期)考古发现西安唐代王良弼、王皛墓发掘简报/山东大学考古学院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山东大学博物馆/4河北蔚县三关辽代家族墓地发掘简报/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蔚县文物事业管理所/12安阳龙安区金代僧人墓发掘简报/安阳市文物考 ...

• 《中原文物》2024年第5期目录

《中原文物》2024年第5期目录河南博物院2024年10月25日 20:00河南2024年第5期双月刊(总第239期)考古发现山西夏县崔家河遗址H4清理简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4西安北郊大白杨东村M144发掘简报/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16商丘柘城邵园汉墓发掘简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商丘博物馆柘城县文化馆/22考古研究试析红山文化晚 ...

• 《中原文物》2024年第4期目录

《中原文物》2024年第4期目录河南博物院2024年09月25日 17:00河南2024年第4期双月刊(总第238期)考古发现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仰韶文化中心居址夯土围墙和Ⅰ号瓮城结构发掘简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4河南淅川李家山根战国墓及车马坑发掘简报/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20洛阳瀍河史家湾西晋墓发 ...

• 《中原文物》2025年第1期目录

《中原文物》2025年第1期目录亚洲考古2025年04月06日 23:30河北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原文物,作者中原文物中原文物.《中原文物》是以刊登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研究、科技考古类论文为主的文物考古类综合性学术期刊。2025年第1期双月刊(总第241期)考古发现陕西咸阳隋代梁㙜墓发掘简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4洛阳龙门香山寺遗址1号塔基发掘简报/北京大学考古文 ...

• 丰京大原村制陶遗址西周墓葬所见人群构成及文化融合现象

付仲杨 徐良高 | 丰京大原村制陶遗址西周墓葬所见人群构成及文化融合现象付仲杨 徐良高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2025年04月08日 19:53北京摘要:2017—2023年在丰京大原村西周制陶作坊遗址共清理西周墓葬31座。这批墓葬的形制和葬式等葬俗各有特点,形制上有竖穴土坑墓(29座)和灰坑葬(2座);有俯身直肢葬和仰身直肢等葬式。竖穴土坑墓中包括一椁一棺 ...

• 南方民族考古(第二十九辑)

【新书介绍】南方民族考古(第二十九辑)中国考古网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2025年03月31日 17:02北京基本信息:编著:四川大学博物馆 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年12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4年12月印次:1ISBN:9787030801838内容简介:《南方民族考古》创刊于1987年,本辑为南方民族考古(第二十九 ...

• 陕西临潼康家遗址出土陶鼓研究

内容提要:新石器时代陶鼓多见于仰韶文化时期,而礼仪制度理应完善的龙山文化时期反而少见陶鼓的出土,陕西临潼康家遗址作为龙山文化晚期的一处大型村落遗址,在近期的资料整理中发现了三件以上的陶鼓,但其形状与陶寺墓葬发现的大型鼍鼓相比小且呈罐形,似乎是一种来源于日常生活的陶鼓形器。本文从这一新发现出发,对龙山文化时期陶鼓的社会意义和在中华 ...

• 大甸子墓地再研究

1996年出版的《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与墓地发掘报告》(下文简称《大甸子》)集中报道了大甸子墓地804座夏家店下层文化墓葬的发掘收获。其后,发掘者在论文和图录中又先后刊布了该墓地部分出土陶器的线图和彩色照片。由于当初条件有限,《大甸子》发表的图片不多,因此正式发表的研究大甸子墓地陶器排序和分期的著述至今仍不多见。至于大甸子墓地 ...

• 浅议后石家河文化命名困境——兼论易名为“石家河上层文化”的合理性

后石家河文化命名历程及现有名称的困境 在公元前三千纪后期至公元前两千纪前期的长江中游广泛存在着一类考古遗存,此类遗存普遍叠压于石家河文化地层之上。典型物质遗存以成人瓮棺葬和精美的随葬玉器、排房式的大型建筑和早期金属冶炼遗存,以及陶器叶脉纹饰、碗形器盖、三足杯、单把杯、高柄豆、长颈壶、刻槽盆、直领广肩罐、侧装高足鼎、浅腹圈足盘、小 ...

• 古道西风:袁复礼教授130周年纪念论文集

书新推介丨朱玉麒、刘长星主編《古道西风:袁复礼教授130周年纪念论文集》凤凰出版社西北学2025年03月12日 18:55甘肃标题已修改丝绸之路,喜多郎-1990-2000精选集主编简介朱玉麒,1965年生,江苏宜兴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西域文史》主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代新疆稀见史料调查与研究”“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文 ...

• 中国特色丝绸之路学

新书推介丨卢山冰等编《中国特色丝绸之路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西北学2025年03月12日 18:55甘肃丝绸之路,喜多郎-1990-2000精选集编者简介卢山冰,博士,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北大学现代学院院长、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院长。2018年获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019年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近年出版的相关图书有 ...

•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第11辑)

书刊出版丨沙武田主编《丝绸之路研究集刊》第11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西北学2025年03月12日 18:55甘肃丝绸之路,喜多郎-1990-2000精选集作者简介沙武田,1973年生,甘肃会宁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导,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丝绸之路研究集刊》主编,主要从事敦煌学、佛教石窟考古、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研究。主编:沙武田执行编辑:李昀出版社: ...

• 出土资料与战国秦汉聚落形态演变研究

新书推介丨符奎《出土资料与战国秦汉聚落形态演变研究》人民出版社西北学2025年03月13日 19:10甘肃丝绸之路,喜多郎-1990-2000精选集作者简介符奎,河南淮滨人,历史学博士,中国史博士后。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访问学者,青海省“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拔尖人才。主要从事秦汉史研究,兼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理事 ...

• 从域外史料所见族群分类看元代的族群关系——“色目人”及“四等人制”再反思

周思成丨从域外史料所见族群分类看元代的族群关系——“色目人”及“四等人制”再反思民族研究西北学2025年03月26日 22:12四川丝绸之路 (纯音乐),喜多郎作者简介周思成,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内容摘要:聚焦于“四等人制”的元代族群关系研究近年来进展颇多,然甚少措意于域外史料对于探索元代西域人的族群认知和族群分类的价值和意义。《马可· ...

• 以译为媒:向世界讲好敦煌故事

柳菁 郑炳林丨以译为媒:向世界讲好敦煌故事光明日报西北学2025年03月26日 22:12四川丝绸之路,喜多郎-1990-2000精选集作者简介郑炳林,1956年生,陕西黄陵人。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萃英学者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敦煌学辑刊》主编。主要从事敦煌学、西北史地研究,出版有《敦煌历史地理》《敦煌碑铭赞辑释(增订本)》《 ...

• 关于“敦煌学”的一部“大家小书”——读郝春文教授《敦煌学随笔》

刘进宝丨关于“敦煌学”的一部“大家小书”——读郝春文教授《敦煌学随笔》中华读书报西北学2025年03月26日 22:12四川丝绸之路 (纯音乐),喜多郎作者简介刘进宝,1961年生,甘肃兰州人。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民委中亚与丝路文明研究中心主任、《丝路文明》主编。兼任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 ...

• 唐代源建夫妇墓志考释

吴正浩丨唐代源建夫妇墓志考释中国边疆史地研究西北学2025年03月26日 22:12四川丝绸之路 (纯音乐),喜多郎作者简介吴正浩,1994年生,河南林州人,法学博士。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博士后,主要从事中古出土文献与西北民族关系史、文化史研究。《源建墓志》《新乡县主墓志》为南凉秃发鲜卑后裔唐代源氏家族夫妇墓志。这两方墓志不仅可以补充入唐源氏家族世系 ...

• 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第21辑)

书刊出版丨黄维忠主编《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第21辑中国藏学出版社西北学2025年01月13日 23:37甘肃丝绸之路,喜多郎-1990-2000精选集编者简介黄维忠,1969年生,江苏南通人,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域历史语言集刊》主编,《国学学刊》副主编,曾任《中国藏学》主编。主要从事藏族史、敦煌文献、藏学学 ...

• 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第22辑)

书刊出版丨黄维忠主编《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第22辑中国藏学出版社西北学2025年04月04日 07:05四川丝绸之路,喜多郎-1990-2000精选集编者简介黄维忠,1969年生,江苏南通人,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域历史语言集刊》主编,《国学学刊》副主编,曾任《中国藏学》主编。主要从事藏族史、敦煌文献、藏学学 ...

• 文化上的早期中国

新书推介丨韩建业《文化上的早期中国》大象出版社西北学2025年03月13日 19:10甘肃作者简介韩建业,1967年生,甘肃通渭人,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吴玉章讲席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历史研究院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委员,获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已发表《王湾 ...

• 麦积山石窟珍品讲读

新书推介丨张铭《麦积山石窟珍品讲读》原创西北大学出版社西北学2025年03月14日 23:10甘肃敦煌作者简介张铭,甘肃庄浪人,研究馆员,历史学博士,考古学博士后,敦煌研究院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兼职教授,甘肃省优秀青年文化人才,第二批陇原青年英才。先后在《敦煌研究》《中原文物》《敦煌学辑刊》《中国文物报》《学习时报 ...

• 民国时期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陶瓷科技考古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1928年,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成立。在所长周仁的带领下,该所将陶瓷业作为最早谋划开展研究的工业领域之一,旨在尝试以实验室和试验场相结合的工业实验室模式,用科学的方法改良中国经验制瓷传统。文章借助新史料,通过考察该所对南宋官窑古瓷的发掘和工艺总结、全国瓷土原料调查分析、古瓷釉料分析和仿制等工作,分析该所尝试改良陶瓷工业的研究思 ...

• 考古学的“科学律令”与地方主义——从民国时期江浙地区发现石器时代遗存谈起

1932年,中研院史语所考古组在河南、山东数度发掘之后,谢英伯在广州组织黄花考古学院。他认为,中国学者从事发掘近十年,范围皆在黄河流域,有必要发掘和研究两广黎族、瑶族的古迹,将来还应赴南洋群岛发掘百越、巫来由等族的史迹。谢英伯的做法很具代表性。本来中国读书人便有传承乡邦文献、编辑方志的习惯,现代考古学采用以前读书人从未用过的田野发掘 ...

• 东周时期青铜小口鼎研究

内容提要:东周时期青铜小口鼎最早兴起于春秋早中期的今安徽江淮和鲁南沂沭地区,以Aa型和Ba型为特色,属于群舒文化系统,与鲁南-江淮平盖鼎的流行存在一定关联。春秋晚期开始,与楚式盖鼎相结合形成Ab和Bb型小口鼎,由此纳入楚文化系统直至战国晚期。结合自铭、出土情境和形制分析,青铜小口鼎主要用作水器,但亦有部分作为食器。此类青铜鼎使用人群局限 ...

• 国内外贝丘遗址的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摘要:贝丘遗址多位于海洋、湖泊和河流等沿岸,这些地区通常也是古代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因此,贝丘遗址的分布可以为我们提供关于古代农业经济的线索。通过对贝丘遗址的研究,进而探究农业起源,对于了解人类文明的演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变迁具有重要意义。运用VOSviewer和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国内外贝丘遗址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分析,探究 ...

• 水下文化遗产原址保护辨析

专题|水下文化遗产原址保护辨析遗产视角2023年05月08日 16:07北京以下文章来源于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作者王晶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杂志(原《遗产与保护研究》)官方公众号,内容涵盖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双重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价值分析、理论、技术、案例,提供历史、地理、考古、文博、建筑、农业、水利、艺术等学科的交流 ...

• 大遗址考古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大遗址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上自百万年人类史,万年文化史,千年文明史,下至清代之前各历史时期的重大城址、墓葬群等。新中国成立以来,大遗址的考古、保护和利用随着国家重大经济、文化建设的不断变化,考古、保护的目的和方式不断创新和变化,利用的模式也因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推进。本文就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大遗址考古、大遗址保护和利用的 ...

• 秦春梅 |《马蹄寺石窟群汉传佛教图像研究》评介

秦春梅 |《马蹄寺石窟群汉传佛教图像研究》评介敦煌书坊2024年03月14日 12:11甘肃以下文章来源于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作者秦春梅《马蹄寺石窟群汉传佛教图像研究》 评介秦春梅临松薤谷地近张掖,千百年来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风景怡人的自然环境,备受文人雅士的青睐。东晋儒学大师郭瑀在此讲学,弟子千人;佛教传入之后,这里又创建了梵宫殿宇,也就是今天的 ...

• 西北史地与丝绸之路

【阅读·重推】西北史地与丝绸之路敦煌书坊2025年02月18日 15:40甘肃以下文章来源于甘肃日报,作者刘进宝我们所说的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西行,通过甘肃河西走廊和今天的新疆(西域)地区,越过帕米尔高原,进入中亚、伊朗等地,连接亚洲、欧洲的交流和商业贸易路线。丝绸之路在我国境内所通过的地区,主要是陕西、甘肃、新疆、青海等省区。《西北史地与 ...

• 犍陀罗佛教艺术

新书发布 |《犍陀罗佛教艺术》原创甘肃教育出版社敦煌书坊2025年02月24日 13:03甘肃《犍陀罗佛教艺术》约翰·休伯特·马歇尔 原著王冀青 编译书号:978-7-5423-5760-1定价: 78.00元作者简介王冀青,敦煌学研究所二级教授、兰州大学“萃英学者”。现任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省人 ...

• 华尔纳与中国文物

新书发布 |《华尔纳与中国文物》敦煌书坊2025年02月27日 09:43甘肃《华尔纳与中国文物》王冀青著书号:978-7-5423-5761-8定价: 78.00元作者简介王冀青,敦煌学研究所二级教授、兰州大学“萃英学者”。现任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兼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 ...

• 丝绸之路考古学的起源

新书发布 |《丝绸之路考古学的起源》敦煌书坊2025年02月28日 14:37甘肃《丝绸之路考古学的起源》王冀青著书号:978-7-5423-5759-5定价: 78.00元作者简介王冀青,敦煌学研究所二级教授、兰州大学“萃英学者”。现任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兼任中国民主 ...

• 念念敦煌

新书发布 |《念念敦煌》敦煌书坊2024年09月19日 15:07甘肃施秀萍 著出版发行:甘肃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23-5936-0 定价:108.00元序作为敦煌文化的实物遗存代表,莫高窟无疑是王冠上最璀璨的那颗明珠,被誉为文化圣殿。施秀萍是一位多年从事文化报道的记者,如扎根大漠的莫高窟人一样,对莫高窟、对敦煌文化有着深深的热爱和眷恋。她长期关注敦煌,书 ...

• 拉卜楞寺建筑空间结构研究

新书推荐|《拉卜楞寺建筑空间结构研究》敦煌书坊2025年04月01日 17:19甘肃《拉卜楞寺建筑空间结构研究》ISBN:978-7-5423-5835-6 定价:180.00元作者简介唐晓军,1966年生,历史文献学博士,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级研究馆员。长期从事古建筑保护与修缮方案设计、文物保护规划、古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工作。出版专著《甘肃古代石刻艺术研究》《甘肃古代建筑 ...

• 南宋临安城复原研究

新书推荐 丨《南宋临安城复原研究》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24年09月14日 16:01上海南宋临安城复原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刘未 著2024年8月出版150.00978-7-5732-1207-8作者简介刘未,男,1979年生,辽宁辽阳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从事宋元考古教学和研究。著有《辽代墓葬的考古学研究》《鸡冠壶:历史考古札记》, ...

• 长安学研究(第九辑)

立足长安,放眼国史——《长安学研究(第九辑)》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24年09月15日 10:03上海长安学研究(第九辑)贾二强 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国际长安学研究院 主办)2024年7月出版98.00元978-7-5732-1255-9本刊简介本刊为陕西师范大学国际长安学研究院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每年两辑,此为第九辑。本刊以研究、传播长安文化、长安文明以及建都关中乃至陕 ...

• 区段与组合:龟兹石窟寺院遗址的考古学探索(再版)

新书推荐 丨《区段与组合:龟兹石窟寺院遗址的考古学探索》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24年09月26日 20:02上海区段与组合:龟兹石窟寺院遗址的考古学探索魏正中著2024年9月出版98.00元978-7-5732-1264-1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2000年至2006年的田野调查以及其后的研究成果的总结,其研究前提是将龟兹地区的石窟寺院遗址视为一个整体。龟兹地区的洞窟通常毗邻而建,并 ...

• 隋唐刻房山石經與同名佛經異文研究

新書推薦 丨《隋唐刻房山石經與同名佛經異文研究》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24年12月10日 18:02上海隋唐刻房山石經與同名佛經異文研究李薛妃著2024年9月出版128.00元978-7-5732-1333-4内容簡介隋唐刻房山石經是北京市房山區石經山隋唐刻石刻佛教經典的簡稱。它在佛教研究、金石書法、政治歷史、社會經濟、文化藝術等方面,都藴藏著極爲豐富的歷史資料,有著十 ...

• 汉帝国的目光:语词、观念与语言考古学

新书推荐 丨 《汉帝国的目光:语词、观念与语言考古学》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25年01月03日 09:29上海汉帝国的目光:语词、观念与语言考古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叶晓锋著2024年11月出版88.00元978-7-5732-1391-4内容简介汉帝国东有越人,南有楚人,西接印度与西域,北邻匈奴。本书以汉帝国的周边民族为切入点,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审视汉帝国的复 ...

• 重庆藏敦煌文献

敦煌文献全集《重庆藏敦煌文献》全彩图录整理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25年01月16日 17:01上海“敦煌文献系统性保护整理出版工程”项目成果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重点出版项目“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重庆藏敦煌文献》(全三册)敦煌研究院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编赵声良 苏伯民 主编2024年10月出版9600. ...

• 丝路文明(第九辑)

新书推荐 丨《丝路文明(第九辑)》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25年01月26日 12:03上海丝路文明(第九辑)刘进宝 主编2024年11月出版88.00元978-7-5732-1445-4《丝路文明》的编辑出版受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钟子逸基金资助主编简介刘进宝,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国家民委中亚与丝路文明研究中心主任、《丝路文明》主编。兼任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社科基金评 ...

• 《洛阳伽蓝记》全新译释本

新书推荐 丨 正史之外的洛阳城:《洛阳伽蓝记》全新译释本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25年02月11日 17:02上海《洛阳伽蓝记》是本什么书?“伽蓝”一词源于梵语samghārāma,也作“僧伽蓝摩”“僧伽蓝”指僧团所住的园林,可简单理解为寺院。《洛阳伽蓝记》一书正是以“伽蓝”为线索,展开的一场对故都洛阳的追忆。(明嘉靖如隐堂刻本)作者杨衒之,生卒年、籍贯 ...

• 汉民族的起源与形成——体质人类学的新视角

新书推荐 丨 赵东月《汉民族的起源与形成——体质人类学的新视角》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25年02月12日 17:03上海《汉民族的起源与形成——体质人类学的新视角》赵东月 著2024年12月出版88.00元978-7-5732-1407-2内容简介对于汉民族起源与形成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以往学者多从历史学、民族学的角度,从文化属性方面对汉民族的形成进行探讨,将汉民族 ...

• 河南冶铁技术发展史研究

新书推荐 丨《河南冶铁技术发展史研究》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25年03月03日 17:02上海河南冶铁技术发展史研究姚智辉 著2024年12月出版138.00元978-7-5732-1431-7内容简介冶金技术是从矿石中提取金属和金属化合物,用各种方法制成具有一定性能的金属材料的工艺和过程。中国古代金属技术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而河南古代的钢铁技术,很大程度上可视为中 ...

• 旅顺博物馆藏敦煌文献

敦煌文献全集《旅顺博物馆藏敦煌文献》全彩图录整理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25年03月04日 19:59上海“敦煌文献系统性保护整理出版工程”项目成果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重点出版项目“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旅顺博物馆藏敦煌文献(全二册)旅顺博物馆 编 王振芬 主编2025年1月出版6200.00元978-7-5732-148 ...

• 广西藤县中和窑址调查报告

新书推荐 丨《广西藤县中和窑址调查报告》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25年03月31日 18:03上海广西藤县中和窑址调查报告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上海城建职业学院、藤县博物馆 编著2024年12月出版218.00元978-7-5732-1433-1内容简介中和窑为烧造青白色瓷器的古代窑址,位于广西藤县藤州镇中和村。中和窑约建于宋代,至元代而废弃。 ...

• 新疆尼勒克县喀拉苏新发现的草原石人

王新平:新疆尼勒克县喀拉苏新发现的草原石人原创王新平大众考古2025年03月31日 17:05江苏新疆尼勒克县喀拉苏新发现的草原石人文 图 / 王新平本文刊登于《大众考古》2025年02月刊一尊尊矗立于欧亚大草原上的石人,以及刻画于山石上的岩画、隆起的墓葬、碑状的鹿石都是古代草原游牧民族创造的文化遗产,为我们展现了欧亚大草原古代族群的生动历史,也为我们 ...

• 巴泽雷克墓地出土楚文化遗物初探

巴泽雷克墓地出土楚文化遗物初探原创蒋佳怡、刘翔丝绸之路考古2023年04月05日 20:26新加坡巴泽雷克墓地出土楚文化遗物初探蒋佳怡1刘翔21.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在读研究生2.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副教授1929年发掘的巴泽雷克古墓,出土铜镜、丝绸、漆器等典型中国器物,这一发现引起发掘者和相关学者的注意。G.N.鲁金科曾撰文专门论述中国与阿尔泰部落的关 ...

• 阿勒泰考古之旅

延伸阅读 | 阿勒泰考古之旅新疆考古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2023年11月08日 20:01新疆“载瞻载止——新疆考古百年特展”无论哪一种语言,“黄金”都是一个可以引起人类情绪急剧变化的词汇 , 金山更是一座引人遐思的山峰。阿尔泰山因此闻名天下,也就不足为奇了。这里说的阿尔泰山其实是阿尔泰山脉中段南坡,整条山脉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和蒙古西部,西 ...

• 寻找汉代西域都护府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大突破!

实证西域为中国固有领土之③ | 寻找汉代西域都护府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大突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2023年11月09日 20:27新疆以下文章来源于道中华,作者齐子通本 文 约 3700字阅 读 需要 9min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这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对西域地区稳定、经济发展、文化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汉代是如何治理 ...

• 新疆库车玉其土尔遗址与唐安西柘橛关

文 | 新疆库车玉其土尔遗址与唐安西柘橛关原创新疆考古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2025年03月30日 19:04新疆纪念专刊按 语此前,刘安志教授在《学人追思》纪念稿件《深切缅怀王炳华先生》一文中,表示先生论文《新疆库车玉其土尔遗址与唐安西柘厥关》“是传世史籍、出土文献、历史遗迹、实地考察多方面有机结合的典范之作”,“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是一篇研究新疆 ...

• 新疆巴里坤县大河古城调查与伊吾军考略

文 | 新疆巴里坤县大河古城调查与伊吾军考略原创新疆考古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2025年03月21日 10:00新疆来源:《西部考古》(第25辑)新疆巴里坤县大河古城调查与伊吾军考略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哈密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巴里坤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内容摘要:新疆巴里坤县大河古城是唐代在东天山地区军镇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西北 ...

• 唐代伊州通西州道路的变迁

唐代伊州通西州的道路经历了由南向北变迁的过程。今哈密盆地中部的沙尔湖,唐初水环境比较优越,唐人误将沙尔湖认作蒲昌海或蒲类海。唐初经沙尔湖水域有一条伊吾路,该道与后来的赤亭道(伊西路)和新开道(伊西北道)均不同。玄奘西行走的是伊吾路,交河道行军又在伊吾路的基础上开辟了柳中路。设置西州以后,唐朝以高昌城为军政中心经营蒲类海,开辟西州 ...

• 张德芳丨西北汉简与丝绸之路信史研究

张德芳丨西北汉简与丝绸之路信史研究光明日报西北学2025年03月26日 22:12四川张德芳,1955年生,甘肃永昌人。西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甘肃简牍博物馆首任馆长。先后在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简牍博物馆长期从事历史、考古、出土文献与丝绸之路等领域的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文物》《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160多 ...

• 《陶瓷考古通讯》(第10期)

书讯书评 | 《陶瓷考古通讯》(第10期)纸上考古2025年03月27日 11:03北京纸上得来终觉浅,但我们依然要从纸上开始陶瓷考古通讯(第10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陶瓷考古与艺术研究所 编科学出版社,2024年定价:98元ISBN:9787030810403本馆索书号:K876.34-53/023(10)目 录论 文东汉成熟瓷器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历程 ...

• 葛承雍丨从昆仑儿骑白象烛台看唐代佛教艺术传播

葛承雍丨从昆仑儿骑白象烛台看唐代佛教艺术传播美术研究西北学2025年03月14日 23:10甘肃丝绸之路,喜多郎-1990-2000精选集作者简介葛承雍,1955年生,陕西西安人。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特聘教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唐代“昆仑儿骑白象”或“胡人骑白象”的烛台艺术造型,构思精巧,想象奇特,非常少见,将 ...

• 洛阳盆地中东部先秦时期遗址:1997-2007年区域系统考古调查报告

洛阳盆地中东部先秦时期遗址:1997-2007年区域系统考古调查报告考古2025年03月28日 08:29湖北洛阳盆地中东部先秦时期遗址:1997-2007年区域系统考古调查报告编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澳美伊洛河流域联合考古队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9月ISBN:9787030624703内容简介:1997—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 ...

• 高蒙河 马晓光:考古遗址博物馆策展的实践与思考

高蒙河 马晓光:考古遗址博物馆策展的实践与思考考古遗产2025年03月28日 11:44河南【摘要】我国的考古遗址博物馆建设起步较早,是博物馆和公众考古领域的重要实践,但又因其特殊性,数量始终偏少。近年来,随着大遗址保护工作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兴起,考古遗址博物馆呈现稳定增长的新趋势。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建设,特别是展览策划方面的工作有许多经 ...

• 论唐代的厚葬之风

丧葬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古人普遍存在着灵魂不灭的观念,深受孝道礼仪的影响,随着社会财富的增长和人们等级差距的扩大,统治阶级和富有者在丧葬上表现出日益追求奢华丰厚的趋势,这便是所谓的厚葬之风。纵观历史上的葬事,概而论之,秦汉时代厚葬风气大著于世,魏晋南北朝葬事显得较为俭薄,隋唐乃至其后的明清诸代,厚葬之风又大盛起来。 ...

• 昆仑、天山与天命的文化一致性

昆仑是“帝之下都”,“百神所在”,是“天下之中”。文献记载的古代中国许多先祖、先王,如伏羲、炎帝、黄帝、嫘祖、帝尧、帝舜、大禹等多与昆仑有关。最早记录“昆仑”一词的是先秦典籍,以后历代对昆仑的关注就一直是人文热点。但历代典籍所反映的“昆仑”语源与词语含义均无确切无疑的一致性答案,唯一明确的是“昆仑”乃一个伟大的地理名词和一个极为 ...

• 黎凡特地区新石器化研究概述

摘要:黎凡特地区是全球新石器化最早的地区之一,对于理解世界范围内复杂社会产生和农业起源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黎凡特地区新石器化过程分为简单狩猎采集、复杂狩猎采集、早期农业三个阶段,并从工具组合、生计类型、聚落结构等方面概括其历时性变化,以期为理解中国境内不同区域的新石器化提供借鉴意义。 ...

• 考古遗址公园与考古遗产利用国际比较研究

内容提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考古公园”通过资源保护、展示复原和社会化利用,逐渐成为国际考古遗产实践的重要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各国开展了多样化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国在近十年的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中,展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物象建构特点,同时也体现出资源管理、展示复原、社会化管理等方面的不足。结合欧美地区以及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经验, ...

• 明止百砖

明止百砖 作者:朱明歧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年: 2018-6-30页数: 203定价: CNY 288.00装帧: 平装ISBN: 9787308181525内容简介古砖是我国传统金石学一个极具特色的文物品类,很早就受到金石学家的关注,在宋代已有著录见收,到清代金石学著作盛行,出现了真正的“砖”门名家,有“砖”门著述及图录。明止堂中国字砖馆收藏古字砖三万余方,是中国先秦史学 ...

• 长江三峡汉代图文砖

长江三峡汉代图文砖作者:李应兰/彭川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年: 2015-11-1页数: 395定价: CNY 398.00装帧: 精装ISBN: 9787562492023

• 中国砖雕

中国砖雕作者:尚洁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年: 2008-1页数: 226定价: 29.00元ISBN: 9787530647882内容简介《中国砖雕》是关于介绍“中国砖雕艺术”的专册,书中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商周方砖——砖雕的早期形态、汉画像砖——砖雕趋于成熟的标志、唐——砖雕走向繁昌等。砖雕,俗称“硬花活”,是中国一种古老的建筑装饰艺术。它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 ...

• 东汉砖文语法研究

东汉砖文语法研究作者:周建姣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年: 2014-10页数: 298定价: 38.00装帧: 平装ISBN: 9787100107013内容简介本书以东汉时期书写、刻画或模印于砖瓦等建筑材料及陶质器物上的文字资料为研究对象。砖瓦及陶上的文字本文统称为砖文。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虚词集论,以词类为纲,对东汉砖文中的介词、副词、代词、连词、助词和语气词进行描 ...

相关分类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