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吕学明老师:神庙 墓葬 圣山——解读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

 2019年3月14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吕学明教授受邀到首都师范大学进行题为《神庙、墓葬、圣山——解读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的学术讲座,讲述他在牛河梁的工作经历与研究收获。  在讲座开始时,吕老师用一张照片表明了牛河梁地区在红山文化中的重要性——这是一幅直升机拍摄的牛河梁地区的鸟瞰图景,在照片中,牛河梁遗址所在的山梁高高耸起,它的地理位置在众多红山文化遗址中是那样独特,意味着它注定不是一个普普通 ...

• 西部考古(第16辑)

基本信息:编著: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北大学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研究中心 边疆考古与中国文化认同协同创新中心 西北大学唐仲英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实验室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3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9年3月印次:1ISBN:9787030598509内容简介:  本辑收录考古调查发掘报告及研究论文等共计23篇,以中国西部地区为立足点,面向全国,内容涉及考古学、文物学、文化遗产保护 ...

• 我看《燕然山铭》

  2017年8月,蒙古国境内发现《燕然山铭》刻石的消息甫一公布,就引起了广泛关注。  《燕然山铭》刻石虽然久已不知所终,但这篇铭文的具体内容,载录在《后汉书》和《文选》这两部重要典籍当中,相关学者早已熟知,相对于文字完整的传世文本而言,这次新发现的石刻铭文,字迹剥蚀已相当严重,尽管其至真至纯,尽管其可依可据,可以勘正传世文本的一些谬误,可这是需要花费细致功夫逐一比勘的磨人事儿,而若不深入研究相关问题 ...

• 西汉海昏侯刘贺墓铜器定名和器用问题初论

————————————————————————————全文阅读西汉海昏侯刘贺墓铜器定名和器用问题初论(作者:曹斌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原文刊于《文物》2018年第11期)

• 海昏侯刘贺墓墓园遗迹刍议

江西新建县观西村海昏侯刘贺墓的发现和发掘,是汉代考古的重要收获。这种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其完整性上——刘贺墓古今皆无盗掘现象,墓内棺椁及随葬品保存完整;其他附葬和陪葬坑也都保存下来,埋葬体系基本完整;墓园的封土、祠寝、门阙及围墙的遗迹也都还保存,地上墓园基本完整;墓园周围据说还有其他海昏侯的墓葬区以及其他官民的墓地,海昏侯国的死者空间相对完整;此外,在墓园附近还发现有海昏侯国都的遗址,城址有大小两城, ...

• 良渚王国

1936年11月3日,施昕更在棋盘坟一个干涸的池塘里发现了几片黑陶片,拉开了良渚文明重现的的序幕。 从1936年施昕更先生的考古调查工作,到1959年夏鼐先生正式提出“良渚文化”一词;从三十多年前,寺墩、福泉山、反山、瑶山等遗址展现的土墩高台权贵墓地和玉殓葬等迹象,到十多年前,将莫角山、反山和良渚遗址群内的许多遗址组合为一个整体的良渚古城的发现;从几个破碎的陶片,到王国体系的初现,良渚考古已走过八十多年。

• 燕辽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兼论与周邻地区考古学文化的互动关系

基本信息: 作者:陈国庆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2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9年2月 印次:1 ISBN:9787030604781 内容简介:   燕辽区已确认并正式命名的有兴隆洼文化、西梁类型、赵宝沟文化、富河文化、红山文化、哈民文化、小河沿文化和南宝力皋吐类型等。本书的研究重点旨在通过对燕辽区诸考古学文化的分析和比较,在考古学文化分期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新石器时代诸考古学文化的形成 ...

• 《族属的考古》与中国考古学的族属研究——写在《族属的考古:构建古今的身份》第三次重印之前

  对于人与人群古今身份的认识,一直是考古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身份与认同的问题植根于人的意识层面,而考古学科的实证性特点,决定了在学科框架内讨论这一问题的巨大难度。同时,欧美过程与后过程主义考古学发展、研究范式转化的新形势与20世纪末全球政治格局变动、民族主义冲突的新背景,又决定了在考古学层面探讨构建现代民族与古代族群之间联系的现实性意义。  《族属的考古:构建古今的身份》,是英国学者希安·琼斯 ...

• 周偉洲主編《西北民族論叢》第十八輯出刊

《西北民族論叢》以“西北民族”為研究重點,主要方向為西北民族史與民族關系史、西北民族與鄰國交流史、西北民族宗教文化研究、西北民族地區自然環境與社會發展研究等。從學科來講,西北民族研究不僅涉及歷史學中的民族史、中外關系史、歷史地理、歷史文獻學、科技史、文物考古等學科;而且也涉及民族學、社會學、地理學、法學、經濟學等人文社會大學科,反映了海內外相關領域的最高研究水平。

• 敦煌所出唐宋书牍整理与研究

敦煌学信息中心新购到王使臻著,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敦煌所出唐宋书牍整理与研究》。 本书由上编《敦煌所出唐宋书牍研究》和下编《敦煌所出唐宋书牍辑稿》两大部分组成。上编将敦煌所出唐宋书牍文献尽可能地搜集、分类,从每一类书牍的格式出发,追本溯源,对其源流、发展演变过程研究,图文并茂,对敦煌书牍文献的研究推进了一大步。下编从分散于各地的、上万件零散的敦煌遗书中整理成集,为学术界提供了一个分体、分类的 ...

• 从战国楚墓帛画看楚越民族关系

民族融合是两个对等的民族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民族差别得以最终消失,相互融合成新的民族。具体表现有迁移、杂居、互相通婚等,达成不同民族互相学习发展的目的。楚越作为曾经对立过的两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相互借鉴和融合的现象,以这点来说,即使说越文化是成就楚文化灿烂的基石也不为过。现代社会中,考虑到社会的安定以及不同民族间观念上的冲突,民族的融合依然值得我们去研究。

• 晋西南旧石器考古学研究现状及其展望

摘要:晋西南古称河东,位于汾渭地堑中部,包括临汾盆地、运城盆地以及中条山南麓黄河沿岸。这里自古就是中华民族文明重要发祥地,也是研究人类起源、发展、演化的重要地区。20世纪5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山西地堑发现了300余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和地点。这些发现业已证明晋西南的临汾、运城以及中条山南麓黄河沿岸,从早更新世初期直到更新世结束一直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其中西侯度遗址、匼河遗址群、丁村遗址群、下川遗 ...

• 山东馆藏文物精品大系·玉器卷(全4卷)

基本信息: 主编:山东博物馆 出版社:山东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1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9年1月 印次:1 ISBN:9787533067311 内容简介:   本书系首次对山东省内博物馆藏品进行全面系统梳理、展示,对展示、抢救、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由山东博物馆主编,山东60余家博物馆的专家学者编写,收入齐鲁大地古往今来馆藏精品玉器珍品800余件,讲述玉器历史源流、背后掌故、流 ...

• 代表委员专访 | 保护文化遗产初心不改 为博物馆发展持续建言——专访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院长王勇超

代表委员专访“我从事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已经三十多个年头了,作为一个关中人,老祖先留下来的文化,留下来的历史,留下来的记忆,如果不去把它保护下来,我就觉得这是一种失职,愧对于咱的祖先,也愧对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院长王勇超说。保护文化遗产初心不改王勇超28岁时发现,许多散落于民间有关陕西关中地区民俗的文化遗产都面临毁坏,于是开始了收集保护,如今,已年过花甲的

• 试论“水平层”与旧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方法

————————————————————————————全文阅读试论“水平层”与旧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方法(作者:李锋、陈福友、高星 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赵海龙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原文刊于《考古》2019年第1期)

• 专家研究分析商代平民婚姻:男女都较独立 一夫一妻制松散

  在数千年前的中国商代,平民男女间关系如何?以何种婚姻方式组建家庭?日常又怎样生活?  通过系统梳理、研究殷墟考古发掘资料,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苗霞副编审给出答案称,以殷墟为代表的商代社会中占大多数的一般平民,无论男女,都有较明显的独立性,婚姻制度上应实行较为松散的一夫一妻制,成年女性和未成年孩子是家庭中较稳定的成员,成年男性则游离于家庭和社会之间。  苗霞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介绍说,殷 ...

• 王巍代表:深化考古研究 让成果惠及民众

 “作为来自考古学界的全国人大代表,这些年我关注的重点,一方面是深化考古学研究,另一方面是让研究成果惠及民众。”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王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指出,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 ...

• 王巍:推动南岛语族文化传播

  南岛语族的起源问题一直为国际考古学界瞩目,然而,国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几乎空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于2011年开展了华南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谱系研究,基本厘清了海南岛距今6000年到2000年前的文化发展序列。一系列考古证据表明,海南史前文化与南岛语族文化有着高度相似之处,南岛语族起源于我国华南地区。  如果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修建南岛语族文化博物馆,可以帮助国内外游客了解南岛语族 ...

• 人之追问:来自史前考古学的思考

基本信息: 作者:陈胜前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9年1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9年1月 印次:1 ISBN:9787108064295 内容简介:   直立行走和狩猎为何成就了人类?从狩猎-采集到农业产生,人类在演化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什么转折事件?战争如何影响人口变化?……史前考古学家研究人类超过99%的历史,本书探讨了现代人起源演化中的生计策略和文化适应,从各个细微方面体现了考古学的洞 ...

• 关中邰城汉墓墓地结构研究

内容提要:以邰城汉墓为对象,对墓地形成过程、墓地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汉初至宣帝前后,竖穴土坑墓、竖穴墓道洞室墓代表的两个族群,采用聚族而葬的族葬制,而在同一族群内部流行以夫妻为核心的家葬制。西汉末期及之后,墓地人群发生变更,家葬制进一步发展。对邰城墓地结构的研究,展示了关中地区西汉平民墓地的面貌,为进一步探讨西汉墓地制度奠定了基础。此墓地结构研究方法亦可为其他地区的汉代墓地研究提供借鉴。

• 秦始皇帝陵园出土彩绘青铜水禽制作工艺及相关问题研究

发现于秦始皇帝陵园的46件神态逼真、形态各异的原大彩绘青铜水禽,是目前国内考古出土时代最早、数量最多的一批青铜雕塑,在形制、表面装饰以及表现风格上特征鲜明,明显有别于中国先秦时期的其他青铜器。彩绘青铜水禽的发现,不仅丰富了秦始皇帝陵园陪葬坑的内涵,而且对进一步研究战国晚期秦国乃至秦代的物质文化、青铜冶铸工艺和装饰工艺均具有重要意义。

• 北魏大同的别样风华:胡僧沉思胡商饮,胡奴牵驼胡伎舞

北魏平城(今山西大同)时期胡风因素的研究,已有多位专家做过论证。王银田先生从丝绸之路输入的西方器物研究平城与萨珊波斯、中亚等地的关系交流。张庆捷先生著《民族汇聚与文明互动——北朝社会的考古学观察》一书,从北朝时期的胡商、胡俑、胡舞、波斯币、石葬具、宝石戒指等多个方面去论述了北朝社会的民族的汇聚以及文明的互动,并在多篇文章中述及平城时期胡人的情况。 本文根据考古材料的新发现及学者们的研究成果,重新 ...

• 朱浒:曹操墓画像石之“金日磾”“贞夫韩朋”等”故事考

 曹操墓自发现以来,其画像石内容引起较大关注。2016 年出版的《曹操高陵》考古报告收录了考古发掘出的四十一块残石和追缴到的多块大型画像石。报告根据残石上的榜题考证出“申生”“灵辄”“伯夷叔齐”“杞梁妻”等历史故事,但对无榜题的故事大多停留在图像描述阶段, 未做深入探讨。本文通过对曹操墓画像石图文关系的研究,同武梁祠等汉画材料进行对读 ...

• 海岱考古与早期文明

基本信息: 作者:燕生东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9年1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9年1月 印次:1 ISBN:9787100163347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三部分共十七篇论文。其一,海岱地区史前文明化进程。回顾了学界对海岱地区史前文化的认识和构建过程等,涉及海岱文化区发展的特点,以及其对中华早期文明形成和发展作出的独特贡献。其二,考古新发现与早期文明。从古代文字产生、社会分层、 ...

• 亦近亦远的东南亚考古——评《东南亚大陆早期文化——从最初的人类到吴哥王朝》

 查尔斯·海厄姆(Charles Higham)著的《东南亚大陆早期文化——从最初的人类到吴哥王朝》已经由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翻译,文物出版社出版,是目前引入国内最为全面的一本介绍东南亚考古的著作,值得精读。

• 一部真正意义上的 良渚文化普及之书 ——《良渚玉器线绘》出版始末

 《良渚玉器线绘》一书是由浙江古籍出版社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方向明研究员合作出版的一部有关良渚文化的普及图书。图书在出版前后在社会上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关注,笔者从这本书编辑的角度,谈谈《良渚玉器线绘》的出版始末,同时也向考古界、出版界和社会公众分享我们出版这部书的一点收获和心得。

• 从江口出水金封册看明代封册制度

——————————————————————————全文阅读从江口出水金封册看明代封册制度(作者:高大伦 南方科技大学;李飞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原文刊于《文物》2018年第10期)

• 出土战国文献字词集释(全十七册)

出土战国文献中所见近8000个字、词系统的梳理和集释,囊括陶文、玺文、金文、货币文、玉石文、简帛文等各门类资料; 共15卷17册,中山大学老中青三代学人二十余人历经十五年辛勤耕耘始告完成——《出土战国文献字词集释》。 书名:出土战国文献字词集释(全十七册) 作者:曾宪通 陈伟武 主编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定价:4,800.00

• 桂林靖江王陵考古发掘清理报告集

基本信息: 编著: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 桂林市靖江王陵文物管理处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2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9年2月 印次:1 ISBN:9787532548651 内容简介:   本报告集主要介绍了各座王陵陵园的考古发掘清理情况、陵园建筑布局及构筑方式、石像生、发掘出土的文物标本以及考古发现与收获等,客观揭示 ...

• 陕西碑刻总目提要初编(全五册)

陕西碑刻总目提要初编(全五册)作者: 吴敏霞 主编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1月页数:1780定价:1998元内容简介:《陕西碑刻总目提要初编》系陕西省“十一五”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重大项目、《国家“十一五”古籍整理出版重点规划》项目和《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项目《陕西碑刻总目提要》的阶段性成果。  本书收录陕西境内历代碑、墓志、墓砖、摩崖石刻、造像题记、经幢、塔铭等多种类型的石刻资料;所收各类 ...

相关分类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