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清民国时期中国名胜古迹图集
百年前两名日本学者历时三十余载数十次来华实地勘察足迹遍布十四省跨越127个地区搜集、拍摄照片、拓片图版2531幅说明文字约120万字著成中国历史文化图鉴《中国文化史迹》百年后一名中国学者重金购得此书费时三年翻译引经据典,考订资料一部《晚清民国时期中国名胜古迹图集》还原真实历史让读者终得见那些毁于战乱、天灾的古迹原貌书名:晚清民国时期中国名 ...
百年前两名日本学者历时三十余载数十次来华实地勘察足迹遍布十四省跨越127个地区搜集、拍摄照片、拓片图版2531幅说明文字约120万字著成中国历史文化图鉴《中国文化史迹》百年后一名中国学者重金购得此书费时三年翻译引经据典,考订资料一部《晚清民国时期中国名胜古迹图集》还原真实历史让读者终得见那些毁于战乱、天灾的古迹原貌书名:晚清民国时期中国名 ...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出版二十年,于腾讯书院举办系列学术讲座,第一讲由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荣新江讲述《丝绸之路上的粟特商人与贸易网络》。丝绸之路的价值在学术界存在巨大争议,荣新江教授通过大量出土史料,追寻粟特商人的足迹,还原一条有血有肉的丝绸之路。他认为,丝绸之路不止于一条商业之路,也是求法之路,书籍传播之路,思想传播之路。“丝绸之路”由德国地理学家命名 荣新江:这个题目比较专业,字
原标题:在纪录片中遇见传统文化(新论)传统文化如何进入现代生活、触动年轻人?从近年来涌现的《我在故宫修文物》《本草中国》等优秀作品看,文化题材纪录片是一个绝佳的载体。纵览改革开放40年来的壮阔历程,纪录片一直在发挥重要的社会文化功能,从《话说长江》到《望长城》,传统文化题材的纪录片作品一直在为巨变中的中国凝聚社会与文化上的共识。作为当下中国的主流文化形式,党的十八大以来,纪录片创作领域愈加繁荣,一批 ...
原标题:形式创新·价值诠释·仪式建构《国家宝藏》用文物承载历史记忆、传达人文精神、彰显大国风范,在时尚与传统的交织中折射出中华民族强烈的文化自信。本文从节目形式、文化价值以及传播仪式等方面入手,分析热播的原因,以期给文博类节目的发展带来些许启示。2017年12月3日,中央电视台在综艺频道推出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它打出“让国宝活起来”的口号,由著名演员张国立担任讲解员,李晨、梁家辉、王刚、刘涛等 ...
基本信息:编著: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 上海市金山区博物馆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6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8年6月印次:1ISBN:9787547917725内容简介: 船舫是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建筑形制,同类建筑还有江苏吴江的俞家湾船坊、浙江嘉善的钱氏船坞。金山船舫是我国第一个经正式考古工作的船舫遗址,增填了同类遗址考古的空白,在考 ...
基本信息:编著: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国家文物局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6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8年6月印次:1ISBN: 9787030571311内容简介: 三峡工程是我国最大的跨世纪的水利工程,同时也是我国最大的文物保护工程。三峡工程中的文物保护工作如前所述,取得令人瞩目的收获和成果。回顾20 多年的工作经历,总结其基本经验,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今后的文物保护工作。目录前言三峡地下文物保护旧石 ...
基本信息:编著:中国考古学会丝绸之路专业委员会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9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8年9月印次:1ISBN:9787030586612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中国考古学会丝绸之路考古专业委员会和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出版的系列辑刊,计划每年出版1-2册。以介绍丝绸之路考古、历史、文化研究的学术论文,以及相关的学术著作书评为主要内容。本辑收录论文10篇,书评4篇。目录考古学上所见中国境 ...
近日,故宫养心殿启动百余年来首次大修。无论是神秘的“镇宅”彩绘宝匣,还是故宫博物院负责人对“研究性保护”的解说,都再次引起外界好奇关注。文物保护这一专业性极强的话题,因而得到了一次有趣也有效的普及。文物,承载着民族的历史,维系着文化的认同。代代先人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往往都曾跨越漫长岁月,躲过无数浩劫。因朝代更迭、兵燹战乱而流散的书画典籍、工艺精品,不计其数。即便进入现代社会,文物也未能远离风险。 ...
9月8日,2018中国古建筑国际论坛现场。 张文晖 摄中新网北京9月9日电 (张文晖)在岁月的长河中,中国的古建筑以中华文化为脉络,逐渐形成特色的建筑体系,并成为中华民族传承和再创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近年来城市化、城镇化的大面积建设,中国传统建筑如何保护利用亟需重视。保护资金不足问题怎么解决?建筑文化遗产与自然环境、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以及经济发展的关系又该如何处理?8日在京举办的2018中国古建筑国际论坛上 ...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岁月的长河中有无数的文化瑰宝,而中国的古建筑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并成为中华民族传承和再创造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城市化、城镇化及古民居原生环境变化和政治经济变迁等诸多原因,中国传统建筑正在逐渐消亡,目前,古建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尚未形成全社会的共识,保护已经“刻不容缓”。9月8日,由财经与秦森联合举办,以“传承、融合、新生”为主题的2018中国古建筑国际论坛在北京开幕 ...
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我国世界遗产地已达53处,数量名列前茅。然而,一些地方也存在“重申遗轻保护”的现象。在经济效益和合理利用之间始终存在着博弈,全球皆然。申遗成功后,过得怎么样?记者回访了广西花山岩画和江西三清山,看当地变化、听百姓心声。当然,这种回访更大的意义在于寻找、梳理、提炼当地在保护和开发中的探索和创新,目的只有一个:让传承不绝,呵护世界遗产所代表的人类更为永恒与久远的价 ...
9月7日至10日,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陕西省博物馆协会承办的2018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科技合作论坛暨展览在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来自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协会、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文博机构、文保科技企业等的专家学者,围绕文物保护修复与科技创新、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智慧博物馆建设、博物馆展陈设计与空间规划、博物馆文创设计开发与经营管理等议题深入研讨交流。搭建平台,促交流合作本届论坛以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在《出塞》中提到的“龙城”就是古代匈奴的首都,但“龙城”到底在哪儿却一直是一个千古之谜。近日,中国与蒙古国联合考古团队宣布,在蒙古国中部地区发现距今约2000年的疑似匈奴单于庭“龙城”遗址。这个“龙城”是什么样子的?和传说中的“龙城”有哪些异同之处?近日,负责此次考古的中方领队向北京青年报记者揭开了这处“龙城”的神秘面纱。考古学家发现匈奴“三连城”中国与蒙古联 ...
历史该从何时开始写起?或者说历史可追溯至何时?此问题其实隐藏了所有格——“人类的”历史。关于历史学的性质,过往曾有“科学”抑或“艺术”之争。但当代历史学被视为人文学科,基本已无争议。或因如此,现代史家原则上只研究人类自身的历史,至多关注及于人类与自然环境互动的历史。“宇宙的”历史、“地球的”历史、“生物的”历史,大抵被划归至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范畴。在一定程度上,两千年前司马迁所谓的“ ...
巴西国家博物馆火灾现场 图片来源:布达·门德斯,盖蒂图片社 (Buda Mendes,Getty Images)原标题:火 殇文明之劫9月2日,就在学子们准备欢欣进入新学期的时候,地球另一边一场持续了整晚的大火,灼痛了全人类的心。巴西国家博物馆,今年7月刚刚欢度成立200周年的庆典,仅仅2个月后付之一炬,这个国家也只有500年历史而已。面对2000万件藏品的被毁,人类渺小得束手无策,只能在哀叹和泪水中,唱响悲恸的“安魂曲”。巴西国家博物 ...
全世界博物馆的一堂防火课可以这么说,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的博物馆对于安保的重视程度都是相同的,是重中之重。即使出了问题,也不能说不重视。所谓的防不胜防,也是客观存在。保证万无一失,必须从诸多细节方面做起,稍有闪失,那就是一失万无。巴西国家博物馆9月2日遭遇火灾的惨烈,给全世界的博物馆上了一堂博物馆防火的课。建于1818年的巴西国家博物馆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市昆拉达博阿维斯塔公园,是巴西最古老的博物馆之一,它曾 ...
改革开放40年来,各行各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物保护事业也迎来了大发展。敦煌研究院可以说是最早迈开改革开放步伐的文物保护科研单位之一,也是40年来取得丰硕成果的文博单位。不久前,记者采访了莫高窟第四代掌门人——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旭东,聊起了40年来敦煌研究院的发展。在改革开放中成长壮大提起旧事,王旭东沉凝了稍许。“的确,敦煌研究院是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的。从1979年开始,我们与日本合作出版《敦 ...
我第一次有幸见到彭老师,是在2012年的五月,我与同学杨浣在社科院民族所史金波老师的介绍下去敦煌考察这样一个机缘下。早就听说彭老师是一位既学问做得好,又待人谦和的学者。一路上我激动不已,能有机会见到彭老师,向他学习,听他对莫高窟的介绍,是多么令人欣喜的事!刚刚见到彭老师的那一刻,我还有一丝担心和拘谨,生怕自己在专家面前说错话,做错事,显得自己没有学问,不够严谨。但是很快,就打消了这种顾虑。他真诚的微笑 ...
尊敬的王旭东院长、敦煌研究院的诸位先生,以及与会的各位来宾。今年是贵研究院光辉创立七十五周年、《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四十周年,值此深具意义的年份,衷心祝贺贵研究院与东洋哲学研究所共同举办的“敦煌与《法华经》”研讨会盛大召开。“敦煌艺术是平民为平民创作的艺术”、“艺术创造必须为民众服务”,这是与被誉为“敦煌守护神”的常书鸿先生话交流时令我最难忘的话。以常先生为首、贵研究院的诸位先生,为守护“丝路上 ...
基本信息:编著:成倩 王江峰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7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8年7月印次:1ISBN:9787030582522内容简介: 2013年,定陶王墓地(王陵)M2汉墓被评为“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本书以该墓出土“黄肠题凑”饱水木结构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利用最新技术手段,开展现状调查、现场保护、动态监测、文字辨识以及保护技术研究 ...
基本信息:编著:李浥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9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8年9月印次:1ISBN:9787030584625内容简介: “现代图像学”强调“图像”由“艺术”转型为“文化”。巴蜀地区佛教造像研究虽然是近年来学术界的一个热点,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风格及其渊源等方面,对某些具体造像形式的研究也有涉及,但对宋代菩萨形象从美术学、图像学、艺术人类学等方面进行研究的较少。本书以安岳石窟菩萨群为研究重点,以 ...
基本信息:作者:许永杰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8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8年8月印次:1ISBN:9787030583703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十讲:第一讲考古学史、第二讲考古年代学、第三讲考古层位学、第四讲考古类型学,前四讲是考古学的文化研究,为格物致知;第五讲文化与族群、第六讲史前考古与古史传说、第七讲历史考古学、第八讲民族考古学、第九讲聚落考古学、第十讲情境考古学,后六讲是考古学的社会研究,为透物见人 ...
基本信息:编著:李锋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9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8年9月印次:1ISBN:9787030584960内容简介: 本书在郑州大师姑城址2002-2003年考古发掘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址中二里冈文化早期壕沟与二里头文化晚期城墙的共时关系,提出了郑州大师姑城址既是一座二里头文化晚期城址,又是一座二里冈文化早期城址的新论点。根据后者取代前者的考古实际,结合二里冈早期文化源与流的追溯,论证了郑州大师姑二 ...
基本信息:编著:山西博物院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8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8年8月印次:1ISBN:9787030582966内容简介: 墓葬壁画的揭取搬迁是一项重要的文物保护工作。本书第一章介绍了墓葬及壁画基本情况,详细说明了墓葬结构,出土文物、壁画内容及价值;第二、三、四章介绍了壁画的制作材料和工艺、出土壁画保存环境状况、前期信息采集及揭取前预实验;第五、六章介绍了壁画的揭取实践工作,包括揭取原则及技 ...
基本信息:作者:施加农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6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8年6月印次:1ISBN:9787501055715内容简介: 跨湖桥是景色秀丽的古湘湖中跨越上下湘湖的一座古桥,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在桥的旁边,有一处沉睡了约8000年的古人类遗址——跨湖桥遗址,遗址的文化层就埋在湘湖湖底沉积淤泥的3—4米以下。据估算,遗址原面积大约30000多平方米,很有可能是当时的一个聚落遗址。目录引言第一章 遗址概况第二章 ...
基本信息:主编:刘庆柱副主编:朱津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4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8年4月印次:1ISBN:9787312044441内容简介: 铜陵作为中国几千年来重要的铜料来源地之一,先秦时期是“国之大事”的重要支撑和吴国争霸的主要依靠,秦汉建立统一帝国后,设立于此的铜官成为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重心,为此后三国鼎立和江南经济的崛起奠定了基础。“铜陵”由此而得名,成为中国历史夜空中一颗璀璨的明 ...
基本信息:编著: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6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8年6月印次:1ISBN:9787030581532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以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出土动物骨骼为研究材料的动物考古学专著。作者通过收集、整理老司城遗址2010年至2012年发掘出土的41683件动物骨骼,鉴定出猪、黄牛、水牛、狗、山羊、鸡、鸭、鹅等10种家养动物,以及泥蚶、剑状矛蚌、草鱼、鲤鱼、野猪、虎、黑熊、豹、梅花鹿、水鹿 ...
基本信息:编著: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8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8年8月印次:1ISBN:9787030569646内容简介: 书中收录了为配合新建成都至都江堰快速客运铁路建设而进行的抢救性考古发掘的调查报告、发掘报告及科技分析报告,调查报告有新建成都至都江堰快速客运铁路调查报告1篇,先秦时期发掘报告有郫县天台村遗址“万 ...
基本信息:编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出版时间:2018年8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8年8月印次:1ISBN:9787520125062内容简介: 1944~1945年夏鼐与向达、阎文儒一道进行的西北考察,在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甘肃地区进行的这次考察,从地层学上判明了齐家文化的年代晚于仰韶文化,提出中国史前时期存在不同的文化系统,从而宣告安特生分期体系的破产,标志着中国史前考古研究 ...
基本信息:编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山东临朐山旺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5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8年5月印次:1ISBN:9787501055821内容简介: 临朐西朱封遗址是山东地区一处非常重要的龙山文化遗址。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一直到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工作队持续多次对遗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