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迎胜教授:蒙古西征拉开人类全球化的序幕
兰州大学出版社,2014年编者按:这是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民族与边疆研究中心主任刘迎胜教授的论文《草原帝国——追寻成吉思汗的地理足迹》结尾部分(收入氏著《蒙元史考论》),认为蒙古西征打破各民族疆界的限制,拓展了欧亚大陆的东西交通往来,是人类全球化的序幕。现照录如下以飨学林。拉开人类全球化的序幕 蒙古西征的确给中亚与西亚的人民带来了苦难,对当地的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但疆域辽阔的蒙元帝国
兰州大学出版社,2014年编者按:这是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民族与边疆研究中心主任刘迎胜教授的论文《草原帝国——追寻成吉思汗的地理足迹》结尾部分(收入氏著《蒙元史考论》),认为蒙古西征打破各民族疆界的限制,拓展了欧亚大陆的东西交通往来,是人类全球化的序幕。现照录如下以飨学林。拉开人类全球化的序幕 蒙古西征的确给中亚与西亚的人民带来了苦难,对当地的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但疆域辽阔的蒙元帝国
作者:安程,王麒图/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保护性建筑试验段摘要:在传统窟檐基础上,为石窟寺石刻构筑现代化的保护建筑已成为该类型文物的重要保护手段之一。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病害劣化与环境因素研究已有较好基础,监测工作已开展近十年,并于近年内建设了保护性建筑试验段。依托广元千佛崖保护性建筑试验段内外实时监测数据进行的理论分析、大数据分析,可验证该试验段的实际保护效果,探索一种评价保护性建筑对石窟保护有效性的 ...
图/2018年曼托瓦Sordello广场清源的校园专题栏目邀请身边学习遗产相关专业的优秀青年聊他们的学校和远渡重洋在异域学习奋斗的那些事儿。之前已经分享过巴黎索邦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悉尼大学等高校。今天为您介绍的米兰理工大学是欧洲著名理工大学,其建筑系在全球高校排名第九(2017-2018),校区则建在世界文化遗产曼托瓦古城之内。身居遗产地学习“建筑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修复”是种怎样的体验?下面,就请20 ...
中国与域外(第三期)主编:冯立君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9月
书名:中国考古学:走出自己的路说出自己的话尽到自己的心作者:张忠培出版社:故宫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4月
中国历史从秦汉帝国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在中国北方和相邻的欧亚草原也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个是在东部形成强大的匈奴联盟,一个是在西边开通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即所谓的“凿空”。其实,张骞一行短短的十几年是无法开通这样漫长的贸易路线的,在这之前的欧亚草原与中国北方已经有了几千年的文化交往。这在考古上有大量的证据,其中金属品的数量最多,由于金属品代表了当时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其轻便、不易碎等便 ...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欧亚大陆及其周边的新图景正在逐渐展开。这种新图景将为我们开展草原丝绸之路相关研究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与舞台,也将使我们在思考这一丝绸之路独特性的过程中更清晰地认知中国过去、当下与未来的内在关联,以及这种关联所展现出的区域与群体特征。
丝绸之路是文明交汇和互鉴之路,是东西方文明交流融合的代名词,丝绸之路的历史是全人类共同的遗产。作为丝绸之路上最鲜艳的奇葩,敦煌文化自然也属于全人类。作为中国文化遗产中唯一符合全部世界文化遗产价值认定标准的敦煌莫高窟是敦煌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历史最长久、内容最丰富、保持最完好、特色最鲜明的文化艺术宝库
由于文献缺载,以往对“高原丝绸之路”的认识大多始于公元 7世纪吐蕃政权建立之后。近年来在西藏考古新发现表明,实际上早在汉晋时期,西藏西部地区已经成为与中亚和西域新疆一带文化交流密切的区域,当地已经出现了具有高度复杂化特点的社会组织形态,并且有能力积极参与到这一区域之外频繁的商业贸易、文化交往等活动当中。这些证据还表明,早在汉晋时期,从西藏高原通往西域、南亚等地的“高原丝绸之路”已经初步开通,在吐蕃时 ...
发布时间:2018-10-26王梦恩当下,文化遗产是一个热门话题。但凡有条件开发旅游业的遗产地,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开发建设。但在遗产地旅游开发建设中,遗产的真正拥有者往往并不会参与其中而处于失语的状态。在遗产项目,尤其是以古建筑为主的遗产地的保护项目中,当地居民的私权往往会受到较大的限制,这固然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但是一味的限制并不可取。保护文化遗产的目的应当是激活文化的活力,促进文化传承、创新发展 ...
尹占群10月29日至11月1日,世界遗产城市组织第三届亚太区大会在苏州举办。世界遗产城市组织、国内外多个世界遗产城市的代表、相关专家学者及新闻媒体代表200 余人参加大会。苏州是该组织在中国的首个正式会员,大会发布《苏州共识》的同时,决定授予苏州“世界遗产典范城市”称号,苏州成为首个“世界遗产典范城市”。世界遗产城市组织秘书长丹尼·里卡尔说:“世界遗产城市组织的许多会员城市遭遇了巨大人流、环境污染、历史遗迹 ...
浅析天然摩崖石刻修缮工艺——以“三战三捷”摩崖石刻为例发布时间:2018-11-09甘 泉本文以湖南省岳阳县大云山“三战三捷”摩崖石刻为例,概述天然摩崖石刻的保护修缮过程。工程概况1942年8月,抗日战争已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期,时任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兼二十七集团军总司令杨森由临湘县县长王翦波陪同上大云山检查布防。他们行至黄梁伞,回想起湘北抗战和长沙三次会战中死难的将士,决定在大云山刻碑纪念。于是选择大云山隆兴宫外 ...
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以“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第八届海峡两岸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于11月1日在贵阳召开,此次论坛既有两岸文化遗产保护部门的交流,还有一部分来自高校和在地实践的声音。持续两天的论坛发言,20余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分享了当下传统村落保护实践和对乡村振兴方面的探索。贵州楼上村(复旦大学杜晓帆教授报告案例)就在论坛召开前一天,国家文物局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现场会在贵州肇兴落幕。 ...
张治强建设项目文物影响评估,评的是建设项目与本体和文物景观(环境)的关系。文物保护单位分六大类,但六类中的个案也是千差万别,评估框架可以是相对统一的,但评估的焦点、方法和对象永远不同。因此,评估中要准确把握建设项目的必要性、文物保护单位本身的价值及景观的重要性。本文针对当前评估中需要关注和改进的几个方面做一探讨。一、文物保护单位的本体是保护的关键文物保护单位存在的形式分为地面文物和地下文物两种。直 ...
宁夏博物馆预防性保护建设与服务发布时间:2018-12-04马笑然2018年6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局组织专家,召开宁夏博物馆“预防性保护项目”验收会,项目成果——文物保存环境监测及调控系统达到了预期效果,实现了对宁夏博物馆文物库房、展厅和重点展柜等文物保存环境质量的及时数据监测,形成了有效的数据分析资料。该项目的完成为宁夏博物馆其他文物保护项目及宁夏地区其他博物馆文物预防性保护的实施积累了经验。完善馆藏重点文物 ...
文化遗产理论的研读与探讨——对布兰迪《修复理论》的再认识发布时间:2018-12-04编者按:2018年秋季学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开设了一门面向文化遗产及相关专业的读书课。课程旨在倡导学生走出校门、参与实践的同时,回归课堂、好好读书、进行理论上的探索。第一学期的课程选择以“真实”作为话题线索,课程吸收了来自考古、博物馆、建筑、历史地理、旅游、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相关专业背景的年轻学生共同参与讨论。他们对于这 ...
生膨菲黄土高原南北横跨我国北方地区的半湿润与半干旱/干旱地区。该地区的史前农业是以粟黍作物种植为主的旱作农业。然而,在不同时空及环境单元下,粟黍作物二者的比例存在着显著差异。为了更准确地了解黄土高原地区史前农业的历史,我们需要开展对不同区域史前农业种植类型的系统研究。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胡耀武教授与尚雪博士合作指导的博士生生膨菲,通过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英国剑桥大学考古系开 ...
龟兹国是古丝绸之路北道上的重镇,位于现在的新疆库车、拜城一带,从公元前后直到唐朝后期,延续了一千年左右。龟兹国处在丝绸之路上商贸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路段,是东西方文明交汇处。这里不仅集中了古代天竺和大秦、波斯等地的佛教艺术,还深受汉唐寺院风气的影响。龟兹国不仅精于绘画、音乐等艺术,还以石窟的持续开凿而闻名。龟兹地区的佛教石窟开凿从公元3世纪起,一直到7世纪,绵延四百年之久。龟兹石窟融合了东西方的佛教文化 ...
西域是历史上多民族多文化互相碰撞与交融的舞台,种族迁徙,宗教变更,政权更迭,每一次都是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对于西域历史的记载更是断断续续,不同时代的文明掩埋在漫漫黄沙之下,碎片叠加。所以,对于西域文明碎片的整理,如墓葬遗址、宗教遗址和起伏在戈壁沙漠中的城址烽燧,历经千年,承载着西域的社会生活、贸易、宗教、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历史文 ...
岁末年初,对于考古人来说,是一年田野考古结束后的汇报季,也是全国各个区域重要考古发现的盘点季,有一种春华秋实的喜悦。改革开放40年来,考古人几乎每年都是在这样的收获中走过来的。 这40年来,中国的考古学有了长足进步。田野考古的深入开展和田野考古资料的进一步积累,为研究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和中国上古史的重建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文明的上古史,几乎是由考古学的发现和研究完成的 上世纪90年代开展的夏商 ...
这是万发第一次将自己所写考古学与艺术史论文汇集出版,值得祝贺,值得纪念。熟悉万发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拼命三郎式”的人物,在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他身兼党委书记和院长,党务、行政、业务一把抓,每天忙得不可开交,但文章并不少写,这大概主要是靠他工作之余的功夫。写文章不容易,我这里说的文章主要是指论文,写出一篇较好的论文,要看书、综合资料、缜密思考,不经年累月,一般是拿不出来,拿出来了也要有所沉淀 ...
初冬,微雨。在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一条高低起伏、蜿蜒曲折的廊庑掩映在树木之中。廊庑中,数十位小朋友兴致勃勃,或体验泥条盘筑,或探究宫殿建筑,或倾听考古与盗墓之别,似乎丝毫不被顺着茅草屋檐下落的雨滴搅扰。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公园每年举办各类活动150多场。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如何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更加融入大众生活?近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第八届联席会在湖北武汉召开,来自联盟的36个挂牌单位和67 ...
我7岁时,妈妈送给我一本书,书名是《风声呼啸的特洛伊城墙》。那是一本儿童读物,讲的是海因里希·谢里曼和他寻找特洛伊古城遗址的故事。我读完那本书后,立志长大后要当考古学家。后来,在初高中期间,我又读了约翰·劳埃德·斯蒂芬斯的《尤卡坦旅行记》和C.W.策拉姆的《神祇、坟墓和学者》。书中讲的那些在丛林中寻找湮没的古城、发掘古老文明的故事使我心驰神往,从事考古的心意愈加坚定。进大学选择主修专业时,我毫不犹 ...
隧道尽头的光不是出口,而是疾驰而来的火车,这是现在许多人看待未来的方式。诚然,气候变化、贫富差距、环境问题、恐怖主义等问题,或许会令许多人对这个世界生出绝望情绪。但是,仍然有许多学者持乐观态度,美国考古学家、怀俄明大学人类学系教授罗伯特·L.凯利(Robert L.Kelly)就是其中之一。他在新著《第五次开始》(The Fifth Beginning)中这样写道:“史前史告诉我们,人类擅长解决问题,进化常常重塑我们。当然,正如股 ...
甘肃省临洮县城西南约十公里的洮河西岸,有个普通的村庄叫马家窑村。1924年7月,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在此发现了几千年前的古文化遗存,其中以绚丽的彩陶为显著特征。从此,以该地命名的马家窑文化和甘肃彩陶闻名遐迩,迅速走进世界各地博物馆及历史、考古学领域。网纹鸟纹彩陶罐 马家窑遗址的发现和命名 是什么机遇让一个外国人发现了马家窑?瑞典人安特生本来是个地质学家,1914年,受北洋政府之邀请,担任农商部的矿政顾 ...
这本《束禾集——考古视角的艺术史》,是我从1977年至今30年中所写与艺术史﹙美术史﹚有关的论述、讲课讲稿、会议发言稿,以及给一些书所作序文,从中选出30篇所辑的文集。在文集中,写作年代最早的一篇发表于1977年。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那段时期,正是我开始探索从考古视角观察、研究艺术史﹙美术史﹚的时期。 回想1958年我告别母校北京大学,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迄今 ...
文字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创造成果之一。考古资料显示,汉字已有近四千年历史,是人类文明历史中连续使用数千载未曾中断的文字。而三千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作为汉字的祖先已是一种成熟的文字,其于201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这是国家的盛事,也是中华民族与中国文化的盛事。今年是殷墟发掘九十周年,明年即将迎来甲骨文发现两甲子,重温甲骨文的厚重文化价值、总结甲骨文整理研究经验更显重要。 甲骨文是契刻或 ...
基本信息:编著:牛世山 岳洪彬 岳占伟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10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8年10月印次:1ISBN:9787520133067内容简介: 殷墟考古90年来,出土多、富于变化的遗物是陶质类器物,本书就这类文物的发现与研究作回顾、总结和思考。这是殷墟考古人90年来辛勤工作,发掘、研究和保护殷墟这个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见证。目录殷墟陶质类文物的发现与研究综述殷墟一期殷墟一期早段1987AXTHl出土 ...
基本信息:编著:江建新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9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8年9月印次:1ISBN:9787501056736内容简介: 洪武是明朝建立后的一个年号,是明朝各项制度的建立时期,也是景德镇明官窑瓷器烧造的重要时期。本书作者江建新长期从事明官窑的发掘、整理工作,掌握丰富的一手资料,并据对明洪武官窑进行综合研究。目录第一章 明初社会 ...
基本信息:编著: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晋源区文物旅游局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11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8年11月印次:1ISBN:9787030587572内容简介: 2013-2015年,为配合晋阳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源镇古城营村与北街村之间的晋源苗圃内开展了较大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