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家》2018年第11期
特别关注寻找母本——王振鹏八件金明池主题作品真伪初考陆忠梁刚❖龙舟夺标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王振鹏是元代界画大家,其名下以表达北宋金明池争标活动的界画是画家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其最早题名为《锦标图》。王振鹏先后绘制两件《锦标图》,分别为元仁宗(当时为太子)和祥哥喇吉各画一幅。现在流传可见的金明池主题作品出现了八个不同的本子,可以分为 ...
特别关注寻找母本——王振鹏八件金明池主题作品真伪初考陆忠梁刚❖龙舟夺标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王振鹏是元代界画大家,其名下以表达北宋金明池争标活动的界画是画家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其最早题名为《锦标图》。王振鹏先后绘制两件《锦标图》,分别为元仁宗(当时为太子)和祥哥喇吉各画一幅。现在流传可见的金明池主题作品出现了八个不同的本子,可以分为 ...
观展前沿中国出土黄金面具鉴赏▲▲▲任华利2018年9月21日~11月20日,由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国内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0家文博单位共同举办了“金色记忆——中国14世纪前出土金器特展”,该展览首次集中展示了目前中国出土的具有代表性的8件黄金面具,反映出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独特面具文化。面具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世界不 ...
广告《收藏家》| 随刊赠送24P画册活动征集中|联系电话:010-65127493感谢关注长按识别二维码更多精彩
特别关注明代嘉靖、隆庆、万历朝景德镇御窑瓷器略谈吕成龙明代嘉靖 矾红地绿彩婴戏图方斗杯明代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历时99年,从世界范围看,这一时期正值欧洲文艺复兴盛期,是地理大发现、殖民主义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科学技术初步发展时期。在中国,这一时期是明代社会剧烈变革时期,主要表现为启蒙思想开启、市井文化达到巅峰、手工业生产中资本主义 ...
特别关注宋龙泉窑青瓷特点及时代风貌▲▲▲董健丽南宋晚期 龙泉窑粉青釉贯耳八方折角小瓶龙泉窑是浙江省著名的青瓷窑址,位于龙泉市境内,创烧于北宋早期,南宋晚期是它的极盛时期,至明中期以后逐渐走向衰落。龙泉窑青瓷以其纯美葱翠的釉色、优良的质地和多种造型及精美的花纹博得人们的喜爱,是我国古代青釉发展的高峰,自问世以来,产品远销国内外,对 ...
特别关注洗尽名利心妙笔写意韵——蒋廷锡绘画艺术探微王怡威马元驭 荷花白鹭图蒋廷锡为官清正、政绩卓著,为画者博学善诗,他融合自宋代以来各家之法,开创“蒋氏”画派,使来自江南地区的花鸟画风一度主宰了宫廷画坛,为清初的宫廷花鸟画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康熙帝与雍正帝对蒋廷锡画作的钟爱,使“蒋氏”成为清早期绘画的真正“掌舵者”,蒋廷锡的 ...
专名例释龙兴寺佛造像及青州北朝石刻艺术探析李亮亮说起青州的北朝石刻艺术,大家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龙兴寺佛教造像。这批1996年面世的石雕作品以其精湛的石雕工艺,集珍贵的佛教、艺术、历史价值成为轰动学术界的重大发现。实际上,除了龙兴寺佛教造像,青州出土的北朝石刻作品仍有其他许多值得研究的方面。1996年,山东青州龙兴寺遗址出土窖藏佛教造像40 ...
特别关注尽态极妍——宋代花鸟画概览袁杰崔白 寒雀图卷宋代是中国花鸟画成熟和极盛时期,在应物象形、营造意境、笔墨技巧等方面都臻于完美。据《宣和画谱》记载,当时宫廷藏画见于著录的作品有6396幅,其中花鸟画就占一半以上,可见花鸟画在宋代创作之盛况和宫廷对花鸟画的重视程度。本文介绍一下宋代花鸟画发展历程和脉络,以便于对宋代花鸟画有一个更深 ...
观展前沿南海一号沉船——解读南宋海洋贸易的重要宝库刘冬媚5月18日至8月25日,“大海道——‘南海一号’沉船与南宋海贸”在广东省博物馆展出。该展览由广东省博物馆、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共同主办。展出400余件“南海一号”沉船文物及馆藏相关南宋时期文物,这批文物涵盖了从1987年第一批调查发 ...
特别关注挺拔俊美清代将军罐侯馨将军罐为明代嘉靖、万历时期始烧,至清顺治时基本定型,器型由较为矮定型为直口、短颈、丰肩、鼓腹。清康熙时期,将军罐大量出现,广为流行。除了延续顺治朝造型外,康熙朝还出现了将浑圆的罐体展肩提腹,拉长颈部的新造型,这种造型自腹至足有明显的收敛,近足处向外撇,显得挺拔向上、气魄宏伟。装饰品种和图案题材也更加 ...
明式家具的概念及历史渊源▲▲▲李心宇宋 槐阴消夏图遗存在世的老家具共为两类:一类是明式家具,一类是清式家具。由于十几年来家具收藏热高企不下,以黄花梨制作的明式家具价格又在各大拍卖会上屡创新高,导致“明式”一词深入人心,很多人顶礼膜拜,但同时也有一部分人片面的认为;以黄花梨制作的家具都是明式家具,明式家具必产生于明代,这种错误的认 ...
特别关注瓷上波涛1历代瓷器上的孔雀纹装饰技法与特征杨俊艳在中国的古代传说中,孔雀是凤凰的化身,象征女性的美貌及美满的爱情,曾不断被赋予了幸福、善良、高贵等诸多美好的寓意。因此,孔雀纹较早成为了瓷器装饰上的吉祥图案。由于烧造工艺的局限及地域审美的差异,瓷器上的孔雀纹装饰技法也不同,由此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并为我们今天的鉴定提供了 ...
特别关注清代绘画撷英杨洁中国书画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国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绮丽之葩。篆隶行草,激扬文采;浓淡墨色,渲染情怀,书画艺术蕴涵自然之灵韵、天籁之清音、世间之万象。河北博物院庋藏古代书画近2000件,其中尤以明清时期的作品居多。作者既有文徵明、蓝瑛、八大山人、郑板桥、刘墉、吴昌硕、齐白石等书画大家,也有戴明说、张赐宁、梁 ...
特别关注——中国茶叶博物馆藏精品组合茶具赏析乐素娜竹西忆茗香盛世清尚茶酒位:从唐司马家族墓出土三彩茶器说起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国,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而与茶有关的文学史、农业史、贸易史与宗教史研究,也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古人日常生活中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互动。目前学术界对于中国古代茶的制作、饮用及所使用器具,已经依靠传世文献、出土器物 ...
紫琼宜墨世间稀——广东省博物馆藏端砚赏析单霄端砚又名端溪砚,因产于古代的端州而得名。端州,也就是今天的广东省肇庆市。在肇庆市东郊羚羊峡斧柯山一带以及七星岩背后的北岭一带,分布着数十处砚坑,中老坑、麻子坑、坑仔岩、宋坑等采石坑因出产的砚石十分名贵而声名远播。端砚以紫端石较为常见,历经1300多年的沧桑岁月,端砚已不仅仅是文房清玩,更是 ...
特别关注——辽宁省博物馆藏唐代书法墨迹撷珍杨勇❖万岁通天帖李洪生❖倪瓒 秋林野兴图题跋碑帖融合——陆维钊书法艺术之境界刘玉栋清代以来碑学盛行,以振兴帖学书风的萎靡,成为书法艺术发展的重要学术传统之一。陆维钊的书学思想和实践,即彰显出书学从清末民国到现代转变的语境中,知识精英不懈求索的精神典范。陆维钊(1899~1980),原名子平,字微 ...
特别关注在最近几年的书画市场上,海派书画无疑是最活跃的一部分。海派,一个非常惹人瞩目的画家群体,19世纪中叶,以北京为中心的四王画派日益走向没落,而上海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商业的发展使得上海出现新的绘画市场,吸引江浙一带的画家汇聚上海,逐步形成了海派画家群体。今天,“海派”成为画坛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虚谷花鸟画构图艺术探讨王德蓉虚 ...
2020年度全年订阅中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快速订阅《收藏家》| 随刊赠送24P画册活动征集中|联系电话:010-65127493感谢关注《收藏家》杂志APP
❖祭蓝釉白龙纹梅瓶专名例释楚国漆器鉴赏(下)院文清楚国漆器出土的数量极多,品类繁众,据初步统计各种器形达百余种之繁,按其用途大致可以分为丧葬器具、礼仪陈设器、礼器类明器、生活用器、乐舞器、车马器、兵器、杂器等几大类,而各大类之中又可分为若干亚类。本文介绍生活用器、乐舞器、车马器等。❖鸳鸯豆人物造型玉器的流传与演变王月前虽然构图复 ...
簪钗花钿锁云鬓——明代江西藩王墓出土头饰赏析陈建平金银器从其开始出现,即主要是社会上层,特别是朝廷和皇族享用的高档物品,是其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同时,又作为一种特殊工艺,金银器的雕饰与加工,既与上流时尚审美意趣密切相关,也是皇家和贵族需求的反映。明代文化发展的总势趋于保守。其金银器制作一改唐宋以来或丰满富丽、生机勃勃;或清秀典雅, ...
特别关注素简玄妙——宋元时期建盏类器物董健丽“斗茶”大约始于五代,最早流行于福建建安一带,至北宋已颇为盛行,为适应“斗茶”文化的需求,宋代以福建建阳为中心所制造的黑釉盏闻名天下,受其影响,福建多地皆有生产,同时还辐射到周边省份,如浙江、江西,甚至蔓延到四川、重庆、湖南、广西、河南、山西等地。本文就建盏类文物产生的时代背景、各地出 ...
桃源在何许王以亭明中期的画坛领袖仇英,一生不仅积极摸索宋元笔墨精髓,还尝试重建既存的桃源体裁,开拓了桃源主题创作新局面。其绘制的《桃村草堂图》,即为这一文化构想下的产物。究其主题,与历代盛行的桃源画隐喻相似。但是因创作背景和绘制意图,以及图式表现等方面的差异,又另当别论。本文拟从社会文化史角度,结合当时的道教背景,进一步深解此画 ...
古雅青翠 妙趣天成王小琴康熙青花瓷是继元、明青花之后的又一个高峰,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康熙青花瓷器胎釉精细,造型古朴,纹饰优美,色调古雅幽靓、层次分明,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既有明代青花遗风,又有创新发展,对后世制瓷产生了深远影响。新乡市博物馆藏帽筒❖五彩花卉六棱镂孔帽筒李文涓 胡景茗梅瓶也称“经瓶”,最早出现于唐代,宋 ...
特别关注欲御刚风度海云——梁楷减笔人物画派赵启斌梁楷减笔画派是以用笔技法而命名的一个中国人物画绘画流派。由于梁楷在减笔人物画画上的特殊造诣,因而人们将这一绘画流派称之为梁楷减笔人物画派或梁楷减笔传派。梁楷减笔画派的出现是我国人物画从工笔向写意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自从梁楷减笔人物画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写意人物画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
特别关注翰墨丹青最赋情——古今艺坛伉俪书画作品赏析闫立群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结为连理枝。古今艺坛,伉俪同善书画者不乏其例,他们是人生的伴侣和同道者,在艺术的道路上有着共同的理想与追求。吉林省博物院历来重视古今艺坛伉俪专题书画作品的征集与研究工作,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书画之美,今撷取6对古今艺坛伉俪的10件书画作品进行赏析, ...
吉林省博物院藏漆器高雪 张语师 ❖清 剔犀漆桌❖清 黑漆描金山水窝角方套盒❖明 剔红盏托❖剔彩竹林七贤笔筒茗香远扬谁为器——中国茶叶博物馆藏清代外销茶具鉴赏(下)李竹雨17~19世纪是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黄金时期,繁荣的茶叶贸易不仅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更是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艺术的融合。大量的中国茶具随着各国商船来到西方世界,随着当地饮茶习俗的 ...
2021年全年杂志订阅 清代皇室书家综述鹿鸣高山在望——康熙皇帝书法拍卖市场解析仲连中国古代书画拍卖场中,那些高精尖的稀缺品,从来就不缺买家的关注和追捧,尤其是清代皇帝御笔大多深藏清宫内苑,只少量赐与朝臣的书作流传在外,历经沧桑世变,现在存世的康熙帝书法是少之又少。2014年北京秋季拍卖季上,北京翰海推出康熙帝行书立轴《朱子诗》,吸引了 ...
唐蕃古道是公元 7 世纪初随着唐蕃关系的日益密切而开通的,它是中原王朝与西藏高原吐蕃王朝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交通要道,其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先秦至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所开辟的“陇道”“高平道”“河西道”“羌中道”以及“吐谷浑道”联通了中原地区与西部地区以及青藏高原,为唐蕃古道的开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贞观八年,松 ...
《收藏家》2021年全年杂志订阅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进入藏家微店享八折优惠中国古代青铜嵌错工艺的技术源流与审美特征嵌错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上常见的表面装饰工艺。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金银嵌错工艺出现后,嵌错金、银、红铜、绿松石的青铜器广泛流行,铸就了无数精美绝伦的青铜器精品。青铜嵌错工艺的技术源流、工艺特征、文化背景等方面仍有不少值得 ...
《收藏家》2021年全年杂志订阅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进入藏家微店享八折优惠品味服章之美 再现大明风华——孔府旧藏明代服饰吕健 张露胜孔府旧藏明代服饰目前主要保存在山东博物馆和孔子博物馆,其中藏于山东博物馆的明代服饰是上世纪50年代从曲阜孔府调拨而来;孔子博物馆收藏的明代服饰早先是由曲阜孔府文物档案馆保存。孔府旧藏的明代服饰实物种类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