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显示子项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丝绸之路:泽拉夫尚-卡拉库姆廊道 丝路预备遗产点 丝路相关世界遗产 丝绸之路:费尔干纳—锡尔河廊道
文物保护单位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 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土库曼斯坦 塔吉克斯坦
世界遗产 跨国遗产
遗产专题 海上丝绸之路遗产点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长城及烽燧 万里茶道
中国历史时代
考古时期 青铜时代 铁器时代

• 西大龙口下游1号墓群

西大龙口下游1号墓群,东周-秦汉,昌吉州,吉木萨尔县,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辽阳魏晋墓

魏晋时期辽东郡境内的墓葬。分布在辽阳市郊的三道壕、北园、棒台子、上王家村等处,辽阳魏晋时为辽东郡治襄平所在地。辽阳魏晋墓的结构仍保持辽阳汉壁画墓的特点,多为用石板支砌的平顶多室墓,室内壁面彩绘壁画。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曾作过调查。1945年东北解放以后,东北博物馆(后改辽宁省博物馆)对辽阳壁画墓进行了调查和保护工作。从50年代开始,陆续 ...

• 埃及阿布米那基督教遗址

阿布米那基督教遗址,位于埃及亚历山大西南部约45公里处,是早期基督教圣城,1979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这座早期基督教圣城中的教堂、洗礼池、长方形会堂、公共建筑、街道、修道院、民居和工场,都是以亚历山大大帝时期的殉教者、死于公元296年的米纳斯(Menas)的坟墓为基础建立起来的。阿布米纳修道院位于亚历山大 ...

• 埃及圣卡特琳娜地区

圣卡特琳娜地区位于埃及南西奈省,是包括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在内的世界三大宗教共同的圣地。2002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圣卡特琳娜正统修道院坐落在何烈山(Mount Horeb)脚下,就是基督教《旧约全书》记载摩西接受“律法石板”的地方。这座山以“杰别尔-穆萨”之名在穆斯林中非常著名、广受尊敬。这个地区是 ...

• 麦罗埃岛考古遗址

麦罗埃岛考古遗址位于尼罗河与阿特巴拉河之间的半荒漠地带,是非洲古代库施王国的都城遗址,2011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是一处位于尼罗河与阿特巴拉河之间的半荒漠景观,这里曾是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4世纪间兴盛一时的库施(Kush)王国的中心地带。遗产由位于尼罗河边麦罗埃的库施王城、其附近的宗教遗址纳加神庙(Naqa) ...

• 埃及阿布辛拜勒至菲莱的努比亚遗址

阿布辛拜勒至菲莱的努比亚遗址位于埃及东南部尼罗河上游河畔,这里有大量极具考古价值的宏伟古迹。1979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这一重要区域有大量极具考古价值的宏伟古迹,包括阿布辛拜勒(Abu Simbel)的拉美西斯二世神庙(Temples of Ramses II)和菲莱(Philae)的伊希斯女神圣殿(Sanctuary of Isis)。这些古迹在1960 ...

• 埃及孟菲斯及其墓地和金字塔

孟菲斯及其墓地和金字塔,位于埃及东北部的尼罗河西岸。孟菲斯曾是古埃及的都城,已有5000年历史,金字塔距孟菲斯8公里处,是世界上古代七大奇迹中仅存的一处,1979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古埃及王国首都有着令人叹为观止的墓地古迹,包括石冢、装饰华丽的墓室、庙宇和金字塔。这处遗址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孟菲斯 ...

• 埃及开罗古城

开罗古城,位于埃及尼罗河三角洲顶点以南14千米处,北距地中海200千米,东部是阿拉伯沙漠,有铁路通向苏伊士城;西面是广阔无垠的撒哈拉大沙漠;北面是肥沃的尼罗河三角洲;南面是富饶的尼罗河谷地。是人类文明四大发源地之一,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占突出重要地位。 1979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开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伊 ...

• 埃及底比斯古城及其墓地

底比斯古城及其墓地位于埃及尼罗河东岸,距开罗市700千米。底比斯古城是古埃及帝国中世纪和新王朝时代(约公元前2040至1085年)的首都,迄今为止已有四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最古老的都城之一。1979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底比斯(Thebes)是古埃及中新王国时代的首都,是阿蒙神(god Amon)之城,与卡纳克( ...

• 呼图壁河墓群

呼图壁河墓群,东周-汉,昌吉州,呼图壁县,古墓葬,省保第七批这些古墓坐落在距呼图壁县约八十公里的南部山区,共有一百零二座大型土墩墓,规律地分布在呼图壁河两岸较缓的山坡上。由于此处将成为石门子水库淹没区,考古人员对这些古墓葬进行抢救性挖掘。目前挖掘的古墓共分布在四处,沿呼图壁河南北约二点五公里。考古专家对已挖掘出土的一批青铜器、陶 ...

• 白杨河墓群

白杨河墓群,东周-汉,昌吉州,呼图壁县,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阿魏滩墓群

阿魏滩墓群,东周-汉,昌吉州,呼图壁县,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乌苏图别珍友谊桥西5公里墓群

乌苏图别珍友谊桥西5公里墓群,战国-汉,博州,温泉县,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库克他乌西墓群

库克他乌西墓群,战国-汉,博州,温泉县,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库克他乌东墓群

库克他乌东墓群,战国-汉,博州,温泉县,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库德海墓群

库德海墓群,战国-汉,博州,温泉县,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九槽墓群

九槽墓群,战国-汉,博州,温泉县,古墓葬,省保第七批九槽墓群,位于温泉县哈日布呼镇道尔翁别勒齐尔村,分布在额托克塞仁河北岸第二台上,东侧隔自然冲沟与九槽1号墓群相邻分布有墓群68座,墓葬地表行制为,石堆墓、石围石堆墓.

• 察干纳木墓群

察干纳木墓群,战国-汉,博州,温泉县,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阿克赛墓群

阿克赛墓群,战国-汉,博州,温泉县,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夏日托然土墩墓群

夏日托然土墩墓群,秦汉,博州,精河县,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西气东输二线精河分输站墓群

西气东输二线精河分输站墓群,秦-汉,博州,精河县,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五台乌逊墓

五台乌逊墓,汉,博州,精河县,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乌什布拉克2号墓群

乌什布拉克2号墓群,秦汉,博州,精河县,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沃门呼斯塔夏草场2号墓群

沃门呼斯塔夏草场2号墓群,秦-汉,博州,精河县,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精河河西6号墓群

精河河西6号墓群,秦-汉,博州,精河县,古墓葬 ,省保第七批

• 查干莫墩村南石板墓群

查干莫墩村南石板墓群,春秋-战国,博州,精河县,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草呼特墓群

草呼特墓群,秦-汉,博州,精河县,古墓葬 ,省保第七批

• 八家户十二队土墩墓

八家户十二队土墩墓,秦-汉,博州,精河县,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青科克古墓群及古聚址

青科克古墓群及古聚址,春秋-唐,博州,博乐市,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邹平丁公遗址

山大大学考古系师生工地合影工地合影1990年严文明先生、俞伟超先生视察丁公龙山城址丁公陶文  丁公村隶属于邹平县苑城乡,遗址位于村东,地势较之周围隆起。遗址西南距邹平县城约13公里,东南距临淄齐故城约50公里,孝妇河在遗址之西1公里处由南向北注入小清河。这一带属平原地貌.地处泰沂山系北麓和鲁西北太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遗址范围东西约400米, ...

• 波利尼西亚古代文化、波斯波利斯城址

  Bolinixiya gudai wenhua  波利尼西亚古代文化  Ancient Cultures in Polynesia  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布于南太平洋上的波利尼西亚群岛。年代约当公元前第 1 千年至公元 18 世纪末。波利尼西亚一名源于希腊文,为“多岛”之意。岛屿面积共为 29.4 万平方公里。1907 年,英国学者 J.M.布朗(1846~1935)首次对波利尼西亚古代文化进行

• 黄平镰刀湾遗址

  镰刀湾遗址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黄平县谷陇镇岩门司村浦江组,地处清水江中上游南岸一级阶地上,地理坐标为 N26°48′21.84″,E108°09′45.84″,海拔高度 574 米。2019年11月-2020年12月,为配合贵州省清水江干流平寨水电站工程建设,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镰刀湾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在遗址及周边共钻探20000余平方米,发掘1450平方米。镰刀湾 ...

• 亳县曹氏墓

     东汉后期宦官曹腾宗族墓。位于安徽省亳县城南郊。据《水经注》卷二十三记载,北魏时该地尚有曹氏宗族的墓冢、墓碑等遗迹。1974~1977 年,亳县博物馆在元宝坑、董园村、马园村、袁牌坊等地发掘了 5 座。墓的形制基本相同,规模都很大,为砖石结构的多室墓,具有前室、中室、后室以及数量不等的耳室或偏室。  董园村 2 号墓全部用石块砌成,其余 ...

• 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

渤海宫城中区渤海宫城正北门渤海宫城一殿东廊渤海宫城四殿渤海宫城二殿西廊渤海宫城二殿南廊  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是中国唐代渤海国(689~926)都城遗址。在黑龙江省宁安县东京城镇西约3公里处。因西邻忽汗河(牡丹江),又称忽汗城或忽汗王城,当地俗称东京城。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的发现,为人 ...

• 渤海贞孝公主墓

 贞孝公主墓甬道内出土。高104.5厘米,宽57.5厘米,厚24厘米。花岗岩制作,呈圭形,平整而考究。  正面阴刻楷体志文,共18行,728个字,各行的字数不等,除个别字斑驳不清外,大部分字清晰可识。  据碑文记载,贞孝公主为渤海第三代王大钦茂四女儿,死于大兴五十六年(公元793年)。志文为一篇典型的骈体文,有序有铭,层 ...

• 肖里汉那古城

肖里汉那古城 : 位于库车县南部,在穷先古城东约6公里,是一座极有特点的圆形城址。城内面积约2万平方米,城址已为密密层层的红柳所环抱。地面上可见到白花花的盐碱,所以维吾尔语取名为“肖里汉那”,意为“熬硝的地方”。我国考古学家黄文弼先生也曾来此考察,称此城为小黑汰沁城。

• 小西沟原始村落遗址

小西沟原始村落遗址 : 位于吉木萨尔县泉子街乡小西沟村的黄土岗上,俗称此地为“贼圪哒哒梁”。遗址南北长250米,东西宽150米,墙基残址最高处约1~1.5米。据遗址内出土的彩色陶片、石磨、石球以及红、黑砂陶碗、陶瓶、陶罐等器物推断,当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物品。

• 小苏巴什古墓群

小苏巴什古墓群 : 位于鄯善县城西2公里的辟展乡开其克村附近。东经90°12′,北纬42°52′,海拔约400米。“苏巴什”,维吾尔语,意为“水源头”。墓葬分布在西河坝东西两岸的黄土台地上,南北绵延数百米。南面有一块平地,为现代穆斯林麻扎。古墓葬有40座被盗掘,可看出东岸和西岸北部为土圹竖穴,西岸南部属斜坡墓道洞室墓。在河岸的东西两壁各有一个洞窟,窟壁开 ...

• 小安集海土墩墓

小安集海土墩墓 : 位于乌苏县巴音沟牧场小安集海草原队。东经85°6′,北纬44°,海拔1 900米。墓群集中分布在小安集海西岸,有100余座墓葬,沿河呈南北向排列,每一组土墩大小基本一致。土墩用黄土堆积,个别夹杂有石块,封堆铺有卵石,堆放极有规律。土墩顶部或平坦或凹陷。其中一座高4米,直径20米,顶部平坦。

• 小洪那海石人

小洪那海石人 : 位于昭苏县种马场东南3.5公里。东经81°11′48″,北纬43°07′19″。石人高2.3米,圆雕。头戴冠,冠的中间饰以圆环,窄边,平顶。脸形长方,圆下颏,弧眉细眼,鼻窄而直,翼较宽。髭曲翘,嘴部缺失。右臂屈,手执杯;左臂屈于腹部,手作握物状。束腰,素面腰带。石人背面也表现了冠帽,披长发至腰下。石人的腿部刻有粟特文字。

• 小白羊沟岩画

小白羊沟岩画 : 位于沙湾县沙湾镇至热水泉(温泉)公路东2.5公里。东经85°26′30″,北纬43°55′30″,海拔1 650米。岩画点在金沟河东岸的一条干山沟内,山沟为东西走向,是牧民转场道路之一,岩画敲凿在岩面朝西南的黑色岩石上,有些图案刻痕较浅,因而部分看不太清楚。岩画内容较为单一,以野生动物为主,有北山羊、马鹿、野猪、骆驼等。

• 小白杨沟墓地

小白杨沟墓地 : 位于伊吾县吐葫芦乡小白杨沟村东北约1.5公里。东经94°40′37″,北纬43°13′10″,海拔1 770米。墓葬保存较好,分布面积较大。形制可分为三种:第一种为石堆墓,数量最多;第二种为环形封堆墓;第三种为石圈或石围墓,数量最少。遗物为夹砂陶片,散布于地表,推断为铁器时代的古墓地。

• 小安集海石人

小安集海石人 : 位于乌苏县巴音乐观牧场小安集海草原队附近。东经85°06′,北纬44°,海拔1 900米。石人立于方形石围中,面朝北方。仅刻出人的脸部,有八字胡。

• 小草湖遗址

小草湖遗址 : 位于托克逊县河东乡北30公里。遗址面积约22 500平方米,在乌喀公路西侧,白杨河东岸的台地上。台地最高处有一直径约8米的石堆墓。遗址的遗迹和遗物分布在台地上。台地西侧有墓葬痕迹,散布有许多陶器残片。该地可能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从大片红烧土及灰烬的堆积、墓葬及地理环境看,可能是与人们居住、生活有关系的村落遗址。

• 小南湖遗址

小南湖遗址 : 位于哈密市花园乡小南湖村东约500米的阿勒肯季节河东岸台地上。东经93°28′13″,北纬42°89′27″,海拔616米。遗址范围大约1平方公里,地表多为流沙覆盖。现存文化层不很厚,地表采集到大量陶片,为铁器时代文化遗存。

• 小南湖佛塔

小南湖佛塔 : 位于哈密市花园乡小南湖村东约 1公里。东经93°28′19″,北纬42°39′57″,海拔616米。 佛塔的塔基为夯筑,塔身为土坯垒砌。塔基边长3.8米,高近2米;塔身高12米,分三层,每层均用土坯砌出塔檐。塔内深、宽均1.6米,穹窿顶,内壁抹泥涂浆,并绘有壁画。在遗址附近采集到夹砂红、灰陶片。为唐代佛塔遗址。

• 小月氏国

小月氏国 : 中亚古国名。都富楼沙城,420~438年建国于中亚。故址在今兴都库什山以南地区。参见【犍陀卫】条注。

• 小堡墓地

小堡墓地 : 位于哈密市小堡乡东北部。东经94°42′6″,北纬42°50′51″,海拔1 960米。墓地分为两处: 1号墓地有古墓51座,分布在长约200米,宽约20米的小山顶上,其中35座为石堆墓,16座为石圈墓。古墓保存完好,地表采集石磨一块,距墓地南80米处,发现少许岩刻。2号墓地因靠近村庄,部分墓葬被破坏,现保存完好的有11座,均系石圈墓,圈中有少许石块和黄土的堆积,未 ...

• 小宛国

小宛国 : 汉代国名。治扜零城。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西汉神爵二年(前60)属汉西域都护府。故址在今新疆且末县南喀拉米兰河中游一带山中。

• 小史国

小史国 : 唐代国名。《新唐书·西域传》那色波,亦曰小史;《元史·西北地附录》那黑沙不。故址在今乌兹别克斯坦之卡尔希城。

• 香宝宝古墓

香宝宝古墓 : 位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古石头城和现在的县城以北约4公里的山前台地上。这里通常被称为“香宝宝堡”。此古墓东边是阿拉尔草滩,塔什库尔干河即蜿蜒穿过草滩向北流去。塔什库尔干著名的天然矿泉水就源生于香宝宝古墓脚下,因而有“香宝宝泉”之称。墓地边是“塔尔代西提”(意为“黑色荒滩”)荒滩,这里常可见到一些陶器残片、古代房屋废墟和 ...

• 青河县水电站闸口岩画

县水电站闸口岩画 : 位于青河县城西北约11.5公里的一处山脚下,大青格里河西南面。东经90°20′17″,北纬46°46′26″。有两幅岩画,大的一幅为4.8米×2米,凿刻有羊、鹿、狼等动物。

• 夏合勒克封建庄园

夏合勒克封建庄园 : 位于墨玉县扎瓦乡境内,东北距县城15公里,是封建农奴主吐尔逊汗胡加的庄园旧址。庄园由花园、果园、建筑物组成。主建筑前是占地数亩、色彩缤纷的大花园;建筑物掩映在数公顷的果园中;房屋近百间,门窗、廊檐雕刻精细,室内陈设豪华,包括男女客厅、大小卧室、套间、敞厅、内室、厨房、粮仓等,还设有法庭和监房,内有拷打农奴的各种刑具。

• 夏哈吐尔古遗址

夏哈吐尔古遗址 : 位于库车县西南,渭干河西岸,与库木吐拉千佛洞相距不远。遗址现仅能见一个高约8米的残毁土塔,东南方向还有两处残垣,人们只能据此而勾画出当时这片建筑群的规模。1907年法国人伯希和曾在此劫走一批文物,有浮雕小佛像、壁画、汉文佛经残片以及唐代的多种钱币等。估计此遗址可能是一座佛教寺院。

• 夏勒都尔乌依古城

夏勒都尔乌依古城 : 位于尉犁县墩阔滩乡塔特里克村北约10公里,东经85°46′35″,北纬41°0′4″,海拔840米。古城四边墙基尚存,每边长约50米,露出地面约0.5米,残宽0.5米。城内仅见夹砂灰陶片和铁镞,疑为汉代遗存。

• 夏尔吾依来墓地

夏尔吾依来墓地 : 位于伊吾县伊吾镇夏尔吾依来村东约500米,东经94°42′22″,北纬43°15′18″,海拔1 720米。1982年修筑公路时发现该墓地,并清理古墓一座。现存墓区面积较小,墓葬破坏严重,地表散见骸骨及随葬品。随葬品以青铜饰件最多,还有骨器、毛麻织物等,其中青铜饰件制作工艺精良,部分器形为该地区首见,鉴定为青铜时代的文化遗存。

• 夏尔苏木喇嘛庙

夏尔苏木喇嘛庙 : 在乌苏县塔布勒合特蒙古族乡政府驻地东南15公里,或称“对尔本苏木”(四苏木黄庙)、“亲王四苏木的庙”、“王的庙”,汉语称普庆寺。光绪二年(1876)始建,光绪五年(1879)竣工。庙宇占地面积1.3公顷,大殿为三层楼,八角顶,风檐雕有龙凤图案,青瓦铺卷栅,造工精细,规模雄伟壮观,可容纳1 500人。庙侧面有王爷府。庙内最盛时有大小喇嘛587人,新疆 ...

• 夏塔牧场墓群

夏塔牧场墓群 : 位于昭苏县夏塔牧场北侧。东经80°33′40″,北纬42°43′。在长5公里、宽2公里的农田中,有50余座土墩墓,数个或十几个为一组,呈南北方向链状排列。彼此间距不等,约10~200米,封顶铺卵石,大型墓较多,封堆高度多在3米以上,顶部有1~2米深的塌陷坑。其中,最大的一座高9米,直径约70米;小型墓数量较少,微隆起于地表,直径7~20米。

• 夏塔村石刻

夏塔村石刻 : 在昭苏县西南角夏塔村南山口内的东西两河交汇处。刻石长2.6米,高0.85米,厚1.17米,呈不规则三棱形,两面刻字,内容为《古兰经》经文,传为清代所立。

• 夏尔乎墓群

夏尔乎墓群 : 位于巩留县铁克阿热克乡夏尔乎村。东经81°55′,北纬43°29′,海拔1 100米,夏尔乎系伊西格力克山西段同乌孙山分界的一条山谷,墓葬就分布在夏尔乎山口东西两侧的山前坡地上。在3公里的范围内,约有墓葬近600座。其中,伊犁—特克斯公路以西约200座,大多为封堆高1~3米,直径20~30米的大中型土墩墓,不规整的南北向排列;公路以东约400座,多为小型 ...

• 夏塔墓群

夏塔墓群 : 位于昭苏县城西南68公里,夏塔乡夏塔村南。东经80°36′,北纬42°40′29″,海拔1930米。夏塔村,南倚天山,冲夏塔沟口,循夏塔沟南越天山是抵达南疆地区的一条重要的古道,迄今仍可通行。墓葬主要分布在夏塔沟口夏塔河东侧的坡地上,约有50座土墩墓,封堆铺少量卵石。其中,大型墓10座,封堆高5~7米,封顶直径约15米,底径约40米,顶部均已塌陷,分两排南北 ...

• 下卡浪古尔村土墩墓

下卡浪古尔村土墩墓 : 位于塔城市二宫乡下卡浪古尔村的东侧,卡浪古尔河东岸。东经83°5′50″,北纬46°43′50″,海拔570米。有土墩墓2座,用黄土堆成。其中一座高2米,直径20米,顶部塌陷。

• 下扎格斯台墓群

下扎格斯台墓群 : 位于察布查尔县城东南22公里处的下扎格斯台村北,西约5公里为伊犁—昭苏公路,周围是农田,县城至扎格斯台便道穿越墓地。东经81°13′30″,北纬43°38′30″~43°38′39″,海拔1009米。墓葬分布在南北2公里,东西仅200米范围内,约有墓葬120座。靠北端多石圈墓,偏南多土墩墓,间夹少量石堆墓。其中,土墩墓数量最多,封堆直径7~15米,高度在0.3 ...

• 下马崖古城

下马崖古城 : 位于伊吾县下马崖乡西南3公里,东经93°14′10″,北纬43°12′3″,海拔989米。古城为方形,边长约100米,高近4米,夯筑而成,筑有女墙,每隔3米有一城垛,城墙四角筑角楼。城内有部分房屋墙垣遗迹。 遗物只有极少的清代钱币和清代小器物。古城东北1.5公里处有一清代烽燧。据《清史》记载,清政府平息准噶尔部暴乱时,曾在天山北麓筑城克守。结合该古城 ...

• 下巴儿思汗

下巴儿思汗 : 五代城名。故址在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市东约20公里。

• 辖尔墩古城遗址

辖尔墩古城遗址 : 位于尉犁县城西北约10公里的亚马河坝西1公里。城墙已全部毁坏,城基尚隐约可见。城为长方形,南北长200米,东西宽60米。古城内偏西处有一长方形土台,周长181.8米,残高3.5米。土台四隅较高,有土坯垒砌遗迹。在城内还发现3个圆形窑穴,可能是用来储存粮食。辖尔墩古城遗址年代不详,现城内已作为耕地,破坏严重。据当地传说,城内时常掘出人骨和陶 ...

• 呷辣吸绐

呷辣吸绐 : 中亚古国名。《黑鞑事略》呷辣吸绐,《辽史》西辽,《西使记》黑契丹,《元秘史》合剌乞塔、合剌圪塔,《元史》西契丹。其领地包括今中国新疆全境,以及咸海以东,巴尔喀什湖以南和阿姆河以北的广大中亚地区。参见【西辽】条注。

• 悉计密悉帝城

悉计密悉帝城 : 唐代城名。《新唐书·地理志》悉计密悉帝城,唐双泉州治所。隶月氏都督府。故址在今阿富汗北境巴格兰东北之伊斯卡姆。

• 悉没言

悉没言 : 唐代城名。一作悉密言。《新唐书·地理志》悉没言,唐置迟散州都督府于此。故址在今阿富汗北部巴格兰之西,萨曼甘附近。

• 悉万州

悉万州 : 唐代州名。唐置羁縻州,治缚时伏城。隶写凤州都督府。故址在今阿富汗巴米安附近。

• 锡科沁古城遗址

锡科沁古城遗址 : 在焉耆县境内锡科沁南1公里,北距唐王城约3.5公里。城呈椭圆形,分内外两重。外城墙已塌毁,墙基尚存,周长约716.10米。内城周长约280米,城中不见任何遗物,遍地长满青草。惟中间有一个土墩,高约2米,周长约126米。内城东、西开门,外城南、北、西有门。我国考古学家黄文弼推论锡科沁一带在西汉时原为尉犁国地,疑与唐王城为5世纪前后所筑。

• 西提依尔敏墓地石人

西提依尔敏墓地石人 : 位于阿勒泰市切木尔切克乡西提依尔敏村,东经87°54′13″,北纬47°51′49″。在石棺墓的东面的石人,已残,露出地面高0.4米。

• 西提依尔敏墓葬

西提依尔敏墓葬 : 位于阿勒泰市切木尔切克乡西提依尔敏村西北20公里处的山间盆地山坡地上。东经87°54′13″~87°54′14″,北纬47°51′49″~47°51′50″。有石棺墓两座与现代墓葬杂处,其中一座已经发掘,另一座立有石人的石棺墓,长3米,宽1.8米。

• 西盐州都督府

西盐州都督府 : 唐代军府名。唐置羁縻州都督府,隶觱池都护府管辖,后隶于北庭都护府。故址在今新疆境内。

• 西域长城遗址

西域长城遗址 : 西起嘉峪关,东止山海关的古万里长城,是人类文明史最伟大的智慧结晶,真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在新疆也有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恐怕知之者就甚少了。新疆的长城,有汉长城和唐长城之分。汉长城东起玉门关,西止罗布泊,曲折绵延数千公里,雄伟挺立了2000多年。汉长城的修筑原则,多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芦苇、红柳夹黄沙土交替垒筑夯成,每层间 ...

• 西州都督府

西州都督府 : 唐代军府名。唐高宗显庆三年(658)置,隶西域大都护府管辖。故址在今新疆吐鲁番地区。

• 西板房沟村遗址

西板房沟村遗址 : 位于哈密市天山区板房沟乡板房沟村东约500米的一块台地上,东经94°2′41″,北纬43°12′22″,海拔2080米,为汉代前后文化遗存。因开山造田,遗址遭严重破坏。现主要残存一方形石结构建筑,呈“回”字形,内外两道石墙间隔0.8~1米,残高0.7~1.1米,内墙长5米,宽3.4米,外墙长8.6米,宽4.5米,内室中有深0.4米的地窖,还有石砌的墙垣残迹。采集到石 ...

• 西域都护府

西域都护府 : 汉代军府名。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置,治乌垒城。 辖境自玉门、阳关以西之天山南北两路,并包括乌孙、大宛、休循、捐毒、桃槐、葱岭这一范围的西域诸国。王莽天凤三年(16)后,西域不通,都护亦废弃。东汉时曾两度复设西域都护(74~76,97~107),并移治所于龟兹它乾城(今新疆新和县西南大望库木旧城)。后凉吕光也曾于394年置大都护,治所在高昌。西 ...

• 西域长史府

西域长史府 : 东汉军府名。治柳中城。东汉安帝延光二年(123),以班勇为长史,行都护事。魏、晋和前凉时,均属长史府,治楼兰故城(海头城)。

• 西卡尔孜古墓

西卡尔孜古墓 : 位于奇台县东北方的西卡尔孜,是战国前的一处文化遗址。在东西长约400米,南北宽约300米的地带,有隆起的土丘近十处,地面上暴露出人骨、兽骨、陶片等物,还曾采集到一件腹微鼓出、圆底直口、面灰内黑的篾纹陶罐。

• 玉科克墓群

玉科克墓群,西汉-唐,博州,博乐市,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窝乐塔哈布托海2号墓群

窝乐塔哈布托海2号墓群,春秋-隋唐,博州,博乐市,古墓葬 ,省保第七批

• 苏里科克石人墓群

苏里科克石人墓群,春秋-隋唐,博州,博乐市,古墓葬 ,省保第七批

• 赛里克2号墓群

赛里克2号墓群,春秋-战国,博州,博乐市,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库尔萨依3号墓群

库尔萨依3号墓群,青铜时代,博州,博乐市,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库尔萨依2号墓群

库尔萨依2号墓群,青铜时代,博州,博乐市,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库尔萨依1号墓群

库尔萨依1号墓群,春秋战国,博州,博乐市,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科克萨依3号墓群

科克萨依3号墓群,春秋-隋唐,博州,博乐市,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哈日格特胡须墓

哈日格特胡须墓,春秋战国-唐,博州,博乐市,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查干阿曼古墓群

查干阿曼古墓群,春秋战国-唐,博州,博乐市,古墓葬 ,省保第七批

• 艾力木合3号墓群

艾力木合3号墓群,秦汉,博州,博乐市,古墓葬 ,省保第七批

• 大泉沟墓地及遗址

大泉沟墓地及遗址,西周-汉,巴州,尉犁县,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咸水泉墓地

咸水泉墓地,汉-晋,巴州,尉犁县,古墓葬,省保第七批据考古人员介绍,咸水泉古城修筑在一片黄土台地上,由于罗布泊区域常年不停地吹东北风,古城被风蚀得仅剩下部分断断续续的墙体。考古人员在对古城进行复原后发现,咸水泉古城呈圆形,直径达300米,墙体宽2.2米至2.7米,残存最高处达2.5米。经过碳14测定,咸水泉古城的年代在东汉至魏晋时期,距今1790 ...

• 托盖曲根墓地

托盖曲根墓地,西周-汉,巴州,且末县,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江尕勒萨依墓地

江尕勒萨依墓地,西周-汉,巴州,且末县,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喀拉亚古墓地

喀拉亚古墓地,汉-唐,巴州,轮台县,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老乃仁克古墓群

老乃仁克古墓群,东周,巴州,和硕县,古墓葬,省保第七批图为老乃仁克考古现场图为老乃仁克考古现场  9月11日,记者致电和硕县文物所了解到,此次发掘的乃仁克墓地,位于和硕县乃仁克尔乡本布图村西1000米。普查中,文物部门发现这片墓地共有160座墓葬,分布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初步断定其年代为战国时代。  据该所负责人介绍,该墓地位于山区,墓葬被盗现象 ...

• 红山古墓群

红山古墓群,东周,巴州,和硕县,古墓葬,省保第七批“和硕县红山古墓群的葬式一般是多人多次葬,地面上有比较明显的石围,就是用石块、卵石围成的像马镫形、熨斗形、马蹄形状的一圈。石围内部有椭圆形的墓室,墓室里是用石头盖的地下石室。石室里面分为多人多次葬,不是一次利用完就完毕的,而是在里面重复多次利用,葬多个人。我们在墓地中发现的最多的 ...

• 包尔图二分场古墓群

包尔图二分场古墓群,春秋-汉,巴州,和硕县,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代吾松其石人及墓地

代吾松其石人及墓地,唐,巴州,和静县,古墓葬 ,省保第七批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