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显示子项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丝绸之路:泽拉夫尚-卡拉库姆廊道 丝路预备遗产点 丝路相关世界遗产 丝绸之路:费尔干纳—锡尔河廊道
文物保护单位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 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土库曼斯坦 塔吉克斯坦
世界遗产 跨国遗产
遗产专题 海上丝绸之路遗产点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长城及烽燧 万里茶道
中国历史时代
考古时期 青铜时代 铁器时代

• 下马崖古城

下马崖古城 : 位于伊吾县下马崖乡西南3公里,东经93°14′10″,北纬43°12′3″,海拔989米。古城为方形,边长约100米,高近4米,夯筑而成,筑有女墙,每隔3米有一城垛,城墙四角筑角楼。城内有部分房屋墙垣遗迹。 遗物只有极少的清代钱币和清代小器物。古城东北1.5公里处有一清代烽燧。据《清史》记载,清政府平息准噶尔部暴乱时,曾在天山北麓筑城克守。结合该古城 ...

• 下巴儿思汗

下巴儿思汗 : 五代城名。故址在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市东约20公里。

• 辖尔墩古城遗址

辖尔墩古城遗址 : 位于尉犁县城西北约10公里的亚马河坝西1公里。城墙已全部毁坏,城基尚隐约可见。城为长方形,南北长200米,东西宽60米。古城内偏西处有一长方形土台,周长181.8米,残高3.5米。土台四隅较高,有土坯垒砌遗迹。在城内还发现3个圆形窑穴,可能是用来储存粮食。辖尔墩古城遗址年代不详,现城内已作为耕地,破坏严重。据当地传说,城内时常掘出人骨和陶 ...

• 呷辣吸绐

呷辣吸绐 : 中亚古国名。《黑鞑事略》呷辣吸绐,《辽史》西辽,《西使记》黑契丹,《元秘史》合剌乞塔、合剌圪塔,《元史》西契丹。其领地包括今中国新疆全境,以及咸海以东,巴尔喀什湖以南和阿姆河以北的广大中亚地区。参见【西辽】条注。

• 悉计密悉帝城

悉计密悉帝城 : 唐代城名。《新唐书·地理志》悉计密悉帝城,唐双泉州治所。隶月氏都督府。故址在今阿富汗北境巴格兰东北之伊斯卡姆。

• 悉没言

悉没言 : 唐代城名。一作悉密言。《新唐书·地理志》悉没言,唐置迟散州都督府于此。故址在今阿富汗北部巴格兰之西,萨曼甘附近。

• 悉万州

悉万州 : 唐代州名。唐置羁縻州,治缚时伏城。隶写凤州都督府。故址在今阿富汗巴米安附近。

• 锡科沁古城遗址

锡科沁古城遗址 : 在焉耆县境内锡科沁南1公里,北距唐王城约3.5公里。城呈椭圆形,分内外两重。外城墙已塌毁,墙基尚存,周长约716.10米。内城周长约280米,城中不见任何遗物,遍地长满青草。惟中间有一个土墩,高约2米,周长约126米。内城东、西开门,外城南、北、西有门。我国考古学家黄文弼推论锡科沁一带在西汉时原为尉犁国地,疑与唐王城为5世纪前后所筑。

• 西提依尔敏墓地石人

西提依尔敏墓地石人 : 位于阿勒泰市切木尔切克乡西提依尔敏村,东经87°54′13″,北纬47°51′49″。在石棺墓的东面的石人,已残,露出地面高0.4米。

• 西提依尔敏墓葬

西提依尔敏墓葬 : 位于阿勒泰市切木尔切克乡西提依尔敏村西北20公里处的山间盆地山坡地上。东经87°54′13″~87°54′14″,北纬47°51′49″~47°51′50″。有石棺墓两座与现代墓葬杂处,其中一座已经发掘,另一座立有石人的石棺墓,长3米,宽1.8米。

• 西盐州都督府

西盐州都督府 : 唐代军府名。唐置羁縻州都督府,隶觱池都护府管辖,后隶于北庭都护府。故址在今新疆境内。

• 西域长城遗址

西域长城遗址 : 西起嘉峪关,东止山海关的古万里长城,是人类文明史最伟大的智慧结晶,真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在新疆也有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恐怕知之者就甚少了。新疆的长城,有汉长城和唐长城之分。汉长城东起玉门关,西止罗布泊,曲折绵延数千公里,雄伟挺立了2000多年。汉长城的修筑原则,多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芦苇、红柳夹黄沙土交替垒筑夯成,每层间 ...

• 西州都督府

西州都督府 : 唐代军府名。唐高宗显庆三年(658)置,隶西域大都护府管辖。故址在今新疆吐鲁番地区。

• 西板房沟村遗址

西板房沟村遗址 : 位于哈密市天山区板房沟乡板房沟村东约500米的一块台地上,东经94°2′41″,北纬43°12′22″,海拔2080米,为汉代前后文化遗存。因开山造田,遗址遭严重破坏。现主要残存一方形石结构建筑,呈“回”字形,内外两道石墙间隔0.8~1米,残高0.7~1.1米,内墙长5米,宽3.4米,外墙长8.6米,宽4.5米,内室中有深0.4米的地窖,还有石砌的墙垣残迹。采集到石 ...

• 西域都护府

西域都护府 : 汉代军府名。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置,治乌垒城。 辖境自玉门、阳关以西之天山南北两路,并包括乌孙、大宛、休循、捐毒、桃槐、葱岭这一范围的西域诸国。王莽天凤三年(16)后,西域不通,都护亦废弃。东汉时曾两度复设西域都护(74~76,97~107),并移治所于龟兹它乾城(今新疆新和县西南大望库木旧城)。后凉吕光也曾于394年置大都护,治所在高昌。西 ...

• 西域长史府

西域长史府 : 东汉军府名。治柳中城。东汉安帝延光二年(123),以班勇为长史,行都护事。魏、晋和前凉时,均属长史府,治楼兰故城(海头城)。

• 西卡尔孜古墓

西卡尔孜古墓 : 位于奇台县东北方的西卡尔孜,是战国前的一处文化遗址。在东西长约400米,南北宽约300米的地带,有隆起的土丘近十处,地面上暴露出人骨、兽骨、陶片等物,还曾采集到一件腹微鼓出、圆底直口、面灰内黑的篾纹陶罐。

• 玉科克墓群

玉科克墓群,西汉-唐,博州,博乐市,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窝乐塔哈布托海2号墓群

窝乐塔哈布托海2号墓群,春秋-隋唐,博州,博乐市,古墓葬 ,省保第七批

• 苏里科克石人墓群

苏里科克石人墓群,春秋-隋唐,博州,博乐市,古墓葬 ,省保第七批

• 赛里克2号墓群

赛里克2号墓群,春秋-战国,博州,博乐市,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库尔萨依3号墓群

库尔萨依3号墓群,青铜时代,博州,博乐市,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库尔萨依2号墓群

库尔萨依2号墓群,青铜时代,博州,博乐市,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库尔萨依1号墓群

库尔萨依1号墓群,春秋战国,博州,博乐市,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科克萨依3号墓群

科克萨依3号墓群,春秋-隋唐,博州,博乐市,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哈日格特胡须墓

哈日格特胡须墓,春秋战国-唐,博州,博乐市,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查干阿曼古墓群

查干阿曼古墓群,春秋战国-唐,博州,博乐市,古墓葬 ,省保第七批

• 艾力木合3号墓群

艾力木合3号墓群,秦汉,博州,博乐市,古墓葬 ,省保第七批

• 大泉沟墓地及遗址

大泉沟墓地及遗址,西周-汉,巴州,尉犁县,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咸水泉墓地

咸水泉墓地,汉-晋,巴州,尉犁县,古墓葬,省保第七批据考古人员介绍,咸水泉古城修筑在一片黄土台地上,由于罗布泊区域常年不停地吹东北风,古城被风蚀得仅剩下部分断断续续的墙体。考古人员在对古城进行复原后发现,咸水泉古城呈圆形,直径达300米,墙体宽2.2米至2.7米,残存最高处达2.5米。经过碳14测定,咸水泉古城的年代在东汉至魏晋时期,距今1790 ...

• 托盖曲根墓地

托盖曲根墓地,西周-汉,巴州,且末县,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江尕勒萨依墓地

江尕勒萨依墓地,西周-汉,巴州,且末县,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喀拉亚古墓地

喀拉亚古墓地,汉-唐,巴州,轮台县,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老乃仁克古墓群

老乃仁克古墓群,东周,巴州,和硕县,古墓葬,省保第七批图为老乃仁克考古现场图为老乃仁克考古现场  9月11日,记者致电和硕县文物所了解到,此次发掘的乃仁克墓地,位于和硕县乃仁克尔乡本布图村西1000米。普查中,文物部门发现这片墓地共有160座墓葬,分布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初步断定其年代为战国时代。  据该所负责人介绍,该墓地位于山区,墓葬被盗现象 ...

• 红山古墓群

红山古墓群,东周,巴州,和硕县,古墓葬,省保第七批“和硕县红山古墓群的葬式一般是多人多次葬,地面上有比较明显的石围,就是用石块、卵石围成的像马镫形、熨斗形、马蹄形状的一圈。石围内部有椭圆形的墓室,墓室里是用石头盖的地下石室。石室里面分为多人多次葬,不是一次利用完就完毕的,而是在里面重复多次利用,葬多个人。我们在墓地中发现的最多的 ...

• 包尔图二分场古墓群

包尔图二分场古墓群,春秋-汉,巴州,和硕县,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代吾松其石人及墓地

代吾松其石人及墓地,唐,巴州,和静县,古墓葬 ,省保第七批

• 河南渑池鹿寺西遗址

鹿寺西遗址位于河南渑池县天池镇鹿寺村西的台地之上,地势北高南低,东邻鹿寺水库,南邻陆坪沟。为配合渑淅高速公路 的建设,2020 年7—12月,受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委托,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墓葬123座、灰坑197个。其中西周时期墓葬57座、春秋时期墓葬42座,出土器物共计430件(套),主要以陶器为主,还有少量 的 ...

• 色布克勒泰墓群

色布克勒泰墓群,秦汉,阿勒泰地区,青河县,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喀拉乔克墓群

喀拉乔克墓群,汉晋,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古墓葬 ,省保第七批

• 那仁夏牧场墓群

那仁夏牧场墓群,秦汉,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呼吉尔特墓群

呼吉尔特墓群,汉晋,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加朗阿什墓群

加朗阿什墓群,汉晋,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阿克阔拉墓群

阿克阔拉墓群,秦汉,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沙尔布拉克村一号墓群

沙尔布拉克村一号墓群,春秋战国,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江格孜塔勒墓群

江格孜塔勒墓群,秦汉,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喀拉恰特墓群

喀拉恰特墓群,汉晋,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墩德布拉克墓群

墩德布拉克墓群,秦汉,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市,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巴尔也恩巴斯陶墓群

巴尔也恩巴斯陶墓群,青铜时代,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市,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亚科瑞克东古墓群

亚科瑞克东古墓群,东周-春秋,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克孜尔水库墓地

克孜尔水库墓地,西周-春秋,阿克苏地区,拜城,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喀尔巴格埃肯墓群

喀尔巴格埃肯墓群,青铜时代,阿克苏地区,拜城,古墓葬,省保第七批

• 察布查尔大渠遗址

察布查尔大渠遗址,清,伊犁州,察布查尔县,古遗址,省保第七批1766年初,锡伯军民被伊犁将军明瑞调驻伊犁河南岸,组成锡伯营八个牛录(满语箭之意,是清朝八旗制度下军政合一的基层组织)。那时伊犁河南岸还是一片荒野,只有海努克等地有准噶尔时代的庙宇宫殿废墟和少部分塔兰奇垦种的田亩遗迹,锡伯族选择可耕之地定居下来。1802年(嘉庆七年)9月1日,大渠 ...

• 新渠古城遗址

  此城有一段光荣的历史01870年(清同治九年)阿古柏侵略军越过天山,侵占了迪化、玛纳斯等地。阿古柏实行残酷的军事统治,强迫非穆斯林信伊斯兰教、易服剃发,对不信伊斯兰教的异教徒则任意屠杀,据统计,大约有4万余汉族人民因不愿信仰中伊斯兰教而丧生。汉族人民被迫组成民团进行自卫反击,抵抗侵略。其中以徐学功为首的迪化民团人数最多,兵力最强。还 ...

• 布干驿站遗址

布干驿站遗址,清,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古遗址,省保第七批

• 吾斯提沟烽火台

吾斯提沟烽火台,唐,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古遗址,省保第七批

• 土孜塔格烽火台

土孜塔格烽火台,麹氏高昌-元,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古遗址,省保第七批

• 西营城遗址

西营城遗址 : 位于玛纳斯县境北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一四八团场西营镇以北2.5公里,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前后,为当地民团的营宅。古城呈方形,边长500米,四面皆有城门。因光绪二年(1876)平定阿古柏时参赞大臣锡纶由北路进军玛纳斯,曾驻扎于此,故又名锡营。

• 西突厥王庭

西突厥王庭 : 隋代地区名。故址在今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南,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北之山中,位置大致在木孜塔玛斯峰附近。

• 西戎校尉府

西戎校尉府 : 北朝军府名。治扜泥城。北魏所置的管理西域事务之行政机构。故址在今新疆若羌县。

• 西营城堡

西营城堡 : 位于石河子农八师一四八团场场部所在地西营镇。当年这里有一个正方形城堡,与东侧的马桥堡相望,两城之间有一个20多米高的烽火台。《绥来县志》记载,清同治年间,左宗棠的士兵曾在这里屯垦,修筑城堡,名曰: “镇西营堡”。现该遗址仅存不足200米长的断墙残壁。

• 西宁村墓葬

西宁村墓葬 : 位于霍城县芦草沟乡西宁村北2公里。东经80°48′,北纬44°19′30″。有土墩墓4座,分布在长300米、宽50米的农田中。高约2米,直径约30米的大型墓2座,高0.8~1米,直径约10米左右的小墓2座。其中1座大墓因建砖窑遭破坏,曾挖出人骨。

• 西业者多

西业者多 : 唐代地名。慧超《往五天竺国传》西业者多,有人以为即《法显传》之呵多国。故址在今巴基斯坦北部斯瓦特河流域一带。

• 西且弥国

西且弥国 : 汉代国名。王治天山东于大谷(今新疆阜康市境内)。西汉山北六国之一。宣帝神爵二年(前60),归西域都护府管辖。东汉以后,并入车师后部。故址在今新疆玛纳斯县与呼图壁县之间的呼图壁河流域一带。又:一说在今新疆和静县之北。

• 西林守捉

西林守捉 : 唐代驻军戍所名。故址在今新疆乌苏市属之古尔图附近。

• 西镇城

西镇城 : 古西域城名。南北朝时麴氏高昌国西镇城,唐代称作天山县,明代之托逊,今新疆的托克逊县旧城。参见【他古新】条注。

• 西地古城

西地古城 : 位于和硕县清水河农场四队南约500米处,东经86°49′16″,北纬42°16′27″,海拔1 070米。古城略呈圆形,面积约1 000多平方米。城内有道路穿过,路两侧各有夯筑建筑基础,地面散有陶片、石磨等,为汉代古城遗址。

• 西伊州

西伊州 : 唐代州名。唐贞观四年(630)置,治伊吾县(今新疆哈密)。贞观六年(632)更名为伊州。故址在今新疆哈密地区。

• 西延城

西延城 : 唐代城名。《新唐书·地理志》西延城。据专家考证为唐北庭城(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境内)西部延伸部分,为北庭城的组成部分。

• 西山城

西山城 : 唐代城名。唐时于阗国都城。故址说法不一:一说在今新疆和田市属之下库马提(又名卡拉马哈常)古城,古城在南山中,位于玉陇喀什河西岸,当地人称其地为什斯比尔,汉译名为“三道墙”;一说在今新疆和田市西10余公里的约特干(斯坦因、伯希和、沙畹、冯承钧等说);一说在新疆和田市东南约24公里处之喀拉买提(什斯比尔);一说在今新疆和田市东北之阿克斯比尔 ...

• 西戎州

西戎州 : 唐代州名。唐置羁縻州,治突厥施怛驶城,隶月氏都督府。故址在今阿富汗境内。

• 西夜国

西夜国 : 汉代国名。一作漂沙。《后汉书·西域传》:“西夜国,一名漂沙。”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汉宣帝元康四年(前62)后属西域都护府。故址在今新疆叶城县西南山中。

• 西模娘

西模娘 : 中亚城名。《元史·西北地附录》西模娘。故址在今伊朗德黑兰东之赛姆南面(今里海南)。

• 西库勒

西库勒 : 中亚古城名。《世界境域志》城名。故址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之伊塞克湖北岸。

• 西州

西州 : 唐代州名。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唐灭高昌后以高昌地区置西州,治高昌城。辖境相当于今新疆吐鲁番盆地一带,地当东西交通咽喉要地。太宗贞观十四年至高宗显庆三年(640~658)设安西都护府和安西大都护府于此,同时在显庆三年(658)增置西州都督府。玄宗天宝元年(742)改交河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复为西州,州辖前庭、柳中、交河、蒲昌、天山五县。德宗贞 ...

• 西膜

西膜 : 古西域地名。《穆天子传》西膜。今新疆哈密及其附近地区。相传穆天子西巡时,曾到此一游。

• 西曹

西曹 : 唐代国名。都瑟底痕城。为昭武九姓国之一,即《隋书·西域传》之曹国。唐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故址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西北之伊斯特汗。

• 昔格纳黑

昔格纳黑 : 辽、北宋城名。故址在今哈萨克斯坦锡尔河中游,亚内—库尔干(或称苏纳克—库尔干)附近。

• 昔思丹

昔思丹 : 中亚古地区名。《圣武亲征录》昔思丹。故址在今横跨伊朗东部和阿富汗西部部分地区之锡斯坦。又译作谢伊斯坦、塞卡斯坦。

• 熙春城

熙春城 : 清代城堡名。今新疆伊宁市西北。俗称城盘子,在惠宁与宁远两城之间,西距惠远城40公里,为清代伊犁河北岸九城之一。该城建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城高3.3米,周长1 100米,乾隆皇帝命名为“熙春”。设有三个城门,东门曰觐恩,南门曰归极,西门曰凝爽。城内设屯镇都司一员,负责屯田事务。同治十年(1871)沙俄入侵伊犁时城毁。该城现已不复存在。

• XB号佛寺遗址

XB号佛寺遗址 : 位于楼兰古城西北方向约14.5公里,英国人斯坦因将此处遗址编号为LB,我国考古工作者编号为XB。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瑞典人斯文·赫定也在这里进行过挖掘。外国探险家除在这里挖掘出佛殿遗迹、佛塑像残块外,还搜寻到犍陀罗式的透雕饰板和浮雕艺术品,以及佉卢文木函、木印章盒等。我国考古工作者还采集有陶杯、陶罐和五铢钱等遗物。

• 戊地

戊地 : 《新唐书·康国传》戊地,昭武九姓国之一。《大唐西域记》作伐地。故址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南。参见【伐地国】条注。

• 兀提刺耳

兀提刺耳 : 元、明地名。《元史·太祖本纪》讹答刺,《元史·西北地附录》兀提剌耳,《元秘史》兀答刺儿、兀的刺儿、兀都剌儿,《圣武亲征录》、《元史》斡脱罗儿,耶律楚材《西游录》讹打刺,元代为察合台汗国属地。故址在今哈萨克斯坦锡尔河东岸阿里斯河口处附近(或亚内—库尔干附近)。

• 武城

武城 : 高昌国属城之一。唐代西州时曾设县,后废。故址在今新疆吐鲁番市阿斯塔那西南,今高昌故城西约5公里。参见【阿斯塔那】条注。

• 五场沟岩刻

五场沟岩刻 : 位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苏吉乡苏吉村西南16公里的五场沟沟口东北3公里。共发现岩刻数十幅,周围有古代遗址和墓葬。岩刻内容以动物和狩猎为主,还有人物、车辆及刻画符号等。动物图像以北山羊居多,另有岩羊、羚羊、马鹿、马、牛、狼等。在一幅高1.05米、宽2.4米的画面内,刻满形态各异的动物图像23个。狩猎画面也表现得极为生动。最为出色的要算 ...

• 五识匿国

五识匿国 : 唐代国名。《大唐西域记》尸弃尼,《新唐书》识匿、瑟匿,《悟空行记》五赤匿。故址在今塔吉克斯坦与阿富汗交界处之什克南地区,地处喷赤河东岸。

• 五场沟墓地

五场沟墓地 : 位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苏吉村西南16公里的五场沟 沟 口。东 经 92°27′25″,北 纬43°32′12″,海拔2080米。墓葬分布较分散,发现保存完好的石堆石桩墓4座,其中一座直径10米,墓口用以封闭的石头高近2米,石堆东侧立有一高0.66米的条石。地表未见任何遗物。 墓地附近有小型石堆墓和石结构建筑遗址,遗址仅存墙基部分和少许岩画。这是一处隋唐时 ...

• 五堡墓地

五里犍城 : 元代城名。古花刺子模都城,即《汉书》康居小王之奥鞬城。耶律楚材《西游录》五里犍,亦作玉里犍、玉龙杰赤。五里犍城原跨阿姆河两岸,1221年被蒙古西征军所毁。该城故址在今乌兹别克斯坦之库尼亚乌尔根奇。

• 五翎州

五翎州 : 唐代州名。唐置羁縻州,治葛逻犍城,隶天马都督府管辖。故址在今塔吉克斯坦境内。

• 无雷国

无雷国 : 汉代国名。王治卢城。西汉神爵二年(前60)后,属西域都护府管辖。故址在今阿富汗巴达克山东北面,包括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在内的帕米尔地区。

• 无半城

无半城 : 古西域城名。《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西行,度无半城,笃进城,后入阿耆尼国。”故址疑在今新疆托克逊县东北30公里处之布干。无半县 : 古西域地名。古高昌国属县之一,隶交河郡。故址在今新疆托克逊县艾丁湖北面之盘土拉。

• 吾吐沟口墓群

吾吐沟口墓群 : 位于尼勒克县木斯乡吾吐羊场附近,地处阿吾拉勒山南麓,巩乃斯河北岸的吾吐沟口,西北距尼勒克县城33公里。东经82°49′~82°54′13″,北纬43°34′~43°36′19″,海拔910米。在伊宁—新源公路以北,东西7公里,南北约3公里的山前地带,约有土墩墓200座,多呈南北方向排列。其中高2~4米,直径20~30米的大型墓有15座;高约1~1.5米,直径10~15米 ...

• 吾桐孜卡伦

吾桐孜卡伦 : 清代戍所名。位于察布查尔县斐新哈莎镇以西,清光绪八年(1882)设置,为锡伯营驻守卡伦,现遗址尚存。

• 吾木尔台墓

吾木尔台墓 : 位于布尔津县都拉依提乡。东经87°03′45″~87°03′46″,北纬47°45′39″~47°45′40″。在乡政府东北约200米处,墓葬为内土坯外包砖的建筑,建于1934年。面积52平方米,高12米。门朝东北,整体建筑基本保存完整,为哥特式建筑和伊斯兰建筑的混合体。

• 乌鲁木齐天主教堂

乌鲁木齐天主教堂 : 位于乌鲁木齐市和平南路178号第七中学旁。1917年始建,20世纪80年代重建,有可容纳500余人的礼拜堂,是市内天主教徒活动的场所。

• 乌鲁肯达巴特岩画

乌鲁肯达巴特岩画 : 位于青河县草原站,此地在县城东南约3公里。东经90°24′,北纬46°38′30″~46°38′31″。岩画凿刻在低山丘陵地带的凸立的山上,分布范围长约100米,仅是若干幅岩画,第一幅3.7米,凿刻25只羊,其他岩画画面较小且较模糊。

• 乌鲁肯达巴特石人

乌鲁肯达巴特石人 : 位于青河县城南偏东约4公里小青格里河南面的乌鲁肯达巴特沟口。东经90°23′26″,北纬46°38′02″。在一组石棺墓的东面,立石人一尊,面朝东方。石人露出地面高1.36米,肩宽0.48米。刻石为长条形石,花岗岩质,截面呈三角形。石人以阴刻为主,雕刻出了头、颈和肩,并在面部表现出了五官。

• 乌鲁肯达巴特墓葬

乌鲁肯达巴特墓葬 : 位于青河县草原站以东的小青格里河南面的乌鲁肯达巴特沟口。东经90°23′26″~90°23′27″,北纬46°38′02″~ 46°38′03″。有墓葬30座,分为三组,第一组4座石棺墓呈南北排列,石棺呈方形和长方形;第二组为1座石堆墓,堆上有一平躺的石鹿;其余墓葬沿坡地散布。

• 乌勒方墩古城遗址

乌勒方墩古城遗址 : 坐落在轮台县策大雅乡政府西南约5公里。遗址平面大体呈梯形,北墙长约105米,东墙长约130米,南墙长约152米,西墙长约168米,墙基宽约11米,城墙残高3米,夯土筑成。东北角有一个宽约8米的自然状豁口,似为城门。城内出土有少量的夹砂褐红色陶片,具有汉代或更早期陶器的特点。

• 乌瓦勒克沟岩刻

乌瓦勒克沟岩刻 : 位于伊吾县前山哈萨克民族乡乌不拉克村西北的乌瓦勒克沟谷深处。在岩壁上分布有两处岩刻,一处位于沟口约3.6公里,由于岩壁部分脱落,画面已不完整。图像以鹿为主,体态健壮、优美,枝状大角形象逼真。一处分布在沟底岩石上,仅见一幅线条勾勒的“人物图”,岩石表层部分脱落,可见模糊人形,另有3只作行走状的北山羊。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