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陕西洛川考古发现秦人大型公共墓地

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2020年3月—11月,为配合黄蒲高速(黄龙—蒲城)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公路所经区域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考古发现的月家庄墓地是目前为止陕西发现位置最北的秦人大型公共墓地。月家庄墓地位于陕西省洛川县月家庄村南,调查勘探发现,墓地范围东西最宽450米,南北长1200米,初步估计墓葬总数达上千座。此次考古共发掘小 ...

• 丝绸之路(洛阳段)申遗“通关史”

回洛仓遗址考古发掘现场丝绸之路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纽带,数千年来留下了诸多璀璨的文化遗产。2014年6月,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提交的“丝绸之路:起始段-天山廊道的路网”文化遗产项目申遗成功,我市丝绸之路遗产点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新安汉函谷关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申报、受理、审议通过……从筹备 ...

• “双申遗”成功十周年 | 一段路一条河的“洛阳交响”

汉魏洛阳城遗址  回洛仓的铭文砖、含嘉仓的炭化谷粒、定鼎门的骆驼蹄印、新安汉函谷关的瓦当、汉魏洛阳城的泥塑佛像……这些珍贵的历史遗存,似乎难以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但在千年古都洛阳,它们因为一段路、一条河汇聚于一座城,共同展示着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  今年是丝绸之路和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 ...

• 塔吉克斯坦哈尔卡贾尔遗址出土贵霜时期金树叶

出土的文物属于贵霜王朝时期(公元前2世纪-公元3世纪),见证了那个时代陶器、铜器和珠宝艺术的发展。 记者从塔吉克斯坦国家博物馆获悉,塔吉克斯坦国家博物馆考古和钱币学部首席专家Mohsin Bobomulloev在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它。 在塔吉克斯坦独立时,优素福沙·雅库波夫院士于 2001 年、国家博物馆专家于 2014 年和 2020 年对这座遗址进行了研究,发现 ...

• 今天,丝绸之路考古馆开馆!

6月18日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馆在太白校区博物馆正式开馆仪式上,西北大学党委副书记张清介绍了丝绸之路考古馆筹建历程和展陈内容。她表示,学校将充分发挥考古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功能,自觉担当起文化使命和社会责任。于骏指出,西北大学是深入中亚考古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考古队为丝绸之路历史古迹修复作出的重要贡献,是中国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深化人 ...

• 壳丘头遗址群:史前文明的海洋曙光

作者:周振宇来源:《光明日报》(2024年4月28日 第11版)  壳丘头遗址群包括福建平潭岛的壳丘头、西营、东花丘、龟山等遗址,距今7500年至3000年。福建沿海地区被认为是南岛语族早期人群形成和向我国台湾地区扩散的重要出发地。壳丘头遗址群的考古发现,深化了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史前人群利用海洋资源,以及史前农业文化向东南亚岛屿地区扩散历程的认识 ...

• “跨学科视野下的文明起源研究”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6月8—9日,由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研究杂志社与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共同主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作为支持单位的“跨学科视野下的文明起源研究”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西北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孙庆伟,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研究杂志社总编辑焦兵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西北大学社科处处长、中东研究所所长韩志斌主持开幕式并作闭幕式致辞,西北大学叙利亚研究中 ...

• 聚焦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水下考古新成果 国家文物局发布“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

6月13日,国家文物局在海南琼海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发布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最新成果。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主持会议。一号沉船核心区摄影拼接图文物提取采写:李瑞 赵军慧

• 玉门汉简出土情况及相关历史地理信息

研讨会开幕式6月8日上午,“敦煌石窟题记研究总结与多元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在敦煌莫高窟开幕。研讨会由敦煌研究院和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敦煌研究院研究馆员李国主持开幕式。赵声良致辞玉门市博物馆研究人员应邀参加学术研讨会,研究人员 ...

• 希腊克里特岛发现罕见古代遗迹

近日,考古学家在希腊克里特岛卡斯泰利镇郊区的山丘上发现了罕见的古代遗迹,其是一处环形结构的迷宫状建筑群遗址。希腊克里特岛卡斯泰利镇所在位置01罕见的古代遗迹遗迹由8个环形结构组成,这些环形结构由平均宽1.4米、高1.7米的石墙构成,呈迷宫状。遗迹现场发掘的动物骸骨表明,此地很可能被用于宗教仪式,如对神灵的祭祀。环形结构遗迹鸟瞰图该遗址可 ...

• 考古新发现:“结构最复杂、千年不沉降”的宋塔地基

浙江省嘉兴市的东塔寺遗址正在进行考古发掘。在“史上结构最复杂、千年不沉降”的东塔塔基遗址里,我们可以看到宋代大缸的模样。东塔寺遗址考古工地现场,大棚下为东塔塔基遗址2019年至2022年,嘉兴市文物部门对遗址区域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发现了一些遗迹遗址。2023年9月至今,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嘉兴市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 ...

• 云南河泊所遗址考古新进展追踪

记者近日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作为古滇国都邑和汉代益州郡郡治的云南昆明河泊所遗址,2023年考古取得新进展,包括初步推测出益州郡城址范围,新发现300多枚封泥、300多片有字简牍、大型建筑遗迹磉墩和疑似城墙基础等。河泊所遗址位于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河泊所村附近,距离曾出土“滇王之印”的石寨山古墓群不远。2021到2022年,河泊所遗址考古取得 ...

• 欧洲地区2023年度重要考古发现速览

法国雷恩洞穴发现一种前所未知的智人头骨在法国雷恩洞穴发现的一块人骨可能代表着一支前所未知的智人谱系。该洞穴被认为是欧洲最迷人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拥有丰富的尼安德特人的遗迹。该洞穴下层为尼安德特人生活时期的堆积,而上层代表解剖学上的现代人(AMH)居住的时期。研究团队还发现了一个中间层,表明两种原始人类曾经共存。研究人员发现了一块 ...

• 中外联合考古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

5月29日,中外联合考古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会议听取有关单位的成果汇报、交流经验,就今后工作进行研究讨论。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出席会议并讲话。关强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物考古工作,中外联合考古工作蓬勃开展,取得丰硕成果,有力服务外交大局,促进人文交流、民心相通。关强要求,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实共建“ ...

• 距今3000多年!青海新发现一处罕见岩画群

近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文物普查队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野外调查时,新发现一处内容丰富、画面生动的岩画群,并对岩画的分布、数量、图像、基本数据、保存状况等进行了详细采集与记录。岩画是人类先民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是一种石刻文化。人类祖先以石器为工具,用粗犷、古朴、自然的方法进行石刻,描绘、记录当时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创造了 ...

• 大道同行  共绘丝路新篇章

长安,是一个承载着无数历史记忆的城市,赫赫宗周、巍巍秦汉、泱泱盛唐……中华文明悠远厚重的历史,在这里留下了灿若星辰的文化遗产。作为一座传统与现代、过去与未来相遇的城市,一个个文化地标记录着西安在岁月长河中的绝代风华和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在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开馆的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位于陕西西安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毗邻秦咸 ...

• 探索创新:1950—2024西安文化遗产保护

西安是中国千年古都,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地,丝绸之路的起点以及世界东方古都的典范。悠久的发展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使西安在新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扮演了一个探索者角色。1951年,在新中国建设高潮中,西安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冷静地将城市发展区避开历史城区和主要遗址区,较好地处理了古迹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为保护西安城市文化遗产创造了根本 ...

• 郑州商城遗址保护

郑州地区在中华文明发轫、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类型丰富、价值突出的历史文化遗存,郑州是东亚现代人出现到农业起源的核心地区,是华夏文明起源与形成的核心地区,是中国统一王朝最早定都之地、是中国城市文明最早走向繁盛的核心地区,还是华夏传统文化体系形成发展与多元文化汇聚交融的核心地区。郑州商城正是这些文化遗产中的灿烂明珠。1955 年, ...

• 考古揭示皇城西南部建筑基址——金上京遗址2023年发掘收获

金上京遗址即上京会宁府遗址,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南郊,阿什河左岸。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京城作为金代五京之一,是金王朝早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国称帝(公元1115年),至海陵王完颜亮贞元元年(公元1153年)迁都至金中都燕京(今北京),金朝以上京为都城,前后经历四朝皇帝统治,历时达 ...

• 2023年埃及境内主要考古新发现

2023年是埃及考古走出疫情影响的第一个年头。这一年,许多国外考古研究机构逐渐回归埃及,重启科研项目;埃及本国的考古机构也更加活跃,考古发掘、文物保护、海内外特展和文物追缴等好消息层出不穷。在官方公布的全年考古新发现中,来自墓葬的新发现占到六成比例,其余为来自神庙遗址,以及文物保护和科技考古方面的新闻。 永恒之地——古埃及墓葬考古新 ...

• 通讯丨从黄河到尼罗河,考古合作架起中埃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

新华社开罗5月28日电 通讯|从黄河到尼罗河,考古合作架起中埃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  新华社记者董修竹 姚兵  埃及南部古城卢克索,是一座堪称集纳古埃及文明精华的历史古城,被誉为全球考古学的“前沿”。  在卢克索最负盛名的卡尔纳克神庙区,中国和埃及的考古学家经过近6年合作发掘,让尘封3000多年的孟图神庙遗址逐渐重现往日图景。在古埃及文明 ...

• 丝路申遗十周年,从绢麻画、蜀锦看“锦绣西域”

5月28日,“锦绣西域万里同风——新疆丝路文化特展”在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开幕。展览汇集了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涵盖先秦至宋元时期的131件(套)精美展品,其中近半数为珍贵文物,包括精美的丝绸毛纺织品、珍贵的多民族语言文字的简牍文书、美轮美奂的雕塑壁画,以及青铜、彩陶、金器等,借助雄浑壮 ...

• 西北大学考古队发掘陕西旬邑西头遗址——打开泾河流域商周文明一扇窗

2023年,地处泾河流域的陕西旬邑西头遗址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西头遗址是黄土高原商周时期文明化进程的缩影,展示了商周社会的更替、人群的融合和社会的发展。这一发现为陕西泾河中游商周文明的研究打开了窗口,填补了中华文明探源中泾河流域商周时期的空白。这背后,有西北大学考古专业师生付出的大量心血。探寻遗址下的文明密码西头遗址 ...

• 新疆托库孜萨来遗址(唐王城遗址)

新疆托库孜萨来遗址(唐王城遗址)图片来源: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项目负责人:杨睿本文刊登于《大众考古》2024年04月刊古地貌调查所见三河交汇于遗址所在区域托库孜萨来遗址(唐王城遗址)位于新疆图木舒克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51 团 4 连,建置于南北走向的托库孜萨来塔格山与包尔其山形成的巨大豁口北部、托库孜萨来塔格山南端。遗址战略位置 ...

• 联合考古 跨国申遗 携手续写丝路文明交流互鉴新篇章

丝绸之路,驼铃声声。两千多年前,始于长安的丝绸之路通往中亚、西亚,绵延到非洲和欧洲。这条中西陆路交通、文化交流的大动脉所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薪火相传,在文明交流互鉴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两千多年后,中国与中亚各国间紧密开展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交流合作,延续了“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的友谊。历史上,丝 ...

• “丝路申遗成功十周年主题展”西安开展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赵争耀)为纪念2014年“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5月18日,“从长安出发:丝路申遗成功十周年主题展”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临展厅正式开展。来自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等地博物馆和考古基地收藏的330余件精品文物集中亮相,全面展示了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十年间的研究新成果和保护新面貌。据介绍 ...

• 2024全国数字文化遗产大会 第17届全国数字博物馆与文化遗产数字化及保护研讨会通知(第二轮)

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博物馆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展陈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科技为文化赋能,文化为科技铸魂,文化与科技交叉融合是相关学科发展的趋势并有广阔应用前景。先进数字化技术(包括图形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数字媒体、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人机交互等)已经成为历史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文化传承与发展的 ...

• 中埃联合考古队重启考古发掘工作成果丰硕

当地时间5月15日,中埃联合考古队在卢克索卡尔纳克北部的孟图神庙区正式结束了当季的考古发掘工作。本次发掘工作从今年3月15日起,延续至5月15日。这也是新冠疫情后,联合考古队首次重启考古发掘工作。本次发掘工作地点有两处,一区是位于孟图神庙围墙南部的奥西里斯神殿区,二区则位于孟图神庙和玛阿特神庙的结合处。经过两个月的辛勤工作,中埃联合考古 ...

• 塔吉克斯坦彭吉肯特市新发现一处粟特城堡遗址

2024年5月15日,(杜尚别,夏冉译)据“国家通讯社”消息称,在对位于彭吉肯特市哈利法哈桑乡奇诺村的历史古迹展开勘察和研究工作时,意外发现了一座粟特时期的城堡遗址。 塔吉克斯坦国家博物馆科学人员培训部门负责人阿利舍尔·扎里波夫向媒体报告了这一情况。 这处粟特城堡,是塔吉克斯坦国家博物馆考古和钱币部门的首席专家穆赫辛·博博穆洛耶夫, ...

• “中原与草原:匈奴考古新发现与新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2024年1月9日,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蒙古国立大学乌兰巴托分校协办的“中原与草原:匈奴考古新发现与新研究”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召开。来自蒙古国立大学乌兰巴托分校、蒙古国家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蒙古国科技大学、成吉思汗博物馆的6名蒙古学者,以及来自西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市考古研究院 ...

• 又一汉代帝陵披露:基本确定洛阳白草坡东汉陵园是汉桓帝宣陵

又一汉代帝陵披露:基本确定洛阳白草坡东汉陵园是汉桓帝宣陵澎湃新闻2022-06-19继去年12月“陕西西安灞桥江村大墓”被确定为汉文帝霸陵之后,又一汉代帝陵基本确定。河南洛阳的考古工作者近期披露了详细情况。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据河南洛阳日报社旗下洛阳网消息,6月15日,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洛阳日报报业集团“掌上洛阳”客户端联合主办的“考古洛 ...

• 深藏地下的贵港文明史——贵港城区考古70年回顾

▲贵城遗址考古现场。(记者张智荣摄)贵县古墓葬群位于贵港城区范围内,是自治区人民政府1963年2月26日公布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分布范围大致南起郁江右岸南江村,北到南梧二级公路北边耕地,西达贵糖原址、西江农场场部,沿风流岭、大公塘,经旧飞机场,迤东至罗泊湾、南斗村和铁路桥,南北约4.5公里,东西约7.5公里。在这个范围内,古墓群分布密 ...

• “丝绸之路与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学术研讨会综述

来源:《西域研究》2024年第2期“丝绸之路与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学术研讨会综述*徐玉娟2023年10月7日,新疆师范大学隆重举办了“丝绸之路与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鲁迅博物馆、中国气象局、首都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新疆大学、新疆社会科学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90余名专家学者,以及中 ...

• 2023年度宁波地区考古工作撷萃

2023年,宁波地区共开展配合基本建设考古调查387项,勘探44项、发掘12项,奉化陈王遗址、余姚杜义弄汉六朝遗址获评2023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有力促进文物保护与城乡建设的协调发展。此外,还联合开展余姚井头山遗址二期和镇海口海防遗址(江南部分)之靖远炮台主动性考古发掘。现按年代早晚将其中五个发掘项目择要介绍如下:余姚上钱遗址古稻田—— ...

• 在赓续历史文脉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在赓续历史文脉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求是》杂志编辑部“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 ...

• 深化城市考古 助力城市更新——城市考古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学术委员会2023年年会发言纪要

编者按2023年12月7日,“城市考古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学术委员会2023年年会”在河南郑州召开,基地学术委员会的10余名专家出席会议。城市考古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于2016年12月经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同意建设,由河南省文物局组织、依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申报组建。学术委员会是科研基地的学术咨询机构,负责审议科研基地的目标、研究 ...

• “首届新时代考古学与博物馆学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八千年龙文化精品文物展”在京开幕

4月29日,由中国历史研究院主办,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博物馆承办,中国考古学会、中国博物馆协会支持的“首届新时代考古学与博物馆学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京开幕。供稿:中国历史研究院

• 会议议程丨浙江大学首届亚洲文明周之亚洲艺术与考古国际学术会议

亚洲艺术与考古国际学术会议由考古、文博、艺术史与丝路四个板块构成,共计邀请约30位国内外相关领域顶尖学者出席并发言。会议于2024年5月11日-12日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一楼报告厅举办,旨在为全球学者提供一个深度交流的平台,共同推动亚洲艺术与考古领域的学术发展。会议议程温馨提示:浙大师生请在艺博馆入口处钉钉扫码进馆,社会公众请提前在“ ...

• 会议通知 | 第二届莫高窟-兵马俑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青年论坛

科技创新是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文物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工作的根本前提和保障。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等十三部门《关于加强文物科技创新的意见》的通知,敦煌研究院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将于2024年5月在甘肃敦煌联合举办第二届莫高窟-兵马俑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青年论坛。本次论坛以“凝聚青春力量,携手遗产保护”为主 ...

• 新发现 | 山东日照大庄子汉墓发掘取得重要收获

大庄子墓地位于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虎山镇大庄子新村东台地,阿掖山北麓,向东直线距离黄海约3.5公里,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庄子墓地位置图墓地地表原有两座封土,其中一号封土保存较好,南北长50米,东西宽40米,经勘探其下埋藏墓葬10余座。二号封土受早年生产破坏,目前已基本不存。为配合日照市科施佳园区扩建工程,2023年12月至2024年1月,山东省水下 ...

• “长江中游商代文明国际研讨会”会议纪要

2024年1月28日至30日,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协办的“长江中游商代文明国际研讨会”在位于武汉黄陂木兰湖的湖北考古博物馆召开,来自中国内地、中国澳门、英国、美国的100余位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是近年来围绕长江中游商代文明研究的一次重要学 ...

• 【考古】塔吉克斯坦考古工作进入新阶段!

塔吉克,是一个新媒体新传播平台,愿景是成为全球塔吉克人的文化食粮,通过图文、视频等形式,传播以塔吉克文化为核心的塔吉克斯坦文明,重塑全球塔吉克人的文化认同感和地域归属感。塔吉克,是塔吉克人了解家乡、外国人了解塔吉克民族、塔吉克斯坦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转载请注明出处!微信号:OKIJOT一切为了中塔友谊!ХИДМАТГУЗОРИХА ...

• 青岛申遗,保护与更新互促共荣

▲青岛中山路老城区建筑里院与海岸港口铁路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重大部署,文化繁荣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文化传承与遗产保护也对城市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的一种方式和路径,是治理城市问题、修补发展短板、增强城市能级的过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但不是城市更新的阻碍,还可以是城 ...

• 2024年9月,大英博物馆将展出塔吉克斯坦文物

2024年2月28日,(杜尚别,OKIJOT译)据“国家通讯社”消息称,援引塔吉克斯坦国家博物馆的消息称,将于2024年9月在伦敦大英博物馆举办的“伟大丝绸之路”国际展览中,将展出塔吉克斯坦古代历史和文明的文物。 对此,塔吉克斯坦国家博物馆馆长扎法尔绍·易卜拉欣佐达与大英博物馆代表举行了视频会议。会议期间,双方就组织举办“伟大丝绸之路”国际展览的 ...

• 彭吉肯特古城四座重要建筑得到修复

塔吉克斯坦国家科学院历史、考古和民族志研究所所长、彭吉肯特市市长、美国驻塔吉克斯坦大使,谈到了保护、修复和研究这座古代遗址的重要性以及与塔吉克斯坦合作的重要性。 会议强调,“对于美国大使馆来说,支持修复这座伟大丝绸之路古城是最有意义的途径之一,通过它我们表达了对塔吉克斯坦丰富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赞赏” 。 ... ...

• 2024文化遗产宣传季 | 庆祝“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申遗成功十周年系列活动——4.18国际古迹遗址日

| 2023文化遗产宣传季 |✦✦✦✦4.18国际古迹遗址日庆祝“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成功十周年系列活动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舞蹈专业学生,将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进生动的艺术表现中,为无言的大遗址带来生机✦✦✦✦✦西安曲江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办公室颜可副主任致开幕词,以丝路申遗成功十周年为破题点,聚焦世界遗产唐长安城 ...

• 古代金属文物保护修复与工艺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第一轮)

为深入探讨古代金属文物保护修复与工艺研究若干问题,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将于2024年4月在陕西西安举办“吉金考工|古代金属文物保护修复与工艺研究”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将以“科技赋能·保护传承”为主题,面向全国文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机构的文物工作者,以学术汇报、实地考察等形式,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利用等方面的交流互动,为各位学 ...

• 国际古迹遗址日世界文化遗产主场活动在杭州良渚顺利举行

转载自公众号“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4月18日,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浙江省文物局、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考古遗产管理专业委员会、浙江省文物保护利用协会共同承办的2024年国际古迹遗址日世界文化遗产主场活动在良渚古城遗址成功举行。故宫博物院院长、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理事长王 ...

• 苦盏古城最新修复进展

2024年4月8日,(杜尚别,OKIJOT译)据“亚洲快讯”消息称,截至目前,苦盏古城的重建工作已接近完成。 粟特州地区建设部技术和生产部门首席专家达夫龙容·尼亚佐夫,向塔吉克斯坦卫星通讯社记者分享了这一信息。 据他介绍,苦盏古城内部的工作面积约为6公顷。 苦盏古城的重建,是根据塔吉克斯坦总统埃莫马利·拉赫蒙的命令进行。 让我们提醒您, ...

相关分类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