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艺术研究院与新疆龟兹研究院在北京签署联合开展研究基地合作协议

出席签字仪式的两院相关领导9月25日,中国艺术研究院与新疆龟兹研究院联合开展研究基地合作项目签字仪式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顺利举行。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艺术研究院院长何家英与新疆龟兹研究院院长徐永明分别代表双方签署了合作协议。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连辑、副院长牛根富,以及工笔画艺术研究院、对外文化交流中心等相关领导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今后,双方将以“一带一路”文化为引导,努力推进实施科教兴国、科教兴 ...

• 龟兹石窟艺术公共巡展走进中山美术馆

由新疆龟兹研究院和中山博物馆共同主办的“丝绸之路上的克孜尔石窟”文献展于2017年8月19日至9月3日在孙中山故乡——中山(美术馆)展出。此次展览是新疆龟兹研究院继2016年“丝绸之路龟兹石窟艺术走进珠江三角洲公共巡展活动”走进珠海博物馆、佛山博物馆之后的第三站。 该系列巡展活动的主题内容围绕龟兹佛教、绘画、民俗与语言文字、雕塑、石窟建筑、乐舞、保护与研究等内容分为七个版块,同时辅以相关实物展示,如克孜尔三色土 ...

• 从犍陀罗到龟兹再到敦煌,在这里探寻佛教艺术本土化足迹

诞生于古代印度的佛教,于公元前从西北印度,经巴基斯坦、阿富汗,通过古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西域,并沿着丝路东渐,在公元初开始进入中国内地。沿着丝路东传的,不仅仅是单纯的宗教信仰,佛教寺院、佛教石窟和其他佛教艺术品,也伴随佛教的传播应运而生。保存至今的佛教遗迹和遗物,成为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最为引人注目的部分之一。2世纪 贵霜时期 古印度西北犍陀罗地区造像艺术追根溯源,早期佛教艺术当从犍陀罗说起。古代犍陀

• 34年后再看克孜尔 敬佩几代人的坚守

石窟壁画陈履生(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著名艺术评论家)1983年,距今已经有了34年,真是不知不觉。那一年,是我的研究生二年级。在林树中老师的带领下与阮荣春同学一起考察敦煌到新疆一线的丝路石窟,这在南京艺术学院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如此遥远的教学活动。那时候是如何到达那遥远的地方已经全然失去了记忆,一定是坐火车、长途汽车加拖拉机以及步行,因为当时我们还没有资格乘飞机,想都不要想,包括林老师,当时还是副教授。那时候很多 ...

• “丝绸之路上的克孜尔石窟”文献展今日开展 石窟内涌动着故事海洋

“丝绸之路上的克孜尔石窟”文献展今日开展石窟内涌动着故事海洋克孜尔石窟可称为佛教故事的海洋,仅"本生故事"画可达135种之多。观众为壁画中浓郁的龟兹艺术特色所吸引?壁画上用的原料。  由新疆龟兹研究院、中山市博物馆主办,中山美术馆承办的《丝绸之路上的克孜尔石窟》文献展于今日至9 月3 日在中山美术馆展出。此次展览也是新疆龟兹研究院继2016 年推出的“丝绸之路龟兹石窟艺术走进珠江三角洲公共巡展活动”的第三站 ...

• 龟兹石窟壁画保护

古龟兹国为古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地处塔里木盆地北缘,扼古丝绸之路要冲,其疆域以今天库车县为中心,东抵轮台,西达巴楚,北控天山草原,南到塔克拉马干沙漠腹地,在东西方商贸往来与文化交流中,发挥着中心城邦和桥梁的作用。由于龟兹特殊的地理位置,历朝中央政府管理西域的最高权力机构几乎都设在其境内,从西汉的西域都护府至唐代的安西大都护府。因此在古龟兹区域内留下了诸多历史文化遗迹,为逐渐消失的丝路文明提供了历史见 ...

• 龟兹古国|探寻失落的千年古国

看《鬼吹灯之精绝古城》才知道鬼兹古国,神秘的千年古国伴随着无数的传说,吸引着古今中外的人前去塔里木探寻千年以前的记忆。龟兹国,王治延城,去长安七千四百八十里。户六千九百七十,口八万一千三百一十七,胜兵二万一千七十六人。……南与精绝、东南与且末、西南与酐弥、北与乌孙、西与姑墨接。能铸冶、有铅。东至都护所乌垒城三百五十里。”——班固《汉书》龟兹,古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位于天山南麓,丝绸之路最重要的枢纽地 ...

• 锯陀兽救人反被剥皮,猎师你的良心不会痛吗丨龟兹菱格故事汇

梵华一念龟兹菱格故事汇第27期克孜尔第38窟锯陀兽剥皮救猎师局部 猎师剥下锯陀兽的皮锯陀兽剥皮救猎师从前,有个猎师奉王命捕获并剥取一种叫锯陀的兽皮。猎人在山里寻找了好多日,所带的干粮和水也都用完了,却不见锯陀兽的踪影。正值盛夏,酷暑难耐,猎人已危在旦夕,低吟哀号:“谁有慈悲之心,快来救救我吧!”锯陀兽听到后,顿生怜悯之心,遂把猎师抱起来,放入冰凉的泉水之中,又捡来瓜果,供他食用。猎人渐渐恢复过来。当他 ...

• 细思极恐,瞎子的这个举动让国王自挖双眼丨龟兹菱格故事汇

梵华一念龟兹菱格故事汇第26期克孜尔第38窟 快目王施眼局部 快目王被大臣取下另一只眼睛快目王施眼从前,有个国王的眼睛很明亮,所以取名快目。他乐善好施,却遭到邻国一小国国王的妒忌,他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大臣们说:“听说快目王曾发誓布施一切,我们现在派一个瞎子去乞讨他的眼睛。”国王立即付诸行动。当快目王得知瞎子的来意后,答应七天之后将眼睛给他。七天后,国王令大臣挖眼。当挖下第一只眼睛并按在瞎子的眼眶中,他 ...

• 上海印刷企业赴新疆开展龟兹洞窟数字化还原保护

来源:解放日报作者:施晨露        “很有劲,压力也很大。”电话里,张晓迁这样说。一个人对事业发自内心的热爱,大抵从语音中就能感受到。聊了一个多小时,记者的手机微微发烫,电话那端的声音仍散发着热力,仿佛可以隔空传导过来。认识张晓迁,是在前不久举行的商务印书馆上海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20周年主题活动上。在“致敬印刷人”环节,一群白发苍苍的印刷业前辈、专家里,作为“数字印刷技术创新应用代表”的张晓 ...

• 邮票上的龟兹石窟壁画

中国邮政于2008年7月6日发行《龟兹石窟壁画》特种邮票一套4枚(上图为其中一枚),图案分别为“菩萨”、“护法天王”、“飞天”和 “弥勒说法”。设计者选取4处壁画的局部绘入邮票,在构图上重点表现龟兹壁画的绚丽色彩和飞动的线条美,背景图案都处理成相对统一的灰色,使整套邮票显得协调稳重,更好地体现了佛教文化的精神内涵。2015年12月,文化学者李瑞哲所著 《龟兹石窟寺》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将克孜尔中心柱石窟 ...

• 龟兹石窟30年保护成绩斐然

作者: 张迎春来源: 新疆经济报6月10日是全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新疆龟兹研究院向当地各族群众免费开放克孜尔石窟、克孜尔尕哈石窟和龟兹壁画保护修复工作室,举办“时光的留痕——龟兹石窟文化遗产保护30年成果展”。回顾龟兹石窟保护事业发展历程,成绩斐然。30年,从一穷二白到发展繁荣,新疆龟兹研究院每走一步,都传递着龟兹石窟守护者们的拼搏奉献精神。“龟兹石窟遗存700余个洞窟,近10000平方米壁画和部分精美彩 ...

• 他用镜头告诉你所未知的石窟

来源:成都晚报(成都)上周六,成都摄影家袁蓉荪的40幅中国石窟精彩摄影在四川省图书馆向公众展出。袁蓉荪从2006年起开始拍摄石窟和摩崖造像,至今已经十余年,足迹从川渝石窟延伸至全国各地。他所拍摄的石窟,很多人迹罕至,至今依然“养在深闺人未识”。力保质量 坚持高成本胶片拍摄袁蓉荪的工作室在蜀汉路一座上世纪90年代修筑的电梯公寓顶楼,窗外载着竹子、桃树,还堆了一条弯弯曲曲的细细的水渠,檐下挂着一串风铃。工作室设计 ...

• 大火烧林!鹿王上演“最美的逆行”丨龟兹菱格故事汇

2017-07-04 梵华一念 龟兹菱格故事汇第25期克孜尔第38窟 鹿王舍身救兔局部 爬在鹿王身上摆渡的小兔鹿王舍身救兔过去,有一片大森林。由于久旱不雨,气候炎热,突然引起了森林大火。刹那间,森林中的所有飞禽走兽,四处惊飞逃窜。但因前方有一条湍急的大河,后面有熊熊烈火,不少禽兽都被淹死、烧死在水火之中。这时,鹿王心想:“在此危难关头,我必须应尽全力拯救众生。”于是,它毅然跳入水中,奋力搭救落水的动物。虽然磨破 ...

• 猴王舍身济众,用身体诠释了什么叫勇气、责任和担当丨龟兹菱格故事汇

梵华一念龟兹菱格故事汇第24期克孜尔第38窟 猕猴王舍身救群猴局部 踩在猴王身上摆渡的小猴猕猴王舍身救群猴过去,有一猕猴王常与五百小猕猴一起嬉戏游玩。有一年,天遭大旱,众果不收。距王城不远处有座一大山,王城与大山以河相隔,山中有国王的花苑。猴王便带领众猴入苑偷食果子,被园丁发现并报告了国王。国王下令将它们全部逮住。猴王听到后,惭愧地对大家说:“我带领大家偷吃果子,现在把你们害苦了,赶快去找藤条。”小猕猴 ...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