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显示子项
中国 陕西 河南 甘肃 新疆 青海 宁夏 西藏 四川 云南 重庆 山西 湖北 湖南 贵州 广东 广西 河北 山东 江苏 安徽 江西 浙江 福建 北京 上海 黑龙江 内蒙古 海南 吉林 辽宁 天津 香港 澳门 台湾

• 呦呦鹿鸣——玛雅展解读系列(四)

狩猎是玛雅艺术的常见题材。科尔资料库K808号陶杯上描绘了两组共八位猎人。他们都拿着吹管枪,这是狩猎最重要的武器。每组中前三人都带着高顶宽沿帽,与墨西哥标志性的大宽沿草帽非常相似,这是典型的猎人装束。三人都吹着海螺号,可能用于模仿呦呦鹿鸣,最后一人用玛雅人负重专用的缠头背带背着一头吐舌之鹿。吐舌应是死亡之相。

• 7000年前南稻北黍共存淮河流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7日消息,该校科技考古团队发现,淮河中游地区7000年前南方水稻北方黍共存现象,这也是目前淮河中下游地区发现最早的稻黍共存记录。

• 陶寺遗址:“最初中国”的样貌

陶寺遗址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正式发掘则始于1978年,迄今已有40年。在这项历时40年的考古发掘中,出现了规模空前的城址、气势恢宏的宫殿、大型的王墓、以及中国历史上最为古老的观象台,一个沉睡于地下数千年的都邑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

• 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2018年度24项重大科研成果 考古所3项成果入选

2019年1月4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2018年度重大科研成果发布会在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家社科研究的“国家队”,每年有数百部专著及其他成果的诞生,在大量的成果中每年选择发布二十多项作为重大科研成果,这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社会科学界学术成果的最前沿。会上公布了2018年度24项重大科研成果,其中社科院考古所共有3项成果入选,分别是《汉长安城未央宫骨签》、 ...

• 【考古前沿】河南洛阳发现西汉时期大墓 出土多件珍贵随葬品

▲ 西汉大墓发掘现场2000多年前西汉时期的美酒是什么样子?也许不久您就能看到。近日,洛阳从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洛阳市发现一座大墓,年代应为西汉中晚期,其中出土的一件青铜壶里有大量液体,经推测,极有可能是西汉的美酒。该墓位于西工区,市文物钻探管理办公室前期已经对该区域进行了考古勘探,目前共发现古代墓葬300余座,其中汉代墓葬200余座。“今年9月,我们在该区域北部发现一座西汉空心砖砖券大墓,这座

• 陕西石峁遗址发现30余件精美石雕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公布了石峁遗址2018年考古工作重大发现,在该遗址核心区域皇城台的“大台基”南护墙区域,发现了30余件精美石雕。据了解,这些石雕作品绝大多数为雕刻于石块一侧的单面雕刻,以减地浮雕为主,雕刻内容可分为符号、人面、神面、动物、神兽等,有一些画面长度近3米,以正脸的神面为中心,两侧对称雕出动物和侧脸人面,体现出成熟的艺术构思和精湛的雕刻技艺。

• 中沙联合考古队开展对沙特塞林港第二次考古发掘

由中国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沙特国家考古中心组织的中沙联合考古队29日开始对红海之滨港口遗址——沙特塞林港遗址进行第二次考古发掘工作。

• 吉仁台沟口遗址还有多少秘密

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科蒙乡东一个名叫吉仁台沟口的地方,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经过3年的发掘,发现了众多令人震惊的秘密。这里发现了迄今世界上最早使用燃煤的遗存,将人类对燃煤的使用历史上推一千多年。这里2000多粒炭化黍种子的发现,为黍的西传路线提供了最新的材料。这里还发现了与青铜冶炼有关的遗物遗迹,包括坩埚、炼渣和陶范等,显示出这里存在一定规模的铸铜活动……

• 西藏阿里狮泉河流域梅龙达普发现大型史前洞穴遗址

2018年7月,由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对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开展的系统的旧石器考古调查过程中,在革吉县北部狮泉河左岸(东岸)的石灰岩山体上,发现了保留有丰富古人类文化遗存的梅龙达普史前洞穴遗址。

• 陕西澄城刘家洼遗址发现周代诸侯大墓,确定遗址为芮国后期的都城遗址及墓地

刘家洼遗址位于陕西澄城县王庄镇刘家洼村西北,分布于洛河支流长宁河上游的鲁家河两岸。2016年底发现有墓葬被盗,经申报国家文物局批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市、县相关文博单位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遗址进行勘探和抢救性发掘。工作伊始,我们即遵照国家文物局倡导的“加强区域考古”与“精细化发掘”的理念,树立课题研究意识,以厘清遗址布局结构,判断聚落性质,及其在关中地区周代社会结构中的地位为首要目标,并借鉴“大周原考古 ...

• 洛阳战国铁足铜鼎|中原与楚文化交融的见证

洛阳战国铁足铜鼎中原与楚文化交融的见证洛阳战国铁足铜鼎河洛阳发现的铁足铜鼎属于战国晚期楚式青铜器或带有楚式青铜器风格。静BEAUTIFUL SCENERIES 1993 年 4 月,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现为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为配合位于洛阳邙岭路西侧的道北锻造厂工程建设,发掘清理了一座战国晚期的墓葬。该墓葬出土银器、铜器、玉器、陶器等随葬品 30 件,其中一件铜鼎形制及铸造工艺明显区

• 洛阳西汉大墓12月28日开始整体搬迁

 10时03分:  两三分钟时间,箱体已经稳稳放到拖车上,抽取箱体下面的四根钢管,接下来将进行焊接加固。      9时57分:  正式开始起吊。    搬迁现场  9时54分:  目前拖车、吊车均已到位,马上要起吊。  9时52分:    资料图片  工地负责人潘付生介绍,铜壶中的液体目前已经送至中国科技大学和西北大学检测,经2000年,基本能判断为美酒,因为墓室还有不少饮酒器耳杯。  9时45分:    搬迁现场 ...

• 太原复建唐代舍利塔 用65吨纯铜打造“黄金”地宫

 12月7日,山西太原太山龙泉寺舍利塔复建工程正在进行,其中用65吨纯铜打造的仿唐地宫基本完工,金碧辉煌的内饰在灯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 澳门文化遗产交流营访杭之旅圆满完成

12月21日至25日,澳门文物大使协会、澳门文遗研创协会联合组成的文化遗产交流营一行17人到访杭州,圆满完成了5天的文化考察交流之旅。    在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的策划下,西湖文化特使带领澳门青年先后考察了虎跑公园、中国茶叶博物馆、飞来峰石窟造像、灵隐寺、桥西历史街区等地,深度了解杭州作为双世遗城市的独特魅力。    本次交流之旅的重要环节,是12月23日下午在灵隐寺召开“杭州—澳门两地文化青年 ...

• 埃及发现距今4400年王室祭司墓葬

12月15日,在埃及首都开罗以南约30公里的阶梯金字塔附近,埃及文物部长哈立德·阿纳尼(中)接受媒体采访。新华社记者邬惠我摄    埃及文物部长哈立德·阿纳尼15日在首都开罗以南约30公里的阶梯金字塔附近宣布,埃及考古队在此处发现一座距今4400年且保存相当完好的王室祭司墓葬。    阿纳尼在发掘现场对新华社记者说,墓室门楣的文字显示,墓葬主人是埃及古王国第五王朝时期法老内费里尔科勒的祭司,墓室内有墓葬主人及其 ...

• 格萨尔三十大将灵塔文物保护工程实现监控全覆盖

  记者22日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官方获悉,海拔超过5000米的格萨尔三十大将灵塔文物保护工程及达那寺实现监控全覆盖,该工程于2015年入选中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也是玉树震后文物维修工程中建筑体量最大的项目。    格萨尔三十大将灵塔及达那寺位于青海省玉树州囊谦县吉尼赛乡麦曲村达那山,海拔超过5000米,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间除有战刀、铠甲、衣物等格萨尔风物遗迹外,还陈列着数万卷藏族早期经卷和佛像 ...

• 宁波首个大运河(宁波段)遗产保护研究专家工作室正式成立

   12月8日,大运河遗产保护研究首个专家工作室——谭徐明专家工作室在宁波安澜会馆正式揭牌成立。揭牌仪式由大运河(宁波段)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举办。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会长谭徐明教授,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韩小寅等,以及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相关专家,大运河(宁波段)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大运河(宁波段)遗产保护志愿者代表等参加成立仪式。   ...

• 宁波:古村落古民居保护任重道远

制图 张悦    上月底,由宁波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主办,市名城办、市规划局、市住建委等单位承办的“寻迹历史文化名城·最美宁波”系列评选活动,经过初评、社会公众投票、专家综合评定,最终评出10个“最美古村落”、10处“最美古民居”和10位“最美古建筑守护人”。    这一活动,激起了公众对古村落古民居的保护热情,也引起人们对如何保护古村落古民居的关注和思考。    古村落古民居 数量持续递减    古 ...

• 中国多家博物馆联合展出300件文物“串讲”古丝路交通史

 汉代执矛铜骑士、十六国时期万石木仓印、魏晋时期扬场壁画砖(复制品)、唐代三彩骆驼、胡商牵驼画像……28日,中国26家文博单位以车尘马迹——丝绸之路的交通与交流为主题,在甘肃省博物馆展出300件(套)精选文物,重现了古丝绸之路上由道路、绿洲和商业城邦组成的交通网络。    中新社记者在现场看到,展览分为古道、商贸、交融三个单元,以丝绸之路上往来的交通工具—马、骆驼、车辆等为主题,采用“移步换景”展示方式,通 ...

• “天下第一屋”迎来首次“体检”

在河南郑州大河村遗址博物馆,科研人员在对仰韶文化房基进行体检、加固(12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中国考古界公认的“天下第一屋”,屹立5000多年的河南郑州大河村遗址仰韶文化房基,迎来出土46年后的首次体检、试验、加固。    “像仰韶文化房基这样的红烧土遗址本体加固,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尚无成功案例,相关研究也极少。”大河村遗址博物馆馆长胡继忠说,此次尝试将填补红烧土遗址保护的技术空白。     ...

• 中国文保基金会推“价值研究与传播计划”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 钟欣 摄    近八成文保单位无解说词?中国文保基金会推“价值研究与传播计划”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2016年就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开放情况和解说词的覆盖情况作了调研,结果显示:在开放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有解说词的占56.22%;在开放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有解说词的占36.51%;在开放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中,有解说词的仅占12.1%;综上,在全国各级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中,有解 ...

•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发现罕见鲜卑族墓葬群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25日发布消息称,近期,考古人员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上发现一处距今约2000年的东汉末年到北魏时期鲜卑族墓葬群,发掘清理13座古墓。    官方消息称,位于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草原上的该鲜卑族墓葬群,被命名为阿拉腾沟墓地。考古人员对这处颇为罕见的墓葬群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    在此次发掘清理的13座墓葬中,有11座为土坑竖穴墓。考古人员初步判断,这些墓葬属于鲜卑部落早期首领檀石槐 ...

• 广东发布南粤古驿道重大发现 大洲湾遗址等入选

 大洲湾明代外销瓷遗址    广东省文物局27日在江门市台山市发布南粤古驿道15处重大发现,其中,台山市大洲湾遗址、和平县上正村古遗址群、肇庆古城驿道遗址、乳源县莱山古墓葬群、广州莲花书院遗址等5处重大发现属于埋藏于地下的遗迹或遗物且是依法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发掘的、并已经有明确的考古结论的重大发现。  大洲湾明代外销瓷遗址    此外,汕头市樟林古港古码头遗址、中山市张文湛故居、五华县大眉山古道、翁源县 ...

• 韩国海域发掘中国宋元陶瓷 底部这个字让专家兴奋

韩国海域发掘的青瓷(纽西斯通讯社)  韩国海域发掘的宋元陶瓷,底部印有汉字(韩联社)    据韩国YTN新闻27日报道,位于韩国西部的忠清南道泰安郡马岛海域发掘出113件文物,包括中国宋元时期的陶瓷、北宋钱币元丰通宝、朝鲜半岛高丽时期的青瓷,以及用于停靠船舶的工具等。    报道说,此次发掘出来的墨书铭陶瓷,共有7件,推测是中国福建地区所制。  图为浸泡在海水中的陶瓷(纽西斯通讯社)    照片显示,陶瓷 ...

• “样式雷”:他们设计了这些建筑

在中央电视台第二季的“国家宝藏”节目中,样式雷建筑烫样是故宫拿出的三件国宝文物之一。    烫样,就是指古建筑的立体模型。这种模型一般用纸张、秫秸、油蜡、木头等材料加工而成。纸张一般选用元书纸、麻呈文纸、高丽纸、东昌纸。木头一般选用红松及白松。紫禁城古建筑烫样最开始由皇家指定的民间工匠制作。在清代,出现了制作烫样御用皇家机构,即样式房,功能犹如现在的建筑设计院,主要负责皇家建筑的设计与施工。在设计 ...

• 杭州年度考古六强出炉 苏轼去过的“净土禅寺”找到了

   俗话说:人多力量大,但对于“杭州考古人”来说,人少力量也大。    昨天,市考古所在萧山博物馆盘点2018杭州考古发现的同时,还在现场办了一场立体感很强的展览——“发现杭州——2018年度盘点暨出土文物展”。    11个人的团队,这一年共接了157个考古任务,已完成109个,还有48个还在进行中。11个人,圆满完成地铁5号线、7号线、9号线、10号线沿线涉及地块的考古调查勘探及发掘任务,既保障了“轨道交通五年攻坚 ...

• 浙江省文物行政执法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

   12月7日,全省文物行政执法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设区市分管文物执法负责人、市县执法机构负责人、优秀案卷和论文获奖代表14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上,宁波、温州、嘉兴三地分别就《创新执法监察 严打违法行为 全力确保文物安全》《温州市文物执法科技应用的探索》《抓住根本、多措并举、不断提高文物执法队伍建设水平》作了典型发言。会议还对获2018年度文物处罚优秀、良好案卷和文物行政执法优秀论文获奖代表进 ...

• 国务院办公厅发文支持文化企业发展 符合条件的可申请上市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18〕12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中央宣传部会同中央网信办、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广电总局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拟定的《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规定》 ...

•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先生荣获“改革先锋”荣誉称号

今天上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会上王沪宁宣读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表彰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员的决定》。决定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100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其中,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先生荣获“改革先锋”荣誉称号。樊锦诗先生作为全国文物系统和甘肃省的代表获此荣誉,被党中央评价为“文物有 ...

• “2018中国数字艺术产业高峰论坛”青岛举行

经文化和旅游部批准,由中国动漫集团、青岛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城阳区人民政府、青岛出版集团联合主办的“2018中国数字艺术产业高峰论坛”,于2018年12月20日至21日在青岛市举行,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吴健研究员作为主讲嘉宾应邀出席。吴健研究员与来自文化产业领域的专家在圆桌论坛上就“中国数字艺术产业创新发展之路”进行了对话讨论,探讨敦煌石窟艺术与数字艺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未来之路,内容深入浅出、 ...

• 湖南华容七星墩遗址2018年考古发掘简介

  七星墩遗址位于湖南省华容县东山镇东旭村,西南距华容县城约30公里。遗址坐落在大荆湖西南隅的一处河流阶地上,海拔28—36米,长江在其北部10公里处自西向东又转向南流(图一)。该遗址发现于1978年,2011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岳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试掘,发掘面积150平方米,发现有大型建筑基址、祭祀遗存和疑似城墙的堆积。2018年,为推动“长江中游文明进程”课题研究,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后,湖南省文物考 ...

• 山西闻喜酒务头发现商代晚期大型高等级贵族墓地

 2015年,山西省闻喜县酒务头村古墓遭受严重盗掘,当地文物部门上报并请求抢救性发掘。2017年6月,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牵头,联合运城市外事侨务和文物旅游局、运城市文物工作站、闻喜县文物旅游管理中心对墓地进行勘探,同年8月,考古队对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  闻喜酒务头墓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河底镇酒务头村西北200米处。经过调查勘探,发现商代晚期墓葬12座、车马坑6座以及灰坑5个,其中带墓道大墓5座,中小型竖穴土坑 ...

• 山东临淄后李遗址发现后李至东周时期遗存

 后李遗址是山东地区新石器时代早中期文化——后李文化的命名地,在中国考古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遗址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陵镇后李官庄村西北约500米处的台地上,西北距临淄齐国故城约2.5公里。淄河由南向北经由其西南,至广饶县境与小清河交汇入海。遗址发现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1988年10月下旬至1990年6月20日,历时两年,进行了大规模考古发掘,揭露面积约6500平方米,清理大中型春秋墓和车马坑各一座,灰坑、灰沟、陶 ...

• 煤火燃回春浩浩 炼炉照破夜沉沉 — —新疆尼勒克吉仁台沟口遗址考古发掘取得新进展

 吉仁台沟口遗址位于新疆尼勒克县科蒙乡东,地处伊犁河三大支流之一的喀什河北岸。该遗址在2015年配合基本建设考古中被发现,并于当年和2016年进行了两次抢救性发掘,累计发掘面积2500余平方米,揭露房址20座。吉仁台沟口遗址是目前伊犁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以青铜时代为主体的聚落遗址,对于研究新疆史前时期的年代分期、文化谱系、聚落形态、社会状况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等,都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引起学术界的极大关注, ...

• 四川成都考古首次发现未成年人以瓮葬形式集中掩埋墓葬

  “西区墓葬人骨鉴定的结果显示墓主基本为成年人。东区墓葬人骨鉴定的结果显示墓主多为2-5岁的幼儿。这是成都首次集中发现未成年人以瓮葬的形式集中掩埋。”12月26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民强村战国墓地现场负责人李佩向记者介绍到。成人土坑墓东区墓葬全景  民强村战国墓地地点位于青白江区祥福镇民强村,货运大道南侧,京昆高速东侧,地处毗河北岸约两公里。目前发掘工作已经接近尾声。本次共发掘战国时期墓葬38座,其中包 ...

• 宁夏隆德周家嘴头遗址2018年度考古工作收获

  周家嘴头遗址位于六盘山西侧的隆德县神林乡双村西侧,地处渝河和朱家河交汇的河嘴地带。渝河是隆德县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流,发源于六盘山,自东向西注入葫芦河,属于葫芦河上游的一条支流,在渝河两侧的阶地或坡地上分布有较多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周家嘴头遗址位于渝河南岸,1988年被评为第二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7年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周家嘴头 ...

• 高原探古——吉林大学-蒙古国立大学在蒙古国进行首次联合考古发掘

为加快吉林大学考古学科“双一流”建设,积极推进田野考古工作的国际化合作进程,吉林大学考古学院与蒙古国立大学人文学院人类学与考古学系签订了在蒙古国境内进行联合考古发掘的校际合作协议。按照合作协议,双方于2018年7月20日至8月18日开展了第一次联合考古发掘,其中中方队员由带队教师潘玲教授、王立新教授以及8名学生组成,蒙方队员由带队教师巴图赛罕教授、阿穆尔毕力格讲师、书海讲师以及6名学生组成。

• 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地点发现精美石雕

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神木市高家堡镇,地处黄土高原北部的黄河西岸,毛乌素沙漠南缘,坐落在黄河一级支流秃尾河北岸的梁峁上,地表沟壑纵横,支离破碎,海拔高度在1100~1300米之间。石峁城址以皇城台为核心及内、外两重石砌城垣的结构,城外还分布有数座线性分布的“哨所”类建筑遗迹,构成石峁外围的“预警”系统。碳十四系列测年及考古学系列证据表明,石峁城址初建时代不晚于公元前2300年,废弃于公元前1800年前后,面积达400万 ...

• 宁波“小白礁I号”沉船船体保护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日前,在经过最后数个周期的纯水浸泡后,宁波“小白礁I号”船体构件浸泡液的电导率趋于稳定,这标志着由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牵头组织实施的“小白礁I号”沉船船体保护工作完成了第一阶段——脱硫脱盐的处理,取得重要进展。

• 圆明园再开公众考古实践课

  “考古是什么?”“在野外挖东西” “找到古代的文物进行研究”。“考古需要什么工具?”“要用铲子和刷子”.......12月21日,在圆明园公共考古实践课上,来自北京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的40名二年级小学生对于圆明园管理处文物考古科工作人员提出的问题回答踊跃。  课堂上,圆明园管理处文物考古科的工作人员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为学生们讲解圆明园历史及基础考古知识,带领大家在圆明园模拟考古区实地体验考古发掘工作,学习如何 ...

• “考古中国”项目取得重要进展

 12月19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湖北沙洋城河遗址王家塝墓地等5项重点考古工作进展情况。  “考古中国”项目是“十三五”期间国家文物局提出的重大研究工程,通过对古文化遗址有重点地进行系统考古发掘,不断加深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宝贵价值的认识,提升考古在文物保护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介绍,目前,“考古中国”已经形成“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 ...

• 2018年浙江绍兴市宋六陵陵园遗址考古发掘获重要成果

  宋六陵,为南宋时期历代帝陵所在,其中包含了北宋徽宗、南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理宗、度宗七帝陵及昭慈孟太后等七座后陵。自元初毁陵后,墓室及陵园建筑均遭严重破坏,诸陵寝位次、规制遂混乱不明。为了更好地推动宋六陵文物保护规划的编制和宋六陵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在浙江省文化厅和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自2012年以来开展了长期的田野调查与勘探工作,获得了大量的基础信息。  今年5月起,经 ...

• 浙江鄞州发现天童禅寺义兴始祖塔院遗址

 一件五宝瓶状的塔刹石构件显露出土后,天童禅寺和鄞州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非常重视,随后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该石构件的发现地进行考古调查,查明了天童禅寺义兴始祖塔院遗址的布局和年代。昨天,本次考古调查的领队、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罗鹏告诉记者,义兴始祖塔院遗址的年代可上溯至南宋,遗址中发现众多不同历史时期的物件,墓塔应是后人缅怀义兴始祖的衣钵塔或纪念塔。  据天童禅寺寺志记载,义兴始祖是天童禅寺开 ...

• 神秘的玛雅文明来了! 到金沙遗址博物馆看玛雅的世界特展

  12月18日,由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深圳博物馆、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玛雅的世界: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藏古代玛雅艺术品特展》在金沙遗址博物馆开幕,展出美国西部最大的艺术博物馆——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馆藏的214件(套)古代中美洲艺术精品,时代跨度近2000年,其中大部分展品为首次来到中国。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19年3月17日。  一场以“神话·信仰·宗教——与玛雅文明的对话”为主题的国际学术 ...

• 半坡“新石器学堂”走进汉中

 12月12日至13日,西安半坡博物馆教育人员携品牌教育项目“原始部落快乐行”和学校课程“新石器学堂”走进了汉中市实验中学和中山街小学,在岁末,为这里的350余名师生分别带来了两场独具特色的原始文化盛宴。  本次活动得到了汉中市博物馆的大力支持,同时也是半坡博物馆与汉中市博物馆首次合作,联合举办的。每场活动开始前,首先由汉中市博物馆的教育人员讲述以“龙岗寺遗址”为主题的史前文化,再由半坡博物馆的教育人员导 ...

• “秦始皇兵马俑:永恒的守卫”展在新西兰开幕

 新西兰当地时间12月13日19点,由陕西省文物局、新西兰蒂帕帕国家博物馆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省文物交流中心)承办、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协办的“秦始皇兵马俑:永恒的守卫”展在新西兰蒂帕帕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  中国驻新西兰大使吴玺、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钱继奎和新西兰经济发展部部长开尔文•戴维斯、新西兰商贸部部长戴维•帕克、惠灵顿市市长贾斯丁•莱斯特、新西兰国家博物馆董事会主席埃文•威 ...

• “瓷之源”十周年纪念活动暨学术研讨会在故宫举行

  12月13日,由故宫博物院文创事业部、浙江省文物局、德清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瓷之源”十周年纪念活动暨第四届“瓷之源”学术研讨会在故宫宝蕴楼举行。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耿宝昌以及来自故宫博物院、中国古陶瓷学会、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瓷之源”课题负责人、复旦大学教授郑建明作了题为《以德清为中心东苕溪流域在瓷器起源上的地位》的主题报告。郑建明介绍,以2007 ...

• 国家文物局通报“考古中国”项目重要进展

  国家文物局19日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湖北沙洋城河遗址王家塝墓地等多项重点考古工作进展情况。  湖北沙洋城河城址王家塝墓地是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屈家岭文化墓地,填补了长江中游史前考古大型墓地发现的空白;本年度发掘墓葬百余座,葬俗独特、随葬品丰富、等级明显,清楚表明当时社会形成了完备而独具特色的墓葬礼仪,对重新审视该地区的文明化进程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  ...

• “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湖南考古现场会顺利召开

  国家文物局2017年2月正式发布《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将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列入“考古中国”重大研究工程。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积极策应国家方略,组织和参与工程项目实施,开展了湖南地区史前至商周时期区域考古调查和重点遗址考古发掘,初步取得重要成果。12月16日-17日,“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湖南考古现场会顺利召开。  目前,正值湖南华容七星墩、澧县孙家岗遗址考古发掘,澧县鸡叫城遗址调查勘探和 ...

• 浙江富阳瓦窑里遗址2018年发掘获重要成果

 2010年杭(州)黄(山)高铁工程的建设考古调查,在富阳大源镇亭山村瓦窑里自然村发现了瓦窑里遗址。该遗址处于山前和江边的低缓台地上,地理环境优越,南靠龙门山脉北麓、北距富春江约3公里,周围空间相对开阔、地形局部平坦。  2016年和2017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富阳博物馆在铁路施工工地北侧两次对瓦窑里遗址进行小范围抢救性发掘,发现6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晚期、良渚文化时期丰富的遗迹和遗物。  2018年上半年,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