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显示子项
中国 陕西 河南 甘肃 新疆 青海 宁夏 西藏 四川 云南 重庆 山西 湖北 湖南 贵州 广东 广西 河北 山东 江苏 安徽 江西 浙江 福建 北京 上海 黑龙江 内蒙古 海南 吉林 辽宁 天津 香港 澳门 台湾

• 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边会集锦——与三大咨询机构对话

2018年6月29日下午至2018年7月2日上午,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委员会会议审议了申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Item 8B)。今年委员会共审议了28个项目,其中文化遗产20项,自然遗产5项,混合遗产3项。在审议过程中,专业评估意见都来自于咨询机构(Advisory Bodies),其中,文化项目由 ICOMOS(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进行评估,自然项目由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

• “古蜀华章——四川古代文物菁华”国博开幕

  2018年7月19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文物局共同举办的“古蜀华章——四川古代文物菁华”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为期两个月。  此次展览是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地方兄弟博物馆之间深入交流的新篇章,也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内交流系列展览的开篇之作。  本次展览将古蜀文明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是对从三星堆遗址、到金沙遗址、再到战国时期蜀墓等诸多考古发现进行的一次综观展示,第一次比较全面地囊 ...

• 北朝考古的重要发现——山西万荣发现北魏汾州刺史薛怀吉墓

 2017年8月至12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牵头,运城市文物工作站、万荣县文物旅游局配合,对位于山西省万荣县西思雅村北的北魏大型砖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墓志证实,墓主人系北魏末年汾州刺史薛怀吉,葬于孝昌二年(526年)。薛怀吉墓的发掘是北朝考古的又一重要发现。  该墓系当地村民在浇地灌溉时,发现田地大面积塌陷,砖砌墓室券顶暴露而发现。市县文物部门接报后,先后到现场勘察。为防止墓葬遭受 ...

• 江苏如东掘港唐宋国清寺遗址考古取得重要收获

  仅剩一口古井的江苏如东掘港国清寺遗址在历时一年的地下考古发掘后重现天日。考古专家在此找到三处始建于1200年前唐宋时期的垫土台基遗迹,印证其是最后一批遣唐使、“日本天台宗三祖”之一高僧圆仁入唐“求法”的起点。江苏如东掘港国清寺遗址现场。新华社记者屈婷 摄  “证明掘港国清寺正身就像破案,需要多方证据形成逻辑严密的链条,”遗址考古现场负责人、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王碧顺说,目前这条证据链上还包 ...

• 宁夏申请将西夏陵列入2020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7月11日,市政协副主席保建新带领政协文史委部分委员,对西夏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视察。保建新副主席一行先后视察了新建正在装修布展的西夏博物馆、6号陵等遗址,听取了西夏陵申遗工作进展情况,与政协委员、西夏陵管理处进行了座谈交流。西夏陵于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6年被国家建设部公布为国家首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201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 ...

• 大运河文化遗产受关注

“博物馆作为收藏和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的文化机构,履行着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存、展示与保护的职能,也成为诠释和保存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主要直接场所。同时,文化的传承需要依赖于特定的载体,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7月18日,在北京物资学院举行的首届中国大运河智库论坛上专家表示。中国大运河智库论坛是中国大运河智库联盟发起和设立的国内第一家专门针对大运河研究的 ...

• 专家为蜀道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建言

本报讯 记者赵向往报道 7月18日,中国·剑阁——蜀道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申报及保护管理推进会在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召开。来自我国世界遗产界的专家学者围绕世界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申报技术工作重点、潜在生物多样性、蜀道申遗与旅游利用展示等主题,分享相关研究,为蜀道申遗建言献策。蜀道是连接我国中原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古道路系统。它穿越了横亘于中国中部的秦岭、大巴山等崇山峻岭,见证了2000多年来中华民族发展、延续、融 ...

• 贵州土司考古又获新成果——遵义皇坟嘴、赵家坝墓地考古发掘新的重要收获

  在中国西南土司遗址申遗考古工作的基本框架下,从2012年至今,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海龙屯、养马城等关屯遗址,对新蒲土司墓地、团溪雷水堰墓地等进行了系统清理发掘,取得了重大收获。而播州杨氏13世杨粲墓所在的皇坟嘴墓地,第一次发掘于1957年,仅仅对杨粲墓室进行了清理,对其墓地格局没有基本认识,而据杨粲墓出土墓志铭文“杨粲葬于本堡”的线索,皇坟嘴被史家推断为播州早期司治“白锦堡”所在地。带着以上两个目的, ...

• 国家文物局将开展“文物法人违法案件专项整治行动 (2016-2018年)”专项督察

为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日前,国家文物局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物局,天津、上海、重庆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发出通知,决定组织开展“文物法人违法案件专项整治行动(2016-2018年)”专项督察。本次专项督察的总体要求是,紧紧围绕贯 ...

• <文化援藏>三峡博物馆第三期援藏工作队圆满完成援藏任务凯旋

2018年7月6日晚9点,昌都市博物馆展厅依然灯火通明,“比如唐卡的介绍,你们可以选出展厅里最有特色的几幅进行侧重介绍年代、材质、背后的故事”,邓君正在向巴宗、卓玛等6名昌都博物馆的讲解员实地培训讲解的技巧。原来,这是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第三期援藏工作组队员正争分夺秒地为昌都市进行文博人才的专项培训。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响应重庆市文化委员会“2018年文化援藏”的号召,7月2日至6日,由重庆市文物局、重庆 ...

• 敦煌文化研学之旅

敦煌研究院承载着文物保护职责,担当着文化传播与发展重任,肩负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义务。随着敦煌游客量日益增长,为了满足游客对丝路文化深入了解的需要,落实国家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战略构想,敦煌研究院于2018年隆重推出“敦煌文化研学之旅”系列产品。世界文化遗产之旅(产品介绍)“世界文化遗产之旅”是跟据敦煌全域丰富多彩的历史和文化遗迹而精心设计,完成全部研学行程大约需要3天时间。1、研学顺序敦煌大讲堂:《丝 ...

• “敦煌青年实习计划”今日启动

7月12日,由香港民政事务局资助、敦煌研究院全力支持的“敦煌青年实习计划”,正式在敦煌启动,并在莫高窟举行了启动仪式。“敦煌青年实习计划”由青年广场执行及安排,面向全港大专院校招募15位文化精英前往敦煌,开始为期横跨六个星期的实习计划。实习计划包括两星期的密集培训以及四星期的文化岗位两个部分。其中,两星期的密集培训中,青年可从敦煌专家学者身上以艺术、文化、历史、民俗、科学等多角度欣赏敦煌,亦能到访当地 ...

• 这个暑假,他们为敦煌而来——哈罗公学中国文化公益营

7月9日至7月13日,英国哈罗公学一行12人通过5天沉浸式体验,参与公益实践,研讨文物保护,对敦煌文化深入浅出、学习并了解。他们在鸣沙山畅游沙漠绿洲之美,在莫高窟顶体验防沙治沙之不易,在敦煌画院解壁画临摹之奥妙,在敦煌学院参与唐代服饰文化之趣,在雅丹玉门关一赏历史地貌之奇,在敦煌博物馆领略敦煌千年文化之来龙去脉。哈罗公学带队教师、学生事务高级主管希金斯多次用震撼来形容这次敦煌之旅。“莫高窟壁画非常精美,富 ...

• 俄发现两千年前古墓 内藏西汉铜镜、匈奴女性配饰

  近日俄罗斯考古学家在叶尼塞河畔发现了一处距今2200年前的古墓遗迹,在其中挖掘出匈奴女性佩戴的用煤块制作的首饰、器具,以及西汉早期的铜镜。  玛丽娜(Marina Kilunovskaya)博士表示:一般来说,最有趣以及最有价值的物品都存在于女性坟墓中。这位女性墓主的鞋扣制作精美,配有雕刻的动物图案,有些镶嵌着珊瑚、红宝石和绿松石。  玛丽娜博士称:“匈奴男性往往佩戴铁制的腰带扣,女性则会佩戴

• 江苏盐城、浙江杭州,明年中国的世界遗产将来自这两个城市

  更多世界遗产资讯,请关注微博@爱世界遗产   今年的世界遗产大会上,贵州铜仁的梵净山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新的网红景点。有不少世界遗产爱好者已经在关注明年中国的申遗项目了。其实在世界遗产中心WHC网站5月14日公布的文件中,可以看到中国2019年的两个申遗项目:Archaeological Ruins of Liangzhu City以及Migratory Bi

• 古蜀文明跨时空“对话”玛雅文明

  成都人无辣不欢,在太平洋的另一边,相传是辣椒原产国的墨西哥也酷爱吃辣。  “辣”味相投的两个地方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继亮相巴拿马后,墨西哥当地时间7月7日,天府文化又来到了“辣椒王国”墨西哥。在这里,闻名遐迩的世界两大古老文明——古蜀文明与玛雅文明在素有“美洲文化之都”之称的梅里达市交汇碰撞,实现跨时空“对话”。  当天下午,“感知中国·中北美洲国家行四川周”墨西哥站主题活动在梅里达市尤卡坦 ...

• 长江中游地区将建考古遗址公园

  位于长江中游腹地的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将崛起一座考古遗址公园。遗址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石家河遗址博物馆预计将于2019年底建成并对外开放。  这是记者近日从石家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指挥部获悉的。据介绍,石家河考古遗址公园计划投资10亿余元,占地8平方公里,覆盖核心区域遗址点40余处,包括遗址博物馆、科普教育馆、遗址地现场展示馆等。  公园将以长江中游史前文明中心为主题,展示体现距今5500年-4000年社会 ...

• “礼出东方——山东焦家遗址考古发现展”亮相国博

  “礼出东方——山东焦家遗址考古发现展”近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作为国博考古发现系列展之一,本次文物展出230余件,绝大部分来自获得“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殊荣的山东济南章丘焦家新石器时代遗址。展览计划开放至2018年9月9日,展期两个月。礼出东方——山东焦家遗址考古发现展现场。(李红摄)  焦家遗址位于济南市章丘区西北20 公里处,南距著名的龙山和岳石文化遗址——城子崖仅约5公里。遗存主要为大汶口 ...

• 考古表明成都出土战国时期玻璃珠为中国先民自制

双元村战国早中期“蜻蜓眼”(钾钙玻璃)。钟欣摄  12日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通过对近年来成都市区域内春秋战国时期墓葬出土的“蜻蜓眼”玻璃珠进行科学考古研究,考古专家发现这些器物为中国先民自己生产的玻璃制品。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科技考古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杨颖东介绍,近两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先后在成都市范围内发掘了多处规模较大的春秋战国时期墓葬,包括青白江双元村墓地、蒲江飞虎村船棺墓等。在这些墓 ...

• 科学家发现中国最早古人类活动的证据

  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详细介绍了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玉山镇上陈村一带新发现的连续性较好的人工制品文化序列层,时间可以追溯到大约130万年到210万年前。这一发现表明,古人类可能很早就出现在非洲以外的地方——比此前认为的更早。  迄今最早的非洲以外古人类证据来自格鲁吉亚的德马尼斯,该区域发现了185万年前直立人的化石及其使用的工具。其他在中国和印尼爪哇岛发现的早期古人类化石可以上溯 ...

• 四川江口明末战场遗址考古发掘与科技的结合

  这一次考古不在土里,而在水下,地图不是来自古籍,而是电子科大绘制的“3D藏宝图”。水上电阻率成像法、两栖地质雷达、高精度磁法、频率域电磁法……这些“黑科技”和考古发掘就这样在四川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发生了碰撞,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说得到了证实。“江口沉银”二期挖掘现场(红色部分为露出的河床基岩)发掘区全景  1.2万余件文物出水!4月20日,四川江口明末战场遗址(江口沉银)2017~2018年度水下考古取得重大成果 ...

• 蓝田新发现旧石器遗址 212万年前黄土高原已现人迹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朱照宇团队在中国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玉山镇上陈村新发现一处旧石器遗址——上陈遗址。该遗址拥有连续性较好的人工制品文化层序列,时间可追溯到大约126万年到212万年前。这一发现表明,古人类可能很早就出现在非洲以外的地方——比之前认为的更早。《自然》本周在线发表了这一成果。据介绍,迄今较为公认的最早的非洲以外的古人类证据来自格鲁吉亚的德马尼斯,该区域发现了185万年前的直立人的化 ...

• 第42届UNESCO世界遗产大会闭幕,新增19处世界遗产地

为期11天的第42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7月4日在巴林首都麦纳麦闭幕。本届会议共审议通过了19处新的世界遗产地。截至目前,世界遗产地总数达1092处,分布在世界167个国家。本届会议发表的声明说,会议审议通过了13处文化遗产、3处自然遗产和3处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其中自然遗产包括中国贵州省梵净山、南非巴伯顿·玛空瓦山脉和法国多姆山链-利马涅断层构造区;文化遗产包括 ...

• 北宋东京城顺天门(新郑门)遗址发掘取得重要收获

  顺天门(新郑门)是北宋东京城外城西墙上的一座城门。东京城地处扇形黄泛区的扇柄部位,北距今天的黄河10公里,是典型的古今重叠型城址,整座遗址大部分叠压在今天开封城市建成区之下,且埋藏较深。顺天门(新郑门)遗址位于开封市金明区,东临夷山大街,北到晋安路,西接开封市金明中学,南依汉兴路。  北宋东京城顺天门始建于五代后周周世宗显德二年(955年),时称“迎秋”门,宋初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改名“顺天 ...

• 2018年度辽上京宫城遗址考古发掘启动

  7月2日,辽上京考古队宣布,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二队和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辽上京考古队,开始对辽上京宫城西北部建筑基址等进行考古发掘。  辽上京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东南。辽上京建于公元918年,是辽代营建最早、最为重要的首都,其“日”字形的平面布局独具特色。图为辽上京考古现场 董新林 摄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辽上京考古项目负责人董新林教授介绍 ...

• 重庆:考古发掘廓清龟陵城结构布局

 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涪陵区龟陵城遗址的考古工作日前已初步完成,考古人员目前已基本摸清龟陵城遗址的遗存类型及现状,廓清了遗址的布局和结构。  龟陵城遗址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玉屏社区一组,地处长江北岸上桥河与长江交汇处,东距涪陵城区10公里,西临上桥河。  据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研究院于2017年开始对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目前已发现城墙、城门、炮台、建筑基址、道路、排水沟、蓄水池、题记 ...

• 河南开封城隍庙街附近发现明代周藩永宁王府遗址

  经过近一年的考古发掘、专家论证,开封市城隍庙街附近发掘的明代建筑遗址已确认为明代永宁王府遗址。这也是开封市第一次全面发掘揭露明代郡王府的原始面貌,为今后该市的考古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永宁王府遗址位于城隍庙街中段路西,南邻省府西街,西邻西司桥景观水系,北邻成功街。遗址所在区域明清时期曾先后建有明代永宁王府、清代大道宫、清代按察司署等,民国时期及新中国成立以后曾改建为河南省第一监狱。2017年7月 ...

• 重庆合川钓鱼城范家堰遗址2017年度主动性考古发掘工作顺利完成

  近日,合川钓鱼城范家堰遗址2017年度主动性考古发掘工作顺利完成。本次发掘面积3000平方米,共清理发掘道路、排水沟、房址、灰坑等遗迹35处,取得多项新发现和新收获。  一是将范家堰遗址既往发现的众多排水渠道连接为一体,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范家堰遗址古代建筑遗存排水系统的理解和研究。  二是发掘出的两座制作精细的水池,不仅具备排蓄水功能,而且还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情趣,进一步凸显了范家堰遗址的地位,水池其他 ...

• 伯利兹堡礁保护区被移出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闻稿第2018-53号UNESCO Press Release No. 2018-53伯利兹堡礁保护区被移出濒危世界遗产名录Belize Barrier Reef Reserve System removed from the List of World Heritage in Danger©Shutterstock.com / Wata51巴林麦纳麦,6月26日——自6月24日

• 在秦始皇祖母的墓中,科学家新发现了一种已经灭绝的长臂猿

在发现一个标有“长臂猿”的展柜时,伦敦动物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塞缪尔·特维(Samuel Turvey)的感觉就像中了头彩。是的,那是一只长臂猿,或者说是一只长臂猿的遗骸——其中包括脸的一部分、下颌以及手臂。在特维看来,这些碎片足以证明这只动物属于长臂猿的一个新种,不同于现如今存活于世的20个种以及我们在历史上发现的所有长臂猿种属。而且,科学家是在中国的一处皇家古墓中发现它的。帝国君子长臂猿是科学家在中国皇家古墓 ...

• 哈德良长城附近出土了一件名为“神之手”的罗马文物

近日,根据福克斯新闻网(fox news)报道,在英格兰北部的哈德良长城附近,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只神秘的“神之手”实心青铜器,这是4月份在古罗马堡垒文多兰达遗址的挖掘中发现的。这件青铜器被丢弃在一座祭祀庙宇的一条沟渠里,研究者们认为这件青铜器实际上和公元208年到212年的这段政局动荡时期有关。研究人员认为,当罗马人在公元209年发动对苏格兰的入侵时 ...

• 土耳其格贝克利石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是7月2日在土耳其东南部桑利乌尔法省拍摄的格贝克利石阵。新华社安卡拉7月2日电(记者秦彦洋 施春)据土耳其外交部官网公布的消息,土耳其格贝克利石阵7月1日在巴林举行的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土耳其第18处世界遗产。  格贝克利石阵位于土耳其东南部桑利乌尔法省,距土耳其与叙利亚边境直线距离约50公里。该遗址于1963年被考古研究者发现,是世界上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巨石构造,主 ...

• 北京市中轴线申遗已确定14处遗产点

原标题:坚持“保护为主、科学管理”,力争2030年基本达到申遗要求 本市中轴线申遗已确定14处遗产点记者刘冕昨天,由市政府办公厅和市政协提案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市民对话一把手·提案办理面对面”直播访谈节目中,市文物局局长舒小峰透露,中轴线申遗坚持“保护为主、科学管理”的理念,确定了永定门、先农坛、天坛等14处遗产点,力争在2030年基本达到申遗要求,确保到2035年内实现申遗目标。同时,中轴线“提亮”工程将通过货币 ...

• 意大利庞贝古城新挖掘收获

庞贝古城是意大利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古罗马城市遗址。近日,庞贝古城正在挖掘的新区域。在这片楔形区域中,布满了施工用的脚手架,远处可见起重机在作业,考古工作者在烈日下用小毛刷一点点对房屋墙壁进行清理和修复。经过挖掘和保护之后,这一新区域将对公众开放。▲ 6月8日在意大利庞贝古城拍摄的带阳台楼房庞贝古城坐落在维苏威火山脚下,毗邻那不勒斯湾。古城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初,一度是古罗马的贸易中心和仅次于罗马的第

• 陕西考古:80年前的发现

本报记者 郭青  6月22日下午,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文博讲坛”上,上海大学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罗宏才教授以《陕西考古:八十年前的发现》为题,讲述了80年前的陕西考古发现,首次公布了一批未曾面世的珍贵照片。  “今天我们追溯了整个陕西考古发现的历史,这些发现是代表中国文明的有力证据,这些发现也让我们坚定了文化自信。”罗宏才的讲述吸引了每一位听众。罗宏才祖籍陕西省礼泉县,曾在陕西工作多年,此次他带来了 ...

• 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边会集锦——天、茶、水

随着越来越多的缔约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及世界遗产申报标准的不断完善,如今的世界遗产类型已不再局限于古建筑、古城、考古遗址等,而是出现了新的遗产类型,如文化线路、文化景观、遗产运河、工业遗产等。而面对更多的新型遗产,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作为文化遗产项目的专业评估咨询机构,开展了一系列针对特定遗产类型的“主题研究(Thematic Studies)”,更好地为这些新型遗产的列入提供全球框

• 【清源现场观察报道】小概率事件还是大变化的序幕?| 2018世界遗产申报审议首日

2018年6月29日下午,第42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开始审议申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议题8B)。今年委员会共审议28个项目,包括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混合遗产。中国申报的“古泉州(刺桐)史迹”项目(Historic Monuments and Sites of Ancient Quanzhou),咨询机构建议不予列入(not inscribe),而在讨论中,多个委员国认可其突出普遍价值,最终

• 【清源独家现场观察】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开幕及精彩看点

图/开幕式会场-巴林国家大剧院清源文化遗产微信号 mobiheritage当地时间6月24日晚19:00,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在巴林首都麦纳麦的巴林国家剧院正式开幕。由吕舟老师带队的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清源文化遗产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观察团到达大会会场,并为我们发回了“独家现场观察”报道。快来看看新上任的联合国教科文总干事Audrey Azoulay女士在世界遗产大会上的首次发言以及本次大会的精

• 【清源独家现场观察】委员会成员关注世界遗产评估机制改革-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第一天

图/大会现场清源文化遗产微信号 mobiheritage对咨询机构世界遗产评估机制进行改革,是委员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世界遗产委员会面临的挑战。第42届巴林遗产大会第一天,委员会着重讨论了世界遗产中心和ICCROM、ICOMOS、IUCN三个咨询机构的工作报告。图/大会第一天审议现场6月25日下午,中国、古巴、阿塞拜疆等委员会成员国的代表提出了对ICOMOS申报评估环节的质疑,中国大使认为在一些

• 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边会集锦——自然、文化、可持续

2018年6月24日,第42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在巴林王国首都麦纳麦开幕。在大会进行正式议程的同时,咨询机构、缔约国、非政府组织等也将举办各种类型的边会(side event),介绍世界遗产各领域的新近发展,组织近年的工作成果等等。边会不仅是正式议程的补充,更是能够体现出世界遗产作为一项事业的发展脉络和趋势,一些新的理念、方法、研究成果,往往首先借助边会进行讨论,最终完善并成为世界遗产事

• 中国文保基金全国范围寻找“文化遗产筑梦者”

6月25日,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办的第十届“薪火相传”评选活动在京正式启动。评选以“寻找文化遗产筑梦者”为主题,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在文化遗产领域做出突出贡献,践行“中国梦”的杰出个人和团队。 应妮 摄中新网北京6月25日电 (记者 应妮)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办的第十届“薪火相传”评选活动25日在京正式启动。本届“薪火相传”评选以“寻找文化遗产筑梦者”为主题,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在文化遗产领域做出突出贡献,践行“中国 ...

• "让文物活起来 故宫文创展"亮相东京

  文化产业尤其是文创产业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近年来,全球文化艺术市场勃兴,各国也非常重视文创产业的发展,而“文化创意”“文化 科技”正在成为各国文创展和文交会上的重头戏。5月10日下午,“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让文物活起来——故宫文创展”展览会在东京举行,其中展出作品有中国当代极具影响力的韩美林艺术家和被誉为中国铜建之父的朱炳仁大师的作品。双方的交流与合作将文 ...

• 考古学家在伊拉克发现消失千年的马尔达曼城遗址

  据报道,近日,考古学家在伊拉克北部发现了消失千年的马尔达曼城遗址,而这个遗址竟然与名为“Bassetki”现代化城镇十分靠近。在遗址中,古代居民留下的遗骸堆成了一座叫“Tell”的小山丘。  这个古城的名字是德国海德堡大学(University Of Heidelberg)的语言学家Betina Faist通过破译楔形文字而发现的。  紧接着,考古学家经过史料的研究,确定在伊拉克北部库尔德斯坦地区发现的这个遗址,是始建于距今约4800年前的马尔 ...

• 秘鲁出土一具保存完好木乃伊 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资料图   据法国《20分钟报》5月30日报道,一队比利时研究人员在秘鲁的印加文明遗址帕查卡马克发现一具保存完好的木乃伊,这具木乃伊至今可能已有1000年的历史。  研究人员找到这具木乃伊时,其呈胎儿式的蜷缩姿势。木乃伊与包裹物四周环绕祭品及织物,被埋葬在一处岩石洞穴中。  报道称,该发现的特殊之处在于这具木乃伊的“年龄”及其非同寻常的保存状态。考古学家彼得?恩刻豪特(Peter Eeckhout)表示,此前已知唯一一具 ...

• 《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规划》提出11处腾退

从北京市文物局获悉,目前《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规划》及《北京中轴线申遗综合整治规划纲要》已完成编写工作,与之配套的《北京中轴线申遗综合整治规划实施计划》、《中轴线申遗风貌设计管理导则》的编制正在进行中。在“三个文化带”建设方面,八里桥“退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新桥建设工程即将启动;琉璃河遗址核心保护区范围内两个村的搬迁腾退工作今年将启动;怀柔区箭扣南段长城修缮工程即将开工。  市文物局文保处处长王有 ...

• 青海近几年文物资源状况基本摸清

记者从2018年青海省文物局长暨该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总结表彰会议上获悉,近年来青海文物资源状况基本摸清,根据青海省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青海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6411处。青海地图 青海是古丝绸之路南线重要通道,历史上称之为丝绸之路“青海道”,当丝绸之路北、中道因战争而中断时“青海道”发挥了重要贡献,此间沿线分布有大量文化遗址,出土了很多汉、唐至明、清的珍贵文物。青海都兰发现的东罗马金币、 ...

• 2018《世界遗产名录》开始审议 中国梵净山等地进入角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4日在巴林麦纳麦召开会议,审议申请进入该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30个遗产地。其中,中国梵净山被提名世界自然遗产地,“古泉州(刺桐)史迹”被提名世界文化遗产。据了解,今年,包括中国梵净山在内的5处名胜申请进入自然遗产名录,包括中国古泉州(刺桐)史迹在内的22处名胜申请成为新的文化遗产。另有3处名胜申请成为“混合遗产”。位于比利时和法国边境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西线墓地和纪念场所申请成为“新遗产”, ...

• 2000多年前经历火山爆发的面包核桃变成文物

近期,从意大利庞贝古城遗址出土的120件文物千里迢迢来到了四川省成都市,经过布展设置后即将与中国公众见面。在这些即将展出的文物当中,除了大量精美雕像和壁画以外,最受关注的则是几件特殊“食品文物”。包括了面包、核桃、洋葱、豆子等,这些文物于2000多年前在庞贝经历了火山爆发,并被火山灰覆盖将近20个世纪之后重建天日,如今经过考古工作人员之手恢复如初,除了颜色,外型完好无损,让人惊叹。出土的面包 这是出土于庞贝 ...

• 曹操墓地面曾有建筑 后世曾存在毁陵行为

 记者从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曹操高陵2016~2017年度考古发掘,全面揭露了高陵陵园的主要结构,考古人员认定,曹操高陵并非“不封不树”,而是肯定存在地面建筑,不过后世曾存在“毁陵”行为,致使地面建筑荡然无存。    陵园图片    曹操高陵主要包括5个部分    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为配合高陵保护展示工程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曹操高陵管理委员会等单位联合对 ...

• 国宝晋侯鸟尊丢失的“尾巴”找到了

来源:北京晚报  为了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上月底本月初,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国内多家考古所、博物馆举办了“寻真——北京大学考古教学与科研成果展”,其中来自山西博物院的国宝级文物“晋侯鸟尊”尤为引人注目。有意思的是,昨天这件文物结束了在北大的“探亲”之旅启程返回山西之际,北大还赠送了一件“回礼”——鸟尊文物尾部一直缺失的象鼻残件。如果最终确定这件残件确属晋侯鸟尊,不久的将来鸟尊有望恢复“完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