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江源通天河流域发现两千年前岩画
5月初,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称文镇白龙村村民在该村科哇、布日两地发现大批刻有古朴图画的石板,称多县文联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后,初步断定这些石板为古岩画,共609幅,分属于143个岩画群,其中最早的岩画个体距今约有2000年历史。这是继去年玉树州公布发现21处岩画群以来,在通天河流域的又一次重大古岩画发现。通天河流域发现的古岩画 “这次发现的岩画总共609幅,分属于143个岩画群,其中布尼垌岩画83处,共360幅个体 ...
5月初,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称文镇白龙村村民在该村科哇、布日两地发现大批刻有古朴图画的石板,称多县文联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后,初步断定这些石板为古岩画,共609幅,分属于143个岩画群,其中最早的岩画个体距今约有2000年历史。这是继去年玉树州公布发现21处岩画群以来,在通天河流域的又一次重大古岩画发现。通天河流域发现的古岩画 “这次发现的岩画总共609幅,分属于143个岩画群,其中布尼垌岩画83处,共360幅个体 ...
由“高领”陶片确定出遗址 在考古界有句话,叫做“怕软不怕硬”,就是说石建筑在土层里比较容易鉴别,而土质遗迹鉴别则相当困难,全凭经验、眼力甚至是感觉。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务欢池镇务欢池古代灌溉水渠遗址正是深埋在土层当中,极其容易被忽视的古代遗迹。直到今天,这一遗址仍然是中国北方发现较早、较完整的古代农田灌溉系统。 务欢池原名“勿欢池”,后来误作“务”。发现务欢池遗址的诱因是当地的闹德海水库需 ...
6月15日,由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永丰县文广新局联合召开的考古成果专家论证会表明,通过7个多月的科学考古,江西省考古工作者所揭示的永丰县明清恩江古城址,为江西省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结构最清晰的古代县城城址。 为了配合永丰县恩江古城综合保护及整体提升工程,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永丰县博物馆联合组队,对明清恩江古城址进行了调查勘探和考古发掘。 ...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赤峰市敖汉旗发现一处先秦时期聚落遗址,该遗址的发现为内蒙古东南部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据介绍,该遗址位于敖汉旗林家地乡热水汤村西的缓坡上,遗址北距敖汉旗新惠镇40公里,南距林家地乡4.5公里,南高、北低,东西两侧均有冲水沟。遗址南北长约150米、东西宽约100米,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 在遗址中,文物考古人员共发现3座墓葬,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其中一 ...
龙坦窑址位于浙江省开化县苏庄镇龙坦村。为了进一步探明该窑址的时代、生产面貌及与周边地区尤其是景德镇地区制瓷业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并在考古发掘基础上进行文物保护,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开化县文物管理所联合组队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现场航拍 工作概况 本次考古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区域系统调查。为了探明该区域内的窑址及窑业资源分布情况,对窑址周边地区进行了详 ...
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与指导下,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和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联合主办,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筹划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三十年图片展”于2018年5月29日下午三时在香港尖沙咀九龙公园香港文物探知馆开幕。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刘曙光、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署长李美嫦、发展局文物保育专员任浩晨、古物古迹办事处执行秘书萧丽娟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典礼。开幕典礼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刘曙光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展览曾 ...
近日,经报请甘肃省政府同意,甘肃省文物局会同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于公布了甘肃省6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46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至此,甘肃省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划定工作全面完成。 甘肃省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56处,分布在全省86个县区。为了更好地保障文物安全及其环境风貌完整,依法规范和科学引导涉及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活动,充分发挥文 ...
6月9日,由陕西省文物局、韩城市人民政府主办,韩城市文物局承办的2018年陕西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活动在韩城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举行。陕西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罗文利,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周魁英,党组成员刘永宁,副局长钱继奎、贾强,韩城市市长杜鹏、市委宣传部部长沙利娜,全省各设区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人、学生代表、文保员代表、群众等共400余人参加活动。罗文利致辞时指出,陕西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氛 ...
6月15日上午,宝鸡市召开周原遗址雍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培训会。陕西省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周魁英作了申遗专题培训。宝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瑛出席并作重要讲话。培训会由宝鸡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文物局局长陈小平主持。 周魁英从什么是世界遗产、如何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申遗成功之后的影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陕西省的世界文化遗产、陕西省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展望等几个方面,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申遗认识 ...
6月9日是什么日子?高考完第二天?大学生赶due日?不!6月9日将迎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遗产是全民的遗产,遗产日也是全民的节日。今年的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活动主题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宣传口号1.加强文物保护利用;2.坚定文化自信 传承中华文明;3.保护文物人人有责 守望家园你我同行;4.呵护文化遗产 讲好中国故事;5.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共享时代美好生活那么我想参与该怎么办呢?小编送福利时间!只要打卡👇 ...
河南省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讯2018年4月27日,河南省大遗址保护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工作推进会在郑州召开。来自各省辖市、省直管县文物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挂牌和立项单位、相关考古科研单位约6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的主题是落实国家文物局关于大遗址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要求和具体意见,总结工作,交流经验,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和措施,推动新时期大遗址保护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取得新成绩。 河南省文物局党组书记 ...
中国文化报讯“扬帆通海两千年,丝路花语最广州”。与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广州的美景相映成趣的,是遍布在城市各角落的遗产日相关活动。围绕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主题“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主场城市活动主办方开展了一系列面向市民尤其是青少年,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互动活动,让文化遗产走进百姓生活,引导文化遗产保护的“全民参与”。 6月8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考古学博士顾玉才以“ ...
仪式现场 6月9日,由甘肃省文物局和金昌市政府主办、金昌市文广新局承办的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甘肃主场城市活动暨金昌市博物馆开馆仪式在金昌举行。金昌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建武出席并宣布金昌市博物馆开馆,甘肃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金昌市副市长宋平分别致辞,并为王焱、刘晓慧、牟玉玲3位文物捐赠者颁发了荣誉证书,金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白振海主持仪式。省文物局班子成员及各处室和省直各文博单位负责同志
央广网北京6月10日消息(记者王颜欣)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相信很多人还记得2016年初那部火遍全国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文物医生们的工作态度让人叹服,也让更多人对文物修复过程产生好奇。昨天(6月9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故宫文物医院首次向公众试行开放,老百姓们有机会亲身走进文物医院,近距离地参观文物修复工作。故宫文物医院在 ...
唐宋时期的春熙路,是否如今日繁华?在零星史料记载之外,考古正在提供越来越多的证据。5月31日,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公布春熙路片区城守街某建筑工地考古成果。在这面积3000平方米的区域之下,再度发现了唐宋时期的坊市遗址——前店后坊式的房屋整齐排列,市政排水沟纵横交错,道路用特制青砖铺就……这已是春熙路片区第4次发现唐宋坊市遗址。它与附近的“国保”江南馆街遗址等一起,证明这一区域自唐宋起,就已是成都的繁华商业 ...
6月9日,由国家文物局、广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广东省文物局协办、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的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广州市副市长王东出席。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国家文物局相关司室及直属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申遗城市联盟成员、部分中外文化遗产专家及当地民众代表,参加了主场城市活动。上午九点 ...
为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总书记关于文物、文化遗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在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和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等一系列发展战略中的文化支撑作用,6月9日,正值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敦煌研究院组织所辖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北石窟寺、榆林窟和西千佛洞六处石窟,切实承担起加强文物 ...
陳國燦,男,漢族,湖北省鄂城人。1933年10月生,1951年至1958年于武漢大學歷史系本科、研究生學習,1958年秋研究生畢業後,赴任內蒙古大學歷史系任助教、講師,1975年春調回武漢大學歷史系,任副教授、教授,1998年1月退休。主要學術兼職有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常務理事兼副會長,中國敦煌研究院兼研究員,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基地兼職教授、學術委員等。1970年代末,在唐長儒教授領導下,科研重點轉向敦煌吐魯番文書整理與研究方向 ...
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这一天里,全国包括山西省的文物系统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并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是“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依然有精彩的主题活动面向社会大众,包括省文物局、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联合举办的“晋阳古城遗址考古发掘 ...
6月8日,浙江省博物馆年度大展“越地宝藏——100件文物讲述浙江故事”在浙江西湖美术馆与观众见面,展览汇聚全省39家文博机构百件(组)文物,沿着从史前到明清历史脉络,为观众呈现浙江大地上精彩的历史印迹与独特的地域文化。 展览以史为线,用文物讲述浙江故事 “越地宝藏”展览中的每一组(件)文物,都对应着一段浙江的历史文化。如果把整个浙江历史比作一场精彩、完整的演出,那么这些文物所对应的历史故事便是其中一出 ...
宜兴下湾遗址位于宜兴环科园潢潼花园南部,2016年10月,无锡考古所派员先期进驻宜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江苏省文物保护条例》相关法律法规,正式开展考古调查、勘探。考古队员们发现,这一地块存在三处古文化遗存,由西向东依次为A区(面积约3700平方米)、B区(面积约6500平方米)、C区(面积约3000平方米)。遗址延续时间长,跨越了新石器时代的骆驼墩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包含了商周、汉、六朝、唐宋、明 ...
2018年6月2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小小考古家”模拟考古体验活动在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考古探索中心举办。来自西安市各区县的200名初中生在专业考古人员的指导下,在模拟考古现场进行发掘,学习历史知识,体验考古工作。(图片由新华社记者李一博摄)6月2日,西安周至县第七中学的学生在模拟考古现场进行发掘。6月2日,工作人员向学生们示范如何进行考古绘图。6月2日,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唐城考古队队员姜海利(左)向西安 ...
成都平原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人骨来自哪处遗址?最早刻有“成都”铭文的器物是什么?四川最早的“防洪工程”在哪里?最近几十年,成都地区的考古成果不断揭开历史的谜团。 6月9日,《考古成都——新世纪成都地区考古成果展》将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开展。此次展览,将首次集中展示成都商业街船棺葬、老官山汉墓、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等21世纪以来成都地区重要考古遗址出土的300多件/套文物。从考古发现到出土文物的文化 ...
第30届保护和发展吴哥古迹国际协调委员会技术大会5日至6日在柬埔寨暹粒省暹粒市举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郑军在会议期间对记者表示,中国援柬吴哥古迹王宫遗址修复项目将改变建筑本体保护的单一模式,形成“保护+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各国援助柬埔寨吴哥古迹工作队在会上介绍了各自工作情况。郑军代表中国项目团队向与会代表们介绍了中国援柬茶胶寺项目和王宫遗址项目的进展,并就上届技术大会上提出的 ...
近日,由国家文物局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发掘证照》已经下发,2018年度凤翔县有两项考古发掘项目即将启动。其中,第一项是位于城南豆腐村的秦雍城建筑遗址(考执字第072号),由北京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宝鸡市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发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杨哲峰担任领队,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第二项是继前两年以来持续发掘项目——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考执字第233号),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国家博物 ...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作者:咋象石峁遗址的核心皇城台因为盛产煤与油,榆林在外界看来,是可以和“土豪”这个词划等号的。但最新的考古成果却显示,和4000多年前相比,现在榆林所谓的“土豪”完全是小巫见大巫。因为在当时,位于今天榆林境内的石峁城,已经孕育了高度发达的文明——面积巨大的城市、坚固的城防体系,做工精致的玉器……比同一时期的中原地区,不知道要高到哪里去了。要论及过去十年陕西最重大的考古新发现,我 ...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2017年起,调整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主题为“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 我省已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项目有多少个,目前申请和保护现状如何?记者采访了陕西省文物局。 我省现有世界文化遗产3项 据省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主任科员王如冰介绍,中国从1987年拥有第一批世界遗产起,到现在发展到拥有52处世 ...
2018年5月16日,张彭义教授课题组承担的大足石刻千手观音环境监测项目通过专家评审会,历时八年的千手观音环境监测项目完成阶段性研究任务。评审专家对此项研究给予高度肯定,认为该目获得了大量的监测数据,分析数据详细全面,针对性强,初步辨明了可能影响千手观音造像保护的因素,并对千手观音的维护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大足石刻是我国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199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千手观音造像更是大足石刻
金上京遗址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南郊,阿什河左岸。上京城是金朝修建的第一座都城,是金王朝的早期都城。作为一处重要的都城遗址,金上京城保存较为完整。金上京城由毗连的南、北二城组成,平面略呈曲尺形,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皇城位于南城的偏西部。以往的调查勘探,了解到皇城内分布三列建筑址遗存布局,中部为宫殿区,东西两侧各有建筑址依次分布。在宫殿区接近中心位置的西、东两侧(即右、左两侧)各有一高于地表 ...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简称西藏文研所)31日披露,该所在西藏发现加乌塘墓地、杂岗墓地、杂岗岩画的文物遗存。其中加乌塘墓地样本经碳素检测,其年代为吐蕃中晚期墓葬。 西藏文研所考古工作人员罗布扎西称,加乌塘墓地位于拉萨市曲水县茶巴拉乡色麦村,2017年末,该所组成考古工作组对加乌塘墓地展开了相关调查及发掘工作,该墓地考古调查共发现百余座墓葬,工作组对其中两座墓葬进行考古发掘。 罗布扎西说,加乌塘墓 ...
文章来源: 余杭新闻网在良渚遗址管委会二楼的办公区域,常年放着一块申遗倒计时牌。每天,管委会的工作人员准时上班“翻牌”——倒计时百余天,它在提醒,5月21日距离良渚古城遗址申遗第二个关键节点“国际迎检”还有百余天。随着数字一天天变小,良管委的党员干部们日以继夜坚守在申遗第一线,将申遗作为践行“争作余杭铁军先锋,争当新时代发展排头兵”的主战场。他们在风吹雨淋中全力推进良渚遗址的村落环境整治提升;趁着月色 ...
5月30日晚, 2018年复旦大学“国风雅韵”书院传统文化月闭幕,哲学学院“魅力国学”系列之“瑰丽敦煌:文化传承的千年之约”活动也于当晚举行。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研究馆员赵声良,国家一级演员、中国东方歌舞集团领衔主演殷硕,复旦大学复旦学院院长、哲学学院教授吴晓明带来一场“学术+艺术”的跨界“演”“讲”。活动通过“舞蹈演绎”、“学术演讲”、“数字复原”、“跨界对话”等形式,“唤醒”千年壁画飞天,再现瑰丽敦煌的 ...
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敦煌研究院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组织黄渠中学5年级至7年级的224名师生举办了庆“六一”主题活动,通过将深厚的敦煌历史文化学习与节日庆祝相结合,用高科技手段展示莫高窟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轻松快乐而又充满文化气息的“六一”儿童节。为保证活动安全有序开展,数字展示中心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和接待计划,精心安排部署,明确分工。按照年级班级,提前安排接送车辆和随车人员负责 ...
继4月份对阴山沿线新石器时代至汉魏时期遗存考察之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主任魏坚教授带领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研究生,又于5月10日开启阴山北金元时期古城遗址的调研和航拍工作。为了获得精确的数据和图像资料,此次特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主任刘建国研究员前来主持航拍工作。考察为期五天,线路为城卜子古城→大土城古城→克勒孟古城→察汉不浪古城→下色拉营古城→当郎忽洞古城→广益隆 ...
5月18日,为庆祝第42个国际博物馆日,西安半坡博物馆“远古回声——半坡遗址和半坡文化展”在余姚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展出,举办“半坡遗址、半坡类型、半坡文化”学术讲座,开展“陶艺传承、钻木取火”远古文化体验活动。 “远古回声——半坡遗址和半坡文化展”是介绍半坡遗址和半坡博物馆的专题展览。在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的展出,是这个展览在浙江省的首次。展览共展出71件(组)文物,其中一级文物19件,二级文物32件。 ...
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灿如星河,绵延闪耀。我们引以为傲的文明长河,发端于何时何处?延绵不绝的5000年传承,经历过怎样的起承转合?这些牵系根脉的问题,曾让一代代学者兀兀穷年、接续探索。 28日,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牵头,联合近70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地方考古研究机构共同参与的“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简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发布成果,揭开中华文明源头的神秘面纱,书写 ...
记者昨从邗江文物部门获悉,继今年3月甘泉山汉墓群综合安防工程开工后,甘泉山汉墓群考古调查工作最近已经开展。调查工作将摸清甘泉山汉墓群地下墓葬分布情况,寻找残存的墓葬附属设施,在考古勘探的基础上,组织编制甘泉山汉墓群保护方案,使甘泉山汉墓群得到更好保护。 甘泉山汉墓群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邗江区甘泉街道、杨寿镇境内,总面积为1.2平方公里,由老山汉墓、吴家山汉墓、汪家山汉墓、老虎墩汉墓和宝女墩 ...
史前埙声古朴悠远,西周钟磬金声玉振,秦汉乐府歌舞升平,魏晋南北朝羌笛悠扬,隋唐乐部繁声共起,宋元明清声腔激昂,汇聚成一条浩荡奔涌的乐舞长河。 正在西安音乐学院艺术博物馆开展的 “唯寄歌舞寓长安——陕西古代音乐文物展”每天都吸引诸多观众前来参观,展览由 “赫赫宗周钟磬乐悬”“始皇帝都 舞殿歌台”“丝路起点 乐汇长安”“东方都会 恢宏华章”四部分组成,萃集了陕西古代音乐文物精华80余件 (组),可谓我国 ...
5月25日,由中国文物学会和中国文物报社主办、人文考古书店协办的2017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推介活动终评会在京召开。由白云涛、白云翔、黄元、李让、宋向光、魏坚、吴加安、杨璐、张自成等评审专家组成的终评评委会,根据《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推介章程(试行)》,在认真审看样书的基础上,经过现场评议和记名投票,从入围终评的50种图书中评选出2017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10种,优秀图书10种。 2017年是我国文化 ...
经过近4年的艰苦发掘和4个月的激烈角逐,2018年4月10日,鹰潭大上清宫道教遗址成功入选201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成为江西省继海昏侯墓之后又一考古重大收获。5月24日,在江西省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果新闻发布会上,江西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池红表示,“大上清宫遗址考古获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仅仅是我们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后续的发掘和保护任务将更加繁重。”江西省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果新闻发布会 继续开展考古发 ...
东市遗址内出土的茶叶沫釉瓷壶残件 和佛教传播有关,放生文化在唐代非常的兴盛。特别是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唐肃宗甚至颁布圣旨,要求全国81个州郡必须设立放生池。而当时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还为这些放生池专门书写了碑文。 根据日前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陕西第一工作队日前公布的隋唐长安城东市遗址考古成果显示,经过多年的发掘,考古工作者在该遗址的东北角发现了唐代放生池遗址,这也和文献记载的位置基本吻合。 ...
记者从大足学研究中心获悉,考古人员首次在世界遗产大足石刻发现宋代纸币“交子”造像。 此次发现的纸币造像位于宝顶山大佛湾石窟第15号龛“报父母恩重经变像”下层造像中部,一块54厘米高、100厘米宽的铭文平整面上方。 大足学研究中心考古室主任邓启兵说,在新发现的纸币造像左侧,是内方外圆的铁币造像,有40多枚零散堆放。近期,考古工作者经过系统研究后发现,铁币旁边整齐堆放的石刻造像就是同时代流通的纸币“交子 ...
北宋陶质匣钵与精品青瓷 秦汉以来,很多皇家指定的重要的手工制作会要求工匠留下记号,以便追责。从晚唐到北宋早期一直为皇室烧制瓷器的上林湖越窑窑址,其器物上会不会也有这样的标记?那些窑工知道自己烧制的是秘色瓷吗? 近日,正在上林湖后司岙窑址考古现场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郑建明博士告诉了记者一个惊人的答案:“我们在一件瓷质匣钵上发现了‘罗湖师秘色椀’六个字,‘秘色椀’三个字与法门寺地宫衣物账上 ...
榆林石峁遗址又有惊人的新发现,5月21日记者从相关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在这个距今4000多年的石城里,发现了目前我国所见年代最早、数量最多的弦乐器——口弦琴。 石峁先民的“垃圾堆”中发现 我国最早弦乐器 21日上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孙周勇在“石峁遗址出土口弦琴新闻发布会暨首展开幕式”上介绍,石峁遗址的持续考古已经揭示出其主体内涵是一座包含皇城台、内城、外城三重城垣的超大型史前城址,城内面积逾400 ...
5月18日,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第十五届(2017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颁证仪式,在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举行。在日前举行的本届推介活动终评汇报会上,25家入围终评项目单位的代表分别进行了演示汇报和经验交流。由石金鸣、程武彦、吴志跃、孟庆金、蔡琴、李跃进、陈开宇、陈同乐、陈煜、张文立、李屹立、李泓冰、杨莉、安来顺、李耀申15位委员组成的终评评委会,根据《 ...
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为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了解、参与和关注博物馆事业,向全世界宣告1977年5月18日为第一个国际博物馆日,并每年为国际博物馆日确定活动主题。今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为第42届“5·18国际博物馆日”确定的宣传主题是:“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 新公众”。为共同庆祝国际博物馆界这一重要节日,西安市文物局、大唐西市集团,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IICC-X)、西北工业大 ...
5月16日,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西北大学联合共建的虚拟考古实验室举行了挂牌仪式,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侯宁彬和西北大学副校长常江共同签署共建协议。教育部原副部长、科技委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沁平教授和陕西省文物局副巡视员齐高泉共同为虚拟考古联合实验室揭牌。汉景帝阳陵博物院院长李举纲、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郭宗明、浙江大学出版社社长鲁东明教授、教育部虚拟现实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
作者:陈娟文章来源: 人民网 日前,海龙屯景区工作人员在清理铜柱关附近的城墙时,发现一段8米左右明显区别于明代风格的城墙,疑似宋代城墙。 海龙屯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的龙岩山巅,又称海龙囤、龙岩囤、龙岩屯,是一处宋明时期的“土司”城堡遗址,见证了杨氏土司的辉煌与覆灭。屯上建有九关,其中屯前六关:铜柱关、铁柱关、飞虎关、飞龙关、朝 ...
5 月18 日上午,由国家文物局、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博物馆协会、上海市文物局承办的2018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开幕式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举行,国家文物局、上海市人民政府、国际博物馆协会、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和博物馆,相关专家学者和社会公众参加了活动。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宗明出席并致辞,并为“金色名片 ...
5月22日,农历四月初八,是一年一度的浴佛节,上万敦煌当地市民以及游客纷纷来到莫高窟礼佛祈福。敦煌文化守望者们亦来到莫高窟九层楼广场与民众们共同欢度节日。九层楼广场上,守望者们通过丰富的活动向过往民众们展示了“敦煌文化守望者”项目的初心和愿景。观众通过敦煌知识答题互动即可获得精美的敦煌文化明信片,并将对敦煌的所思所想一一记录。三位心灵手巧的守望者——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金希、北京服装学院研究生王宗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