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届亚洲旧石器考古学年会在河南郑州召开
第10届亚洲旧石器考古学年会4日在河南省会郑州开幕。来自中国、俄罗斯、韩国、日本、以色列、德国、亚美尼亚、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120余位学者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会。 本届年会的主题为“现代人的起源与扩散——亚洲旧石器考古新发现与研究进展”。在两天的学术会议中,近40位学者将报告各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的新发现和研究新进展。 对于旧石器时 ...
第10届亚洲旧石器考古学年会4日在河南省会郑州开幕。来自中国、俄罗斯、韩国、日本、以色列、德国、亚美尼亚、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120余位学者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会。 本届年会的主题为“现代人的起源与扩散——亚洲旧石器考古新发现与研究进展”。在两天的学术会议中,近40位学者将报告各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的新发现和研究新进展。 对于旧石器时 ...
12月7日,一年中的大雪节气,记者伴着京郊冬日的寒气,走进了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考古工地。纹饰精美的戈。李韵摄 琉璃河广为人知,源于1974年的考古发现。那一年,两座西周早期大墓的发现揭开了北京作为燕国都城的历史面纱。当年由于地下水位高,两座墓葬没有发掘完整。但墓中出土的首都博物馆镇馆之宝伯矩鬲、北京地区出土的最大青铜器堇鼎,已是 ...
2021年5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北杜街道成任村东南发掘了一处东汉家族墓地,成任墓地南距汉长安城遗址约15.7千米,东南距安陵约7.8千米,东汉时属于司隶校尉部右扶风安陵县境。在M3015墓室内出土2尊金铜佛像,为东汉晚期遗物。 家族墓地中的6座墓葬形制规模相近,坐西向东,南北并列分布,间距15-20米,均为斜坡墓道洞室墓(图1 ...
12月6日,洛阳龙门石窟启动奉先寺大型渗漏水治理和危岩体加固保护工程,这是自1971年以来,时隔50年奉先寺再次启动大型保护工程。 奉先寺在河南洛阳龙门西山南部,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主佛莲座北侧的题记称之为“大卢舍那像龛”,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的大龛,也是唐代雕塑艺术的代表作,南北宽约34米、东西深约39 ...
近日,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会同黄骅市文物部门在大左庄制盐遗址发现计量称重用的唐代铜环权、石环权各一枚,为验证、补充唐代盐政史料记载提供了实物证据。 据了解,权为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器,为称重之用。环权是古代砝码的一种,为圆环形,成套使用。大石环权残缺不全,厚11.6厘米,外缘直径21.3厘米,内孔最大直径12.5厘米;铜环权有一道细裂缝, ...
2020年6月至2021年11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底张街道和北杜街道发掘了战国、两汉、西晋、十六国、北朝、隋、唐、宋、明、清古墓葬3648座,墓葬时代延续长达2200余年(图1)。图1 洪渎原墓葬成任墓地M3001唐代大墓发掘现场 发掘地点位于汉、唐长安城北的“洪渎原”墓地,是这个时期除陪葬帝陵外等级最高的墓地,埋葬的墓主多数系 ...
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咸阳成任墓地出土中国最早金铜佛像,这两尊金铜佛像为东汉晚期遗物,对于佛教文化的传入及中国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部分随葬器物。图片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成任墓地东汉家族墓正射影像图。图片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2021年5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咸阳市成任村东南发掘了一处东汉家族墓地。家族墓地中的六座 ...
2019年以来,北京琉璃河遗址发掘西周早期墓葬5座、房址3座,出土铜器、漆器、陶器等各类文物100余件。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表示,以上成果有利于展示全面真实的古代燕国和揭示京津冀一体化的文化渊源,将对琉璃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起到强大的考古支撑作用。 这是7日从北京市文物局获悉的。7日,北京琉璃河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分越州鄮县之地置明州(今宁波)。长庆元年(821),明州刺史韩察在今宁波市海曙区鼓楼一带营建子城(内城)作为州治衙署。唐末,天下纷扰,明州刺史黄晟修筑罗城(外城)以保境安民。据文献记载,明州罗城平面似梨形,周长一十八里,奉化江自南来限其东,余姚江自西来限其北,西与南则有北斗河与护城河环绕,大致范围与今海曙 ...
经过一多年的考古发掘,湖北襄阳市襄州区凤凰咀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和少量玉器。其中,近日出土的“蛋壳陶杯”更让考古人员啧啧称奇。考古人员展示新发掘出土的“蛋壳陶杯” 杨东 摄 武汉大学凤凰咀遗址考古队带队老师单思伟博士5日介绍,刚刚出土的这个陶杯保存完整,制作非常精美,外形看上去跟现在的高脚杯很像,陶胎非常薄,专业术语称 ...
阳田冲黄氏家族墓位于衡山县长江镇阳田村四组,为配合白果至南岳高速公路的建设,经国家文物局的批准(考执字(2021)第(943)号),2021年8月至11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红线范围内的阳田冲黄氏家族墓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发掘清代墓葬57座,现将发掘收获简述如下。图一 阳田冲清代墓群局部航拍 一、墓葬形制 此次发掘的墓葬均 ...
澎湃新闻获悉,12月2日,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的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4届大会2日公布了首批“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名单,中国浙江省安吉县的余村和安徽省黟县的西递村入选。其中,西递村地处安徽省黟县,始建于北宋年间。村落建筑古朴优美,布局精巧,是徽派建筑艺术的代表。而位于浙江省安吉余村,近年来从“采石经济”到“生态经济”的转型,实践了“绿水 ...
波斯是文化古国之一,素有“诗国”之称。远古时代波斯人曾创作了丰富的诗歌作品。与此同时,流行于13至17世纪的细密画,也是波斯文化的重要艺术形式。12月3日,“波斯之魅——伊朗细密画艺术展”在上海艺术品博物馆开幕,展览汇集了伊朗马利克国家博物馆、伊朗四十柱皇宫、伊朗礼萨·阿巴斯细密画博物馆和伊朗伊斯法罕现代艺术馆的诸多作品,这些艺术原件 ...
澎湃新闻获悉,12月10日,浙江省博物馆将推出跨年大展“玉·见——红山·良渚文化展”。展览精选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文物260余件,通过对比展示的方式,展现两种处于文明起源阶段的不同文化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共性与特性。红山文化是距今约6500年至5000年的一支新石器考古学文化,由于首次发现于内蒙古赤峰市的红山后而得名。其分布范围大致以现今西辽河上 ...
12月7日,记者从河南龙门石窟研究院获悉,龙门石窟奉先寺大型渗漏水治理和危岩体加固保护工程正式启动,这是卢舍那大佛自20世纪70年代奉先寺进行保护修复工程后,首次进行的大型保护工程。作为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摩崖型群雕,奉先寺长期受到渗漏水、岩体开裂、微生物等因素影响,本次保护工程将对相关病害开展治理,有利于文物的长久保存。 ...
近日,四川安岳县文保中心在整理藏品时发现一套罕见的御赐菩提叶罗汉画22幅。为清代同治帝时期赏赐给安岳籍翰林陶绍绪的菩提叶佛画。此类作品北京故宫存18幅,其余收藏在如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杭州灵隐寺和英美博物馆、图书馆等处,不超过20册,且多为捐赠或收购,已知御赐出自清宫如意馆的此为首套。四川安岳县文保中心整理藏品时发现的御赐菩提叶罗汉画 ...
澎湃新闻获悉,昨天(12月7日),北京琉璃河遗址考古发掘最新成果公布。此次发掘是在45年前的基础上,对琉璃河遗址M1901(原IIM253)与M1903(原IIM251)两座西周早期墓葬进行再次发掘,收获重大考古发现。其中新出土的铜簋格外引人瞩目,它与40多年前出土,现藏于首都博物馆的圉簋纹饰相同,或将“配成一对”。据悉,本次考古工作,为了解西周时期的礼乐 ...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近期在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北杜街道成任村东南发掘了一处东汉家族墓,在M3015墓室内出土两尊金铜佛像,为东汉晚期遗物。经专家研判认定,这2尊佛像具有犍陀罗风格,系目前国内考古出土的时代最早的金铜佛像。这两尊金铜佛像的出土,对于佛教文化的传入及中国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北杜街道成任村东南的东汉家族墓地中的 ...
12月13日,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一处工地传出消息,施工现场疑似发掘出古墓。据目击现场的杨同学介绍,他经过怀士堂到逸夫楼的路时,看到铺设下水管道的施工现场插上了洛阳铲,考古系的老师和同学正在忙着挖掘,“听说挖出了古墓”。中大南校园发现古墓,早有先例。2019年1月,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的施工工地上,就发现多处古墓,引发关注。2019年1月 ...
广富林遗址所在的松江自古就有“九峰三泖”,是上海唯一有山有水的胜境之地,也是历史上人文渊薮之地。文献记载广富林“后带九峰、前迤平畴,为西北奥壤”。历史上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蒙师陆润玉也写下亦诗亦史的《富林十景》,描绘的就是广富林的景致。上海松江区广富林遗址是上海三处以遗址命名考古学文化的古遗址之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考古发 ...
12月8日,在最新科学技术辅助下,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在伦勃朗名作《夜巡》的油画颜料表面下发现了原始草图。该草图向研究人员展示了伦勃朗的创作过程,包括他于1642年完成这幅名作之前,对画面中不同角色和物品的排列进行修改的痕迹。与此同时,《夜巡》的画布变形也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明年,博物馆将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修复工作。在过去两 ...
澎湃新闻获悉,国家文物局今天印发《“十四五”石窟寺保护利用专项规划》的通知,要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深刻认识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实施“石窟中国”保护工程等,到2022年,石窟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要进展,石窟寺重大险情全面消除,重点石窟寺安防设施全覆盖,风险防控水平和应急处理 ...
2021年12月1日,国家文物局发布2021年第四季度“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公布甘肃省庆阳市南佐遗址考古发掘项目最新进展。从初步调查和发掘情况看,南佐仰韶文化晚期环壕聚落遗址总面积大约600万平方米(包括后来侵蚀形成的冲沟等),仅“九台”围绕的核心区就有约30万平方米,是距今5000年左右最大的聚落遗址之一。南佐遗址的新发现,对于客观认识黄河中游 ...
现代人类起源一直是旧石器时代考古关注的焦点。12月4日至5日,在郑州举行的第10届亚洲旧石器考古学年会上,学者们围绕这个话题进行了交流与研讨。一批考古新发现和研究成果实证了中原远古时期的悠久文化,用考古文化的证据佐证了东亚人类连续演化的观点。 现代人类“出自非洲说”忽视了中国考古新发现 关于现代人类起源,流传最广的是现代人类“ ...
虽然 2021 年还未过完,但全球最权威的考古学术期刊《考古》杂志已经胸有成竹地评出了今年的 " 世界十大考古发现 "。 备受瞩目的埃及 " 失落的黄金城 " ——位于帝王谷卢克索的古城遗址阿顿(Aten)位列榜单第一。紧随其后的便是由我国学者、广州大学教授章典等人在西藏邱桑温泉发现的古人类手脚印,也是迄今为止世界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艺 ...
战国金饰唐代糕点简牍文书......先秦至宋元时期包括陶器、金属器、纺织品、木器、纸张、佛造像、玻璃器等,尤其是汉唐时期的官府文书和多种文字的简牍文书资料汇集锦绣西域——新疆丝路文物精品展新疆各地区出土的精美文物大规模在安徽博物院展出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陲是古丝绸之路的枢纽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汇聚之地早在先秦时期新疆地区即与中原内地保持着 ...
为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共建人文湾区”的要求,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全方位深层次合作,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民政事务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共同主办,广东省博物馆、香港艺术馆、澳门博物馆承办的“三城记——明清时期的粤港澳湾区与丝绸外销”巡回展(以下简称“三城记”)已于2021年11月27日在澳门博 ...
“南‘砚’北往”展布展场景“一大早,背上行囊,又是一次与展览同行的旅程”,这是广东省流动博物馆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日前发布的文章《南“砚”北往》开头的第一句话。分管流动博物馆的广东省博物馆党委专职副书记吴武林点评道:“流动博物馆的背囊很重。这不是旅程,是文化传播的行程。”搭建双向互动的交流平台“流动”的展览大家并不陌生,在社区、街道 ...
公众参与,是当代博物馆正在积极进行尝试的新领域。然而,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参加社教活动是否就等同于让公众真正参与进来了呢?也许只有当公众的声音真正被博物馆听到、甚至反映在博物馆的空间中,才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博物馆和公众的“对话”与“交流”。在博物馆的展览中,说明牌作为参观者最便捷、快速获取藏品信息的方式,是策展团队向观众传达展 ...
国家文物局1日线上举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本次工作会聚焦新石器时代的最新发现和研究成果,五个考古项目分别展现了长江流域、珠江流域、黄河流域不同阶段新石器时期文化的发展进程。 通过介绍可以看出,在距今8000年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各地的文化虽各具特色,却已出现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蛛丝马迹;而考古学正在通过多学科合 ...
“一瓷一片皆是岁月的印记,一钵一碗能见历史的回音。”11月30日,涪江流域遂宁段田野考古调查工作正式启动。随后,考古调查队在遂宁市境内梓江岸边发现一处宋代窑址。窑堡宋代窑址发现大量器物残片。 屈超英 摄 该窑址位于射洪市天仙镇双庙村窑堡附近,地处梓江左岸三级台地。考古调查队在地表60公分下发现大量器物残片,呈黑、褐、黄、绿等釉色 ...
上山文化陶器,叶宾得摄你知道1万年前的稻米是什么人种的吗?你知道最早的彩陶有哪些花纹?在近日开幕的“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上,丰富的考古成果向你讲述世界稻作文明起源的故事。水稻养活了当今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稻作农业的发展对人类文明影响深远。2000年11月,考古学家在浙江省浦江县发现上山遗址。此后多年的考古发掘,在浙江 ...
▲ 工作人员正在粉刷布达拉宫外墙一场关于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古建筑病虫害防治的“会诊”活动10日在西藏拉萨举行,这场“会诊”促成了《布达拉宫木构建筑病、虫害及草害监测、防控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此协议由布达拉宫管理处、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共同签订。▲ 布达拉宫防虫办工作人员展示蛀虫标本布达拉宫是西藏现有规模 ...
甘肃省酒泉市敦煌研究院里,工作人员正盯着一块硕大的电子屏。“323窟,二氧化碳浓度1639ppm,温度15.3℃,湿度37%……”一个个小绿点代表着洞窟内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正常,而一旦达到警戒值,一连串的洞窟管理和游客调度系统就将开启。这些能时刻记录洞窟内部环境“生命体征”的数据,正是来自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研究所副所长董亚波 ...
“西安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古人和先烈馈赠给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被誉为中国的‘天然历史博物馆’。”提起西安厚重久远的文物和文化遗存,陕西省文物局局长罗文利如数家珍,“从亚洲北部最早的直立人蓝田猿人,到半坡文化代表着的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从周秦汉唐灿烂历史的盛世文化,到承载革命文化的‘西安八办精神’和社会主义先进 ...
国家文物局今天发布2021年第四季度“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共五项分别是:浙江余姚施岙遗址古稻田、广东英德岩山寨遗址、甘肃庆阳南佐遗址、甘肃张家川圪垯川遗址、河北张家口邓槽沟梁遗址。一、浙江余姚施岙遗址古稻田施岙遗址古稻田位于浙江余姚市,是一处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稻田,初步勘探总面积约90万平方米。2020年至2021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浙 ...
12月1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在线上召开,通报浙江余姚施岙遗址古稻田、广东英德岩山寨遗址、甘肃庆阳南佐遗址、甘肃张家川圪垯川遗址、河北张家口邓槽沟梁遗址等5项重要考古成果。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出席会议。 此次会议聚焦新石器时代重要考古发现和研究进展。浙江余姚施岙遗址发掘出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大规模古稻田遗存 ...
国家文物局今天发布2021年第四季度“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共五项,分别是:浙江余姚施岙遗址古稻田、广东英德岩山寨遗址、甘肃庆阳南佐遗址、甘肃张家川圪垯川遗址、河北张家口邓槽沟梁遗址。 一、浙江余姚施岙遗址古稻田 施岙遗址古稻田位于浙江余姚市,是一处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稻田,初步勘探总面积约90万平方米。2020年至2021年,经国家 ...
从河北省沧州市运河区文化和旅游局了解到,当地文物部门近日在南川楼建设工地文物巡查中发现疑似古代沉船,相关文物专家推断为宋金时期沉船。 京杭大运河在沧州市区穿城而过,南川楼建设工地紧邻京杭大运河,沉船位于地表以下约8米位置。工作人员对沉船进行抢救性清理。 由河北省和沧州市联合组成的考古队对沉船进行抢救性清理,发掘出土了陶器 ...
公元前221年,秦王横扫六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但国祚短暂,像一颗流星,在星空中光华耀目,随及瞬间即逝。汉——真正建立起封建主义的中央集权政权国家,创建了中国历史辉煌。一汉代,从社会形态上已是古代高度文明的发展阶段,“这种高级形态往往表现为:人群划分方面,国家、民族及其观念完全确立,并形成长期而复杂 ...
该“奴隶房”可能为三人间,其中一个可能是儿童考古学家在近期出土于庞贝古城一座别墅的‘奴隶房’中(图片版权:庞贝古城考古公园)考古学家在庞贝古城一座罗马时期别墅内发现了一间供奴隶居住的小卧室。狭窄的空间,约一间储藏室的两倍大小,很可能是有亲缘的3个人共住。这间“奴隶房”约172平方英尺(16平方米),包含了三张床,一个便壶,一些金属和纺 ...
此次上展藏品数量为历年最多、珍贵文物最多的一次,同时,160件未展出藏品此次全部首次亮相,青海海西都兰热水墓群40余件出土文物首次展出,通过微缩景观、主题宣传片、场景复原、纪录片推介等形式首次综合性对海西都兰热水墓群的四个墓葬做了全面介绍。”29日,青海省博物馆副馆长黄培培表示。 据了解,2020年,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被 ...
近日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湖南省汨罗市屈子祠镇出土了铜觥和铜壶两件商代青铜器。其中,铜觥器形罕见。 目前,考古工作者已对铜器出土地点进行调查和勘探,暂未发现商周时期的文化层或其他遗存现象。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盛伟介绍,湖南地区曾出土过数量较多的商周青铜器,其中有很大一批发现于江边或江旁的山坡和山顶上,且多以单件或成 ...
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等五大洲来自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瑞士、美国、德国、墨西哥、梵蒂冈等20余国300余件国内罕见的世界航海文物以中国收藏文物展示世界航海进程以中国视角解读世界航海故事呈现15~19世纪世界航海的恢弘画卷11月5日“世界航海五百年:15~19世纪航海文物特展”在中国航海博物馆开幕展览展出1760年乔治·亚当斯为威尔士亲 ...
每个展览都像讲述一个故事最早的碳化稻米、最早的彩陶、最早的定居村落遗迹........而这个故事发生在大概11000年前一个叫做“上山文化”的故事一个关于史前浙江人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考古人20年田野发掘的故事2000年11月,考古学家在浙江省浦江县发现上山遗址。此后在以上山遗址为命名地的“上山文化”考古工作中,陆续发现了一万年前属性明确的栽培水稻、 ...
经过近两年的酝酿,史密森将在 “未来(FUTURES)”展中首次推出一种新的博物馆体验。这是史密森首次针对整个建筑的未来进行探索,该展于11月20日在其历史悠久的艺术与工业大楼(AIB:Arts and Industries Building )中开幕。一个被称为“未来灯塔”的大型技术互动装置将为整个展览带来有趣的数字化叙事。此展将邀请观众一起创造、探讨和塑造他们自己的未 ...
摘要这年头玩剧本杀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你在博物馆里玩过剧本杀吗?听起来这倒是有些意思。从2019年开始,国内博物馆陆续推出剧本杀产品,主打沉浸式解谜特点,吸引无数年轻人的目光。诚然,博物馆丰厚的文化资源对当前剧本杀行业来说是一种文化元素的补充,或许也可能成为剧本IP打造的新路径,而博物馆通过剧本杀这样的文化消费活动也会收获一批年轻的观 ...
期盼已久的青海省博物馆终于重装开馆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卡约文化2018血渭一号墓出土文物宗日遗址、柳湾遗址、喇家遗址、沈那遗址18处革命遗址背后的故事河湟神韵、民族风情......此次青海省博物馆特别策划推出历史文化、考古、非遗、革命等“1+3”展不同主题、不同视角展示青海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对红色文化基因的传承青海省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王进 ...
近日,湖南省汨罗市屈子祠镇永青村村民在拓宽一条乡村公路时挖出两件商代青铜器,我所获讯后随即派员对铜器出土地点进行调查和勘探。通过地面调查、洛阳铲钻探等方式,在铜器出土地点未发现商周时期的文化层或其它遗存现象。过去,湖南地区曾出土过数量较多的商周青铜器,其中有很大一批是发现于江边或江旁的山坡和山顶上,且多以单件或成套的形式出自坑中 ...
沉醉于塞满购物车再一朝清空快感的,不光只有21世纪的网购达人,中国古人的“购物车”更是让人眼花缭乱,甚至叹为观止。在历代流传下来的“货郎图”图示中,我们便可略窥一二。宋代绘画是写实主义的巅峰,《货郎图》则是这一巅峰上的一片奇岫。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中提到,当时杭州的小贩在沿街叫卖时“挑担抬盘架”,“担瑜石钉铰金装架儿”,《清明上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