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显示子项
中国 陕西 河南 甘肃 新疆 青海 宁夏 西藏 四川 云南 重庆 山西 湖北 湖南 贵州 广东 广西 河北 山东 江苏 安徽 江西 浙江 福建 北京 上海 黑龙江 内蒙古 海南 吉林 辽宁 天津 香港 澳门 台湾

•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2021年度重大科研成果发布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一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融合发展,聚焦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 ...

•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3项创新工程重大科研成果

  12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创新工程2021年度重大科研成果发布会,发布23项重大科研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高培勇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崔建民主持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高培勇致辞。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崔建民主持会议。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  高培勇指出,一年来,中国社 ...

• 揭秘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新发现

 12月20日,在南京举行的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新发现交流报告会上,20多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重要考古发现亮相。  构建六朝古都历史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唐诗尽显南朝寺院林立、寺庙繁盛之景象。南京市西营村南朝佛寺遗址是此次会上发布的重要考古新发现之一。2019年8月至今,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对西营村南朝佛寺遗址进行发掘,出 ...

• 河北衡水发现明末清初大型酒坊遗址 传统酿酒工艺获实物见证

  从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经过持续4个多月的考古发掘,近日,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一座明末清初大型酒坊遗址呈现在世人面前。遗址的发现为中国传统老白干酒酿造技艺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见证。河北省文物考古学会将此酒坊遗址评为2021年河北考古特别新发现。酒坊遗址。图片来自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今年3月,衡水市桃城区滏阳河东老城区拆迁片区一 ...

• 山西发现一座“祈福”主题的金代壁画墓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发布最新考古成果称,考古工作者在山西盂县发现了一座金代壁画墓,壁画表达了为家族祈福的观念。  这座金代壁画墓位于山西省阳泉市盂县秀水镇泥河村北。2021年3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阳泉市文物管理中心、盂县文物管理中心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此墓葬未被扰动,4人合葬。墓葬平面略呈凸字形,为仿木构壁画墓。壁画装饰见于 ...

• 国家文物局:鼓励文博机构向社会提供文物鉴定

近年来,收藏文物已成文化消费热点,同时也存在着鉴定服务不规范、市场供给不平衡、流通渠道不通畅、市场环境待优化等问题,这都在制约文物收藏和文物市场发展。针对这些问题,近日,国家文物局与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出台《关于加强民间收藏文物管理促进文物市场有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

• 国家文物局等六部门:探索降低文物商店准营门槛

近日,国家文物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出台《关于加强民间收藏文物管理 促进文物市场有序发展的意见》,《意见》对文物经营主体,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针对文物商店,一是探索降低准营门槛,对大家反映强烈的5名以上文博中级职称人员和注册资金等设立要求进行优化,让市场上大量存在的古玩 ...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3项成果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2021年度重大科研成果

  2021年12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召开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2021年度重大科研成果发布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高培勇出席会议并致辞,科研局局长崔建民主持会议,成果作者代表及研究所代表参加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2021年度重大科研成果发布会现场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一年来,中国社会科学 ...

• 阜康市白杨河上游墓群2016—2017年度考古发掘

  2016年9月~2017年9月,为配合阜康市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博物馆联合考古队对工程项目涉及的阜康市白杨河上游墓群实施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85座、遗址2处。  白杨河上游墓群位于阜康市上户沟哈萨克民族乡白杨河村南,白杨河上游三岔子沟附近,西北距阜康市约60千米。墓群地处博格达山北麓山前地带,南邻海拔5445 ...

• 江西樟树国字山墓葬的发掘收获

江西樟树国字山墓葬的发掘是近年来江西地区东周时期考古的重大突破。国字山墓葬分布图(改)国字山墓葬位于江西省樟树市大桥街道彭泽村洪光塘西南,筑卫城城址西侧约300米处的小山顶部。筑卫城是清江盆地东周时期的中心性城址。城址周边发现大量同时期的城址、遗址、墓葬等,构成了以筑卫城为核心的聚落群。筑卫城城址与国字山墓葬M1及其围沟示意图自2017年 ...

• 2022年5月,安阳曹操墓将正式对公众开放

2021年12月27日,在河南安阳西高穴村发现曹操高陵的消息被首度公之于众的12周年,安阳市在安阳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推介会上宣布,曹操高陵博物馆计划于2022年5月1日全面对外开放,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前所长刘庆柱担任名誉馆长,执行馆长一职则面向全国公开招聘。高陵博物馆效果图 图 大河报从2009年公布发现以来,位于安阳的曹操高陵便备受各 ...

• 十大文博热点:探源、惊醒与守望

对于文博考古界而言,2021年无疑是值得铭记的一年:无论是仰韶故里的中国考古百年盛会,白鹿原上汉文帝霸陵的重新确认,还是三星堆祭祀坑“再醒”惊天下,既是考古学界的大事,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昔日冷门的文博话题持续成为社会热点的背后,是社会与公众对文化寻根的渴望与追求。澎湃新闻艺术评论编辑部盘点的2021年十大文博热点中,有对“最早中国” ...

• 中国美术馆展明清肖像画:如镜取影,妙得神情

中国的肖像画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发展到明清时期,伴随着市场经济和城市商业的发展,涌现出曾鲸、禹之鼎、徐璋等一批杰出的画家。他们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基础上,拓展了肖像画的题材、表现形式和创作技法。“如镜取影 妙得神形——中国美术馆、南京博物院藏明清肖像画展”近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展。展览从中国美术馆藏、南京博物院藏作品中遴选 ...

• 江西国字山大墓出土器物主人之一或为越王勾践玄孙

记者从25日下午召开的江西樟树国字山墓葬考古发掘成果专家论证会上获悉,最新考古成果显示,国字山墓葬或为越国王室贵族墓葬,对于研究越国历史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国字山墓葬位于东周时期的大型城址——筑卫城城址西侧约300米处的小山顶部,自2017年起开始发掘工作。墓葬目前出土2600余件(套)器物,其中包括:一件总长度达到2.3米的筝(先秦时期墓葬中出 ...

• 国字山墓葬是迄今江西地区考古发现规模庞大的东周时期墓葬

12月25日下午,经国家文物局、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30多位专家共同对江西樟树市国字山越王室大墓考古发掘成果进行论证,首次对外公布——国字山墓葬是迄今江西地区考古发现规模庞大的东周时期墓葬,国字山墓葬的发掘是越国与越文化考古的新突破,对于研究越国历史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

• 考古新发现!江西樟树国字山大墓或为越国王室贵族墓

在江西省樟树市,考古人员早前发现了一座东周时期的高等级墓藏,这座墓葬的发掘已经持续了四年多,出土2000多件套器物,包括迄今为止出土最长的一件筝和两件带有“越王”铭的铜戈(戟)。目前推测墓葬很可能是越王室贵族墓,墓主人身份还需进一步专家论证,而论证会也将在今天下午举行。国字山墓葬位于东周时期的大型城址——筑卫城城址西侧约300米处的小 ...

• 一器一物之美:港大呈现“锤炼镂铸”特展:

澎湃新闻获悉,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近日正在举办“锤炼镂铸:中国古代青铜器与现代银器”特展,展出馆藏中国早期青铜器及一批银器,从科学与技术角度探讨艺术创作。展览不仅印证古文明深藏于一器一物间,也彰显先贤“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智慧。“锤炼镂铸:中国古代青铜器与现代银器”特展是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艺创启动”企划展览之一。该企划旨在从科学与 ...

• 全国共有石窟寺2155处,摩崖造像3831处

记者从国家文物局12月24日举行的“十四五”石窟寺保护与考古工作会议获悉,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历时10个月全面摸清了全国石窟寺及摩崖造像的资源分布、保护管理等状况。根据调查结果,全国共有石窟寺2155处,摩崖造像3831处,共计5986处,其中本次调查新发现635处。从级别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28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17处,市 ...

• “中国-希腊文物保护技术”启动,故宫参与实验室共建

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初衷,是希望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文化遗产信息进行记录与保存。2021年12月21至22日,在科学技术部、文化和旅游部的支持下,由故宫博物院、希腊研究与技术基金会电子结构和激光研究所(IESL-FORTH)联合主办的“中国-希腊文物保护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共建启动仪式”暨“2021中国-希腊文物保护技术学术研讨会”在故宫博物院举行。故宫博 ...

• 617岁的天津,有“古”可考

  1404年12月23日,明成祖朱棣筑城设天津卫。但就在前不久,天津蓟州太子陵旧石器发掘的新发现,证明了天津人类发展历史不少于10万年。  “这一重大发现将天津地区早期人类探源工作继续向纵深推进。综合以往旧石器考古发现和成果,实证了天津的人类发展历史,以及华北乃至中国北方地区早期人类繁衍生息、连续交流演化的重要区域,凸显未 ...

• 琉璃河遗址出土西周重要铭文 实证北京三千年建城史

 10月至12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等7家机构对琉璃河遗址开展了主动性考古发掘工作。发掘地点分为城址区及墓葬区,发掘总面积为400平方米。  城址区发掘地点位于刘李店村东的林地内、琉璃河古城的西北角,处于统一编号的G9区。共发掘西周时期房址3座,其中F1、F2保存相对完整 ...

•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良渚答卷”

 2019年7月,在阿塞拜疆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随着木槌落定,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见证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良渚古城遗址,迎来了在世界文明舞台上的“高光时刻”。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良渚古城遗址代表了中国在五千多年前伟大史前稻作文明的成就,是杰出的早期城市文明代表。遗址真实地展现了新石器时 ...

• 崇信县丈八寺遗址抢救性发掘简报

2020年5月18日,崇信县博物馆在野外文物安全巡查过程中,发现我县一般文物保护单位丈八寺遗址有疑似不法分子盗挖痕迹。为确保文物安全,防止文物遗存遭受非法破坏和盗掘,5月19日,经报上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县博物馆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部分暴露于遗址地表的佛教文物遗存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一、地理位置和分布范围丈八寺遗址位于崇信县锦屏镇铜城 ...

• 古罗马最大神庙完成修复

据意大利Artemagazine、雅虎新闻等外媒消息,意大利独立古文物修复机构罗马斗兽场考古公园(Parco Archeologico del Colosseo)近日宣布,古罗马最大神庙——维纳斯和罗马神庙(Temple of Venus and Rome)已经完成修复,罗马帝国最具标志性的古迹之一恢复了昔日的辉煌。维纳斯和罗马神庙历史影像修复后的维纳斯和罗马神庙影像 Stefano Castellani 图维纳 ...

• 北京三千余年的建城史被证实

北京市文物局12月19日发布消息称,在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今年最新发掘的一座西周墓葬中出土了青铜卣。据介绍,青铜卣上的铭文出现“太保”“墉燕”“燕侯宫”等内容。有关专家认为,铭文中的“墉”字,是筑城之意,证实周王重臣召公亲自来过琉璃河遗址,并在此筑都。这篇铭文以文字资料实证了三千余年的北京建城史,在世界城市史研究上具有独特价值。

• 三星堆祭祀坑新出土文物保护修复计划发布

18日,在四川广汉举行的三星堆文物保护与修复馆开馆仪式现场,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了《近期三星堆祭祀坑新出土文物保护修复计划》。2020年10月以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陆续启动了三星堆遗址祭祀区3至8号坑考古发掘,目前已经出土大量青铜器、金器、玉器、石器、陶器、象牙。根据国家文物局关于《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保护修复方案》《三星堆遗址出土 ...

• 湖北省博物馆新馆开馆,六大展览彰显荆楚韵味

经多年筹备与建设,2021年12月20日,湖北省博物馆新馆举行开馆仪式,整个建筑俯瞰如鼎字展开,展陈文物从目前的约10000件,增加到25000件以上。据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介绍,三期新馆投入使用后,湖北省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超过11万㎡,展览面积约为3.6万㎡,按照南馆、北馆以及东、西两个独立展馆的格局进行总体布局。湖北省博物馆俯瞰湖北省博新馆俯瞰如鼎 ...

• 当文物与标本并列,上海历博跨年呈现吉祥文化

今天是“冬至”,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是一个吉日,《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太阳回升,万物复苏,应该庆贺。在上历博,一场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展览——“福禄寿喜美好生活——中华吉祥文化特展”今天开幕。从珍贵的虎、马、猴生物标本到一级保护动物大砗磲、一级文物鎏金芝鹿纹三足 ...

• 480多岁的古桥重生:黄山被冲毁的明代镇海桥修缮竣工

12月21日下午,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有着480余年历史的镇海桥修缮工程通过竣工验收,达到恢复通行条件。去年7月7日,这座桥揪住无数人的心——受洪水持续冲刷及长时间浸泡影响,当天镇海桥轰然垮塌。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俗称“老大桥”,位于新安江、率水、横江交汇处,素有“徽州第一古桥”美誉,是当地人的精神文化坐 ...

• 从殷墟妇好墓青铜器看起,湘博将展“王者归来”

澎湃新闻获悉,2012年12月30日,湖南省博物馆将推出中华文明系列原创大展“王者归来——中国古代青铜器巡礼”。展览以“王者归来——中国古代青铜器巡礼”为题,汇集280余件(套)青铜器珍品,从“王的时代”“国之大事”“庙堂之下”“古典余辉”四部分着手,诠释青铜在王政、国事、贵族生活及文化传承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凸显青铜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 ...

• 一条路的见证,云冈石窟申遗20周年

今年是云冈申遗成功20周年,回顾过往,云冈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申遗成功给云冈带来了什么?作者作为亲历者,从一条路说起——这条路的变迁史,就是云冈石窟近40年发展变化的历史。沿这条路,世界走向了云冈,云冈也奔向世界的怀抱。云冈石窟第20窟那个晚上虽已过去了20年,但无论什么时候想起都如昨日重现,映于眼前……2001年云冈石窟申遗成功,工作人 ...

• 沈阳博物馆开馆:沈阳通史,盛京文化,辽河主题

作为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沈阳此前从未有过通史展。澎湃新闻获悉,沈阳博物馆新馆于12月21日正式开馆,这是第一座全面反映沈阳地域历史文化的综合类博物馆,展馆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共有文物2535件(套)。较有代表性的文物展品包括辽代金面具、辽代白釉黑彩动物纹梅瓶、辽代白釉褐彩花卉纹梅瓶等。同期开放的五大开馆展览涉及沈阳历史的通史陈列、馆 ...

• 辽博展出95件(组)文物再现两汉魏晋时期饮食文化

  民以食为天,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源远流长。22日,“知·味——两汉魏晋时期辽宁地区的饮食文化”展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展,从考古学的视角再现多元的饮食文化。12月22日,“知·味——两汉魏晋时期辽宁地区的饮食文化”展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展。 韩宏 摄  作为中国饮食文化史的重要阶段,两汉魏晋时期是人们追求烹饪技术、饮食文化逐步走向多元的起点。此 ...

• 沿黄九省(区)金玉文物精品亮相郑州 尽显中华工艺之美

  “金相玉式——沿黄九省(区)金玉特种工艺瑰宝展”21日在位于郑州的河南博物院正式开展。展览汇集的沿黄九省(区)23家文博单位近300件金玉特种工艺文物精品,尽显中华工艺之美。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古往今来,黄河流域的匠人们痴于艺、良于计,以金、玉为载体,不断创新工艺,为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艺术瑰宝。  本次展览分为“金玉辉映” ...

• 山西发现唐代千佛崖摩崖造像及窟前遗址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22日发布考古新发现,当地考古人员在山西省霍州市发现始凿于唐代高武时期的千佛崖摩崖造像及窟前遗址,为研究盛唐向中后期过渡的造像风格、类型演变提供了重要史料。千佛崖摩崖造像及窟前遗址的北区造像。图片来自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千佛崖摩崖造像及窟前遗址位于霍州市西南7公里处的汾河东岸山崖上,项目由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北京 ...

• 浙江衢州发现疑似西周姑蔑国都城

  12月21日,记者从浙江省文物局获悉,在距浙江衢州西周土墩墓群约6公里处,新发现同时期城址一处,其由环壕、夯土城墙、台地组成,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考古工作者判断,此处城址极有可能是姑蔑国都城所在。位于浙江衢州的西周土墩墓群。张森 摄  此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2021年度国内十大考古新闻,浙江衢州发现疑似西周姑蔑国王陵入选。  在商 ...

• 古燕国探秘: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的新发现

  鼎口微敛、鼓腹、兽蹄形足,两耳外侧装饰有两头相对的龙纹,口沿下方装饰一周以扉棱为底的六组兽面纹……现收藏于北京市区的首都博物馆,重达40余公斤的“堇鼎”总是吸引着来往游人驻足观看。  这件北京地区目前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是首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当年出土时因为体大器重,鼎足深陷淤泥,用人力根本无法取出,最后只好把绳 ...

• 湖南澧县孙家岗遗址2021年考古发掘情况简介

  位于洞庭平原西北,近武陵山余脉处的澧县孙家岗遗址,是洞庭湖地区目前可确认的唯一一处以肖家屋脊文化堆积为主体,且文化堆积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末期至夏代早期遗址。该遗址是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研究工程专项课题“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的田野工作地点之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已连续多年对该遗址开展主动性田野考古工作。  2017-2019年 ...

• 8000年前的裴李岗人已用红曲霉酿酒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裴李岗遗址项目负责人李永强17日在2021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会上披露,新郑裴李岗遗址最新发现距今约8000年使用红曲霉发酵酿成的酒,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使用这一酿酒技术的实证。位于河南省新郑市的裴李岗遗址出土的漏器(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图片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研究确认了裴李岗人使 ...

• 天津太子陵旧石器时代遗址新发掘出土石制品标本158件

  从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天津市蓟州区太子陵旧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取得新进展,2021年10至11月,该地新发掘出土石制品标本158件。太子陵旧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图片来自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据悉,此次主动性考古发掘由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和蓟州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完成。遗址所在地背山面河、地势平坦 ...

• 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试开馆 近千件(套)文物讲述早商沉浮

  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19日试开馆。馆藏的近千件(套)文物向世人讲述三千六百多年前巍巍商都的显赫与沉浮。  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的商都遗址考古公园内。2021年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中,商都遗址名列其中。  3600年前的郑州,是商王朝开国之王成汤的亳都,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商文明在这里形成与发展。郑州商代都城是公认的商 ...

• 确认汉文帝霸陵的历史价值和意义

  近日,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陕西省文物局和西安市文物局召开专家论证会,确认了西安市灞桥区白鹿原的江村大墓及其陵园就是汉文帝霸陵。同时,也纠正了以往把白鹿原凤凰嘴一带当成霸陵所在地的“传统”说法。12月14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陕西江村大墓重要考古成果。本文根据前人研究和最近十几年的考古钻探 ...

• 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四川德阳广汉三星堆遗址管委会与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近日签署《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联合申遗合作协议》。双方一致同意,将在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与研究、陈列展览、宣传推广等方面展开合作,共同推进古蜀文明遗产的保护与传承。10月29日,参观者在三星堆博物馆内欣赏展品。刘潺摄  协议约定,双方将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打捆”,联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 安徽华龙洞遗址:揭开30万年前“东至人”面纱

  “日前,我们通过对华龙洞遗址一件完整头骨进行研究,发现30万年前的华龙洞古人类具有丰富的现代人面部特征,并复原了它的容貌。”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吴秀杰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说,“可初步判断这位‘东至人’为一名13岁至14岁左右的女性个体。”11月30日,安徽华龙洞遗址陈列馆里展出的“东至人”复原头骨。张强 摄  位于安徽省东 ...

• 河南苏羊遗址发现距今5000年前后多元文化交流重要实证

  在以仰韶文化为主体的苏羊遗址,考古人员经过6个多月的勘探发掘,不仅发现了一批带有浓厚屈家岭文化因素的器物,还发现了一枚颇具红山文化特征的兽首石雕。专家认为,这些发现为研究屈家岭文化北进对中原地区的影响提供了新的宝贵材料,同时也反映了距今5000年前后,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黄河文明同以屈家岭文化为代表的长江文明在河洛地区的交流融合。 ...

• 玉树通天河中上游地区首次发现古岩画遗存

 据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文联18日消息,17日,研究人员在玉树州通天河中游藏娘地区新发现一处古代岩画群落,现场统计岩画个体共191幅岩画,为首次在玉树市通天河中上游地区发现古岩画遗存。  据介绍,该处遗存位于玉树市仲达乡与安冲乡交界处英邦滩拉姆扎纳山体东南方。目前,研究人员已对这处岩画群进行资料采集、测量、定位、登记等工作,并邀请 ...

• 切穆伊发现仪式性洞穴

切穆伊发现仪式性洞穴Image Credit : Antonio Reyes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切穆伊(Chemuyil)发现了一个仪式性洞穴遗址,可以追溯到后古典玛雅时期。玛雅人相信宇宙可以划分为天空、陆地和地下世界三部分,而洞穴充当了通往西瓦尔巴地府(Xibalba)的大门,而西瓦尔巴地府是由玛雅死神及其助手统治的地下世界。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和历史研究所(INAH)从民间组织的 ...

• 波兰发现来自波乌维耶斯窖藏的钱币

波兰发现来自波乌维耶斯窖藏的钱币Image Credit : Denis Torkhov - Shutterstock这个窖藏最初是一位历史爱好者无意间发现的,里面有86枚公元一世纪和二世纪的古罗马银币,其中最早铸造的硬币是公元96年的涅尔瓦皇帝统治时期铸造的。最近,研究人员在该贮藏地点又发现了三枚硬币。来自奥斯特鲁达博物馆(the Museum in Ostróda)的卢卡斯·思泽潘基(Ł ...

• 考古学家在阿兹克特人的建筑群中发现祭品

考古学家在阿兹克特人的建筑群中发现祭品Image Credit : INAH考古学家在特诺奇提特兰发掘了阿兹克特人的建筑群,发现了一些仪式用品。特诺奇提特兰(Tenochtitlan)是墨西哥特斯科科湖中一座岛上的古都遗址,位于今日墨西哥城的地下。约自1344年至1345年阿兹特克人于此统治墨西哥,直到1519年被西班牙人征服。特诺奇提特兰面积约13平方公里,约有6万间房屋, ...

• 秘鲁发现契姆时期的古建筑群

秘鲁发现契姆时期的古建筑群Image Credit : UNMSM考古学家发掘了秘鲁拉利伯塔德省的奇卡马谷,发现了一个契姆文明时期的古建筑群。契姆文化(The Chimú culture)最早出现于公元900年左右,以其独特的单色陶器、金属加工、贝壳艺术和先进的农业技术而闻名。契姆王国在其后期进入鼎盛时期,从昌昌国(Chan Chan)管辖着六百里的海岸。许多学者认为契姆王国是安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