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宫人物画特展:从全卷展开的《列女图》等看典雅宋摹
5月1日,“庙堂仪范——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一期)”正式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开展,展期两个月。澎湃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55套共计66件绘画文物共聚焦于三个主题,分别是展现历代帝王的形象或生活图景的“王者之政”、展现19位历代重要大臣的“济济多士”,以及呈现历代女性服饰、形象、仪态等的“列女垂范”。整个文华殿主殿展厅全部用以呈现这 ...
5月1日,“庙堂仪范——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一期)”正式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开展,展期两个月。澎湃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55套共计66件绘画文物共聚焦于三个主题,分别是展现历代帝王的形象或生活图景的“王者之政”、展现19位历代重要大臣的“济济多士”,以及呈现历代女性服饰、形象、仪态等的“列女垂范”。整个文华殿主殿展厅全部用以呈现这 ...
清代乾隆在《御制南巡记》中曾总结自己的一生:“临御五十年,凡举二大事,一曰西师,二曰南巡。”其六次南巡,六下江南,必至姑苏城。每次都为此地的人文、风景赞叹不已。4月30日,“下江南——故宫博物院藏乾隆时期文物展”在吴中博物馆开幕,澎湃新闻在现场看到,展览精选故宫博物院所藏与乾隆密切相关的宫廷文物116件(套),其中包括与苏州息息相关的 ...
缂丝与刺绣,取径书画,融入丹青艺术,绽放绚烂光芒——缂绣书画是中国艺术史上的独特风景。“丝理丹青——明清缂绣书画特展”将于2021年5月21日至7月18日,在上海博物馆展出。展览甄选馆藏中国明清缂绣精品27件/套,辅以书画8幅,呈现一派丝理丹青的艺术妙趣。这也是继2007年“海上锦绣——顾绣珍品展”之后,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又一次珍贵织绣特展。展览海 ...
澎湃新闻获悉,由中国文物学会与浙江卫视共同发起的《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从去年6月正式立项,到2021年4月收官,这档关注世界遗产的文化类户外真人秀以五个月的时间走访、近七个月的时间策划、剪辑、制作,在以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为核心人物的带领下,寻访了10处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两处正在冲刺申遗的文化地标。值《万里走单 ...
新华社济南5月7日消息,记者从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获悉,7日,灵岩寺石刻及千佛殿部分罗汉像保护修复项目(一期)通过验收。该项目共保护修复石刻文物465件、彩绘泥塑罗汉像12尊。灵岩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境内,始建于东晋,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山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主任王传昌介绍,灵岩寺内 ...
@西安发布5月7日消息,近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布消息:西安市曲江新区黄渠头一处配合基础建设进行考古发掘的汉墓里,不仅发现了粮食,还发现了装粮食的“编织袋”。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相关考古发掘负责人胡春勃表示:“以往发现的汉代墓葬中粮食的储藏器皿多为陶仓类,该墓葬的粮食盛装是在红色束口织物袋子中。M553汉代墓葬历经两千多年,能够保存较多种 ...
5月8日, 202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介绍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情况,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司长罗静,北京市文物局局长陈名杰回答记者提问。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陆琼主持新闻发布会。澎湃新闻获悉,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的未来:恢 ...
澎湃新闻获悉,历时4年之久建设的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将在“5.18”国际博物馆日试开馆。博物馆以明清御窑厂600年的历史为支撑,通过展示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这30多年来在御窑厂历代官窑遗址所取得的重要陶瓷考古成果以及发掘的各个时期的重要遗物,来展现元代浮梁瓷局到明清两代官窑的整个历史发展的脉络。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江建新此前接受澎湃新 ...
澎湃新闻获悉,5月11日,云冈研究院策划推出的“中国与世界”系列特展在云冈石窟博物馆开幕,特展聚焦云冈石窟的历史文化意义、世界意义,继往开来,推动文化遗产当代价值的阐释与实现。云冈石窟始建于1500多年前,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石窟集雕塑、绘画、建筑、音乐等为一体,反映着北朝各民族汇聚、文化融合的独特历史面貌。展览分为中国与世界两个部分 ...
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文化地标,苏州博物馆及建设中的苏博西馆一直备受关注。5月10日,“苏博,未来可期——2021年度媒体见面会”在苏州博物馆中央大厅举行,苏博党总支书记谢晓婷首次全面详细地公开了苏州博物馆西馆定位与展陈等情况。澎湃新闻从现场获悉,苏州博物馆西馆位于苏州高新区狮山文化广场,与金鸡湖遥相呼应。西馆建筑面积 4.83万平方米,由德 ...
近现代海上篆刻在中国印坛创造了“半壁江山”的艺术景观。徐三庚、赵之谦、黄士陵、吴昌硕等人在开拓新路过程中各张一帜,别开生面,终于引发了近代篆刻创作观念、审美旨趣、技法语言的一场重大变革。追溯上海篆刻的历史,最早是从西汉开始接续中原玺印体系的传统,明代以来,海上篆刻与海上书画艺术共生共荣、比肩前行,成为这一时期中国书画篆刻艺术发展 ...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5月11日,来自北京的相关调研组到达黄山市, 5月12日到5月14日,祁门县万里茶道遗产第一轮调 ...
4月28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主办的“夏文化考古研究”研修班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举行开班仪式。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新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司长闫亚林,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洛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偃师区委书记孙延文,洛阳市人民 ...
毘山遗址位于浙江省湖州市湖东街道毘山村,西邻湖州城区,北距太湖约10公里。遗址面积近100万平方米,年代以新石器时代和夏商时期为主,是目前浙江地区最大的一处夏商遗址。曾采集到少量卜骨、卜甲、铜器、玉器等。自1957年发现以来,经历多次地面调查。1995、2000、2004-2005、2008年共进行了六次正式考古发掘,出版有《毘山》考古报告。2013年3月,毘山 ...
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项目位于长沙县中南部黄花镇、黄兴镇片区内,涉及用地总面积约15000亩。 为配合工程建设,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县文化保护和传承中心组成联合考古工作队于2020年5月~6月完成了项目范围内的考古调查工作。2020年7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联合考古队开始对调查勘探发现的文物点进行考古发掘。以下简要介绍 ...
③北京中轴线申遗 古建和雨燕能否协同保护? 4月3日,有北京护鸟志愿者发现雍和宫万福阁搭起脚手架,围上防尘网正在修缮,工期为3月底到6月中旬,这一时期正是北京雨燕筑巢繁殖的季节,北京大量的古建是它们最喜爱的筑巢繁殖和栖息地。“让侯鸟飞”北京项目负责人谷轩等人与雍和宫、北京市园林局和修缮方接洽,得到积极回应。 谷轩建议把屋 ...
陶罐、苇席、食用的黍和粟、纺织用的大麻……近日,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发现一处西汉中晚期较高等级墓葬,其中有大量约2000年前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 这是编号为M553的西汉中晚期墓葬考古发掘现场这座编号为M553的墓葬位于西安市东南郊,距离杜陵邑北界约1.5公里。从2020年8月起,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考古工作者在这一区域进行持续考古发掘,根据前期勘探及 ...
近日,西藏多座吐蕃时期高等级墓葬发掘成果公布,包括金银器、青金石、漆器残片、石制品等。其中,出土的雄狮鸟纹金耳勺,专家认为它柄部的朱雀造型有明显的唐代风格。与此同时,在这些吐蕃时期的珍贵文物中,还有一个希腊风格的酒神银盘及20枚萨珊银币。专家认为,银盘上面描绘的人物和风格显示出了丝绸之路的东西文化交流,这些年代跟吐蕃时期相关的萨珊 ...
自今年3月中旬以来,经过一个多月的考古发掘,目前,湖南省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两处宋至明清时期的民窑出土了千余件文物。这些文物以匣钵(窑具)、钵、罐、缸、碗、杯等生活器具为主,其中有大量夹砂陶、瓷釉器具。▲ “龙窑”窑址发掘现场▲ “龙窑”出土的瓷制残片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相关专家介绍,此次发掘的两处民窑,窑址位于靖黎高速藕团段齐家山 ...
新华社兰州4月30日电 由敦煌研究院与中国丝绸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敦煌丝绸展”4月29日在敦煌莫高窟开幕。 展览分7个章节,介绍了敦煌丝绸的发现、种类、研究、修复等内容。展览展出了敦煌研究院考古发掘的纺织品文物14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件、国家三级文物2件。展览还设置了展示空间,由专业人员展示敦煌经帙的绞编工艺。 展览海报。敦煌研究院供 ...
序厅吉金铸史,三晋光华。近日,国家文物局公示了第十八届(202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入围终评名单,山西青铜博物馆“吉金光华”入围。“吉金光华”是山西青铜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展,从以下三部分:华夏印迹礼乐春秋技艺模范展示了山西青铜的历史和发展脉络。同时,辅以“数字青铜”和“探幽寻胜”展区 ,以数字展示和教育互动的方式探索青 ...
西曹墩遗址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余新镇金星村,东距曹墩遗址100米,西距黄姑庵遗址约200米。遗址上原有现代村庄,高出周边农田约1米。2020年6月,有群众举报该处村庄被拆迁进行土地平整,高地被推平并有石器出土。专业人员在现场发现了良渚文化陶片、红烧土块、草木灰等遗存,由此确认为良渚文化遗址。 发掘区全貌 2020年7月至8月,当地文 ...
▲“吉金光华”序厅吉金铸史,三晋光华。近日,国家文物局公示了第十八届(202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入围终评名单,山西青铜博物馆“吉金光华”入围。“吉金光华”是山西青铜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展,从以下三部分:华夏印迹礼乐春秋技艺模范展示了山西青铜的历史和发展脉络。同时,辅以“数字青铜”和“探幽寻胜”展区 ,以数字展示和教育互 ...
今年3月,三星堆遗址重启挖掘,“上新”6个祭祀坑,再一次震惊了世人。金面具残片、鸟形金饰片、金箔、眼部有彩绘铜头像、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精美牙雕残件、玉琮、玉石器……新出土的500余件精美文物品类繁多,精美绝伦,勾起了众多观众想要去现场一睹其容的热情与向往。而近日,上海的“考古迷们”真的有福利啦!因为6月,三星堆金沙遗址文物展 ...
北京头条客户端4月27日消息,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从十三陵特区办事处了解到,明十三陵中从未对游客开放过的康陵,将于4月28日首次面向游客有序开放。康陵作为明十三陵中的一座未开放陵寝,因为紧邻著名的民俗村康陵而被广大游客关注。对外开放后,康陵将继续严格按照未开放陵寝的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参观采取分时段、定人数、讲解员全程讲解、安保人员全程跟 ...
江西书画,大家云集,钟绍京、董源、巨然、黄庭坚、八大山人、傅抱石等享誉画坛。澎湃新闻获悉,江西省博物馆新馆首个原创书画展览“西江流韵——江西明清以来书画特展”近日在江西省博物馆开幕,展出江西明清至近现代65位书画家的70件(套)书画精品,跨越500余年历史。展览现场展览共分为“明月入怀——江西明代书画缀英”、“清风徐来——江西清代书画 ...
近日,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咸阳市秦都区装备制造产业园恒泰新家园项目的建设工程,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对该项目建设用地勘探发现的古墓葬进行了发掘,取得了重要收获。 项目建设用地位于咸阳秦都区马泉街道姜家村一带。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138座,出土陶、铜、玉、铁等各类随葬品587件(组)。138座墓葬中,除一座近代墓之外,其余137座全部为汉墓 ...
自今年3月中旬以来,经过一个多月的考古发掘,目前,湖南省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两处宋至明清时期的民窑出土了千余件文物。这些文物以匣钵(窑具)、钵、罐、缸、碗、杯等生活器具为主,其中有大量夹砂陶、瓷釉器具。▲ “龙窑”窑址发掘现场▲ “龙窑”出土的瓷制残片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相关专家介绍,此次发掘的两处民窑,窑址位于靖黎高速藕团段齐家山 ...
湖南澧县孙家岗遗址是洞庭湖地区目前可确认的唯一一处以肖家屋脊文化堆积为主体,相对单纯的新石器时代末期至夏代早期遗址,且规模较大。遗址位于澧阳平原西部,近武陵山余脉处,包括墓地和环壕聚落两部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于2016至2019四个年度连续对该遗址墓地进行发掘,基本完成对该墓地现存墓葬的完全发掘。2020年度,孙家岗遗址田野工作重心转 ...
3月28日上午,雨后的云冈惠风和畅,春意盎然。此时此刻,59000余尊造像,以及造像周围环绕的无数鸟、鹿、龙、树,在武周山的254座洞窟内动静相宜,耀人眼目。此时此刻,远在上海的一个大型展览上,3D原大打印的云冈第12窟“音乐窟”已经展出了整整3个月,慕名前来观赏的人群依旧摩肩接踵。1 云冈石窟第20窟前1 云冈石窟第5、6窟清代“石佛古寺”前院1 ...
当地时间4月8日,由扎黑·哈瓦斯博士(Dr. Zahi Hawass)率领的埃及考古队发表声明,宣布在现代城市卢克索西岸发现了距今三千余年前的大规模城市遗址。声明称,整个发掘工程开始于2020年9月,而其发现则是源于考古队对于图坦卡蒙祭庙的找寻。这座城市始建于十八王朝阿蒙霍泰普三世时期(公元前1391-1353年在位),并继而为后来的埃赫那吞、图坦卡蒙和阿伊 ...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校庆系列展览“万物毕照:中国古代铜镜文化与艺术”大展昨天起在清华艺术博物馆对外展出。澎湃新闻获悉,此次展览尤其难得的在于呈现了包括“游中国”“中国安宁”“四夷降服,中国宁”“中国强”“中国”五面“中国”铭文汉镜,勾勒出中国国家观念的形成过程,体现中国古人对中国强盛、国泰民安的美好祝愿。据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介绍, ...
“心心相印——中国印文化大展”自去年底在上海韩天衡美术馆开幕以来,引起了海内外篆刻界专家学者与社会各界人士的极大关注。4月24日下午,展览主办方专门举办了“中国印文化大展——印缘雅集”,邀请30余位国内知名印学研究者参与座谈研讨。主办方还携手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等,举办围绕印文化的大众体验活动。此次展览由韩天衡先生策划,上海韩天衡美 ...
古越绍兴,在中国美术史上名家辈出。昔日王谢家族在此明山秀水间以旷世才情缔造的璀璨人文、灼灼其艺、精研法度,一直在绍地绵延传续,代有才俊奇崛之士出乎其间。虽然以王冕的墨梅、徐渭的大写意花鸟、陈洪绶的高古人物、赵之谦的金石篆刻等最为人所称道,从画科来看,也以人物、花鸟尤其是梅竹为著;但若深入画史细细检视,可见山水画的创作也是源远流长 ...
香港苏富比春拍“中国艺术珍品”专场于今天下午2点举槌。澎湃新闻获悉,一方圆明园旧藏的清乾隆“纪恩堂”玺以1.25亿港币落槌,含佣金约1.45亿港币的总价成交,创造了圆明园流失文物拍卖第二高价。清乾隆 乾隆帝御宝交龙钮白玉玺 印文:纪恩堂乾隆御宝交龙钮白玉“纪恩堂”玺,质地为玉,交龙钮,阳文篆刻“纪恩堂”三字,印体周围阴刻乾隆帝御制文《纪恩 ...
4月20日起,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联合首都博物馆在部分藏家的支持下以古代精品绘画为基础开启“水木湛清华:中国绘画中的自然”展览。“水木湛清华”,典出东晋谢混《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它既道出“清华”之所得名,也是对本次展览主题的诗意揭示。澎湃新闻在现场看到,展览共分为七个单元,展示了此前未公开展示的李公麟、苏轼(款) ...
山西河津古称“龙门”,北宋时因境内有黄河渡口而改名河津。自唐代起,瓷器生产历千年不绝,留下了大量传世瓷器。2016年河津固镇宋金瓷窑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了大量以瓷枕为代表的文物。澎湃新闻获悉,“龙门遗粹——山西河津窑考古成果展”今天今天起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面向公众展出,展览展出河津窑址出土文物150余件组,以及全国各地著名收藏机构 ...
4月22日,“探源中华文明——《何以中国》项目发布会暨专家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慧琳等出席并讲话。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百年,也是中国现代考古学发展的百年纪念。大型考古题材纪录片《何以中国》由国家文物局和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卫视中心等单 ...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山西省文物局共同主办的“龙门遗粹——山西河津窑考古成果展”22日在国博面向公众开放,展出河津窑址出土文物150余件组,全面呈现了河津窑址的考古发掘、制瓷工艺、装饰手段和人文内涵。 据介绍,山西河津古称“龙门”,北宋时因境内有黄河渡口而改名河津。河津位于黄河与汾河交汇的三角地带,自唐代起,瓷器生产历经千年不绝,留 ...
百余件精美器物,体现了古人点点滴滴的生活。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产日,“燕姬的嫁妆——垣曲北白鹅考古发现揭示的周代女性生活”专题展正式亮相山西考古博物院。盛放化妆品的铜盒。资料图片 北白鹅墓地位于山西省垣曲县英言乡北白鹅村东,北依王屋山,向南距黄河10公里。因为被盗,2020年4月,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为首组建的北白鹅墓地考古队,正 ...
4月18日,为迎接一年一度的“国际古迹遗址日”,“东吴名将江表虎臣——丁奉家族墓出土文物展”在南京六朝博物馆正式开展。这也是这座三国墓葬被发现后其出土文物的首次公展,丰富的器物葬品再现了三国时期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较高学术价值。 作为三国时期吴国的都城,南京有着丰富的三国文化遗存,历年来已陆续发现三国重要墓葬群数个。201 ...
中国首次全面、系统展示巴国历史文化的大联展——《神秘的巴国》17日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开展。展览汇集渝、川、鄂多家文博单位收藏的378件(套)巴文化文物精品,邀观众“穿越”到2000年前探秘巴国历史人文。市民参观展览。 周毅 摄 巴国是神秘的古国,中国先秦古籍《山海经》中曾有“西南有巴国”的记载。现代人们常说的“巴山蜀水”“下里巴人 ...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考古学会最近亮出北京考古工作“成绩单”。2020年,北京市开展考古调查428项,完成考古勘探工作217项,勘探面积1619万平方米;开展考古发掘工作105项,发掘面积9.6万平方米,包括琉璃河遗址、路县故城遗址等重要考古项目,涉及北京市所有区。琉璃河遗址区考古研究取得显著成果,发掘了多件文物。甘南摄 此次公布的成绩单中, ...
考古学者通过对西藏玛不错遗址的考古研究发现,来自东亚的人群在距今四千年前已定居青藏高原腹地。 2020年西藏文物考古成果公众分享报告会于17日至19日在拉萨举行。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夏格旺堆在会上就2020年西藏康马县玛不错遗址考古发掘工作进行介绍。 以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组成的“玛不错遗 ...
近日,山西北白鹅墓地出土的五件猫爪金饰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据考古队领队杨及耘介绍,这些可爱的猫爪金饰出土于一号墓,目前还在文物整理阶段,猫爪金饰为片状,应该是佩戴在身上的串饰的组合。 北白鹅墓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英言乡北白鹅村东,属于北白(鹅)遗址的一部分。整个遗址北依王屋,南望黄河,地势北高南低,呈缓坡状。东南距洛阳70余 ...
七星墩遗址位于湖南省华容县东山镇,2018年纳入国家文物局重大项目“考古中国·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2018-2020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连续三年对其开展主动性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目前调查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钻探总面积约32万平方米,发掘总面积约1300平方米(图一)。图一 七星墩遗址历年发掘位置图 2020年发掘区与2019年发掘区 ...
阳曲戴庄金墓,是太原地区迄今发现的最精美的金代砖雕墓。4月20日,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发布消息,2019年12月到2020年1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戴庄金墓进行抢救性发掘,确认该古墓为金代砖墓,室内四壁存有精美的仿木结构砖雕与壁画。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裴静蓉介绍,戴庄金墓,位于太原市阳曲县泥屯镇戴庄村西南100米处 ...
北京去年开展考古发掘105项 涉及琉璃河遗址、旧宫遗址、金中都遗址等 在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之际,昨日,“2020年度北京考古工作汇报会暨全面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通州考古工作站举行。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去年本市共开展琉璃河遗址、旧宫遗址、金中都遗址等考古发掘工作105项,涉及全市所有区。 2020年,北京市文物研 ...
4月23日,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福建省文物局、泉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承办的2020年度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推介活动在泉州举行。国家文物局、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福建省文物局、泉州市政府等部门,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专家和会员单位代表,以及福建省、泉州市文物保护相关单位人员共100余人参加了活动。活动中,中国古迹遗址保 ...
山西河津古称“龙门”, 北宋时因境内有 黄河渡口而改名河津。 河津位于 黄河与汾河交汇的三角地带, 北依吕梁山, 有丰富的瓷土和煤炭资源, 自唐代起, 瓷器生产历千年不绝, 留下了大量传世瓷器。相关文章链接▼ 河津窑金代装饰瓷枕概述 河津固镇宋金瓷窑址三维数字记录与复原展示研究 【新书推荐】山西河津窑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