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朔州发现元代壁画墓
2019年5月,朔州朔城区文物部门报告该区官地村一座古墓葬被盗,经相关部门批准,2019年6月初,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朔城区文化与旅游局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墓位于朔州市朔城区沙塄河乡官地村东南800米,地处紫荆山自然保护区,莲花山北麓,楼子坝河西岸。 墓葬平面 墓葬为仿木构单室砖墓,平面呈凸字形,由墓道、墓门、墓 ...
2019年5月,朔州朔城区文物部门报告该区官地村一座古墓葬被盗,经相关部门批准,2019年6月初,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朔城区文化与旅游局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墓位于朔州市朔城区沙塄河乡官地村东南800米,地处紫荆山自然保护区,莲花山北麓,楼子坝河西岸。 墓葬平面 墓葬为仿木构单室砖墓,平面呈凸字形,由墓道、墓门、墓 ...
回眸20202020年是新中国文物事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全国文物系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文物事业改革发展,广大文物工作者攻坚克难、凝心聚力,守正创新、奋发有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物工作亮点频现。牢记嘱托贯彻落实 ...
海南考古新发现填补研究空白 潜力巨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近代考古学在海南几乎是空白。仅在20世纪30年代,海南文昌县凤鸣村附近采集到新石器时代的磨制石器,后来又进行数次小规模调查,发现若干古文化遗址。受当时历史条件所限,这些遗址既没有进行科学发掘,也未进行深入研究。直到1950年海南解放后,文物考古事业才逐渐开展起来。至1988年海南撤 ...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 在此,从考古研究、保护工程、科技进展、安全防范、机构人才、展示利用及国际教育合作共七个方面来介绍下我国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整体情况。 关于考古研究 全面开展了石窟寺考古调查。先后在新疆、甘肃、陕西、河南、山东、四川和云南等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石窟寺调查,摸清了中 ...
杨家湾墓群位于宁乡市坝塘镇南芬塘村杨家湾组,为配合宁乡至韶山高速公路的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0 年 5月起,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宁乡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对杨家湾墓群红线范围内发现的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900 平方米,共发现东汉墓 2 座(M1、M7)、北宋墓 5 座(M2—M6)、宋元炭窑 1座(Y1)。 杨家湾 5 座北宋墓葬既 ...
从河南省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该院18日在黄河孟津会盟段南侧河道内新发现一处汉代墓葬群,目前共发现墓葬百余座。据介绍,墓葬群位于洛阳市孟津县会盟镇李家庄村银滩附近,原地貌为黄河南岸台地。今夏黄河涨水,将此台地冲毁,黄河河道向南侵蚀约300米,进入枯水期后,水位下降,墓葬露出水面。▲ 黄河孟津会盟段南侧河道内新发现的汉代墓葬群洛阳市 ...
双槐树遗址位于河南省巩义市河洛镇双槐树村村南的高台地上。北距黄河南岸2公里、西距伊洛河4公里,地理坐标:北纬34°48′56″,东经113°5′12″,海拔181.409米。该区域地处黄土高原东部边缘区域,以第四纪黄土沉积物为主,地貌自南向北逐渐升。1984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发现该遗址,之后经过多次调查和试掘,基本厘清遗址的范围和布局,原认定的滩小 ...
佛祖岩石刻属于大足宝顶山的中小石刻,开凿于南宋,是在进山道路旁的崖壁上雕造的释迦摩尼和文殊、普贤“华严三圣”造像,半身坐像庄严典雅,保存完好。12月10日上午,大足石刻研究院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邓启兵正带领团队在这里开展佛祖岩摩崖造像信息采集工作。他告诉记者,他们将陆续为大足区内中小石刻照相记录、简单测评,调查记录文物保护状况、管理状 ...
2020年,正值上海被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4周年,也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工程行业协会成立一周年之际。12月18日,“百载重光——上海市建筑遗产保护修缮特展”在闵行博物馆开幕。从华东政法大学(原圣约翰大学旧址)的清水墙砖、徐家汇天主堂的花砖、石雕滴水兽到天后宫的蝴蝶瓦、叶家花园的绿色琉璃筒瓦……展览通过历史原件和传统修缮工艺的展示,既呈现了 ...
上海博物馆前年的“董其昌大展”至今仍被文化界人士津津乐道,事实上,董其昌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他与上海松江深厚的人文底蕴及师友圈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从12月15日在上海松江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对外展出的“云间三友,逸笔丹青”——董其昌、陈继儒、莫是龙书画艺术特展可以见出。澎湃新闻获悉,这是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首个以“云间三友”为主题的书 ...
北京日报客户端12月21日消息,《赵城金藏》“遗世孤本”近日首现拍卖市场,引发学界广泛关注。12月20日晚,《赵城金藏》妙法莲华经文句卷八亮相北京荣宝2020秋拍,以4950万元落槌,含佣金5692.5万元高价成交。当晚,《赵城金藏》妙法莲华经文句卷八以2200万元起拍,历经近半小时逾30口叫价,现场一度由一位场内委托方和两位电话委托方陷入胶着竞价,最终由 ...
中新社西安12月19日消息,西安市文物局19日晚披露,秦汉栎阳城遗址经过考古发掘,清理出了宫城区域内的“后宫”区。2018—2020栎阳城三号古城发掘。西安市文物局供图文献记载,栎阳城在秦献公、秦孝公时期,秦末塞王司马歇,汉初刘邦都曾以之为都城,是西安附近秦咸阳、汉长安外的第三座秦汉都城。此外,在高祖七年“长乐宫成,自栎阳徒长安”后,汉太上皇 ...
12月18日,“心心相印——中国印文化大展”在地处上海嘉定的韩天衡美术馆开幕,展览以中国印章发展历史为主线,汇集中国历代玺印与名家篆刻作品、明清以来集古印谱和篆刻家印谱,以及珍稀印材等560多件展品,其中近七成为首次公开展出。澎湃新闻在现场看到,其中既有西泠印社藏我国存世最早的一部古玺印汇录《顾氏集古印谱》,明代文彭“琴罢倚松玩鹤”青 ...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有玉器约1000多件,其中主要来自私人藏家捐赠。近日,在这家博物馆的一次线上导览中,资深策展人Colin Mackenzie马麟和专家万珺介绍了馆藏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商、周、战国时期的玉器,并针对一些玉器爱好者常有的问题,分享了他们的玉器鉴赏之道。玉,石之美者。在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很少有一种宝石能够与玉的地位相提并论。 ...
故宫博物院藏有丰富的法器类文物,尤以藏传佛教法器居多,这些文物对于认识和了解清宫廷的物质文化、皇室的宗教信仰有着重要的意义。澎湃新闻获悉,12月15日,由故宫博物院和嘉德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妙宝庄严——故宫博物院藏法器展”在北京嘉德艺术中心开幕,此次展览是继去年“故宫博物院藏宫廷器座展”之后的再度合作。展览从故宫博物院藏上万件法器文 ...
澎湃新闻获悉,“白银芳华——从外销银器看晚清民初社会和商贸变迁”近日在地处宁波的中国港口博物馆开幕。展览以中国港口博物馆馆藏的300余件/套银器精品为主,如清中期的花鸟龙纹银壶三件套、清晚期的人物故事纹飞翼龙柄银杯、民国时期的张石川赠胡蝶结婚纪念银杯……向观众再现了晚清民国时期中国外销银器的绝美芳华。其中,胡蝶结婚纪念银杯是民国时期 ...
捷讯皮具城项目位于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塔峰镇牛承村,用地面积约3.87万平方米(约58亩)。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考执字(2019)第(891)号),2019年9月~11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蓝山考古队在项目已征地范围内共抢救性发掘墓葬47座,其中砖室墓20座,土坑墓27座,出土陶器、铜器、铁器、玉石器、漆木器等共465件(套)。 由于该项目征地和青苗补 ...
近日,由美洲考古学会(AIA)评出的近十年(2011-2020)世界十大考古发现揭晓,中国石峁遗址榜上有名。此次评选,为过去十年(2011-2020)世界范围内考古发现的集中评选,入选项目需具备极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学界共鸣。项目先期要览来自《考古》杂志网站(https://www.archaeology.org)。项目的详细介绍,将在美洲考古学会主办的 ...
@北京日报 12月15日消息,作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澹泊宁静遗址考古取得重要发现。记者今天(15日)从圆明园管理处获悉,考古人员在遗址上发现了主建筑“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遗址,这也是圆明园考古工作首次采用植物考古手段开展研究。澹泊宁静遗址位于圆明园西北部,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据史料记载,澹泊宁静的主建筑是座“田”字形大殿,俗称“田字房”。 ...
近日,法国《L′Anthropolie》(《人类学》杂志)2020 年第 11 期刊登了山西省芮城县西侯度遗址最新测年数据及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对西侯度遗址两个旧石器时代遗址点采集的样品进行铝铍同位素(26Al/10Be)比值埋藏测年分析,得出该遗址同位素年龄为距今约 243 万年(2.43±0.06 Ma)。此项研究由南京师范大学、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美国普渡大学和南非
有学者说过 历史就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 而考古人 就是其间的传话人 他们发掘湮没的遗存 揭示尘封的历史 叩问脚下的厚土 仰望文明的星辰 他们可上殿堂演说,可下田野劳作 “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 他们会挖,会铲,会看,会写,会画,会摄 摄影也是一项基本功 12月19日,由浙江省文物局指导 ...
从山西省太原市太山博物馆了解到,太山龙泉寺唐代“五重棺椁”除木椁仍在修复外,石函、木椁的鎏金铜饰、铜椁、银椁、金棺近日在龙泉寺正式对公众展出。 太山龙泉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方20公里的山峦之间。2008年,工人在建设消防蓄水池时发现了唐代塔基地宫。考古工作者经过抢救性发掘发现,这是一处佛塔遗址,仅残留 ...
近日,考古人员在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地区发现旧石器地点40余处、洞穴60处,采集石制品200余件。此次发现,为研究中国南北方旧石器文化交流及与环境变化的关系提供了重要材料。
17日从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最新获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台州地区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之一的沙埠青瓷窑址经主动性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 沙埠窑址群内的竹家岭窑址和凤凰山窑址废品堆积区揭露出丰厚的地层堆积,出土了大量瓷器和窑具标本,基本构建起沙埠青瓷北宋中期至南宋早期的年代序列。
从浙江省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获悉,宁波近期发现一处延续5000余年的聚落遗址,该遗址的发现完善了宁波地区考古学文化序列,为探究聚落空间形态变迁等提供了重要案例。
一、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及其考古发掘概况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最大的石窟群之一,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区东南25公里的大泉沟西岸、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石窟依南北走势的崖体而建,坐西朝东,至今保存石窟的崖面全长1700多米。石窟分为南北 ...
施岙遗址古稻田位于宁波市余姚市三七市镇相岙村施岙自然村西侧山谷中,东南距田螺山遗址约400米。为配合遗址所在的相岙村地块土地出让建设,先期勘探发现,史前古稻田堆积分布面积约8万平方米。 以往对宁绍地区史前稻田的认识,是基于田螺山遗址古稻田的小规模发掘获得的,并不充分。因此,为充分了解史前时期古稻田的形态结构,并为以后建设规划 ...
兴隆遗址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照阳河镇兴隆村东南。2016-2017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单位组成联合考古队,对河北省最北部的坝上地区局部开展了系统调查,发现该地虽在历史时期长期被游牧民族占据,但新石器时代遗址非常密集,遗址即在此次调查中发现。
敦煌研究院中青年专家团一行此次山西考察还参观了华严寺、善化寺、应县木塔、净土寺、岩山寺、公主寺、佛光寺、南禅寺、观音堂、法兴寺、崇庆寺、府城玉皇庙、开化寺、铁佛寺、青莲寺等十多座宋、元、辽、金、明、清时期的寺观建筑和壁画塑像。考察团在考察期间,邀请到了当地两位资深的寺观建筑方面的专家专程陪同我们参观讲解,每到一处佛寺,还有寺院负 ...
2020年12月15日,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多场耦合实验室实验仓体设备安装工程验收会议在敦煌研究院召开。参加此次验收会的专家有兰州大学张明泉教授、清华大学王雪教授、兰州大学谌文武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张得煊教授、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张明义研究员。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马世林、副院长苏伯民,保护研究所所长郭青林、副 ...
建水窑遗址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临安镇碗窑村,1982年文物普查时发现,1987年公布为云南省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现保护面积为130.58亩,是云南已知的古窑址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保存丰富且比较完整的古窑址,在中国陶瓷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2020年7月至9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云南省文物 ...
探源赣鄱 赓续文明 江西地处长江中下游的过渡地带,是远古人类沿江迁徙扩散的必经之地,也是史前文化交流融合的纽带和核心地区。但是,在旧石器时代考古方面,由于长期以来专业力量薄弱,导致工作进展缓慢,旧石器遗址的发现和研究程度都比较有限,尚未充分发挥旧石器考古研究的学术意义及其服务社会的作用和价值。从2019年开始,江西省文物考古研 ...
小呼和格勒遗址位于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希伯花镇小呼和格勒嘎查西北约1公里。遗址处于一地势较高的沙丘上,地表散布着少量陶片。2020年8至10月,为配合引绰济辽输水工程主线项目建设,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与科左中旗文管所合作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此次发掘面积1400平方米,清理房址2座,灰坑10余座,出土了一批陶器、铁器、石器、动物骨 ...
新华社兰州12月13日电 记者从敦煌研究院获悉,“觉色敦煌——敦煌石窟艺术展”近日在海南省博物馆展出。百余件(套)展品呈现了丝绸之路多元文化交流融汇的艺术结晶。 在海南省博物馆,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讲解展览。(王嘉奇 摄) “觉色敦煌—敦煌石窟艺术展”在海南省博物馆举办。(王嘉奇 摄) “觉色敦煌—敦煌石窟艺术展”在海南省博物 ...
河南伊川徐阳东周墓地位于河南省伊川县鸣皋镇徐阳村一带。2013以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我们在以徐阳村为中心的顺阳河及其支流两岸台地上已发现墓葬400余座,车马坑15座,各时期烧窑、窖穴、灰坑数千座。 河南伊川徐阳墓地位置示意图 2015以来,共发掘清理各时期墓葬150座(西周墓6座,东周墓132座),车马坑4座、打包2座,祭祀 ...
新华社太原12月13日消息,记者获悉,持续约两年的“上党长春玉皇庙”修缮工程近日顺利竣工,维修人员在其殿内意外发现地宫。 “上党长春玉皇庙”位于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长春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前殿为北宋建筑。由于年久失修,玉皇庙内的古建筑存在漏雨、柱子倾斜、梁架歪闪等问题。2018年底至今,山西省文物局拨付400余万元对其进行研究性保护 ...
央视新闻12月10日消息,位于湖北荆州的郢城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遗迹丰富,保存较好,对研究秦汉时期的历史具有很高价值。近日,考古人员在郢城遗址发现了三座2000多年前的古木桥。这不仅在近年来秦汉遗址的发掘中极为少见,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木构桥梁之一。古木桥发掘点位于郢城城址内两条水系交汇处,一条为南北向水系,一条为东 ...
澎湃新闻获悉,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2月9日发布重大考古新发现,当地考古人员在山西垣曲发现9座春秋早期的王卿高级贵族墓葬,出土带有铭文的铜器近50件套。专家推测,此处很可能是一处王畿内的采邑。据考古专家介绍,新发现的北白鹅墓地,似与虢国和芮国有着某种隐秘的关系。12月9日,在侯马盟书发现55周年暨张颔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山西省考古研究 ...
英国和哥伦比亚联合考古队在亚马逊雨林(Amazon rainforest)发现一堵长达8英里(约12.8公里)的史前岩画墙,上面描绘了数千幅冰河时期巨型生物和人类的图案,创作时间最早可追溯至12600年前。这一惊人的史前岩画遗址新发现正在今年12月5日开播的英国电视第四频道(UK's Channel 4)系列节目《丛林之谜:失落的亚马逊王国》(Jungle Mystery: Lost Kingdoms ...
受新冠疫情影响,英国大英博物馆在经历二度闭馆后,于12月3日起再次对外开放。然而原计划的展事活动以及到馆参观人群都难以避免受到影响。因而馆方也是积极推出大英在线、听游大英博物馆等线上项目。本文细选了大英博物馆10件最著名的馆藏,从罗塞塔石碑、帕特农神庙雕像、索菲罗酒器到伊夫头像、阿兹特克双头蛇、海达图腾柱等,涵盖古老文明与当代艺术, ...
澎湃新闻获悉,12月15日,地处上海松江的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将举办首个以“云间三友”为主题的书画特展—— “云间三友,逸笔丹青——董其昌、陈继儒、莫是龙书画艺术特展”,展期将跨年并持续至2021年3月15日。此次展览与上海博物馆合作,展出上海博物馆馆藏12件真迹,将以“云间三友”交游为线索,呈现三人的艺术成就和艺术发展脉络。董其昌的“南北宗 ...
清代乾隆在位期间收藏了许多古代的铜器,并召集群臣,为铜器丈量尺寸、手绘图像、撰写说明,持续整理和编辑,完成了三套宫廷收藏铜器的图录,合称为“西清四鉴”或称“乾隆四鉴”。“西清四鉴”总计收录4105件器物,为清宫里的大量铜器留下形影纪录,是官方最具规模的传世铜器图鉴。澎湃新闻获悉,近日,“鉴古—乾隆朝的宫廷铜器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北 ...
今年是明代书画家唐寅诞辰550周年,12月4日起,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以“存天雅集·博物赏识”特别项目的形式展出馆藏作品唐寅《岁寒三友图》,并通过三晚三场不同主题的对话与直播,由相关学者面向公众畅谈唐寅作品与明代士人的社交生活,聊电影中唐伯虎的人设及其交友圈,聊他与当代生活中流行文化的关系。馆藏作品唐寅《岁寒三友图》展出现场不同于明代文徵 ...
12月2日晚间,在永乐2020年首拍中国古代书画夜场中,清代“四王”之首的王时敏早年《仿黄公望山水轴》现场以3800万元起拍,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拉锯战之后,最终以7450万元落槌,加上佣金以8567.5万元成交,这一价格也创造了王时敏个人拍卖的第二高价。此外,在同一专场,清代伊秉绶于1811年书写的隶书七言联以远超估价的2587.5万元成交,成为艺术市场上最贵 ...
辽宁博物馆的“唐宋八大家”特展12月2日上午在沈阳开幕,巧合的是,就在2020年12月2日晚间,一件“唐宋八大家”中的王安石文集——宋龙舒本《王文公文集》三卷与《宋人信札册》在2020永乐全球首拍经过激烈竞价,最终以2.6335亿元成交。2021年是王安石诞辰1000年。这位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学者、文学家,其政治改革、学术思想、文学作品,都对中国的历史进程 ...
2020年11月12-26日,我院组织中青年专家团赴山西省进行石窟寺等历史文化遗产的考察和学习交流活动。2019年8月19日总书记到甘肃敦煌莫高窟实地考察、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2020年5月11日总书记到山西大同云冈石窟考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8日下午就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题举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 ...
12月10日上午,作为首个全球性博物馆研究与交流中心,国际博物馆协会国际博物馆研究与交流中心(The International Museum Research and Exchange Centre of ICOM,简称ICOM-IMREC)成立大会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举行。来自国家文物局、国际博协总部、中国博物馆协会(国际博协中国国家委员会)、上海市文旅局(文物局)、全国部分文博机构、开设文博专业 ...
多数陶器、瓷器历经岁月沧桑和兵荒马乱后粉身碎骨多与泥土为伴,完整器则被人视为珍宝,陈列供后世欣赏。纵观浩瀚如烟的古代陶瓷,“陶瓷标本”从未被像现在这样备受青睐。 阅读碎片可以由一斑窥全豹为我们触摸历史、追根溯源架起一座桥梁。通过碎片同样可以了解精美、珍稀的中国古陶瓷的历史文化和工艺发展过程,同样可以感受到古人的工匠精神,了 ...
谢谢曹劲所长给我如此待遇,倍感荣幸,也有愧疚,因为准备得实在不能说充分。此外,一想到作为“局外之人”,在这个场合,在各位面前谈论广东考古,也是有些不踏实的。 这么多年来,广东考古取得一些列引人瞩目的成就(西汉南越国考古、水下考古、旧石器晚期考古,被评列为年度考古十大发现的位居全国第九等),考虑到在过往的绝大部分历史阶段,广 ...
“十三五”期间,在党和国家的关心和支持下,中国考古学取得一系列重要成就,具体体现为考古发现层出不穷,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学术交流日益繁荣,国际话语权不断增强;学科体系日益完善,专业人才队伍不断扩大。 国家文物局启动“考古中国”项目 “十三五”期间,国家文物局启动“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印发《“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申报管理指南(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