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年磨砺 自然之美—麦积山石窟第123窟

西魏(公元535年-556年)开窟,平面方形平顶窟。建筑特色洞窟内正、左、右三壁各开一圆拱半壁浅龛,左右壁龛前的坛基上作方形佛座。塑像内容三壁三龛,洞窟表现《维摩诘经·问疾品》内容,共有造像九身,正壁龛内塑释迦牟尼说法,龛外两侧各塑一胁侍菩萨;左壁龛内塑维摩诘,龛外塑一弟子一男童像;右壁龛内塑文殊菩萨,龛外塑一弟子一女童像,造像生动优 ...

• 千年磨砺 自然之美——麦积山石窟第44窟

麦积山石窟第44窟西魏开凿,平面方形窟,前部在地震中坍塌,仅余洞窟后壁,44窟为西魏典型代表窟龛之一。塑像内容第44号窟泥塑现存一佛二菩萨一弟子。自窟前部崩塌千百年来,一直暴露在外,虽遭风吹、日晒、雨淋,但大都完好如初,表现了当时的匠师雕塑才能的非凡和制泥技巧的高超。麦积山西魏造像中最为杰出的一尊塑像当属第44窟正壁主佛像。它不仅是西魏 ...

• 千年磨砺 自然之美—麦积山石窟第78窟

  建筑特色78窟位于西崖中层,正壁和左右壁面及窟顶之间呈圆弧形交接,佛座下有较高的倒“凹”字型坛基。坛基正面有焚烧后残存的木边框。正壁左右两侧上部各开一圆拱小龛,大小相近。洞窟蠡测这个洞窟现被部分专家定为后秦始凿,但从洞窟形制到造像特征都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的“昙曜五窟”有较多的相似之处,因此有大部分专家认为78窟的开凿年代是北魏文 ...

• 特殊时期,一起了解麦积山石窟的遗产类型吧!

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国,举国上下都投入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疫情之下,我们的文化遗产地,博物馆都已纷纷闭馆。在我们居家隔离,抗击疫情这一特殊时期,不如一起了解麦积山石窟的遗产类型吧!麦积山,又名麦积崖,因山形“如农家积麦之状”而得名。始凿于东晋十六国的后秦时期(公元384年),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 ...

• 麦积山石窟中沉默千年的父爱

学术使命,本真情怀更多精彩欢迎关注建筑史学欢迎投稿留言交流麦积山石窟133窟,是麦积山石窟内部空间最大,内容最丰富的洞窟。里面保存了众多的石刻造像碑,故又称碑洞。在麦积山石窟133窟内,有这样一组宋代雕塑作品。在正对洞窟门口的位置,有一组北宋时期的雕塑作品,释迦牟尼像高3.5米,高大的身躯微微前倾,是释迦牟尼成佛后回家看望儿子罗睺罗时的情 ...

• 深山里的守卫——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安全保卫工作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及时关闭了石窟参观,确保人员不聚集,不传播。为了确保防疫防控期间的文物安全、冬季护林防火、最大程度减少交叉感染,对在石窟区域值班的工作人员进行封闭式管理,无特殊事宜不得离开石窟区域,餐厅实行错峰就餐,并对各个区域每天进行消毒处理。同时,文物安全保卫工作也一刻不放松,加强对窟区的巡逻、安 ...

• 中华艺术寻根|罕见的“薄肉塑”飞天:天衣飘飘,破壁欲出

  有着194个窟龛、7000多尊造像的甘肃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其中第四窟是麦积山最高处的石窟,距离地面约70 米,窟顶之上,有着极其罕见的“薄肉塑”飞天壁画,作为一种彩绘与浮雕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薄肉塑”极少在我国其他各大石窟中出现,塑绘结合的手法使得诸飞天鲜活灵动,似乎破壁欲出,营造出了一个鼓乐齐鸣,天音袅袅,香花满壁,天衣飘飘,满壁灵动的佛国世界。  由于麦积山第四窟文物维

• 中国石窟:天水麦积山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出版社:文物出版社ISBN:9787501037360版次:2商品编码:11340469品牌:文物出版社(Cultural Relics Press)包装:精装开本:16开出版时间:2013-07-01用纸:胶版纸页数:302正文语种:中文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5世纪初开始营造佛教石窟寺,后北魏至隋代为兴盛期,盛唐大地震致中辍,宋元明进行了重修,现存窟龛200余个,雕塑、壁画俱佳,早期造像代表着北朝雕塑的水平。1961年经国务院颁布为 ...

• 精品推介|麦积山121窟 “窃窃私语”菩萨与弟子

麦积山石窟121窟 菩萨与弟子 (北魏) 细眯着双眼,动人的微笑已“绽放”了千年;窃窃私语的神态成为了佛教艺术造像中最独特的风景,这,就是麦积山121石窟造像“窃窃私语”。中龛两侧各有一菩萨一弟子像,弟子身穿翻边双领下垂的袈裟,内着僧衹支,下着长裙,似开似闭的双眼和抿起的嘴唇,露出了专心倾听的表情。旁边的菩萨像,身材修长,细颈削肩,头束扇形高肉髻,身穿褒衣博带式上衣,下着长裙,肩披宽边大披巾,足

• 著名雕塑家 | 段一鸣 —— 麦积山雕塑的守望者

段一鸣,1960年生于甘肃兰州。福建工艺美术学校雕塑专业毕业,后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天水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麦积山艺术研究会副会长、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擅长当代雕塑、古代雕塑的研究与临摹。先后被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聘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考察课”兼职辅导教师。曾被授予“世界华人艺术家”称号,被中国国

• 麦积山石窟进行震后文物险情排查工作

2019年10月28日凌晨1点56分,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发生5.7级地震,震源深度10KM,震中距麦积山石窟293km,天水市有明显震感。灾情发生后,麦积山石窟遗产监测中心启动重大自然灾害巡查预案,对麦积山石窟所有洞窟文物、栈道、瑞应寺等进行排查,截至目前窟区壁画和塑像暂未发现异常情况。同时开展相关监测数据分析工作,防范次生事故发生。

• 【麦积山面孔】孙纪元:从敦煌到麦积山

“若说我们这代文物修复师何时才对修旧如旧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应该是雕塑家出身的老所长彼时灌输给我们的先进理念。”初听孙纪元先生之名,是在今年夏末。其时,我们在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采访,已届知天命之年的保护研究室主任马千提及这位老领导时,言语之间满是敬重。之后的相关采访中,我们陆续得知,矗立于秦州区七里墩三角地的城市雕塑《女娲》、麦积区渭河桥头《双飞天》,以及杜甫寓居过的南郭寺大雄宝殿内彩塑释迦牟尼

• 【麦积山面孔】张锦秀:麦积山石窟当代传承之路的记录者

张锦秀,1940年11月生。1965年毕业于西北师大中文系。1976年起担任麦积山加固工程办公室秘书。1984年由省文化厅文物处正式调往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担任保护研究室副主任、资料室主任,副研究馆员。长期从事文物工作,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其历经10余年编纂出版《麦积山石窟志》一部,发表有关文章20余篇。退休后又编著出版《麦积山往事杂记》一册。简历入编《中国文博专家志》。张锦秀:麦积山石窟当代

• 精品推介|麦积山4窟金刚力士

在佛国世界中,金刚力士是作为佛的侍卫而出现的。金刚力士能护持正经,使无量众生受到利益。金刚力士源于印度古神那罗延(Nryana),传到中国后其形象有了很多变化,直到唐代金刚力士才基本成熟形成现在的固定样式。金刚力士成双出现在洞窟门口作为守门神存在。麦积山石窟4窟 金刚力士(宋)在麦积山石窟04窟有这么两尊金刚力士,民间称为“哼哈二将”。左端的力士,双唇紧抿,称为“哼将”,身高4.00米。为宋代上

• 麦积山4窟菩萨

魏事风骨,唐言气象,宋尚意态。宋代以来,随着社会生活世俗化的进程,佛教造像不再致力于超凡脱俗的姿态和动感力量的描摹,而是转向对内在美和静态美的展现,逐步过渡到崇尚现实的原则,构成了一种朦胧、含蓄而又神秘的美感,同时通过其恬静的神情,表现出怜悯、关怀世间的情怀。麦积山石窟 4窟 菩萨(宋)4号窟修建于北周,经由隋唐两代地震的破坏、唐宋明清四朝对它重塑和重绘,才有了我们眼前的景象。而今天要着重介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