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 三晋与东周王室、中山国、燕国量制问题研究

战国时期三晋(韩、赵、魏)、东周王室、中山、燕国的量制虽不见于文献记载,但大量的实物材料证明它们均已建立了比较完备的量制体系。迄今为止,已有许多学者对这几个国家的量制问题进行过相关讨论,不过他们的关注点一般集中于某件器物或者某个国家的量制情况,而对国家间的量制关系关注较少。本文试以这六个国家的量器和记容器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各自的 ...

• 新疆古代玻璃的发现与科技研究

来源:《西域研究》2023年第4期新疆古代玻璃的发现与科技研究刘念 崔剑锋 姜晓晨阳内容提要本文对新疆地区出土不同时期玻璃制品的科技考古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统计各时期不同类型玻璃制品的发现与分布,总结新疆地区玻璃制品的基本特征与产源信息,探讨其所反映的文化交流情况,提出将考古遗址背景、古玻璃类型学研究、多手段科技大数据分析三者有机结合, ...

• 铅同位素考古研究-以中国云南和越南出土青铜器为例

铅同位素考古研究-以中国云南和越南出土青铜器为例作者:崔剑锋等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副标题:以中国云南和越南出土青铜器为例出版年:2008-4页数:168定价:80.00元丛书: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学术丛书ISBN:9787501023851内容简介《铅同位素考古研究》的作者可能是我国最早使用多通道等离子质谱于铅同位素考古,等离子质谱的高灵敏度使得绝大多数青铜样品 ...

• 试论高放射性成因铅——商代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科学实证

2014年陕西宝鸡石鼓山西周墓葬发现青铜器什么是高放射性成因铅1984年金正耀在北京第三届中国科学技术史国际讨论会上发表了《晚商中原青铜的矿料来源》一文,公布了他在殷墟青铜器中发现高放射成因铅的研究成果,引起学界广泛关注,标志着铅同位素考古在我国的诞生1。1985年,《考古》刊载了彭子成等人的一篇综合介绍铅同位素比值法基本原理、实验方法与典 ...

• 【民族考古】科技视野下“异族同俗”现象的观察 ——以巴蜀青铜器为例

【作者简介】黎海超,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崔剑锋,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周志清、左志强,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前言考古学文化与族群之间的对应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理论上讲,同一考古学文化可以对应同一族群,也可以囊括不同族群。不同族群表现出相同物质文化特征的例子在近现代民族中比比皆是。这种“异族同俗”的现象也同样常见于考古学研究中。 ...

• 郎剑锋:东周吴越式青铜盖鼎刍议

东周时期,包括现今安徽与江苏南部、江西东北部、浙江、上海和福建北部的长江下游地区是吴、越两国的腹地。本文拟从风格、技术和文化意义等多个视角,对该地区出土的一类铜盖鼎进行分析探讨。 一、“风格”的确立 “风格”是西方美术史的核心概念之一。但随着学科的发展,特别是“艺术史学与考古学的交会”,“风格”概念也被引入考古学界,对包括商周铜器 ...

• 吴越地区青铜时代的太阳崇拜——一种青铜杖饰的文化解析

吴越地区青铜时代的太阳崇拜——一种青铜杖饰的文化解析郎剑锋(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内容提要:东周晚期,吴越地区流行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青铜杖饰,其在结构、形制和装饰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一致性。结合传世文献和考古资料进行推断,这种青铜杖可视为简化的太阳树,这是吴越地区青铜时代太阳崇拜的物证。该信仰在吴越地区至少可追溯至良渚文化、河 ...

• 工艺分析印证圆明园马首工艺精湛

根据国家文物局工作安排,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何鸿燊先生捐赠的圆明园马首铜像利用便携式X荧光光谱仪、X光照相、可塑材料翻模显微照相、相机微距拍照观察等方法进行了分析检测,希望了解马首的材质、铸造工艺以及可能的用途等方面的信息。其中,成分分析法选用德国Bruker Tracer 5i便携式荧光光谱仪,该光谱仪测试电压40kV,工作电流40uA;X光照相法选用美国Golden Engineering公

• 崔剑锋:无机质文物的工艺与产地研究

2019年6月10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科技考古教研室主任崔剑锋副教授受邀为本所作《无机质文物的工艺与产地研究——以浙江省出土考古遗物分析为例》讲座,讲座由所长刘斌研究员主持,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秦岭副教授一起参加了旁听和讨论。

• 甘肃张掖西城驿遗址陶器的科技分析与研究

————————————————————————————————————全文阅读甘肃张掖西城驿遗址陶器的科技分析与研究(作者:郁永彬 景德镇陶瓷大学古陶瓷研究所,吴小红 崔剑锋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陈国科 王辉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考古》2017年第7期)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