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 海外考古大家访谈|安特生:对中国史前考古作出重要贡献的西方学者

文丨李水城安特生的全部学术活动我们似乎可归纳为一点,即试图以仰韶文化遗存为中心,探索中国文化起源问题,对中国学术界影响很大。安特生几乎跑遍了仰韶文化影响所及的边缘地区,他没有找到仰韶文化的真根源,他也没能给仰韶文化的范围加以界定。但他认识到仰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源头,这就无异于说,他或许已经意识到它是产生中国文明的一种“基因” ...

• 李水城 :《先秦考古——中国考古学(上)》序

2010年秋,宿白先生把我叫到他家,将文物出版社刚出版的《汉唐宋元考古——中国考古学(下)》一书赠我。并随口说道,出版社和读者都在问,这套书怎么只有(下)没(上)?你去和严文明说说,尽快把(上)整理了交给文物出版社。随后我带着《中国考古学(上)》的讲稿去见严先生,他赞同宿先生意见,命我尽快整理。我提出,讲稿中新石器时代占的比重较大, ...

• 正业居学-李水城考古文化论集

正业居学-李水城考古文化论集 作者:李水城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副标题: 李水城考古文化论集出版年: 2017-12定价: 108.00元装帧: 精装丛书: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学术丛书ISBN: 9787532586868内容简介本书首篇侧重了对考古学发展史的独到思考,并透过对夏鼐、苏秉琦、邹衡、徐苹芳、俞伟超、张光直、童恩正以及国外学者安特生、马尼士和宾福德等人 ...

• 中国盐业考古

中国盐业考古作者:李水城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年:2019-10页数:475定价:128装帧:软精装ISBN:9787564367022内容简介《中国盐业考古》是一部介绍20多年来我国盐业考古成果与现状兼及世界盐业考古概况的学术专著。全书视野宏阔,先用两章内容介绍了欧洲、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等地区的盐业考古状况,在此背景下,将我国的盐业考古按照中原、成都 ...

• 东风西渐-中国西北史前文化之进程

东风西渐-中国西北史前文化之进程作者:李水城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副标题:中国西北史前文化之进程出版年:2009-10页数:320定价:160.00元装帧:精装ISBN:9787501026555内容简介《东风西渐:中国西北史前文化之进程》可供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冶金史、科技史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学者和学生阅读。中国的大西北是我国近现代田野考古学的诞生地之一,在中国考古学 ...

• 先秦考古——中国考古学(上)

基本信息:编著:严文明 李水城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年3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3年3月印次:1ISBN:9787501062980内容简介:  本书是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中国考古学通论”讲义的先秦部分,作者是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李水城先生。全书共25万字,约120幅插图,分为五章,包括绪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考古、西周与东 ...

• 我与北大考古︱李水城:考古大有“苦中作乐”的意境

 10多年前,我在《东风西渐:中国西北史前文化之进程》的序言中曾谈到自己是怎么走上考古这条道路的,此不赘述。我们这代人的专业选择大多都有点盲目性,其中既有历史原因,也与这代人的教育背景和生活经历有关。  1978年秋在北大,吕遵谔教授给我们两个年级讲授旧石器考古这门课。记得第一堂课吕先生就打趣说:“考古考古,连蒙带唬,刨坟挖土,一辈子 ...

• 李水城:驯化与农业起源

  农业产生前,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距今一万二千年到一万年间,由于气候变化与人类进化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农业的起源阶段。全新世最后一次冰期的高峰期在距今2.1万年到1.5万年期间。冰期结束以后,人类社会经历了一系列发展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体现在文化方面,如石器标准化、宗教仪式出现、社会网络系统扩大,还包括农业出现以及其后定居社会的 ...

• 半山与马厂彩陶研究

基本信息:作者:李水城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22年5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2年5月印次:1ISBN:9787100201872内容简介:  彩陶是人类历史早期以陶器为载体的艺术创造活动。陶器与彩绘花纹是一对统一体,二者互为依存,体现出不同的功能和价值。本书以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西北地区半山—马厂文化(公元前4650—前4300年)的彩陶为研究对象,通过 ...

• 骟马文化研究

   骟马文化研究 李水城摘要:本文对马文化遗址的发现过程和出土遗物做了全面介绍,指出这是甘肃河西走廊境内继四坝文化之后出现的又一个新的考古学文化,应正式命名为马文化。该文化形成于公元前一千年前后,至西汉初年消亡。其分布范围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的西部。马文化是在内蒙古额济纳旗以绿城遗址的基础上并汲取周边地区其他文化因素发展起来的 ...

• 李水城|中原所见三代权杖(头)与东西方文化交流

以往的研究认为,权杖在传入中国的最初阶段,只是游弋于华夏边缘,中原王朝似乎并未接受这一外来文化特质。本文梳理了以往在河南、山西和陕西考古发现的权杖(头),发现这些权杖均出自三代时期王畿内的高等级墓葬,证明夏、商、周时期部分社会高层已接纳权杖,并将其与中国传统礼仪器具中的斧钺、青铜礼器并列,共同构成象征王权和身份等级的标志物。这一 ...

• 耀武扬威:权杖源流考

  基本信息:  作者:李水城 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4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21年4月  印次:1  ISBN:9787532598571  作者简介:  李水城。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先后获学士(1982)、硕士(1988)和博士(1996)学位。曾在宾夕法尼亚大学(1999)、哈佛大学(2000、2015)、剑桥大学(2006)、牛津大 ...

• 李水城:罗家坝遗址史前考古学文化源流蠡测

    摘要:川渝地区史前文化体系研究初步构建于20 世纪90 年代,在空间上可大致分成五个文化圈。其中,川东北文化圈所在的嘉陵江流域在沟通南北文化交往的历史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这个地区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一直相对薄弱,致使此区域的史前文化面貌长期处于扑朔迷离的状态。2016年对宣汉罗家坝遗址进行的第四次考古发掘取得重要突破,特别是该遗址出 ...

• 李水城:“牛角形器”“铜旄”二器考

开始“牛角形器”“铜旄”二器考李水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摘要:2000年,在河南安阳花园庄东地M54出土一件牛角形器,后在河南淇县庙口镇大李庄墓地再次发现此类物。此器长150~160厘米,没有利刃,出土量不多,应为礼仪活动中的仪仗用具。此物最早出现在近东地区,应与牛的驯化导致的“牛崇拜”有关,后来随着东西文化的交流传入中原。20世纪70年代,在陕 ...

• 讲座回顾|李水城:《中国冶金术的起源:考古学的观察》

2019年3月20日上午,文化遗产学院“博望论坛”第七十四期特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李水城教授莅临我院,举办“史前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系列讲座第三讲:《中国冶金术的起源:考古学的观察》。本次讲座由钱耀鹏教授主持,全院师生及相关大专院校200余人参加本次讲座。李水城教授李水城教授主讲,钱耀鹏教授主持讲座现场  讲座内容回顾  “讲座梳理了冶金 ...

• 纪念宿白先生|李水城:一日受教,终身受益

  2018年2月1日清晨,我在外地收到宿白先生女儿宿志丕的微信:“今天五点多我父亲过世。”看着手机,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虽说先生已近期颐高寿,但这消息还是太突然了。接下来的几天,眼前不断浮现出先生的面容和身影,也回想起先生在治学、做人方面的诸多往事。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期间,宿白先生与作者在一起(1998年5月)  宿白先生是北京大学 ...

• 李水城:《世界体系下的边际效应:中国西北与欧亚草原的族群迁徙与文化交互》

  2019年3月18日下午,西北大学名家讲坛暨文化遗产学院“博望论坛”第七十二期特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李水城教授,在我院博望报告厅举行了“史前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系列讲座第一讲:《世界体系下的边际效应:中国西北与欧亚草原的族群迁徙与文化交互》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钱耀鹏教授主持,全院师生及相关大专院校200余人聆听了本次讲座。李水城教授主 ...

• 学人学术 | 阿尔泰周边所见短柄石棒来源及功能蠡测

阿尔泰周边所见短柄石棒来源及功能蠡测* 李水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摘要:短柄石棒的分布西起额尔齐斯河与鄂毕河流域,东至米奴辛斯克盆地,北抵森林草原,南达中国新疆北部和蒙古西部。棒首主要雕刻马头、人头和公羊头。这个共有的文化习俗显示出,在这一广阔区域的不同族群(考古学文化)有较密切的交往。相较各地石棒出现的时间,鄂毕河与额尔齐斯河 ...

• 李水城:《穿越古今:海外考古大家访谈》序

 2009年夏,我在前往法国东部参加考古发掘之前,《南方文物》的周广明先生给我打来电话,谈到他想在刊物上开辟一个新栏目,内容为介绍国外著名考古学家的成长经历、学术贡献以及对中国考古学的评价与前瞻。他希望我能出面主持这个栏目,并就这个栏目的可行性、内容、稿源等具体问题提些意见并做些思考。  此前我曾与广明多次讨论《南方文物》的版面和栏 ...

• 讲座回顾|李水城:《世界体系下的边际效应:中国西北与欧亚草原的族群迁徙与文化交互》

2019年3月18日下午,西北大学名家讲坛暨文化遗产学院“博望论坛”第七十二期特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李水城教授,在我院博望报告厅举行了“史前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系列讲座第一讲:《世界体系下的边际效应:中国西北与欧亚草原的族群迁徙与文化交互》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钱耀鹏教授主持,全院师生及相关大专院校200余人聆听了本次讲座。李水城教授主讲钱 ...

• 讲座回顾|李水城:《中国西北地区史前文化的扩散与演进:以甘肃为中心》

2019年3月19日下午,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博望论坛”第七十三期特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李水城教授为我院师生带来“史前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系列讲座第二讲:《中国西北地区史前文化的扩散与演进:以甘肃为中心》。本次报告由陈洪海教授主持,全院师生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相关科研机构、大专院校200余人聆听了本次讲座。李水城教授讲座现场  讲座内容 ...

• 权杖头:古丝绸之路早期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

权杖头:古丝绸之路早期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 李水城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自1921年现代田野考古学在中国诞生之初,有关中国远古文化的来源问题遂成为学术界争论的一个焦点。最初,安特生(Andersson,J.G.)博士将仰韶文化作为华夏文明的始祖。后来,在某些西方学者观点的影响下,他接受了“仰韶文化西来”的说法,并前往中国西北地区寻找相关的证据。与此同时,“西来说”理论也成了压在中国

• 埃及串珠:连接夏鼐博士与皮特里爵士的精神纽带

  2015 年,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逝世30 周年,《南方文物》特辟专栏纪念这位中国考古学的奠基者和领导者。《南方文物》编辑部周广明先生和我谈及此事时,我建议除组织纪念文章外,应该特别强调一下夏鼐早年在埃及串珠研究领域所做的杰出贡献。尽管考古学界都知晓夏鼐留学英国并完成了博士论文《古埃及串珠》,但此博士论文一直到2013 年才由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国际著名的斯普林格出版社(Springe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