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 贾伟明:欧亚草原青铜文明与新疆青铜时代考古

2022年10月17日晚7时,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考古系、中国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贾伟明老师应我校邀请,以“欧亚草原青铜文明与新疆青铜时代考古”为主题,在博雅楼三楼会议室以线上视频的方式为我校师生做专题讲座。我院教师郭璐莎担任此次讲座主持。 讲座包括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首先是欧亚草原西部新石器-红铜(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其次是欧亚草 ...

• ​蒙古高原传统游牧形态的考古学观察

来源:“考古”微信公众号,原文刊于《北方文物》2022年第4期〔内容提要〕地处欧亚草原东部的蒙古高原是游牧经济分布的主要地区之一,对这些传统游牧经济状态的分析,会极大地促进史前游牧考古研究的深入开展。一直以来,游牧业始终是高原的主要经济形态。千百年来,牧民根据自然资源来决定其游牧的具体方式。这种传统的游牧方式是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游 ...

• 新疆史前考古学文化与人群——从小河文化与人群构成说起

来源:“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微信公众号原文刊于《考古学集刊》第27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引用请据原刊。内容提要:考古学文化的时空关系与可能对应的人群的客观存在是史前考古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而古遗传学等多学科的应用,为考古学提供了全方位的证据链。新疆小河文化一直颇受关注,最新的古遗传学研究又提出了新的观点。回顾以往的 ...

• 新疆博尔塔拉河流域青铜时代山顶遗存的发现与初步认识

来源:《西域研究》2018年第2期新疆博尔塔拉河流域青铜时代山顶遗存的发现与初步认识丛德新 贾伟明 贾笑冰 〔澳〕艾莉森·贝茨 〔澳〕葆拉· 都曼尼内容提要新疆博尔塔拉河流域自2010年以来,通过考古调查发现了一批青铜时代山顶遗存,在欧亚大陆的东段迄今未发现同类的遗址,因而非常重要。初步比较、研究发现,这些包括瞭望、防御功能的山顶建造群,体现 ...

• 黑龙江考古民族资料译文集

黑龙江考古民族资料译文集 作者:吴文衔 主编 /贾伟明副主编出版社: 北方文物杂志社出版年: 1991-9页数: 244定价: 5.00元装帧: 平装统一书号: 11021-199109

• 谭宇辰 李延祥 丛德新 贾伟明┃新疆温泉县阿敦乔鲁遗址出土早期铜器的初步科学分析

来源:《西域研究》2021年第3期内容提要新疆温泉县阿敦乔鲁遗址是西天山地区发现年代较早的一处青铜时代遗存,出土青铜器数量也为该地区同时期发现中最多的,对于研究公元前2千纪上半叶西天山地区早期铜器的传播和冶金技术的区域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阿敦乔鲁遗址出土的铜器进行了49件无损检测,并对其中6件做有损检测,显示其材质均为锡青铜,成型 ...

• 丛德新 等:西天山地区青铜时代遗存新类型

来源:《西域研究》2017年第4期阿敦乔鲁:西天山地区青铜时代遗存新类型内容提要  欧亚草原青铜时代的社会和文化联系是近年来欧亚考古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关于安德罗诺沃文化或安德罗诺沃文化共同体的讨论是其中主要议题。新疆阿敦乔鲁等遗存的发掘证实,中国在西天山地区存在一个与欧亚草原安德罗诺沃文化共同体相关联的文化类型的集中区域。该遗址保存 ...

• 丛德新 贾伟明:欧亚草原史前游牧考古研究述评——以史前生业模式为视角

来源:《西域研究》2020年第4期·农耕·畜牧·游牧·人类社会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多种生业模式并存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常态。包括中国北方地区特别是新疆天山以北地区在内的,广泛分布在欧亚草原的畜牧(游牧)社会,在与农业社会的互动中发展出了独特的经济模式,在东西方文化的早期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专栏以农牧交融与畜牧(游牧)起源研究为主 ...

• 欧亚草原史前游牧考古研究述评 ——以史前生业模式为视角

本文电子版由作者提供 作者:丛德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贾伟明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考古系,通讯作者; 原文刊于《西域研究》2020年第4期 此处省略注释,完整版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 贾伟明:史前游牧生业的考古学观察———新疆西天山史前聚落分析

    内容提要:聚落形态分析被广泛应用于史前定居农业生态研究。新疆博尔塔拉河上游一些高海拔季节性固定居址的陆续发现,为游牧业聚落形态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证据。本文以聚落形态理论,结合民族考古学的方法,对以博尔塔拉河上游为代表的西天山史前游牧遗存的生业进行探讨。在充分认识牧业与农业在聚落形态之间的差异的基础上,对如何正确将聚落形态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