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显示子项
中国 陕西 河南 甘肃 新疆 青海 宁夏 西藏 四川 云南 重庆 山西 湖北 湖南 贵州 广东 广西 河北 山东 江苏 安徽 江西 浙江 福建 北京 上海 黑龙江 内蒙古 海南 吉林 辽宁 天津 香港 澳门 台湾

• 第七届中国公共考古·桂林论坛开幕

 当日,第七届中国公共考古·桂林论坛在桂林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幕。来自考古科研机构、文博单位、高校等50余家单位的百余名嘉宾参与论坛活动。“中国公共考古论坛”旨在搭建一个公众考古研究与交流的平台,提升公众对考古学的认识和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11月7日,嘉宾在桂林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洞穴遗址参观。11月7日,论坛开幕式在桂林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举行。11月7日,考古专家(右一 ...

• 人类最早何时登上青藏高原?历史探访者揭开未解之谜

  当北国的银杏树早已裹上金缕衣时,位于桂林的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还是绿荫环绕,丹桂飘香。山水盛景掩映下,第七届中国公共考古·桂林论坛于7日-8日在桂林举办。  本次论坛设立了“中国考古新发现及其保护利用”“城市考古与社会经济融合发展”“考古遗址博物馆(公园)与公众考古”等主题,论坛汇聚了考古界的专家学者,也吸引了当地大学生及普通市民参与。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彭小军和团队多年求索, ...

• 长江文明在这里生生不息

  近日,“长江文明物语——长江文明与海上丝绸之路专题展览”在江苏省张家港博物馆开展。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孕育了华夏5000年文明史,一头挑起远古神话中的“昆仑墟”,一头连接融通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青藏彩陶、巴蜀青铜、楚国漆器、景德镇瓷器……这些长江岸边星罗棋布的文化遗产,向我们展现了生生不息的开放创新精神。  长江最显性的特点是开放。它是陆海联动的大通道,它张开双臂,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穿过险 ...

• “天下龙泉——龙泉青瓷与全球化”特展在浙江省博物馆开幕

 11月15日,浙江省博物馆建馆90周年之际,由故宫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丽水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天下龙泉——龙泉青瓷与全球化”特展在浙博武林馆区开幕。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中共丽水市委书记胡海峰,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蔡晓春,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葛学斌,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褚子育,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赵国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柳河 ...

• 镜月澄华——大同市博物馆藏铜镜

 “照日菱花出,临池满月生”,孕育于我国博大精深的古代文明之中的铜镜,是我国古代青铜器文化独立成体系的一朵奇葩。铜镜虽小,但它所映照的不仅是人们的容貌,还有千百年来中国历史的发展,是岁月的记录,记载着文化、美术、科学、人文、社会形态、思想意识等内容。  关于我国铜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传说时代,古人将铜镜的起源归于轩辕氏。神话传说已不可考,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铜镜是位于甘肃、青海一带的齐家文化时期的铜 ...

• “黑石号”沉船始发哪里?

  无论是东晋高僧法显,还是南下西洋的郑和,印度洋上的斯里兰卡都是他们旅途的重要节点,而近年此地的考古发掘中,中国各个年代的瓷器也屡屡出土。12月20日,斯里兰卡曼泰遗址,来自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的考古队伍与当地考古队员正在开展发掘前期工作,这也是中国学者首次对曼泰遗址开展考古工作。  “黑石号”沉船始发哪里?11、12世纪是否为中国陶瓷外销的低谷期?带着这些历史谜团,中方考古队员将针对港口遗址出土 ...

• 农牧交错带:民族文化融合历史大舞台

  万里长城,作为我国古代北方著名的军事防御体系,被认为是中原政权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分界线。现在,专家学者为我们揭示了长城历史的另一面——长城地带成为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大舞台。嘉峪关日落。  在岷江上游考古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叶茂林提出,综合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经济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长城地带在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文化上,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历史意 ...

• 四川邛窑考古遗址公园展开冶铁实验考古 看两千年前古人如何炼铁

 2000年前成都先民如何冶铁?11月16日,成都考古人员在邛崃市邛窑遗址公园进行了原汁原味的“昨日重现”。这是同日揭幕的“中国西南与东南亚冶金技术的起源与传播暨临邛冶铁实验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系列活动之一,旨在深入研究临邛汉代冶铁技术及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升“古蜀文明传承保护工程”的研究水平。本次活动由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爱媛大学亚洲古代产业考古学研究中心、邛崃 ...

• 山西朔州发现215座古代墓葬

  11月17日,朔州市朔城区文物局披露:朔州市文物工作站在该区窑子头乡后寨村西(恢河西岸)的朔州市殡仪馆馆址进行地下文物勘探时,发现该地域地下埋藏着215座古代墓葬,年代初步确定为战国至辽金时期,时间跨度1500多年。目前,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正在对该墓葬群进行考古发掘。  该墓群占地125亩,北距朔州老城7公里,南距新城遗址(梵王寺)10公里。四周已经被铁丝网围起,有安保人员在四周巡逻。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正 ...

• 浙江宋代道源塔基遗址发掘工作基本完成 多件文物出土

 从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博物馆获悉,目前该县宋代道源塔基遗址发掘工作已基本完成。近三个月来,多件宋朝文物从发掘现场出土。发掘现场。图片来自平阳县博物馆  道源塔遗址位于平阳县萧江镇桃源村,2019年7月18日,桃源村当地村民在资福寺前平整土地时发现塔砖,平阳县博物馆在接到群众反映后,随即组织人员前往调查,现场出土较多青砖,皆印有“道源塔磚”或“南無大乘妙法蓮華經”字样,确认为一处古代塔基遗址。  由于遗址 ...

• 甘肃马家塬遗址已出土文物万余件:随葬车辆装饰繁复

 20日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在历时14年的考古发掘中,位于甘肃天水市张家川县境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家塬遗址,目前已发掘的70余座墓葬出土大量珍贵的文物和上千具殉牲,设计考究、工艺复杂的大量随葬车辆装饰繁复引人。图为马家塬墓地地貌。图片来自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表示,发掘显示,这是一处与西戎部落首领有关的高等级贵族墓地。经持续考古发现充分体现出战国晚期西戎文化的独特性和 ...

• 国博馆刊 | “琉璃之路”:朝鲜半岛的古代玻璃器

【内容提要】玻璃器在古代是一种全球化产品,也是当时东西方之间丝绸之路贸易最清晰的证据之一,丝绸之路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琉璃之路。铅钡玻璃是早期铁器时代日本、中国和韩国之间交往互动和贸易关系的一个标志,但中国之外,在朝鲜半岛和日本也出土了大量西方风格的玻璃容器,这些玻璃容器均出现在寺院珍藏、皇室大墓和神社的祭祀遗址,说明在当时是罕见的 ...

• 【考古前沿】“中国最冷小镇”呼中发现距今约7000年岩画

11月21日,“中国最冷小镇”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呼中区发布消息,该区碧水镇场辖区24号线一处沿河峭壁上发现3幅距今约7000年岩画。▲ 大兴安岭呼中区碧水镇场辖区24号线一处沿河峭壁上发现3幅距今约7000年岩画岩画是绘制在石头上的图画,是人类没有文字之前文化的最大载体,它承载的神秘信息甚至成为了一个个不可破译的密码碎片,它展示的古老文明内容为艺术史、史前史、人类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无比形象化的资

• 【考古札记】Jonathan Jones:图坦卡蒙陵墓——三千年前金色法老的宝藏工艺

1922年,英国探险家霍华德·卡特和金融家卡那封勋爵发现了图坦卡蒙的陵墓,图坦卡蒙的传说激发了全世界的想象力。图坦卡蒙,大约出生于公元前1341年,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十八王朝的第十二位法老,9岁登基,19岁暴亡,毕生都受祭司和权臣摆布。图坦卡蒙广为现代人熟知并非因功绩卓著,而是由于他的坟墓在三千年的时间内从未被盗,直到1922年被发现,挖掘出大量珍宝,震惊了世界。▲ 发现图坦卡蒙的陵墓图坦卡蒙墓

• 西朱村曹魏墓:填补中国古代陵寝制度重要缺环

  西朱村曹魏墓墓道  曹魏历时短暂,至今被完整发掘的曹魏时期大型墓葬还很鲜见。继曹休墓被发现之后,2015年,我市考古工作者在伊滨区寇店镇西朱村,又抢救性发掘一处曹魏时期大型墓葬,其规格超过曹休墓,为首次发现确认的曹魏帝陵。  这处墓葬自发现之日起,就以极高的墓葬等级和扑朔迷离的墓主人身份轰动全国。与此前发现的河南安阳西高穴曹操高 ...

• 云冈石窟第12窟被完整3D复制,将开启移动展览

云冈石窟蕴含着丰富的乐舞雕刻内容。尤以12窟最为集中突出。第12窟位于云冈石窟中部窟群,为“五华洞”之一。属于云冈中期工程(471—499)。该洞窟雕刻了表现北魏时期宗教、宫廷、世俗音乐、舞蹈艺术的活动场景,为研究北魏音乐、舞蹈史提供了珍贵的形象资料。澎湃新闻获悉,云冈石窟第12窟3D打印项目近日在深圳完成上色总装,这标志着世界第一例可移动3D打印复制洞窟打印成功。据悉,第12窟复制窟将于12月底亮相浙江大学艺术与考 ...

• “马蝗绊”全程展出,海内外龙泉青瓷回乡演绎“天下龙泉”

龙泉青瓷的烧制始于1700多年前,在宋代达到鼎盛。11月15日,为纪念浙江省博物馆建馆90周年,“天下龙泉——龙泉青瓷与全球化”将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地下一层开幕展出,此次展览由浙江省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丽水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共展出故宫博物院、东京国立博物馆等全球42家文博机构的513件(组)文物。澎湃新闻获悉,此次展览将全程展出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重要文化财——马蝗绊,马蝗绊是南宋佛照禅师赠送给日本平重盛的 ...

• 看于右任藏石中的北朝墓志与拓片,西安碑林展“光化六合”

“光化六合——西安碑林藏北朝墓志特展”11月8日在西安碑林博物馆正式开幕。此次展览荟萃了西安碑林博物馆等单位珍藏的53方北朝墓志,冀以追溯广袤天地中百川归海、兴衰分合的王朝故事。展期持续至2020年3月30日。展览现场本次展览以“光化六合”为主题,意为“帝王的道德教化遍及天下”,以十六国末期至隋统一全国之前的历史演进为线索,通过宗室、勋贵、女性等不同人群墓志所见北朝重大事件和志主个人经历,借助古籍、辅展和说明 ...

• 雍正行书“平安如意”首次公开,看沈阳故宫的“奢华典藏”

11月6日,沈阳故宫“金玉满堂文化季”六大活动之一,重量级展览“金玉满堂——沈阳故宫的奢华典藏”在沈阳故宫銮驾库开展。雍正皇帝御笔行书“平安如意”首次公开展出,国家一级文物、光绪皇帝生前书房御用之印“光绪御笔之宝”等文物也在此次展览中亮相。本次展览将持续到2020年3月31日。“金玉满堂”,是人们对幸福如意、平安富足、健康长寿、阖家团圆等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着世人对幸福生活的祈盼。本次展览将沈阳故宫馆藏金光 ...

• 从包山楚简、马王堆帛书到走马楼吴简,湘博呈现千年简帛遗墨

从1973年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马王堆帛书,到1996年发现的走马楼吴简,再到2010年五一广场出土的大量东汉简牍,长沙可以说是已知目前国内出土简帛书法数量最多、最集中的地方。澎湃新闻获悉,11月10日,“千年遗墨——中国历代简帛书法展”将在湖南省博物馆开幕展出。除长沙出土的简帛书法外,展览从甘肃、湖北、湖南等地精心挑选了字迹清晰、风格鲜明、形式多样的简帛实物共380件,以时间为线索,系统展示楚、秦、西汉、东汉、魏晋 ...

• 7.2万部古籍碑帖网上免费阅览,国图联合发布数字资源

从今天起,将有总量超过7.2万部(件)的古籍数字资源可供大众免费在线检阅,大大方便了公众的阅览和学术研究需求。这是澎湃新闻记者今天在国家图书馆古籍数字资源共享发布活动中获悉的信息。此次新发布的在线古籍数字资源7200余部(件),加上2018年已达到的6.5万部(件)发布总量,古籍数字资源发布总量已超过7.2万部(件),最新发布的在线资源包括“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基本数据库”、“中华古籍资源库”、“碑帖菁华”、南京图书 ...

• 看三千年前金色法老的宝藏工艺,伦敦展“图坦卡蒙”

近期,展览“图坦卡蒙:金色法老的宝藏”正在英国萨奇美术馆举行。此次展览是纪念图坦卡蒙陵墓发现100周年,展出150多件真迹(此前展览数量的三倍)来探索图坦卡蒙国王的生活,以及这个令世界着迷的传奇。其中60件文物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离开埃及,然后返回正在建设中的大埃及博物馆进行永久展览。在艺术评论员乔纳森·琼斯看来,展览最具亮点的无意是以流行考古的展陈形式,展现了那些距今3,300多年历史的工艺,从工艺品中看待这 ...

• 圆明园“马首”回家,由港澳爱国企业家何鸿燊捐赠

@中国之声13日消息,今天下午,圆明园马首铜像捐赠仪式在国家博物馆举行。马首由港澳爱国企业家何鸿燊先生于今年11月正式捐赠国家文物局。捐赠后的马首将划拨北京市圆明园管理处收藏,回归原属地,为其百年回归之路画上圆满句号。目前,马首与其他六尊兽首铜像正在国博展出。(原题为《骏马归来!圆明园马首回来了!》)

• 何鸿燊今捐赠“马首”,将重回圆明园

11月13日,圆明园马首铜像捐赠仪式在国家博物馆举办,流失海外一百余年、在2007年由澳门企业家何鸿燊购得,并在澳门公开展示多年的马首铜像被正式捐赠给国家文物局。经过双方协商一致,文物局受捐后将圆明园马首铜像划拨北京市圆明园管理处收藏。圆明园马首铜像归藏国家重回原属,为其百年回家之路画上完满句号。原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生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非常希望文物回归,但他同时认为 ...

• 西周早期曾侯墓青铜器首次出境赴印展示,曾解“曾随之谜”

1978年,由发掘于湖北随州的曾侯乙墓所引起的“曾随之谜”之争,困扰了学界长达36年。自2010年起,随着随州叶家山西周家族墓地和文峰塔曾国墓地的相继发掘,以及越来越多青铜文物的出土提供的考古资料佐证,“曾随之谜”的真相“一国两名”才得以解释。澎湃新闻获悉,11月13日,由中国湖北省博物馆与印度国家博物馆联合举办的“礼乐·华章——中国湖北文物特展”在印度国家博物馆开幕展出。据悉,此次展览以青铜器为主,其中就有叶 ...

• 良渚策展人高蒙河:亮相进博会后,上海如何继续推广良渚文化

“良渚古城遗址”今年7月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刚刚落下帷幕的第二届进博会上,“良渚古城遗址展”在国家展展区内中国馆亮相。作为进博会“良渚古城遗址展”的策展人,高蒙河对澎湃新闻表示,良渚古城遗址这次在进博会上展示,得到了前来参观的习总书记和其他国家元首们的赞誉。“上海也有将近10处良渚时期的遗址,应该说上海也参与了良渚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构建,接下来如何把上海的良渚文化,把上海早期5000年起源的历史推广 ...

• 南朝神韵仍在,南大博物馆展六朝碑拓名品与石刻写生

南京也被称为六朝古都,孙吴、东晋、宋、齐、梁、陈相继在南京建都,在建康城及其周边遗留下了岿然长存的南朝陵墓石刻(也称六朝石刻)。这些六朝石刻是六朝的精神象征,南朝石刻蓄聚着“腾跃”的张力,至今仍传达着南朝的神韵。11月13日,“南朝气韵——南京大学藏六朝石刻碑帖展暨南朝石刻的临摹写生与传统雕塑的保护人才培养项目作品汇报展”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星云楼1楼美术馆对外展出。澎湃新闻获悉,此次展览主要以南朝陵墓 ...

• “马蝗绊”等全球青瓷精品今起集结浙博“天下龙泉”

浙江省博物馆建馆90周年之际,由故宫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丽水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天下龙泉——龙泉青瓷与全球化”特展今天在浙博武林馆区开幕。此次展览展品涵盖亚非欧各洲,是史上展出龙泉窑精品数量最多,覆盖地域最广,规模空前的一次大展。澎湃新闻在现场看到,重要展品包括东京国立博物馆的“马蝗绊”,它是一件南宋龙泉窑青釉花口碗,日本指定的重要文化财;浙江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的元代龙泉窑舟形砚滴;19 ...

• 秘色青瓷珍品“集结”越窑故里:法门寺史无前例出借5件

唐代诗人陆龟蒙《秘色越器》诗中有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一语道尽了越窑瓷器“捩翠融青”的釉色之美。越窑窑址位于今浙江省上虞、余姚、慈溪、宁波等地,而慈溪上林湖则是秘色瓷的原产地。澎湃新闻获悉,11月14日,“秘色在人间——越窑秘色瓷特展”在越窑故里展出,这一在浙江省慈溪博物馆对外开放的展览不仅有慈溪博物馆和上林湖越窑博物馆馆藏的近60件精美秘色瓷,还汇聚了故宫、法门寺等全国七家文博单位的秘 ...

• 敦煌研究院召开贯彻“省委决定”,弘扬“莫高精神”座谈会

11月5日下午,敦煌研究院召开贯彻“省委决定”,弘扬“莫高精神”座谈会。11月5日下午,敦煌研究院召开“贯彻‘省委决定’,弘扬‘莫高精神’座谈会”,集中听取在家领导干部、职工代表的意见与建议。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马世林,院党委委员、人力资源处处长韩延军出席座谈会,各部门(单位、企业)主要负责人、专家学者、中青年骨干共三十余人参加了会议。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马世林出席并主持会议。会上,马世林传达学习了中共甘肃 ...

• 不忘初心 助学扶志 爱洒教育 铸梦敦煌 ——敦煌研究院帮扶天堂镇天堂学校优秀师生赴莫高窟开展研学活动

作为贫困地区脱贫治本之策的教育扶贫,是顺利实现脱贫攻坚的重要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更是实现稳定脱贫的前提条件,深受贫困地区的欢迎。为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论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和视察敦煌研究院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敦煌研究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文件精神,在完成2019年资助天祝县天堂镇本康村5名贫困学生1.4万 ...

• 70年来,5件最有影响力的文化遗产类重要提案

近日,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表彰全国政协成立70年来100件有影响力重要提案。据文博圈统计,其中涉及文化遗产方面的重要提案一共有5项。分别为:1.1985年政协第六届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我国应尽早参加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以利于我国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存和保护,加强我国在国际文化合作事业中的地位的提案提案者:侯仁之等4人2.1996年政协第八届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切实采取措施制止滥建庙宇 ...

• 第三届国际摄影研讨会在浙江丽水隆重召开

180年前,摄影术诞生于法国,直到如今摄影的发展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胶片时代到数码时代,从被认定为绘画的附庸到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语言,摄影经历了漫长的演变。那么摄影未来将如何发展,如何更好的面对这个多元化的社会,来自全球10个国家共18位顶尖摄影大师在浙江丽水进行了长达两天的研讨。2019年11月9日至12日,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与丽水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国际摄影研讨会暨丽水摄影节在浙江丽水隆重召开。来自澳 ...

• 敦煌研究院领导出席金砖国家人文交流论坛,议“金砖”促民心相通

11月13日,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一次会晤期间,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外文局联合巴方共同主办的金砖国家人文交流论坛暨首部金砖国家联拍纪录片《孩童和荣耀》全球首映式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举行。来自金砖五国政界、文化界、智库等200多名学者政要出席论坛,议“金砖”人文交流,就未来合作方向献言献策。金砖国家人文交流论坛开幕大会现场。中新社记者 莫成雄 摄论坛围绕“拉紧人文交流纽带,筑牢金砖合作第三支柱”的主题 ...

• 陕西抢救性发掘2600多年前的古芮国都邑遗址

陕西澄城刘家洼遗址墓地大墓出土的金虎(资料照片)。新华社 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提供)无人机拍摄的陕西澄城刘家洼遗址的墓地发掘现场(资料照片)。陕西澄城刘家洼遗址大墓椁室的发掘现场(资料照片)。陕西澄城刘家洼遗址墓地出土的钮钟(资料照片)。新华社 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提供)  芮国是周至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传世文献对其记载非常简略。2005年,陕西省韩城市梁带村芮国遗址的发现,推动了对芮国历史的研

• 工艺分析印证圆明园马首工艺精湛

根据国家文物局工作安排,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何鸿燊先生捐赠的圆明园马首铜像利用便携式X荧光光谱仪、X光照相、可塑材料翻模显微照相、相机微距拍照观察等方法进行了分析检测,希望了解马首的材质、铸造工艺以及可能的用途等方面的信息。其中,成分分析法选用德国Bruker Tracer 5i便携式荧光光谱仪,该光谱仪测试电压40kV,工作电流40uA;X光照相法选用美国Golden Engineering公

• 刘家洼遗址出土金权杖等罕见文物

曾入选“中国十大考古发现”的刘家洼遗址,对研究春秋时期芮国历史以及关中东部周代考古具有重要作用。11月14日下午,记者从刘家洼考古队获悉,考古队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首次发现了关中地区罕见的金权杖以及山形簋。刘家洼遗址出土的山形簋 省考古研究院供图金权杖可能关联芮国和戎人芮国从商代晚期便已见诸史籍,虽然是西周和春秋早期的一个小国,但芮与周王室同源。公元前640年,芮国被秦穆公所灭。在历史舞台上

• 380件简帛真迹长沙展出 带你感受“千年遗墨”

 11月10日,“千年遗墨——中国历代简帛书法展”在湖南省博物馆开幕,共展出战国、秦、汉到魏晋各时期出土的简牍、帛书真迹380件。参观者欣赏展出的简帛真迹。 邓霞 摄  简帛,是竹简、木牍与帛书的统称。据史料记载,从商代开始,简牍就作为主要的书写载体,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帛书是更为贵重的书写载体。大至国家记事,小到书信往来,皆书于简帛之上;直至东汉时期造纸术得到改进使纸张普及后,简帛才逐渐被取而 ...

• 央视《考古公开课》播出《良渚——“玉”见千年》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科教频道《考古公开课》节目,邀请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老师,为您讲述《良渚——“玉”见千年》,敬请关注!  《考古公开课》播出平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科教频道CCTV10  点击查看完整视频:点击此处  播出时间:  首播:每周日18:20  重播:周二07:39  重播:周四18:20  联系方式:cctvkaogu@163.com

• 洛阳发现北宋石经幢,字迹清晰对研究殡葬习俗意义重大

文物工作者对经幢所刻文字进行初步辨认 记者 潘立阁 摄  洛阳日报讯 (记者 潘立阁)流畅秀丽的字体,雕刻细腻的佛像,简洁自然的纹饰……近日,记者在洛阳民俗博物馆见到了一件刚刚发现的宋代经幢。  所谓经幢是指刻有经文的多角形石柱,形式有四角、六角或八角形,其中以八角形为最多,兴盛于唐、五代、两宋等时期。我市此次发现的这件经幢为八角形,全长134厘米,直径约30厘米,每个面宽12.5厘米。  记者在

• 冲绳世界遗产遭遇火灾,教科文组织表达关切

冲绳世界遗产遭遇火灾,教科文组织表达关切(English version below)  火灾摧毁了琉球群岛的一处重要文化和历史象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日本人民,尤其是冲绳居民表示诚挚的慰问,并随时准备根据需要为有关当局提供协助。  10月31日凌晨,多处建筑物在大火中被毁,包括世界遗产“琉球王国时期的遗迹”中的首里城。  首里城的3处主殿亦在被毁建筑之列。这些建筑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毁,并于战

• 文化与自然融合联合实践计划——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调研工作正式开启

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哈尼梯田项目组、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等共同承接的“文化与自然融合联合实践计划——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调研工作”已于昨日在哈尼梯田文化博物馆正式开启。元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黄建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文化与自然融合联合实践计划项目协调人莫林·蒂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生态与生物资源研究室主任、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全

• 谱写中法传统友谊的新篇章——中法签署关于巴黎圣母院修复和秦始皇陵兵马俑保护研究合作的联合声明

谱写中法传统友谊的新篇章中法签署关于巴黎圣母院修复和秦始皇陵兵马俑保护研究合作的联合声明11月6日,在主席和马克龙总统的共同见证下,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和法国文化部部长里斯特在京签署《关于落实双方在文化遗产领域合作的联合声明》,为双方开展巴黎圣母院修复和秦始皇陵兵马俑保护研究合作作出框架安排。2019年4月,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主席向马克龙总统致慰问电,表示“相信在法国人民的努力和

• 巴黎高美珍藏展上博启幕,普桑、大卫、安格尔都来了

“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珍藏展”展览现场与开幕戏剧《安格尔》。(01:03)11月4日,“美术的诞生:从太阳王到拿破仑——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珍藏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展出85件来自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收藏的艺术珍品,通过油画、雕塑、版画、模型、书籍和手稿等多样形式,对法国艺术自路易十四至拿破仑帝国时期以来逐步迈向欧洲艺术之巅的历程进行回顾。而上海博物馆亦有一件从未展出过的(传)安格尔素描人物画稿在此次 ...

• 世界遗产首里城火灾最新:四百漆器绘画被毁,七栋建筑受灾

据日本媒体的最新报道,在世界遗产冲绳那霸市首里城火灾中,正殿等7栋主要设施过火面积合计达4800平米以上。首里城中漆器和绘画等400件以上藏品被烧毁。11月2日,澎湃新闻获悉,有关日本冲绳县那霸市首里城三层木造正殿等被烧毁的火灾,监控摄像头拍到了起火后不久火焰从正殿一层喷出的影像。共同社报道称,冲绳县警方同时基于保安等的证词,已基本确定起火点在正殿一层。之后将以火焰升腾的北侧为中心推进现场勘查,加紧锁定起火 ...

• 从明清山水人物画中看文士生活的“幽居与雅集”之乐

“幽居与雅集——明清山水人物画中的文士生活”将于11月8日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开幕,展汇集浙江省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院、广东省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的藏品约50件(组),其中既有会意典故或借浪漫想象构境言志的山居读书、林泉雅集图,也包括了一些实有所指的书斋图和文士写真,期望能以此呈现一个群体的现实与精神世界,并为地方文脉的索骥提供一些参证。展期持续至2020年1月31日。所谓“文士”,或称士大夫文人,是中国古代的知 ...

• 比勾践之父还早,罕见越国早期大墓安吉初揭面纱

秦汉时期的鄣郡郡治——浙江安吉古城遗址东南侧约850米处,有一座龙山越国贵族墓群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罕见古墓,这就是浙江省安吉龙山107号墓。昨天,这一越国早期古墓考古发掘成果专家论证会召开,这也是该墓考古发掘之后首次对外发布,由此揭开了这座2500年古墓的神秘面纱。这是浙江近20年来,继绍兴印山越王陵发掘之后越文化考古另一项重大发现。“这一古墓的重要性,在当时的时代,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可以说是时代转折 ...

• 【考古发现】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坡刘村出土“蜀守斯离”督造铜器

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坡刘村是秦咸阳城遗址的一处重要墓葬区。2017年冬季为配合银西高铁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此发掘了二座战国晚期秦贵族墓葬。经过历时近二年的研究、考证,最终判断其中一座墓葬出土铜器的督造者为蜀守斯离。本次发掘墓葬编号分别是M2、M3。均未经盗扰,东西向竖穴土圹结构,在下葬过程中曾有频繁地祭祀活动。其中,M2规格稍小,一棺一椁二重葬具,椁室隔出头箱、边箱。边箱内发现大量殉牲动物骨骼,出

• 陕西出土唐代陶俑在广州展出

11月1日晚,由南越王宫博物馆和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举办的“和颜悦色——陕西省出土唐代陶俑专题展”,在广州南越王宫博物馆开展,省考古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继源、隋唐(西藏)考古研究室主任李明以及资料室赵艺蓬、文保室技术人员张梦琪参加开幕式及相关活动。王继源副书记在开幕式上致辞,祝贺此次展览的成功举办,表达了我院对此次展览的重视以及对双方进一步合作的期待。这此展览不仅在岭南展现了中原地区唐文化的风采

• 世界遗产冲绳首里城灾后重建或长期化

日媒称,向现代传递琉球王国历史和文化的冲绳县那霸市首里城的正殿因火灾而全部烧毁。首里城在战争中被破坏后,在冲绳县民众的强烈要求下被复原,一直是冲绳的象征。日本政府和冲绳县有重建首里城的意愿,但是7栋主要建筑物被烧毁,要复原到原来的面貌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