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十大考古参评项目|贵州普定穿洞遗址

摘要: 发掘单位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项目负责人张兴龙项目概况穿洞遗址位于普定县城西南,洞穴南北对穿,保存状况良好。遗址发现于1978年春,历经两次考古发掘,2022年至2023年,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合进行了两个年度的考古发掘,取得了重要收获。北洞口远景照穿洞遗址dem图东壁剖 ...



发掘单位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




张兴龙






项目概况






穿洞遗址位于普定县城西南,洞穴南北对穿,保存状况良好。遗址发现于1978年春,历经两次考古发掘,2022年至2023年,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合进行了两个年度的考古发掘,取得了重要收获。

北洞口远景照

穿洞遗址dem图

东壁剖面图

发掘面建模

遗址周围环境航拍图

遗址文化堆积厚度超过6米,年代从距今约5.5万年以前延续至距今8000年,跨越了旧石器时代中期至新石器时代,在全国范围内罕见。遗迹、遗物非常丰富,发现墓葬3座、石制品1万余件、骨角制品2500余件、动物骨骼10万余件,以及与人类活动有关的植物遗存。

遗址发掘区布设1×1米探方,同一自然层内采用2厘米水平层向下发掘。尺寸2厘米以上出土物全部测量三维坐标;具有埋藏指示意义的遗物,全部测量产状信息;对所有的土样进行浮选、水筛,发现了骨器、装饰品、人类化石等重要遗物;对全部钙板进行适度的破碎处理,在处理第⑪层钙板时发现了人牙1枚;重要的活动面、典型的石制品进行三维建模。

发掘区布方图

S3发掘区布方图




主要发现




一、地层与文化分期

普定穿洞遗址文化堆积分为三期(除去第一层现代层),第一期为⑪-⑬层,在第⑪层发现了晚期智人臼齿化石1颗,遗物主要为石制品与动物化石,人类活动较少,未见任何遗迹。该期年代早于5.5万年。第二期为⑤-⑩层,遗迹、遗物丰富,共发现灰坑7个、用火遗迹5个,遗物主要为骨制品、石制品与动物化石,⑤层发现了凹石1件,在其背面与凹坑中有明显的赭石粉末残留。该期年代距今约50000-12000年。第三期为②-④层,为人类活动最频繁时期,石质工具数量明显增多,磨制骨角制品大量出现,遗迹见墓葬3座、用火遗迹1个、灰坑2个,遗物主要为骨角制品、石制品、人类化石与动物化石。该期年代距今约12000-8000年。

第二期 骨制品

第二期 石质工具

第二期 M2中烧过的头骨碎片

第三期 骨制品

第三期 人类下颌

第三期 石质工具

第三期 装饰品


二、重要发现

在此次发掘中,确定了⑨层存在明显人工痕迹的石制品与动物化石,更新了以往认为穿洞⑨层不见任何遗物的认识;早年的发掘止于⑩层,此次发掘在⑩层下发现了4个新地层,最底层已到基岩,初步判断在距今5万年以前,穿洞有了最早的人类活动,此后一直延续到距今8000年。


石制品原料选择以燧石、河滩砾石为主,类型为石核、石片、碎屑、断块、工具等。工具可分为刮削器、尖状器、石锛、凹石、碾磨器等,第一期、第二期石制品以断块、石片为主,偶见工具,第三期工具数量剧增。从早到晚燧石工具绝大部分以断块为毛坯,初步判断该遗址的古人类倾向直接选择合适的断块作为工具的毛坯,再选择合适的凿面结构修理出刃缘,这种选择毛坯和凿面结构进而二次加工的倾向在砾石工具中亦见。


目前来看穿洞遗址石器工业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原料毛坯既有燧石结核块也有砾石,而且前者数量丰富,与早前的认识有一定差异;二是从早期到晚期,尤其是以燧石结核为毛坯的工具,不仅数量明显增加,而且其刃口的类型在第三期呈现出显著的多样化,包括线性刃口和汇聚刃口内部也可见丰富的技术类型,与贵州及其他地区同时代以砾石为毛坯的石器工业显示出较明显的差异。⑤层发现带有赭石残留的凹石,这可能指示了凹石的功能与赭石的加工有关。

第二期 凹石(残留赭石粉末)


数量丰富、类型多样、加工精致的有机质工具及装饰品是本次考古发掘的另一重大收获。在严格甄别并剔除埋藏学干扰因素的条件下,本次发掘共计出土骨角器2500余件,其中有明显刮削、磨制、抛光或刻槽等技术特征的磨制类骨角工具1500件左右(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于旧石器层位),类型主要包括骨铲(500件)、骨锥(350余件)、骨矛头(100件左右)、骨箭头(80余件)、骨鱼钩(90件)、骨叉型器(4件)以及牙器(50余件)等。迄今为止,在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穿洞是磨制骨器出土数量最多、类型最丰富的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这一发现为中国史前磨制骨器的源流、技术特征、时空框架及其与东南亚、欧洲和非洲同类型材料的对比研究以及史前人群的迁徙扩散、人口规模变化与文化交流互动等重大学术问题的探索提供了难得一见的考古学材料;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石制品之外构建史前人群社会生活全景式画面的另一重要依托。


穿洞遗址出土的有机质工具不仅包括相对完整的精美器型,还有大量的-废料、残段、废品以及毛坯等,它们为旧-新过渡时期中国乃至东亚地区史前人类对有机质原料(骨、角、牙)的选择、开发、利用以及废弃等行为的复原、阐释与对比研究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物质载体。

穿洞遗址骨制品类型及其数量、比例关系在不同层位的变化(如骨铲与骨鱼钩数量在遗址第3、4层的逆相关关系)为我们厘清穿洞遗址史前人类的生业模式及其历时性变化提供了重要证据。在上述骨角工具之外,骨质、贝壳质串珠(90件)的发现也为中国西南史前人类艺术表征行为及其源流的探索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素材。

初步鉴定结果显示,在早年发掘出土的猕猴、獾、熊、猪、麂、鹿、犀牛等动物属种之外,本此发掘首次发现豪猪、竹鼠、象、牛、鸟、龟、鱼以及软体类等动物材料,它们在揭示区域气候环境背景与穿洞古人类生业模式及其历时性变化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目前植物考古的工作结果显示,在穿洞遗址距今一万年左右的地层中发现有部分猕猴桃属以及藜属的炭化植物种子。从植物本身来看,二者都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猕猴桃属植物果实酸甜多汁,营养丰富;藜属植物易于采集,茎叶与种子都可食用,它们很可能都属于当时穿洞遗址古代人类采集的重要对象。

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的3座墓葬,出土的人类骨骼包括未成年下颌2件和成年颅骨1件。随葬品共出5件,M1出土骨铲1件和骨锥1件;M2出土骨铲1件和骨鱼钩1件;M3出土骨鱼钩1件。其中,M2墓葬1座位于过火面的正下方,过火面上方为一块红色石块,墓葬中发现人类头骨碎片三十多片,呈水平状、规律的8层叠放,头骨碎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因火烧而灰化的状况。经初步鉴定该头骨应为一成年个体,仅剩脑颅部分。该标本可能是具有仪式性行为的特殊埋葬方式。上述墓葬及人骨的发现为研究该地区史前人类体质特征、遗传信息及埋葬习俗提供了重要资料。距今1万年左右二次葬的发现,也为研究我国南方地区葬式的流变提供了重要线索。

第三期 M1中人类下颌与随葬骨制品

第三期 M1(残)开口照

第三期 M2出土的骨制品

第三期 M3人类下颌与随葬骨鱼钩

在遗址堆积下部(第11层)发现早期现代人臼齿化石1颗,初步推断年代为距今5-6万年,填补了贵州地区该时段古人类遗存的空白,丰富了我们对东亚地区晚更新世以来人类牙齿形态变异性的认识,为探索早期现代人牙齿形态变异和演化问题增添了新证据。上述材料表明,穿洞遗址是中国南方首个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化石与旧-新石器时代过渡期墓葬材料共出的遗址,所埋藏的人类骨骼材料弥足珍贵。

第一期 人类臼齿




学术价值与意义




穿洞遗址年代早于距今5.5万年,文化堆积厚达6米,跨越旧石器时代中期、晚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堆积连续、内涵丰富,同时包含了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化石和过渡阶段墓葬,其中过渡阶段独特的头骨埋葬习俗,填补了东亚地区史前人类丧葬习俗的一项空白。遗址出土了数量巨大、类型丰富的骨角制品,是研究东亚地区史前人类有机质材料开发利用模式及人群迁徙与文化交流的重要材料。如此长时段、连续的文化堆积和人类遗存,对于建立区域考古学文化序列和技术发展模式,研究古人类体质演变与遗传过程,分析该区域古人群适应环境的能力与生存方式,探索东亚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现代人起源、演化、扩散和交流等重大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普定穿洞遗址考古发掘,学术目标明确,多单位合作,多学科深度融合,整合了包括旧石器考古学、动物考古学、植物考古学、体质人类学、古环境学、年代学、埋藏学、古DNA与古蛋白分析等研究方向,是多学科、全技术考古研究的优秀案例。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