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Silkroads Heritage!
中文 (CHN)
  • English (ENG)
  • Русский(RUS)
    登陆 注册
img
所有分类
  • 热点资讯
  • 深度阅读
  • 图片库
  • 地理信息库
  • 专家库
  • 遗产库
  • 申遗简报
  • 微信公众号
  • 主页
    • 图书馆主页
    • 交流主页
    • 中心主页
  • 资讯
    • 丝路资讯
    • 文博信息
    • 会议信息
      • 会议预告
      • 会议资讯
      • 会议议程
  • 遗产地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

    •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
    • 汉魏洛阳城遗址
    • 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
    • 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
    • 高昌故城
    • 交河故城
    • 北庭故城遗址
    • 碎叶城(阿克贝希姆遗址)
    • 巴拉沙衮城(布拉纳遗址)
    • 新城(科拉斯纳亚瑞希卡遗址)
    • 开阿利克遗址
    • 塔尔加尔遗址
    • 阿克托贝遗址
    • 库兰遗址
    • 奥尔内克遗址
    • 阿克亚塔斯遗址
    • 科斯托比遗址
    • 新安汉函谷关遗址
    • 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
    • 锁阳城遗址
    • 悬泉置遗址
    • 玉门关遗址
    • 克孜尔尕哈烽燧
    • 卡拉摩尔根遗址
    • 克孜尔石窟
    • 苏巴什佛寺遗址
    • 炳灵寺石窟
    • 麦积山石窟
    • 彬县大佛寺石窟
    • 大雁塔
    • 小雁塔
    • 兴教寺塔
    • 张骞墓

    相关世界遗产

    • 约旦之库塞尔阿姆拉城堡
    • 约旦之佩特拉Petra
    • 五台山
    • 柬埔寨吴哥窟
    • 伊朗波斯波利斯
    • 伊拉克埃尔比勒城堡
    • 土耳其艾米索斯Ephesus
    • 土耳其迪亚巴克尔堡与哈维塞尔花园文化景观
    • 土耳其阿尼考古遗址
    • 柬埔寨 古伊奢那补罗考古遗址的三波坡雷古寺庙区
    • 巴勒斯坦 希伯伦和哈里尔老城
    • 土耳其阿弗罗狄西亚
    • 阿曼苏丹国卡尔哈特古城
    • 伊朗法尔斯地区的萨珊王朝考古遗址
    • 伊拉克巴比伦
    • 缅甸蒲甘古城
    • 意大利罗马历史中心区、城内教庭管辖区和圣保罗大教堂
    • 沙特阿拉伯吉达古城
    • 阿塞拜疆之城墙围绕的巴库城及其希尔凡王宫和少女塔
    • 丽江古城
    • 孟加拉国帕哈尔普尔的佛教毗诃罗遗址
    • 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含罗布林卡和大昭寺)
    • 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历史中心Bukhara
    • 乌兹别克斯坦沙赫利苏伯兹历史中心(Shahrisabz乞史城)
    • 阿富汗查姆回教寺院尖塔和考古遗址

    预备遗产点

    • Cultural Landscape of Safid Bulan
    • Cultural Environment of Manas Ordo
    • 吉尔吉斯斯坦的丝绸之路遗产点Nomadic Monuments of Inner Tien Shan
    • 乌兹别克斯坦的丝绸之路遗产点Silk Roads Sites in Uzbekistan
    • 卡扎拉普城Khazarasp
    • Sheikh Mukhtor-Vali
    • Qosim Sheikh
    • Raboti Malik
    • 巴胡丁建筑群Bahoutdin Complex
    • 乔巴克尔纪念建筑群Chor-Bakr
    • 查什玛阿尤布陵墓Chashma-Ayub Mausoleum
    • 瓦拉赫沙Varakhsha
    • 派肯特Poykent
    • 安集延Andijon
    • 帕普遗址Pap
    • 塔吉克斯坦的丝绸之路遗产点Silk Roads Sites in Tajikistan
    • Yamchun Castle(Yamtuch)
    • 呼布克古城遗址Ancient Town Khulbuk
    • Khoja-Mashad
    • Takhti-Sangin
    • 希萨尔城堡Hissar Castle
    • 片治肯特古城Ancient Penjikent
    • 阿吉纳特佩(Ajina Tepa)佛教寺院遗址
    • 唐帝陵
    • 西汉帝陵

    遗产数据库

    • Besshatyr
    • 伊塞克Issyk
    • Boralday
    • 扎伊克Zhayik
    • Saraychik
    • Saraychik
    • Bozok
    • Zhuan tobe
    • Chirik-Rabat
    • Borizhary
    • 巴兰迪Balandy
    • 景洪哈衣景哈遗址
    • 陇川景允城遗址
    • 绥江南岸墓地
    • 耿马芒等佛寺遗址
    • 土耳其斯坦Turkestan
    • Sygnak
    • 西达克Sidak
    • 索兰Sauran
    • Otrar Oasis
    • Kesken-Kuyuk kala
    • Kul tobe
    • 卡拉斯潘Karaspan
    • Dzhetyasar Oasis
    • Ancient settlement of Zhankent
    • Ancient settlement of Zhankala (Zhent)
    • Babishmulla
    • 瓦朗加尔Warangal
    • 阿马拉瓦蒂Amaravati
    • 昌达瓦兰Chandavaram
  • 研究
    • 资料库
      • 推荐书籍
      • 研究论文
      • 域外案例
    • 研究进展
      • 研究前沿
      • 专家观点
  • 关于
img
Currency
  • English (USD)
  • French (EUR)
  • Japanese (JPY)
  • 首页
  • 中文
  • 深度阅读
  • 查看内容

国之瑰宝—大美秦汉文明(一)

2017-11-30 09:27| 发布者: IICC| 查看: 815| 评论: 0|作者: IICC |来自: 史前文明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的重要阶段。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秦朝创建文官体系,推行郡县制度,采取了统一文字、度量衡等措施,推动中国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汉朝在继承和完善秦朝创立的各项制度的同时,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对外交流等领域都有发展和创新,取得了辉煌成就。秦汉王朝经过四个多世纪的经营与沉淀所建立的政治、经济与思想体系不但为后世历代王朝所取法借鉴,也为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 ...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的重要阶段。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秦朝创建文官体系,推行郡县制度,采取了统一文字、度量衡等措施,推动中国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汉朝在继承和完善秦朝创立的各项制度的同时,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对外交流等领域都有发展和创新,取得了辉煌成就。秦汉王朝经过四个多世纪的经营与沉淀所建立的政治、经济与思想体系不但为后世历代王朝所取法借鉴,也为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秦汉文明”展从全国各文物收藏机构精选出170 件组300 多件展品,既包括秦始皇兵马俑、金缕玉衣、长信宫灯、“皇后之玺”玉印等家喻户晓的精品文物,也有海昏侯墓和大云山江都王陵等地出土的最新考古成果。通过这些珍贵文物,展览对秦汉文明进行全景式深入解读,以诠释其厚重内涵及深远影响。
014b048bd8454a9b8856e93d63479f68.jpeg
f04faf0b281246b78c6dee6694249c85.jpeg
72ed19d730db40c8a3d913d5743ff537.jpeg
74d8dfb4dda049e1bc41a85b51061169.jpeg
c728cb03ee644277b16cdad1e8108a67.jpeg
d748f0bd6f474a10944b0137972615b7.jpeg
0ef6204bdcf1487abf25aabc761d816c.jpeg
801d3e030a8a498da9a1580cd546f9ee.jpeg
f2e4db9255554d8fb9e8a812cde150d6.jpeg
1b55c1e29add41fcb7e40d911c664e03.jpeg
226b3721f7314e8881473a578d3b667e.jpeg
8a04665f775d4130866172b48fd0c567.jpeg
d4965d7dbdb34861b683f0a29e9b4de6.jpeg
f046db5dbbf7422ea332f85c307c3f67.jpeg
1c5fedd989914c4fb71d953673c8fe96.jpeg
7565e2f2401e45e38fb159c74243809a.jpeg
“汉归义羌长”青铜印
汉(公元前202—公元220年)
195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雅县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0d3f194ea31343e6b23ba7ce68f2a25f.jpeg
c78688c890db4fbc82989752e707ea3b.jpeg
“司禾府印”煤精印
东汉(公元25—220年)
195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f4a3dcf831814cf4aca3b1ebdd079bbf.jpeg
“滇王之印”金印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
1956年云南省晋宁石寨山M6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2ba9e6b583cd4fa8ad0300c04aaaa6a8.jpeg
陶夔纹大瓦当
秦(公元前221—前206年)
1993年陕西省兴平市黄山宫遗址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4c238a4b983042dab772759cfc02a7a4.jpeg
铜诏铁权
秦(公元前221—前206年)
1983年甘肃省天水市秦城区出土
甘肃省博物馆藏
3787f1e9e973491c8fa689d8dce9d192.jpeg
秦诏陶量
秦(公元前221—前206年)
高9.3、口径20.5、底径17.7厘米
1963年山东省邹城纪王城出土
山东省博物馆藏
8df93a2ea99f4302860128e755d37b32.jpeg
青铜方斗
新朝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c7a6eb0318af46748c9456cf845e46fe.jpeg
“楚都尉印”银印
西汉早期(公元前2世纪)
1994—1995年江苏省徐州市狮子山楚王陵出土
徐州博物馆藏
bcdda4a58b3345cba9d10f6d5e382d74.jpeg
“楚御府印”铜印
西汉早期(公元前2世纪)
1994—1995年江苏省徐州市狮子山楚王陵出土
徐州博物馆藏
5e863790639c436f854be0d02b672050.jpeg
“楚永巷印”青铜印
西汉早期(公元前2世纪)
1994—1995年江苏省徐州市狮子山楚王陵出土
徐州博物馆藏
3193c0234eb3453f95d8cb466c6ee008.jpeg
“单于天降”陶瓦当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
1955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召湾汉墓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9df45dbca3844d4db1c322bd4377b9a2.jpeg
6c7e806c0c894cdb9f26b16d4354c0ad.jpeg
斧车画像砖
东汉(公元25—220年)
民国时期成都市郊收集
四川博物院藏
3d34c11a685443afbdf69abc4f837455.jpeg
8ce2c8002cb547aaa31cda8a80a4b0f9.jpeg
3aadac289ec34f5f91fb40389690e4cf.jpeg
902ccb4108c844919e24d205a187734f.jpeg
beb7557940814fcfb7909b86264fe862.jpeg
“熹平石经”残石
东汉熹平四年—光和元年(公元175—183年)
20世纪80年代河南省洛阳市太学遗址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长乐未央
在秦朝废墟中创立的西汉王朝经过数十年休养生息,经济逐渐恢复,农业和手工业在文帝和景帝时均得到较大发展,仓廪充实,人民安居乐业,出现“文景之治”,其国力在武帝时期达到全盛,汉朝成为当时最繁荣富强的国度之一。考古出土的大量汉代文物内涵丰富、工艺精湛,其中既有豪华的楼宇院落,也有肥硕的牲畜家禽、琳琅满目的灯具、熏炉、炊器、酒器以及各种男女偶俑。这些珍贵文物不仅再现了汉代王公贵族灯光摇曳、熏香袅袅、珍馐满案、美酒飘香的奢华生活,也显示了王朝的富强、物质的充裕、市场的活跃和文化的发达,反映了秦汉时期物质文化的高度繁荣。
c1f2d0eabe98431abc2bbd891485cd67.jpeg
c993573ee83540eb94019d75b4122ffb.jpeg
21dff68475e741bf81595309efd92153.jpeg
4e014d11206f481898b79979261bb980.jpeg
鎏金青铜犀牛及驯犀俑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
2010年江苏省盱眙县大云山江都王陵M1出土
南京博物院藏
5cdc71120d7440249acab6769ce3b66b.jpeg
3adcb3f6dd5b4339a852f8f28bf1f756.jpeg
b05fe1fa3d214a02bd1f6dd7310fbb7a.jpeg
3da7d6e7c27546619ee1fd71e2110806.jpeg
制盐画像砖
东汉(公元25—220年)
民国时期四川省邛崃市花牌坊出土
四川博物院藏
ceeb09a18ed54940b76faef51190ac06.jpeg
豹纹漆扁壶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
湖北省荆州市凤凰山168号墓出土
荆州市博物馆藏
02b7c95e34d84fa48e18ead980e9f0e7.jpeg
漆奁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
湖北省荆州市凤凰山168号墓出土
荆州市博物馆藏
a24134b3c98f4c15821f10c3dbb310e1.jpeg
0fc9996871474aa0a0801ffa3bb8ac9e.jpeg
1d674deffb5240d2858aff37236e7003.jpeg
带圈陶屋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
197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望牛岭1号墓出土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
8bfffa0d68cf4e23a1eeeba267870bb2.jpeg
873a06cf22394d5a866f7d24eaca9f8e.jpeg
ec12e62563ad4af688976b7c0a7cb0c2.jpeg
长信宫灯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
1968年河北省满城汉墓(M2)出土
河北博物院藏
fae5f467ae3845278690df7f95867631.jpeg
青铜鼎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
2015年江西省南昌市海昏侯墓出土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40bb63eb7e8e48e1bfbd7260fb86ec93.jpeg
青铜鼎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
2015年江西省南昌市海昏侯墓出土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3b1d51b15891417b85ea9a3682b19f1d.jpeg
青铜鼎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
2015年江西省南昌市海昏侯墓出土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76add9c5e94e45c6a6ab642c9dae9c36.jpeg
青铜鼎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
2015年江西省南昌市海昏侯墓出土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8f85a1e7021f4e51a603eb36f084c011.jpeg
青铜鼎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
2015年江西省南昌市海昏侯墓出土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6850806c99104c589406b23ce0248e5c.jpeg
青铜染炉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
2015年江西省南昌市海昏侯墓出土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01144c1b92544ca084b22663e2dad300.jpeg
陶绕襟衣舞俑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
1989-1990年江苏省徐州市驮篮山楚王墓出土
徐州博物馆藏
073c02ccd5344702a95e571f4cac7b1f.jpeg
0fe1e76901f7482aa8262a78348caa0e.jpeg
70a32dc0c2cb48dcabde9ad60882dee0.jpeg
鎏金银青铜蟠龙纹壶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
1968年河北省满城汉墓(M1)出土
河北博物院藏
fb71d1414d514fe6b5e689e1c525bed7.jpeg
2f87cc8134ba401084785f2d99670ddb.jpeg
6c0268712d2c4b8e98dfc62e9bcf3efc.jpeg
错金青铜勾连云纹钫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
1964年陕西省西安市出土
西安博物院藏
33bcb6efc1a343868d3b2f2bbee1d2ee.jpeg
cdd4747fd31849dca069ba4d033133ac.jpeg
c612e9b4a77f47b199cdc564a17911eb.jpeg
be9aee326bc343b796e343a61b37de6f.jpeg
2ebbb8c2524846fa9d383a0c7e49a14c.jpeg
鎏金青铜樽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
2003年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芙蓉园1号墓出土
西安博物院藏
12706ad9e9634cf7a1d97c8b2d1d5c4e.jpeg
0a0cf0fd964341feaf0598b17268e43b.jpeg
c56e67880b90427885ab2cd7fe11daaa.jpeg
错金银嵌宝石青铜鸟柄汲酒器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
2010年江苏省盱眙县大云山江都王陵M1出土
南京博物院藏

相关分类

  • 国之瑰宝—大美秦汉文明(二)

本级目录

  • 国之瑰宝—大美秦汉文明(二)

作者:IICC

img
  •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 (+86)029-85246378
  • secretariat#iicc.org.cn

友情链接

  • 国家文物局
  • 陕西省文物局
  • 河南省文物局
  • 甘肃省文物局
  • 新疆文物局

相关站点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
  • 中国古迹遗址理事会
  • 国际博物馆协会
  • 建筑师协会
Copyright © 2020.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 陕ICP备0701106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