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开元寺考古 再现正定千年风貌

摘要: 考古发现的晚唐五代城墙遗迹唐代莲花纹瓦当本报记者 宗苗淼通讯员 刘志凌 文/图8月19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和正定县政府组织专家对正定开元寺南广场遗址2017年度考古发掘工作及2018年度考古工作方案进行论证。专家组认为,正定开元寺南广场遗址考古发掘最重要的收获就是发现了唐代开元寺遗存和晚唐五代时期的真定古城子城城墙,使我们得以更清晰地认识这一时期真定古城的历史风貌。据悉,会议邀请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乔梁、 ...

屏幕快照 2018-08-22 上午10.23.34.png

考古发现的晚唐五代城墙遗迹

屏幕快照 2018-08-22 上午10.23.46.png

唐代莲花纹瓦当

本报记者 宗苗淼

通讯员 刘志凌 文/图

8月19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和正定县政府组织专家对正定开元寺南广场遗址2017年度考古发掘工作及2018年度考古工作方案进行论证。专家组认为,正定开元寺南广场遗址考古发掘最重要的收获就是发现了唐代开元寺遗存和晚唐五代时期的真定古城子城城墙,使我们得以更清晰地认识这一时期真定古城的历史风貌。

据悉,会议邀请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乔梁、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信立祥、天津市人民政府参事陈雍、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教授魏坚、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秦大树以及河北省文物局专家组研究员共同参与。

正定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开元寺是正定八大寺之一,始建于东魏,唐代改名为开元寺。开元寺南广场遗址位于正定开元寺南侧和西侧,面积约12000平方米。开元寺南广场遗址考古发掘是我省首次城市考古,首次发现了晚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等7个历史时期的连续文化层叠压,截至目前共发现遗迹185处,出土可复原器物5726件,主要有建筑构件、宗教遗物、手工业遗物等,类型丰富,是研究晚唐至明清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材料。

省文物研究所开元寺考古队项目负责人陈伟介绍,正定开元寺南广场遗址考古发现的晚唐五代时期城墙防御体系、金元时期开元寺寺庙建筑体系、北宋至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和街巷体系,无论在遗迹现象还是出土遗物上,在正定城市考古中均属首次发现,填补了正定晚唐五代、北宋至明清时期城市考古的空白。

专家组建议将该遗址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年古城墙重现世人面前

正定建设城墙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十六国时慕容恪所建的安乐垒,唐代宝应年间城址稳定于现址,其后在五代、宋、元、明各代均有扩建及整修,晚唐五代时期,正定被称为真定,作为成德军治所所在地,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此次考古发掘发现的以夯土墙遗迹为主体的晚唐五代时期的城市防御体系,位于开元寺南广场遗址发掘区中南部,城墙整体呈东西走向,遗址东部的墙体向南、向北侧外凸形成城台。“经考证,晚唐时期修筑了夯土墙和城台。五代时期,对夯土城台部分进行扩建、包砖,并对夯土墙体进行修补。至北宋早期,城墙防御系统基本废弃。”陈伟介绍,目前对夯土城台的结构、修建和时间等问题已经基本明确。

开元寺南界不断向北退缩

开元寺寺庙建筑系统主要位于开元寺现址南侧、开元寺南广场遗址东北部。考古工作者在此处发现了一处唐代池沼遗存,为揭示唐代的开元寺布局提供了重要线索。据陈伟介绍,考古发掘发现,开元寺的南界自唐至今经历了一个不断向北退缩的过程,但自金代至今,中轴线基本未发生变化。

考古队员还先后在开元寺南广场东南角发现了叠压的三座寺庙遗址。专家推断,这三处寺庙可能为经过历代重修且有沿袭关系的民间庙宇。

在开元寺附近出土了大量唐宋时期的建筑构件,包括莲花纹瓦当、兽面纹瓦当、筒瓦、板瓦以及龙形建筑构件等。

宋金时期已成密集居民区

考古工作者对遗址北部原唐五代夯土城台周边的民居建筑系统进行了发掘,发现灰坑、水井、房址等遗迹。考古发掘结果表明,宋金时期开元寺南侧区域已形成了人口密集的居民区,燕赵南大街作为重要的道路,从唐代至今可能一直沿用。

汇集河北四大名窑瓷器

开元寺南广场遗址还发现了大量与居民日常生活有关的遗物,时代囊括北朝、唐、五代、北宋、金、元以及明清时期,主要为日常生活用具、宗教遗物、手工业商业遗物等三类。

日常生活用具以陶器和瓷器为主,以瓷器为大宗。瓷器年代跨越了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各代,基本囊括了定窑、邢窑、井陉窑、磁州窑、耀州窑、龙泉窑、钧窑、景德镇窑等各大窑口的主要器型。“定窑、井陉窑、邢窑、磁州窑等河北四大名窑瓷器出土于同一古文化遗址,在河北地区尚不多见。”陈伟说。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乔梁介绍,此次出土的文物制作精美,能生动反映普通群众丰富的生产生活。


分类: 中文 资讯 文博信息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